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4823U - 快速割皮刀 - Google Patents

快速割皮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4823U
CN204144823U CN201420310090.XU CN201420310090U CN204144823U CN 204144823 U CN204144823 U CN 204144823U CN 201420310090 U CN201420310090 U CN 201420310090U CN 204144823 U CN204144823 U CN 204144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ble
chamber
plu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00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晋飞
王雪蒂
马献丽
王君安
杨坤
管正弦
李世贤
杨文佳
夏广祥
陈晓东
王娟娟
刘明
刘晓亮
唐敏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203100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4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4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4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割皮刀,包括通过锁紧装置锁紧成管壳的主半壳和副半壳,管壳的动能腔内安装有与线缆外皮压紧配合的动齿轮及驱动动齿轮转动的电动机,管壳外壁上设有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开关,管壳的刀腔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刀腔内滑动插装有刀棒,刀棒内端固设能对线缆纵向切割的刀片,刀腔外段螺接有对刀棒轴向定位的定位装置,管壳端部固设有连环。既能竖向直切割皮又能周向环切割皮、能从线缆任一处开始割皮、能在管道中进行线缆割皮,能调节割皮深度,且能自动割皮、操作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快速割皮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割皮刀。
背景技术
变电站建设、维护及智能化升级改造时,需要对各种旧电线、旧线缆进行重新做端子夹、重新接线,或者直接重新敷设新的线缆。无论是对旧线缆接线还是对新线缆接线,都需要对线缆头进行割皮,这样才能对线缆线芯进行分配和连接。对线缆外皮进行割皮时,就需要用到割皮刀或割皮器。目前处于实用的割皮刀或割皮器并不多,因此在现场一般使用壁纸刀来对线缆进行割皮,但是由于线缆外表圆滑,在割皮时容易打滑,极易伤及手部,而且割皮时的深浅不易控制,容易割伤线缆线芯。对于尚未铺设或刚铺设完毕的新线缆进行割皮时比较容易,因为线缆完全暴露出来,用普通的壁纸刀都可以完成割皮任务。但是,对于对已铺设在管道中的旧线缆而言,需要重新割皮、重新接线时,受管道空间限制,传统的壁纸刀很难把持,难以完成割皮任务。因为起保护作用的管道不能破坏,因此此时常采用的办法是重新铺设新线缆,不但加大了工程量,而且造成了浪费。 
中国专利号为201310447480.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缆割皮刀,该割皮刀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线缆割皮的功能,但是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该割皮刀只能从线缆端部套入开始割皮,并不能从确定开始割皮的地方套入并割皮,使用灵活性一般;2、该割皮刀一般适合两个人配合使用,即一人拽拉电线,另一人反方向拽拉割皮刀,如果一个人使用,则只能一只手拽拉线缆,另一只手拽拉割皮刀,操作麻烦,效率低下,或者事先将线缆端部固定,也可一人操作,但在施工现场不但不具备这样的固定条件,而且是违反电力施工规范的,因此一般适合两人配合使用;3、刀头5和线缆导轮之间的间隙决定了所匹配的线缆粗细,但是由于刀头压杆4并没有固定,在拽拉线缆导管时手臂攥握线缆导管和刀头压杆4的握力变化会影响上述间隙,也就会致使刀头5在线缆外皮上的划痕深浅不一,影响扒皮效果;4、刀头5和刀头压杆4的相对固定完全依靠刀头调节螺栓螺母6施加的垂直方向的拧紧力,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将刀头调节螺栓螺母6拧得非常紧才行,否则会使刀头5相对刀头压杆4打滑而导致割皮失败,因此对操作者的操作力度有要求;5、只能实现沿线缆轴向(长度方向)切割,但不能完成绕线缆外周环形切割,也就是说,只能将线缆外皮一分为二,但不能将线缆外皮从起始切割处环形切断,必须配合壁纸刀或剪刀等其他辅助工具才能完成。
中国专利号为201210253646.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缆割皮钳,其具有与上述专利类似的杠杆结构及安装在杠杆结构上的刀片和滚轮,因此两者的优点和不足也是相同的。本专利中,在钳头部还设置有三个刀片,可以起到环切线缆外皮的作用,但是其切割的深浅完全由操作者(手掌)掌握,一旦操作不好,极易割伤线缆线芯,而且在手柄处的刀片还存在割伤手指的隐患,因此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能够竖向直切切割皮又能周向环切割皮、能从线缆任一处开始割皮、能在通道中进行线缆割皮,能调节割皮深度,且能自动割皮、操作省时省力的快速割皮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快速割皮刀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套装线缆的管壳,管壳包括主半壳和副半壳,主半壳和副半壳的一边侧铰接在一起另一边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一起,管壳侧壁上设有与管壳内腔连通的动能腔,动能腔内安装有与线缆外皮压紧配合的动齿轮及驱动动齿轮转动的电动机,管壳上设有电源腔,电源腔内安装有向电动机供电的蓄电池,管壳外壁上设有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开关,管壳侧壁上垂直设有刀腔,刀腔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刀腔内滑动插装有刀棒,刀棒内端固设能对线缆纵向切割的刀片,刀腔外段螺接有对刀棒轴向定位的定位装置,管壳端部固设有连环。
本快速割皮刀是通过套装内划切结构来实现既能竖向直切割皮又能周向环切割皮、能从线缆任一处开始割皮、能在管道中进行线缆割皮,能调节割皮深度,且能自动割皮、操作省时省力的。
