CN204149895U -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9895U
CN204149895U CN201420470829.3U CN201420470829U CN204149895U CN 204149895 U CN204149895 U CN 204149895U CN 201420470829 U CN201420470829 U CN 201420470829U CN 204149895 U CN204149895 U CN 20414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ang
attaching parts
seat
sliding bar
sea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08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福洪
补聪
王兆光
文飞翔
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ANYUE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ANYUE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ANYUE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ANYUE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08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989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解决现有升降器无法连续无级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座椅底座连接件、上转动杆、下转动杆、连接件、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平衡控制件、扭力弹簧、反牙螺母、反牙丝杆、正牙螺母、正牙丝杠。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汽车座椅垂直升降,并且通过平衡控制杆能够实现汽车座椅前后升降一致,且是同时升降;保证了汽车座椅的平衡;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与丝杠的配合,可实现汽车座椅升降高度无级调节,可使座椅在任意高度自行锁定。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小汽车上装有的座椅升降器通常采用四连杆机构,采用调角器调节四连杆的角度,从而使座椅升起或下降,当座椅升降时也会使座椅前后移动,不能实现垂直升降,而且手动调节的座椅升降器的调角器采用多级调节,不能实现连续无级调节,由于调角器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造成升降机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解决现有升降器无法连续无级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座椅底座连接件、上转动杆、下转动杆、连接件、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平衡控制件、扭力弹簧、反牙螺母、反牙丝杆、正牙螺母、正牙丝杠;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
上转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上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
下转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下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
所述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均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转动杆、下转动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
正牙螺母设置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
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端部均通过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并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另外,所述正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一连接杆、连接件;所述反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二连接杆、连接件。
此外,所述上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底座连接件相连;所述下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滑轨连接件相连;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通过螺栓与座椅底座相连。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正牙丝杆远离反牙丝杠的一端设有手柄。
作为另一种选择,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座椅底座连接件、上转动杆、下转动杆、连接件、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平衡控制件、扭力弹簧、反牙螺母、反牙丝杆、正牙螺母、正牙丝杠;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
上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上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
下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下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
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距离;
其中一个上转动杆和同侧的下转动杆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
正牙螺母设置于未连接平衡控制杆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另一个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
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以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扣于相应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端部均通过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并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另外,所述正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一连接杆、连接件;所述反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二连接杆、连接件。
此外,所述上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底座连接件相连;所述下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滑轨连接件相连;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通过螺栓与座椅底座相连。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正牙丝杆远离反牙丝杠的一端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汽车座椅垂直升降,并且通过平衡控制杆能够实现汽车座椅前后升降一致,且是同时升降;保证了汽车座椅的平衡;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与丝杠的配合,可实现汽车座椅升降高度无级调节,可使座椅在任意高度自行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座椅滑轨连接件,2-座椅底座连接件,3-上转动杆,4-下转动杆,5-连接件,6-上滑动杆,7-下滑动杆,8-平衡控制件,9-扭力弹簧,10-反牙螺母,11-反牙丝杆,12-正牙螺母,13-正牙丝杠,14-长条形通孔,15-卡簧,16-螺栓,17-手柄,18-滚轮,19-铰接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1、座椅底座连接件2、上转动杆3、下转动杆4、连接件5、上滑动杆6、下滑动杆7、平衡控制件8、扭力弹簧9、反牙螺母10、反牙丝杆11、正牙螺母12、正牙丝杠13;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前述座椅滑轨连接件用于与座椅滑轨相连,并且可在座椅滑轨上移动,从而带动座椅移动;而座椅底座连接件是与座椅底座固定相连的。
上转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上滑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同时在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上设有长条形通孔14,而上滑动杆通过设置于上滑动杆两端的滚轮18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且上滑动杆的端部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下转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下滑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同时在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上设有长条形通孔14,而下滑动杆通过设置于下滑动杆两端的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且下滑动杆的端部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所述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均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的距离;具体则是,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位于座椅底座连接件的同一侧,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位于座椅底座连接件的另一侧;而且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设有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上转动杆的两端;而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也设有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上滑动杆的两端。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所述上转动杆、下转动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具体的是,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19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上述正牙螺母设置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之间,同时也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其两侧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同时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另外,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此外,所述上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15与座椅底座连接件相连;所述下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滑轨连接件相连;通过设置卡簧,能够防止上转动杆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转动,同时能够防止下转动杆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转动。
为了安装拆卸方便,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通过螺栓16与座椅底座相连。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正牙丝杆远离反牙丝杠的一端设有手柄17。通过手柄,方便使用者进行升降操作。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具体如下:当需要横向移动,也就是前后移动座椅时,只需通过座椅滑轨连接件便能够实现座椅的横向移动;当需要使座椅垂直升降时,只需旋转手柄,带动正牙丝杠和反牙丝杠旋转,从而控制正牙螺母与反牙螺母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连接件的存在,使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以及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座椅的升降。由于平衡控制杆的存在能够使得上滑动杆与上转动杆升降幅度相同,以及能够保证上滑动杆和上转动杆的升降一致,避免座椅倾斜。然而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杠与螺母的传动,故而能够实现连续升高或降低,实现无级调节,使座椅在任意高度锁止。另外,由于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故而能够使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能够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从而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升降。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1、座椅底座连接件2、上转动杆3、下转动杆4、连接件5、上滑动杆6、下滑动杆7、平衡控制件8、扭力弹簧9、反牙螺母10、反牙丝杆11、正牙螺母12、正牙丝杠13;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前述座椅滑轨连接件用于与座椅滑轨相连,并且可在座椅滑轨上移动,从而带动座椅移动;而座椅底座连接件是与座椅底座固定相连的。