套装内划切结构主要包括一边侧铰接在一起的主半壳和副半壳,主半壳和副半壳另一边侧设有锁紧装置。当主半壳和副半壳相向对应扣合在一起时,锁紧装置便将主半壳和副半壳自动锁紧在一起,这样主半壳和副半壳也就扣合在一起形成中空的管壳。因此,通过解锁锁紧装置,可以打开管壳以将线缆放入管壳圆柱状内腔中,并通过锁合锁紧装置将主半壳和副半壳扣合成一体结构。主半壳和副半壳既可以是对管壳平分的对称结构,也可以是对管壳不平分的非对称结构,只要能实现管壳的圆柱状内腔能够敞开套装线缆并能关闭即可。因此,管壳既可以套装在线缆端部,也可以套装在线缆中部的任意位置。因为线缆一般都是圆形的,因此管壳内腔也设置成圆柱状。为了方便叙述,将长度方向定义为轴向或纵向,将管壳长度方向,也就是线缆延伸方向定义为管壳轴向或管壳纵向,将圆柱状内腔中心线向四周扩散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并将管壳的内腔所在方向定义为内,将管壳外壁方向定义为外。
管壳侧壁上设有刀腔,刀腔长度方向也就是刀腔轴向与管壳内壁垂直设置,也就是说刀腔长度方向与所对应管壳径向一致,因此,线缆与刀腔轴向是垂直设置的。刀腔内滑动插装有刀棒,刀棒外端与刀腔外段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这样刀棒就被定位在刀腔内。刀棒内端固设有刀片,刀片平面与管壳圆柱形内腔轴心线平行设置。因此,当线缆和管壳相对轴向移动时,刀片将对线缆外皮进行直切或竖切,也就是沿线缆长度方向纵向切割,也就实现了对线缆割皮的功能。通过调整定位装置与刀腔的相对位置,可以起到调整刀棒相对刀腔位置的作用,也就是调整刀片插入管壳内腔深度的作用,也就是调整刀片切割线缆外皮深度的作用。
管壳上还设有连通的动能腔和电源腔,动能腔内安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动齿轮,动齿轮延伸出管壳内壁并与线缆外皮按压配合。因此,当电动机驱动动齿轮转动时,动齿轮将沿线缆外皮移动,也就是带动管壳沿线缆轴向移动,这样,刀片就在管壳带动下对线缆外皮进行自动切割,实现了自动割皮的功能。电源腔内安装有对电动机供电的蓄电池,管壳外壁上安装有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开关,通过操作开关就能控制自动割皮的启动和停止,非常方便。
管壳端部设有连环,主要起辅助连接固定的作用。在需要对管道或狭窄腔道内铺设的线缆进行割皮时,可以用绳子一端绑定在连环上,将管壳扣合到管道内线缆上后启动电动机,这样动齿轮就会带动管壳向管道内移动并对线缆进行自动割皮,当到达所要求的切割深度后,通过拽拉绳子将管壳拖出即可,非常方便。
在本快速割皮刀中,刀腔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所以,当把刀棒绕刀棒中心轴旋转90度再插入刀腔内定位时,刀片的刀面将与线缆轴心线垂直设置。此时,用手驱动管壳绕线缆轴心线转动时,刀片也将绕线缆轴心线对线缆外皮进行环切或横切,也就是对线缆外周做环形切割,这样就可以将已直切完的线缆外皮与未进行直切的线缆外皮分离开来,也就是将直切完的线缆外皮从线缆上割下来。同样的,通过调整刀棒外端的定位装置,可以调整刀片环切线缆的深度,既能保证能将线缆外皮切断,又避免了割伤内芯。因此,本快速割皮刀一刀两用,既能对线缆进行直切,也能进行环切,既解决了传统割皮器或割皮刀直切完后需要其他辅助刀具再进行线缆环切的弊端,又解决了直切或环切时不易控制切割深度而割伤内芯的缺陷,大大提高割皮效率和质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设在主半壳边部的主磁片,副半壳对应边部设有与副半壳外壁连通的锁紧腔,锁紧腔内铰接有拨勺,拨勺的勺头部安装有摆动轨迹经过主磁片下方的副磁片,副磁片与主磁片相吸配合。
主磁片是固定安装在主半壳边部的,因此,主磁片相对于主半壳边部和副半壳边部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副半壳的锁紧腔与主磁片位置对应设置,且副磁片又固定在铰接在锁紧腔内拨勺的勺头部,因此,当拨动拨勺的勺尾时,副磁片将在拨勺的带动下做一个弧形轨迹的摆动,且该弧形轨迹经过主磁片下方。当把拨勺的勺尾拨入锁紧腔时,拨勺的勺头正好位于主磁片下方,此时主磁片与副磁片端部贴近配合,且两者相邻端部又是相吸配合的,因此副磁片和主磁片相互吸附在一起,也就是主半壳和副半壳相互吸合在一起,也就起到了锁紧主半壳和副半壳的作用。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锁紧状态。当拨动拨勺使其勺尾拨出锁紧腔时,拨勺的勺头将离开主磁片下方,此时副磁片也离开主磁片下方,因此主磁片和副磁片之间的吸附力非常微弱,可以轻易掰开扣合的主半壳和副半壳。为方便叙述,称此状态为解锁状态。通过拨动拨勺,就可以将管壳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间自由切换,操作非常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实现方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螺接在刀腔外端的螺丝塞,螺丝塞内端同轴固设有直形杆,直形杆内端同轴固设有圆板,刀棒外端设有与直形杆、圆板相对转动配合的旋动腔,螺丝塞外端面上设有条形槽,管壳外壁上设有环螺丝塞设置的刻度环,凹槽一端的螺丝塞外端面上设有基准件,螺丝塞外端面与管壳外壁平齐时基准件靠近的凹槽一端指向刻度环零点。
因为螺丝塞与刀腔外段螺接配合,因此通过螺丝塞的旋动可以实现螺丝塞自身的轴向进给,这样螺丝塞就可以推动刀棒、刀片轴向进给,也就实现了调整刀片切割深度的作用。螺丝塞内端依次同轴固接有直形杆和比直形杆直径大的圆板,且刀棒外段设有套装直形杆、圆板并与直形杆、圆板外周转动配合的旋动腔,因此,螺丝塞在旋进时只能驱动刀棒轴向进退,而不能驱动刀棒旋转。相对地,刀棒只能受螺丝塞的驱动移动而不能反过来驱动螺丝塞旋转,因此本定位装置定位精度更准确、更稳定,且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旋转螺丝塞即可。
在螺丝塞外端面上设置凹槽,在旋转螺丝塞时,可以利用螺丝刀插入凹槽中驱动螺丝塞转动,非常方便。因为螺丝塞外周的管壳外壁上设有环螺丝塞设置的刻度环,因此,条形设置的凹槽还可以起到指示旋转角度、方向的作用,也就起到了标示螺丝塞通过刀棒驱动刀片轴向进给深度的作用。条形槽具有两个端口,在其中一个端口附近设置有基准件,这样就起到了区分两个凹槽端口的作用。在实际生产时,既可以将基准件设计为孔、凸块,也可以设置为与凹槽合并的槽,只要能在视觉上将凹槽两端口区分开即可。在本快速割皮刀中,当螺丝塞旋转到外端面与管壳外端面平齐时,与基准件对应的凹槽端口与刻度环零点对齐,此状态称为零点状态。此时刀片插入管壳内腔中的深度为与该管壳所匹配标准线缆相适应的切割深度,也即能正好将线缆外皮割破,此配合状态称为标准状态或基准状态。此处标准线缆就是符合国家标准(国标)规定的线缆,简称国标线缆,此处该管壳所匹配标准线缆就是零点状态时刀片能正好割破标准线缆外皮的线缆,简称标配线缆。这样对该线缆割皮后,不但能使标准线缆的外皮能被彻底割断,而且不会割伤线缆内芯。当需要割皮的线缆不是标配线缆时,线缆外皮内径就与刀片不匹配,此时就会出现要么割不破外皮要么割破外皮并割伤内芯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螺丝塞上的凹槽来微调刀片的深度,起到了微调或精调刀片切割深度的作用,也就实现了刀片能够彻底割破线缆外皮但不损伤线缆内芯的功能。
作为改进,管壳内壁上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的滚动件。
在管壳内壁上安装滚动件,可以使管壳与线缆轴向相对移动时,能够使线缆与滚动件滚动配合,这样就能大大减小两者两对移动时的摩擦力,有助于顺畅、快速地完成线缆割皮,有助于提高割皮效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管壳上设有副腔,副腔内滑动插装有副杆,副杆内端安装有与线缆滚动配合的滚轮,副腔外段螺接有辅助螺丝塞,辅助螺丝塞内端同轴固接有辅助直形杆,辅助直形杆内端同轴固设有辅助圆板,副杆外段内设有与辅助直形杆、辅助圆板既能转动配合又能轴向滑动配合的滑动腔,副杆外端固设有铜环,辅助螺丝塞内端设有两个与铜环配合的间隔设置的铜筒,还包括使铜环远离铜筒的弹簧,开关两端并联有与两铜筒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头。
在副杆轴向上,也就是长度方向上,副杆外端通过辅助螺丝塞相对固定在管壳上,副杆内端通过滚轮与线缆外皮相接触。因为辅助螺丝塞内端同轴固设有辅助直形杆和辅助圆板,而且副杆外段上设有与辅助直形杆和辅助圆板既能转动配合又能轴向滑动配合的滑动腔,所以副杆在轴向上可以相对辅助螺丝塞移动。因为辅助螺丝塞内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铜筒,而副杆外端环设有与两个铜筒对应的铜环,所以,当副杆向辅助螺丝塞移动并使铜环抵在两个铜筒上时,两个铜筒将通过铜环电连接在一起,也就是通路状态或短路状态。相反的,当副杆向远离辅助螺丝塞的方向移动时,也就是向管壳内腔滑动时,铜环与两个铜筒分离,两个铜筒恢复断路状态。在本快速割皮刀中,还包含有弹簧,弹簧既可以设置在滑动腔内,也可以设置在副腔内,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铜环和铜筒弹性分开。因此,在没有线缆插入管壳内腔的自然状态下,副杆在弹簧作用下,副杆延伸到管壳内腔中的部分最长,此时铜环随副杆远离两铜筒,两铜筒为断路状态。当线缆插入管壳内腔中时,受线缆的阻碍作用,弹簧被压缩,副杆内端通过滚轮弹性压紧在线缆上,此时铜环也压紧在铜筒上,两铜筒为通路状态。因为开关两端并联有第一插头,而第一插头又与两铜筒对应插装配合,所以当第一插头插装到两铜筒中时,就可以通过铜环与两铜筒的配合来实现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目的,也就是实现控制动齿轮自动停转的功能。其自动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当把管壳卡装到线缆中部时,受线缆阻碍作用,副杆将铜环推向两铜筒,两铜筒达到通路状态,电动机电源被接通,动齿轮驱动管壳沿线缆自动爬行,同时刀片对线缆进行直切;当管壳走到线缆末端时,由于失去线缆的阻碍作用,副杆在弹簧作用下向管壳内腔移动,铜环随副杆离开两铜筒,两铜筒为断路状态,电动机电源被切断,动齿轮不再沿线缆爬行。这样,就相当于构成了一个包括上述结构并完成上述动作的“自动开关”,因此人们在对线缆割皮时,只需将管壳卡装到需要开始割皮的线缆中部即可,本快速割皮刀会自动开始割皮,剥完皮自动停机,这样人们在割皮过程中可以做其他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管壳上设有按压腔,按压腔内径向滑动插装有按压块,所述动能腔设置在按压块内段,按压块外段设有轴向延伸的按压滑道,按压腔一侧内壁上设有与管壳端部贯通的按压孔,按压腔另一侧内壁上设有与按压孔对应的螺丝孔,按压孔、螺丝孔都沿径向排列,还包括能一次插装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的按压杆,按压杆内端为与螺丝孔配合的螺丝段。
因为动能腔设置在按压块内,而按压块又是沿按压腔相对管壳径向滑动的,所以,当控制按压块沿管壳径向移动时,动能腔也随之径向移动,动能腔内的动齿轮也必然随之径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起到控制动齿轮压紧线缆外皮松紧程度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动齿轮相对线缆表皮转动时的打滑现象。按压块的外段上设有贯通的按压滑道,按压滑道沿管壳轴向延伸设置。与按压滑道两端对应的两个按压腔侧壁上分别设有螺丝孔和按压孔,也就是说按压块左侧的按压腔侧壁上设有螺丝孔按压块右侧的按压腔侧壁上设有按压孔。螺丝孔和按压孔都是对应地沿管壳径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这样可以有选择地插入对应的螺丝孔和按压孔,这样可以起到选择压紧程度的作用。按压孔与管壳端部贯通设置,这样可以使按压杆能够通过按压孔依次穿入对应的按压滑道和螺丝孔,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当按压杆依次插入对应的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后,按压块在管壳径向上也就固定了,这样动齿轮与线缆的压紧程度也就确定了。按压杆内端设有与螺丝孔配合的螺丝段,这样可以将按压杆定位在对应的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内,不易滑脱。因为线缆型号不同,粗细不同,因此在生产时,可以设置与不同粗细线缆对应的不同尺寸的快速割皮刀。为了增加本快速割皮刀的通用性,在每个快速割皮刀中,一般螺丝孔和按压孔各设置三列,其中中间一列为基准孔,靠近管壳内腔的一列为夹紧孔,远离管壳内腔的一列为放松孔。当按压杆插入中间的基准孔时,动齿轮压紧线缆的程度能满足标准线缆的割皮要求。当所使用的线缆粗细比标准线缆小一号时,可以将按压杆插入夹紧孔内,这样依然可以保证动齿轮能够压紧小号线缆的外皮。同样的,当所使用线缆粗细比标准线缆大一号时,则需要将按压杆插入放松孔内,这样也可以保证动齿轮与线缆外皮有合适的压紧程度。这样,一个本快速割皮刀就可以为三种型号的线缆进行割皮,通用性更强。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插头串接在蓄电池正极和电动机正极之间,蓄电池负极和电动机负极之间串接有第二插头,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正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正线,双正线上串接有双正开关,第二插座与蓄电池负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负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负线,双负线上串接有双负开关,第一插座的蓄电池端子和第二插座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顺向线,顺向线上串接有顺向开关,第一插座的电动机端子和第二插座的蓄电池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逆向线,逆向线上串接有逆向开关。