上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上滑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同时在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上设有长条形通孔14,而上滑动杆通过设置于上滑动杆两端的滚轮18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且上滑动杆的端部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下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下滑动杆为一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同时在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上设有长条形通孔14,而下滑动杆通过设置于下滑动杆两端的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且下滑动杆的端部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位于座椅底座连接件同一段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而且每个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均设有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其中一个上转动杆和同侧的下转动杆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具体的是,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正牙螺母设置于未连接平衡控制杆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另一个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另外,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以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扣于相应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此外,所述上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15与座椅底座连接件相连;所述下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卡簧与座椅滑轨连接件相连;通过设置卡簧,能够防止上转动杆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转动,同时能够防止下转动杆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转动。
为了安装拆卸方便,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通过螺栓16与座椅底座相连。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正牙丝杆远离反牙丝杠的一端设有手柄17。通过手柄,方便使用者进行升降操作。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具体如下:当需要横向移动,也就是前后移动座椅时,只需通过座椅滑轨连接件便能够实现座椅的横向移动;当需要使座椅垂直升降时,只需旋转手柄,带动正牙丝杠和反牙丝杠旋转,从而控制正牙螺母与反牙螺母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连接件的存在,使两个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座椅的升降。由于平衡控制杆的存在能够使得上滑动杆与上转动杆升降幅度相同,以及能够保证两个上转动杆的升降一致,避免座椅倾斜。然而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杠与螺母的传动,故而能够实现连续升高或降低,实现无级调节,使座椅在任意高度锁止。另外,由于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故而能够使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能够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从而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升降。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可以替换为电机,从而实现座椅电动升降。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1)、座椅底座连接件(2)、上转动杆(3)、下转动杆(4)、连接件(5)、上滑动杆(6)、下滑动杆(7)、平衡控制件(8)、扭力弹簧(9)、反牙螺母(10)、反牙丝杆(11)、正牙螺母(12)、正牙丝杠(13);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
上转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上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
下转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一端相连;下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
所述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均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以及上滑动杆与下滑动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转动杆、下转动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
正牙螺母设置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
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扣于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14),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端部均通过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并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一连接杆、连接件;所述反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二连接杆、连接件。
6.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滑轨连接件(1)、座椅底座连接件(2)、上转动杆(3)、下转动杆(4)、连接件(5)、上滑动杆(6)、下滑动杆(7)、平衡控制件(8)、扭力弹簧(9)、反牙螺母(10)、反牙丝杆(11)、正牙螺母(12)、正牙丝杠(13);
其中,座椅滑轨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座椅底座连接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位于座椅滑轨连接件上方;
上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上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底座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底座连接件横向移动;
下转动杆为两个,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两端相连;下滑动杆,位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之间并与两个座椅滑轨连接件的中部相连,且可相对座椅滑轨连接件横向移动;
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控制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距离;
其中一个上转动杆和同侧的下转动杆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通过平衡控制杆交错相连,该平衡控制杆可控制上转动杆和上滑动杆升降位移一致;
正牙螺母设置于未连接平衡控制杆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反牙螺母设置于另一个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的连接件相连;
正牙丝杠贯穿正牙螺母,与贯穿反牙螺母的反牙丝杆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套接有扭力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以及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扭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扣于相应的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件和座椅滑轨连接件上均设有长条形通孔(14),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端部均通过滚轮与相应的长条形通孔相连,并可在长条形通孔内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板组成,且两个连接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有供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或下转动杆贯穿的通孔。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控制件由两个长条形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支撑板中部通过铰接铆钉相连;该平衡控制件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上滑动杆、下滑动杆、上转动杆、下转动杆相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一连接杆、连接件;所述反牙螺母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第二连接杆、连接件。
CN201420470829.3U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0829.3U CN204149895U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0829.3U CN204149895U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9895U true CN204149895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8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082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9895U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9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339A (zh) * 2014-08-20 2014-10-29 四川冉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339A (zh) * 2014-08-20 2014-10-29 四川冉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8339B (zh)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CN103742019A (zh) 一种汽车门窗玻璃升降方法及升降装置
CN203255935U (zh) 轮胎运送举升装置
CN105449943B (zh) 电机抽芯检修平台
CN20414989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垂直升降机构
CN204917840U (zh) 链条升降装置
CN106270016B (zh) H型钢卧式矫正机
CN206680133U (zh) 一种微调型平台升降机
CN208248064U (zh) 一种管道运输车
CN106734254B (zh) 阴阳面翻钢机及翻钢方法
CN203599299U (zh) 全自动t型实心导轨扭曲校直机坯料扭曲校直机构
CN203845754U (zh) 升降装置
CN205114939U (zh) 一种基于剪刀叉组件的升降稳定装置
CN20354372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CN104986683A (zh) 一种基于剪刀叉组件的升降稳定装置
CN205367544U (zh) 一种轻钢结构的龙门中转设备
CN206927266U (zh) 一种基于载物板平动及剪叉式丝杠升降的模具上料车
CN214057305U (zh) 一种用于电动座椅升降调节的传动机构
CN206952495U (zh) 双头及四头组角机升降内定位机构
CN204035249U (zh) 电梯导轨矫直用翻转装置
CN105396966B (zh) 一种带自动对中装置的全自动弯管机
CN109969977A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
CN207129138U (zh) 地效翼船双功能操作杆装置
CN209635801U (zh) 一种航运码头用升降转运车
CN104226742A (zh) 电梯导轨矫直用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