为方便叙述,将电动机正转时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电动机端称为电动机正极,另一端称为电动机负极。当把第一插头插装在第一插座上、第二插头插装在第二插座上时,蓄电池两端便通过双正线、顺向线、逆向线和双负线与电动机两端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配合操作双正线上的双正开关、顺向线上的顺向开关、逆向线上的逆向开关和双负线上的双负开关,就可以控制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的方向或极性,也就是控制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具体而言,当双正开关和双负开关闭合而顺向开关和逆向开关断开时,双正线和双负线都被接通,而顺向线和逆向线则处于断开状态。此时,蓄电池正极通过双正线与电动机正极电连接,蓄电池负极通过双负线与电动机负极电连接,电动机正转。反之,当闭合顺向开关、逆向开关而断开双正开关和双负开关时,双正线和双负线被断开,而顺向线和逆向线则被接通。此时,蓄电池正极通过顺向线与电动机负极电连接,蓄电池负极通过逆向线与电动机正极电连接,电动机反转。因此,通过操作双正开关、双负开关、顺向开关和逆向开关这四个开关,就可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也就能控制管壳自动进入管道并自动退出管道,非常方便。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开关包括固设在管壳上与第一插头插装配合的两个铜筒,铜筒内端通过铜板电连接在一起。
当把第一插头插装在两个铜筒内时,第一插头将与两个铜筒构成电连接。因为两个铜筒通过铜板电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插头将通过两个铜筒和铜板短接在一起,这样就接通了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的通路。当需要停机时,需要将第一插头从两个铜筒内拔出,操作非常简单。在本快速割皮刀中,第一插头既是开关的一部分,又是前述“自动开关”的一部分,当第一插头插入开关中时,进行上述“手动操作”或“手动流程”,而当第一插头插入前述“自动开关”的铜筒内时,则进行前述的“自动操作”或“自动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加人性化。
所述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内壁上轴向延伸的主楔形滑道,主楔形滑道内滑动插装有主楔形滑块,主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主楔形滑块上安装有内轮。
由于主楔形滑道和主楔形滑块的横截面积都呈楔形,因此,虽然主楔形滑道与管壳内腔壁连通,但主楔形滑块不会通过主楔形滑道口部向管壳内腔移动,保证了主楔形滑块与管壳横向或径向连接的可靠性。这样,主楔形滑块上安装的内轮就可以在主楔形滑块的可靠支撑下与线缆外皮滚动配合,保证了线缆在管壳内腔中相对移动的顺畅性。主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固定件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通过螺钉固定在管壳端部,或者分别在管壳端部和主楔形滑块外端设置相互吸合的磁片等。
管壳外壁上安装有与外界物体滚动配合的外滚动件,所述外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外壁上轴向延伸的副楔形滑道,副楔形滑道内滑动插装有副楔形滑块,副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副楔形滑块上安装有外轮。
由于副楔形滑道和副楔形滑块的横截面积都呈楔形,因此,副楔形滑块不会通过副楔形滑道口部滑出管壳,保证了副楔形滑块与管壳横向或径向连接的可靠性。这样,副楔形滑块上安装的外轮就可以在副楔形滑块的可靠支撑下与管壳外部物体滚动配合,保证了本快速割皮刀在割皮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物品的阻碍,也就是提高了外部移动的顺畅性。副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固定件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通过螺钉固定在管壳端部,或者分别在管壳端部和副楔形滑块外端设置相互吸合的磁片等。
    综上所述,本快速割皮刀结构合理,既能竖向直切割皮又能周向环切割皮、能从线缆任一处开始割皮、能在管道中进行线缆割皮,能调节割皮深度,且能自动割皮、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壳部分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壳和线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4为主半壳和副半壳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半壳和副半壳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动齿轮和按压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刀棒和螺丝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副杆和辅助螺丝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10为电动机正转时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11为电动机反转时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12为零点状态时螺丝塞和刻度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快速割皮刀包括套装线缆1的管壳40,管壳包括主半壳2和副半壳3,主半壳和副半壳的一边侧铰接在一起另一边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一起,管壳侧壁上设有与管壳内腔连通的动能腔4,动能腔内安装有与线缆外皮压紧配合的动齿轮及驱动动齿轮5转动的电动机6,管壳上设有电源腔7,电源腔内安装有向电动机供电的蓄电池8,管壳外壁上设有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开关12,管壳侧壁上垂直设有刀腔9,刀腔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刀腔内滑动插装有刀棒10,刀棒内端固设能对线缆纵向切割的刀片11,刀腔外段螺接有对刀棒轴向定位的定位装置,管壳端部固设有连环13。
本快速割皮刀是通过套装内划切结构来实现既能竖向直切割皮又能周向环切割皮、能从线缆任一处开始割皮、能在管道中进行线缆割皮,能调节割皮深度,且能自动割皮、操作省时省力的。套装内划切结构主要包括一边侧铰接在一起的主半壳和副半壳,主半壳和副半壳另一边侧设有锁紧装置。当主半壳和副半壳相向对应扣合在一起时,锁紧装置便将主半壳和副半壳自动锁紧在一起,这样主半壳和副半壳也就扣合在一起形成中空的管壳。因此,通过解锁锁紧装置,可以打开管壳以将线缆放入管壳圆柱状内腔中,并通过锁合锁紧装置将主半壳和副半壳扣合成一体结构。主半壳和副半壳既可以是对管壳平分的对称结构,也可以是对管壳不平分的非对称结构,只要能实现管壳的圆柱状内腔能够敞开套装线缆并能关闭即可。因此,管壳既可以套装在线缆端部,也可以套装在线缆中部的任意位置。因为线缆一般都是圆形的,因此管壳内腔也设置成圆柱状。为了方便叙述,将长度方向定义为轴向或纵向,将管壳长度方向,也就是线缆延伸方向定义为管壳轴向或管壳纵向,将圆柱状内腔中心线向四周扩散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并将管壳的内腔所在方向定义为内,将管壳外壁方向定义为外。
管壳侧壁上设有刀腔,刀腔长度方向也就是刀腔轴向与管壳内壁垂直设置,也就是说刀腔长度方向与所对应管壳径向一致,因此,线缆与刀腔轴向是垂直设置的。刀腔内滑动插装有刀棒,刀棒外端与刀腔外段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这样刀棒就被定位在刀腔内。刀棒内端固设有刀片,刀片平面与管壳圆柱形内腔轴心线平行设置。因此,当线缆和管壳相对轴向移动时,刀片将对线缆外皮进行直切或竖切,也就是沿线缆长度方向纵向切割,也就实现了对线缆割皮的功能。通过调整定位装置与刀腔的相对位置,可以起到调整刀棒相对刀腔位置的作用,也就是调整刀片插入管壳内腔深度的作用,也就是调整刀片切割线缆外皮深度的作用。
管壳上还设有连通的动能腔和电源腔,动能腔内安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动齿轮,动齿轮延伸出管壳内壁并与线缆外皮按压配合。因此,当电动机驱动动齿轮转动时,动齿轮将沿线缆外皮移动,也就是带动管壳沿线缆轴向移动,这样,刀片就在管壳带动下对线缆外皮进行自动切割,实现了自动割皮的功能。电源腔内安装有对电动机供电的蓄电池,管壳外壁上安装有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开关,通过操作开关就能控制自动割皮的启动和停止,非常方便。
管壳端部设有连环,主要起辅助连接固定的作用。在需要对管道或狭窄腔道内铺设的线缆进行割皮时,可以用绳子一端绑定在连环上,将管壳扣合到管道内线缆上后启动电动机,这样动齿轮就会带动管壳向管道内移动并对线缆进行自动割皮,当到达所要求的切割深度后,通过拽拉绳子将管壳拖出即可,非常方便。
在本快速割皮刀中,刀腔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所以,当把刀棒绕刀棒中心轴旋转90度再插入刀腔内定位时,刀片的刀面将与线缆轴心线垂直设置。此时,用手驱动管壳绕线缆轴心线转动时,刀片也将绕线缆轴心线对线缆外皮进行环切或横切,也就是对线缆外周做环形切割,这样就可以将已直切完的线缆外皮与未进行直切的线缆外皮分离开来,也就是将直切完的线缆外皮从线缆上割下来。同样的,通过调整刀棒外端的定位装置,可以调整刀片环切线缆的深度,既能保证能将线缆外皮切断,又避免了割伤内芯。因此,本快速割皮刀一刀两用,既能对线缆进行直切,也能进行环切,既解决了传统割皮器或割皮刀直切完后需要其他辅助刀具再进行线缆环切的弊端,又解决了直切或环切时不易控制切割深度而割伤内芯的缺陷,大大提高割皮效率和质量。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设在主半壳边部的主磁片14,副半壳对应边部设有与副半壳外壁连通的锁紧腔15,锁紧腔内铰接有拨勺16,拨勺的勺头部安装有摆动轨迹经过主磁片下方的副磁片17,副磁片与主磁片相吸配合。主磁片是固定安装在主半壳边部的,因此,主磁片相对于主半壳边部和副半壳边部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副半壳的锁紧腔与主磁片位置对应设置,且副磁片又固定在铰接在锁紧腔内拨勺的勺头部,因此,当拨动拨勺的勺尾时,副磁片将在拨勺的带动下做一个弧形轨迹的摆动,且该弧形轨迹经过主磁片下方。当把拨勺的勺尾拨入锁紧腔时,拨勺的勺头正好位于主磁片下方,此时主磁片与副磁片端部贴近配合,且两者相邻端部又是相吸配合的,因此副磁片和主磁片相互吸附在一起,也就是主半壳和副半壳相互吸合在一起,也就起到了锁紧主半壳和副半壳的作用。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锁紧状态。当拨动拨勺使其勺尾拨出锁紧腔时,拨勺的勺头将离开主磁片下方,此时副磁片也离开主磁片下方,因此主磁片和副磁片之间的吸附力非常微弱,可以轻易掰开扣合的主半壳和副半壳。为方便叙述,称此状态为解锁状态。通过拨动拨勺,就可以将管壳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间自由切换,操作非常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螺接在刀腔外端的螺丝塞18,螺丝塞内端同轴固设有直形杆19,直形杆内端同轴固设有圆板20,刀棒外端设有与直形杆、圆板相对转动配合的旋动腔21。因为螺丝塞与刀腔外段螺接配合,因此通过螺丝塞的旋动可以实现螺丝塞自身的轴向进给,这样螺丝塞就可以推动刀棒、刀片轴向进给,也就实现了调整刀片切割深度的作用。螺丝塞内端依次同轴固接有直形杆和比直形杆直径大的圆板,且刀棒外段设有套装直形杆、圆板并与直形杆、圆板外周转动配合的旋动腔,因此,螺丝塞在旋进时只能驱动刀棒轴向进退,而不能驱动刀棒旋转。相对地,刀棒只能受螺丝塞的驱动移动而不能反过来驱动螺丝塞旋转,因此本定位装置定位精度更准确、更稳定,且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旋转螺丝塞即可。
在螺丝塞外端面上设置凹槽60,在旋转螺丝塞时,可以利用螺丝刀插入凹槽中驱动螺丝塞转动,非常方便。因为螺丝塞外周的管壳外壁上设有环螺丝塞设置的刻度环61,因此,条形设置的凹槽还可以起到指示旋转角度、方向的作用,也就起到了标示螺丝塞通过刀棒驱动刀片轴向进给深度的作用。条形槽具有两个端口,在其中一个端口附近设置有基准件62,这样就起到了区分两个凹槽端口的作用。在实际生产时,既可以将基准件设计为孔、凸块,也可以设置为与凹槽合并的槽,只要能在视觉上将凹槽两端口区分开即可。在本快速割皮刀中,当螺丝塞旋转到外端面与管壳外端面平齐时,与基准件对应的凹槽端口与刻度环零点对齐,此状态称为零点状态。此时刀片插入管壳内腔中的深度为与该管壳所匹配标准线缆相适应的切割深度,也即能正好将线缆外皮割破,此配合状态称为标准状态或基准状态。此处标准线缆就是符合国家标准(国标)规定的线缆,简称国标线缆,此处该管壳所匹配标准线缆就是零点状态时刀片能正好割破标准线缆外皮的线缆,简称标配线缆。这样对该线缆割皮后,不但能使标准线缆的外皮能被彻底割断,而且不会割伤线缆内芯。当需要割皮的线缆不是标配线缆时,线缆外皮内径就与刀片不匹配,此时就会出现要么割不破外皮要么割破外皮并割伤内芯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螺丝塞上的凹槽来微调刀片的深度,起到了微调或精调刀片切割深度的作用,也就实现了刀片能够彻底割破线缆外皮但不损伤线缆内芯的功能。
管壳内壁上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的滚动件。在管壳内壁上安装滚动件,可以使管壳与线缆轴向相对移动时,能够使线缆与滚动件滚动配合,这样就能大大减小两者两对移动时的摩擦力,有助于顺畅、快速地完成线缆割皮,有助于提高割皮效率。
管壳上设有副腔22,副腔内滑动插装有副杆23,副杆内端安装有与线缆滚动配合的滚轮24,副腔外段螺接有辅助螺丝塞25,辅助螺丝塞内端同轴固接有辅助直形杆26,辅助直形杆内端同轴固设有辅助圆板27,副杆外段内设有与辅助直形杆、辅助圆板既能转动配合又能轴向滑动配合的滑动腔28,副杆外端固设有铜环29,辅助螺丝塞内端设有两个与铜环配合的间隔设置的铜筒30,还包括使铜环远离铜筒的弹簧31,开关两端并联有与两铜筒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头32。
在副杆轴向上,也就是长度方向上,副杆外端通过辅助螺丝塞相对固定在管壳上,副杆内端通过滚轮与线缆外皮相接触。因为辅助螺丝塞内端同轴固设有辅助直形杆和辅助圆板,而且副杆外段上设有与辅助直形杆和辅助圆板既能转动配合又能轴向滑动配合的滑动腔,所以副杆在轴向上可以相对辅助螺丝塞移动。因为辅助螺丝塞内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铜筒,而副杆外端环设有与两个铜筒对应的铜环,所以,当副杆向辅助螺丝塞移动并使铜环抵在两个铜筒上时,两个铜筒将通过铜环电连接在一起,也就是通路状态或短路状态。相反的,当副杆向远离辅助螺丝塞的方向移动时,也就是向管壳内腔滑动时,铜环与两个铜筒分离,两个铜筒恢复断路状态。在本快速割皮刀中,还包含有弹簧,弹簧既可以设置在滑动腔内,也可以设置在副腔内,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铜环和铜筒弹性分开。因此,在没有线缆插入管壳内腔的自然状态下,副杆在弹簧作用下,副杆延伸到管壳内腔中的部分最长,此时铜环随副杆远离两铜筒,两铜筒为断路状态。当线缆插入管壳内腔中时,受线缆的阻碍作用,弹簧被压缩,副杆内端通过滚轮弹性压紧在线缆上,此时铜环也压紧在铜筒上,两铜筒为通路状态。因为开关两端并联有第一插头,而第一插头又与两铜筒对应插装配合,所以当第一插头插装到两铜筒中时,就可以通过铜环与两铜筒的配合来实现控制电动机电源通断的目的,也就是实现控制动齿轮自动停转的功能。其自动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当把管壳卡装到线缆中部时,受线缆阻碍作用,副杆将铜环推向两铜筒,两铜筒达到通路状态,电动机电源被接通,动齿轮驱动管壳沿线缆自动爬行,同时刀片对线缆进行直切;当管壳走到线缆末端时,由于失去线缆的阻碍作用,副杆在弹簧作用下向管壳内腔移动,铜环随副杆离开两铜筒,两铜筒为断路状态,电动机电源被切断,动齿轮不再沿线缆爬行。这样,就相当于构成了一个包括上述结构并完成上述动作的“自动开关”,因此,人们在对线缆割皮时,只需将管壳卡装到需要开始割皮的线缆中部即可,本快速割皮刀会自动开始割皮,剥完皮自动停机,这样人们在割皮过程中可以做其他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管壳上设有按压腔41,按压腔内径向滑动插装有按压块42,所述动能腔设置在按压块内段,按压块外段设有轴向延伸的按压滑道43,按压腔一侧内壁上设有与管壳端部贯通的按压孔44,按压腔另一侧内壁上设有与按压孔对应的螺丝孔45,按压孔、螺丝孔都沿径向排列,还包括能一次插装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的按压杆46,按压杆内端为与螺丝孔配合的螺丝段47。
因为动能腔设置在按压块内,而按压块又是沿按压腔相对管壳径向滑动的,所以,当控制按压块沿管壳径向移动时,动能腔也随之径向移动,动能腔内的动齿轮也必然随之径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起到控制动齿轮压紧线缆外皮松紧程度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动齿轮相对线缆表皮转动时的打滑现象。按压块的外段上设有贯通的按压滑道,按压滑道沿管壳轴向延伸设置。与按压滑道两端对应的两个按压腔侧壁上分别设有螺丝孔和按压孔,也就是说按压块左侧的按压腔侧壁上设有螺丝孔按压块右侧的按压腔侧壁上设有按压孔。螺丝孔和按压孔都是对应地沿管壳径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这样可以有选择地插入对应的螺丝孔和按压孔,这样可以起到选择压紧程度的作用。按压孔与管壳端部贯通设置,这样可以使按压杆能够通过按压孔依次穿入对应的按压滑道和螺丝孔,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当按压杆依次插入对应的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后,按压块在管壳径向上也就固定了,这样动齿轮与线缆的压紧程度也就确定了。按压杆内端设有与螺丝孔配合的螺丝段,这样可以将按压杆定位在对应的按压孔、按压滑道和螺丝孔内,不易滑脱。因为线缆型号不同,粗细不同,因此在生产时,可以设置与不同粗细线缆对应的不同尺寸的快速割皮刀。为了增加本快速割皮刀的通用性,在每个快速割皮刀中,一般螺丝孔和按压孔各设置三列,其中中间一列为基准孔,靠近管壳内腔的一列为夹紧孔,远离管壳内腔的一列为放松孔。当按压杆插入中间的基准孔时,动齿轮压紧线缆的程度能满足标准线缆的割皮要求。当所使用的线缆粗细比标准线缆小一号时,可以将按压杆插入夹紧孔内,这样依然可以保证动齿轮能够压紧小号线缆的外皮。同样的,当所使用线缆粗细比标准线缆大一号时,则需要将按压杆插入放松孔内,这样也可以保证动齿轮与线缆外皮有合适的压紧程度。这样,一个本快速割皮刀就可以为三种型号的线缆进行割皮,通用性更强。
在本快速割皮刀中,所述第一插头串接在蓄电池正极和电动机正极之间,蓄电池负极和电动机负极之间串接有第二插头48,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座49和第二插座50,第一插座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正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正线51,双正线上串接有双正开关52,第二插座与蓄电池负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负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负线53,双负线上串接有双负开关54,第一插座的蓄电池端子和第二插座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顺向线55,顺向线上串接有顺向开关56,第一插座的电动机端子和第二插座的蓄电池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逆向线57,逆向线上串接有逆向开关58。
为方便叙述,将电动机正转时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电动机端称为电动机正极,另一端称为电动机负极。当把第一插头插装在第一插座上、第二插头插装在第二插座上时,蓄电池两端便通过双正线、顺向线、逆向线和双负线与电动机两端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配合操作双正线上的双正开关、顺向线上的顺向开关、逆向线上的逆向开关和双负线上的双负开关,就可以控制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的方向或极性,也就是控制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具体而言,当双正开关和双负开关闭合而顺向开关和逆向开关断开时,双正线和双负线都被接通,而顺向线和逆向线则处于断开状态。此时,蓄电池正极通过双正线与电动机正极电连接,蓄电池负极通过双负线与电动机负极电连接,电动机正转。反之,当闭合顺向开关、逆向开关而断开双正开关和双负开关时,双正线和双负线被断开,而顺向线和逆向线则被接通。此时,蓄电池正极通过顺向线与电动机负极电连接,蓄电池负极通过逆向线与电动机正极电连接,电动机反转。因此,通过操作双正开关、双负开关、顺向开关和逆向开关这四个开关,就可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也就能控制管壳自动进入管道并自动退出管道,非常方便。为方便操作,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之间的上述电路结构集中安装在控制盒59内,上述各控制开关则安装在控制盒59上,并将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做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包括固设在管壳上与第一插头插装配合的两个铜筒,铜筒内端通过铜板33电连接在一起。为方便叙述,将上述两铜筒和铜板构成的结构称为“开关筒”,因为本快速割皮刀中包含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因此,所述“开关筒”包括分别与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对应插装在一起的两套。当把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对应插装在两个“开关筒”内时,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将与对应的两个铜筒构成电连接。因为两个铜筒通过铜板电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通过对应的两个铜筒和铜板短接在一起,这样就接通了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的通路。当需要停机时,需要将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中的任一个从铜筒内拔出即可,操作非常简单。在本快速割皮刀中,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既是开关的一部分,又是前述“自动开关”的一部分。以第一插头为例,当第一插头插入开关中时,进行上述“手动操作”或“手动流程”,而当第一插头插入前述“自动开关”的铜筒内时,则进行前述的“自动操作”或“自动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加人性化。
所述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内壁上轴向延伸的主楔形滑道34,主楔形滑道内滑动插装有主楔形滑块35,主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主楔形滑块上安装有内轮36。由于主楔形滑道和主楔形滑块的横截面积都呈楔形,因此,虽然主楔形滑道与管壳内腔壁连通,但主楔形滑块不会通过主楔形滑道口部向管壳内腔移动,保证了主楔形滑块与管壳横向或径向连接的可靠性。这样,主楔形滑块上安装的内轮就可以在主楔形滑块的可靠支撑下与线缆外皮滚动配合,保证了线缆在管壳内腔中相对移动的顺畅性。主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固定件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通过螺钉固定在管壳端部,或者分别在管壳端部和主楔形滑块外端设置相互吸合的磁片等。
管壳外壁上安装有与外界物体滚动配合的外滚动件,所述外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外壁上轴向延伸的副楔形滑道37,副楔形滑道内滑动插装有副楔形滑块38,副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副楔形滑块上安装有外轮39。由于副楔形滑道和副楔形滑块的横截面积都呈楔形,因此,副楔形滑块不会通过副楔形滑道口部滑出管壳,保证了副楔形滑块与管壳横向或径向连接的可靠性。这样,副楔形滑块上安装的外轮就可以在副楔形滑块的可靠支撑下与管壳外部物体滚动配合,保证了本快速割皮刀在割皮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物品的阻碍,也就是提高了外部移动的顺畅性。副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固定件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通过螺钉固定在管壳端部,或者分别在管壳端部和副楔形滑块外端设置相互吸合的磁片等。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包括套装线缆(1)的管壳(40),管壳(40)包括主半壳(2)和副半壳(3),主半壳(2)和副半壳(3)的一边侧铰接在一起另一边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一起,管壳(40)侧壁上设有与管壳(40)内腔连通的动能腔(4),动能腔(4)内安装有与线缆外皮压紧配合的动齿轮(5)及驱动动齿轮(5)转动的电动机(6),管壳(40)上设有电源腔(7),电源腔(7)内安装有向电动机(6)供电的蓄电池(8),管壳(40)外壁上设有控制电动机(6)电源通断的开关(12),管壳(40)侧壁上垂直设有刀腔(9),刀腔(9)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该多边形的边数为四的正整数倍,刀腔(9)内滑动插装有刀棒(10),刀棒(10)内端固设能对线缆纵向切割的刀片(11),刀腔(9)外段螺接有对刀棒(10)轴向定位的定位装置,管壳(40)端部固设有连环(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设在主半壳(2)边部的主磁片(14),副半壳(3)对应边部设有与副半壳(3)外壁连通的锁紧腔(15),锁紧腔(15)内铰接有拨勺(16),拨勺(16)的勺头部安装有摆动轨迹经过主磁片(14)下方的副磁片(17),副磁片(17)与主磁片(14)相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螺接在刀腔(9)外端的螺丝塞(18),螺丝塞(18)内端同轴固设有直形杆(19),直形杆(19)内端同轴固设有圆板(20),刀棒(10)外端设有与直形杆(19)、圆板(20)只能相对转动配合的旋动腔(21),螺丝塞(18)外端面上设有条形槽(60),管壳(40)外壁上设有环螺丝塞(18)设置的刻度环(61),凹槽(60)一端的螺丝塞(18)外端面上设有基准件(62),螺丝塞(18)外端面与管壳(40)外壁平齐时基准件(62)靠近的凹槽(60)一端指向刻度环(61)零点。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管壳(40)内壁上设有与线缆(1)滚动配合的滚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管壳(40)上设有副腔(22),副腔(22)内滑动插装有副杆(23),副杆内端安装有与线缆(1)滚动配合的滚轮(24),副腔(22)外段螺接有辅助螺丝塞(25),辅助螺丝塞(25)内端同轴固接有辅助直形杆(26),辅助直形杆(26)内端同轴固设有辅助圆板(27),副杆(23)外段内设有与辅助直形杆(26)、辅助圆板(27)既能转动配合又能轴向滑动配合的滑动腔(28),副杆(23)外端固设有铜环(29),辅助螺丝塞(25)内端设有两个与铜环(29)配合的间隔设置的铜筒(30),还包括使铜环(29)远离铜筒(30)的弹簧(31),开关(12)两端并联有与两铜筒(30)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头(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管壳(40)上设有按压腔(41),按压腔(41)内径向滑动插装有按压块(42),所述动能腔(4)设置在按压块(42)内段,按压块(42)外段设有轴向延伸的按压滑道(43),按压腔(41)一侧内壁上设有与管壳(40)端部贯通的按压孔(44),按压腔(41)另一侧内壁上设有与按压孔(44)对应的螺丝孔(45),按压孔(44)、螺丝孔(45)都沿径向排列,还包括能一次插装按压孔(44)、按压滑道(43)和螺丝孔(45)的按压杆(46),按压杆(46)内端为与螺丝孔(45)配合的螺丝段(4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头(32)串接在蓄电池(8)正极和电动机(6)正极之间,蓄电池(8)负极和电动机(6)负极之间串接有第二插头(48),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插头(32)和第二插头(48)插装配合的第一插座(49)和第二插座(50),第一插座(49)与蓄电池(8)正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6)正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正线(51),双正线(51)上串接有双正开关(52),第二插座(50)与蓄电池(8)负极连接的蓄电池端子和与电动机(6)负极连接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双负线(53),双负线(53)上串接有双负开关(54),第一插座(49)的蓄电池端子和第二插座(50)的电动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顺向线(55),顺向线(55)上串接有顺向开关(56),第一插座(49)的电动机端子和第二插座(50)的蓄电池端子之间电连接有逆向线(57),逆向线(57)上串接有逆向开关(5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所述开关(12)包括固设在管壳(40)上与第一插头(32)插装配合的两个铜筒,铜筒内端通过铜板(33)电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所述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40)内壁上轴向延伸的主楔形滑道(34),主楔形滑道(34)内滑动插装有主楔形滑块(35),主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主楔形滑块(35)上安装有内轮(3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割皮刀,其特征是:管壳(40)外壁上安装有与外界物体滚动配合的外滚动件,所述外滚动件包括设置在管壳(40)外壁上轴向延伸的副楔形滑道(37),副楔形滑道(37)内滑动插装有副楔形滑块(38),副楔形滑块外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管壳上,副楔形滑块(38)上安装有外轮(39)。
CN201420310090.XU 2014-06-12 2014-06-12 快速割皮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4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090.XU CN20414482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快速割皮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090.XU CN20414482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快速割皮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4823U true CN204144823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21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00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482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快速割皮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4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026A (zh) * 2020-03-23 2020-06-26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型线缆外护套纵横向开缆刀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026A (zh) * 2020-03-23 2020-06-26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型线缆外护套纵横向开缆刀及使用方法
CN111338026B (zh) * 2020-03-23 2022-03-1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型线缆外护套纵横向开缆刀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1258A (zh) 电缆剥皮器
CN104184077B (zh) 一种架空高压带电电缆绝缘皮剥皮机
CN206806881U (zh) 一种绝缘线剥线器
CN203967639U (zh) 电缆剥皮器
CN108666937B (zh) 高压电缆剥皮装置
CN102904197B (zh) 一种剥线器
CN110589609A (zh) 一种铝制高压电线的缠绕装置
CN203800499U (zh) 电缆线剥皮工具
CN108811757A (zh) 旋摘充电式高空水果采摘器
CN204144823U (zh) 快速割皮刀
CN112398054A (zh) 电缆剥皮装置
CN206422464U (zh) 一种电动剥皮机
CN204089060U (zh) 一种架空高压带电电缆绝缘皮剥皮机
CN208423645U (zh) 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皮工具
KR20160081713A (ko) 충전식 드릴을 이용한 지중절연 원통형 피박기
CN112952663A (zh) 一种带电作业自动剥线机
CN204361589U (zh) 旋转剥线器
CN209344505U (zh) 一种高效型电缆剥皮机
CN103928875B (zh) 电缆皮剥线器
CN207977674U (zh) 手持剥线机
CN201113191Y (zh) 高压电线绝缘体剥离器
CN106058616A (zh) 一种电缆绝缘皮专用切割工具
CN103143650B (zh) 切线机
CN115173325A (zh) 一种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加工工艺、设备
CN108321732A (zh) 手持剥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