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1567U -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1567U
CN204141567U CN201420451773.7U CN201420451773U CN204141567U CN 204141567 U CN204141567 U CN 204141567U CN 201420451773 U CN201420451773 U CN 201420451773U CN 204141567 U CN204141567 U CN 20414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burner
fuel
air curtain
matter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17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文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ANWEI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UANWEI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UANWEI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UANWEI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517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15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给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料导入口、火口以及风机模块,其中,该风机模块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于该燃烧室内部形成对向流动的第一风帘与第二风帘,且该第一风帘的流动路径高于该第二风帘的流动路径。

Description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尤指一种以颗粒状生物质为燃料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燃烧装置具有多项优点,包括成本较低、低碳环保、节能等等,然而,相较于使用瓦斯、重油等其他燃料的燃烧装置,由于所用的生物质燃料为固态,须更为着重于使燃料在燃烧时能够妥善分散,以增进燃烧效率。
另外,为防止回火、脱火及不完全燃烧等不正常的状况发生,必须提供稳定的燃烧环境,才能达到最好的运转效果及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而造成不稳定的原因包括燃烧时产生的杂质与烟尘随装置内部气流上升,排放残渣时造成烟灰及热能外泄,以及火口温度过高等等,为得到以生物质为燃料所带来的好处,必须先行克服上述问题,故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燃烧环境与良好的燃烧效率的燃料燃烧装置,为现今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习知技术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燃烧环境与良好的燃烧效率的燃料燃烧装置。
为达到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料导入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火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出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以及风机模块,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于该燃烧室内部形成第一风帘与第二风帘,其中,该第一风帘及该第二风帘于该燃烧室内对向流动,且该第一风帘的流动路径高于该第二风帘的流动路径。
于一实施型态中,该第一风帘的流动路径,先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火口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的内壁的第一导流端,再回流至该燃烧室的上方区域;该第二风帘的流动路径,先由该火口朝向该燃料导入口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的内壁的第二导流端,再回流至该燃烧室的下方区域。该第一导流端形成为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火口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该第二导流端形成为由该火口朝向该燃料导入口逐渐倾斜向下的斜面。
于一实施型态中,复包括冷却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外壁,并围绕该火口的周围。该冷却模块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管,以及与该冷却管连接的热交换机。
于一实施型态中,复包括斜向炉排,该斜向炉排设置于该燃烧室内部,用以承载由该燃料导入口导入的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进行燃烧。该斜向炉排为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燃烧室的底部倾斜的结构者。该斜向炉排为阶梯状结构者,且该阶梯状结构的每一段的底部为细网结构。
于一实施型态中,复包括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排渣抽屉,位于该斜向炉排下方,用以承接自该该斜向炉排落下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第一排渣螺杆,位于该斜向炉排远离该燃料导入口的一端,用以承接自该斜向炉排滚落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以及第二排渣螺杆,气密式地与该第一排渣螺杆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再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内部运送至该燃烧室外部。
于一实施型态中,该燃烧室的本体具备位于内层的轻质耐火砖结构,以及设置于外层并包覆该轻质耐火砖结构的隔热蛭石板结构。
相较于习知技术,由於本案提供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是具有风机模块,而风机模块可于燃烧室内部形成对向流动的两道风帘,即第一风帘及第二风帘,而藉由第一风帘及第二风帘的交互运作,能进一步提供辅助燃烧、压制烟尘及推动燃料等功效,故可提供稳定的燃烧环境与良好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又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10 燃烧室
101 第一导流端
102 第二导流端
103 轻质耐火砖结构
104 隔热蛭石板结构
11 燃料导入口
12 火口
13 风机模块
131 第一风帘
132 第二风帘
14 冷却模块
141 冷却管
15 斜向炉排
16 排渣模块
161 排渣抽屉
162 第一排渣螺杆
163 第二排渣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其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一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1包括燃烧室10、燃料导入口11、火口12、以及风机模块13。
燃料导入口11,与该燃烧室10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未图示)于该燃烧室10中;火口12,与该燃烧室10连接,用以导出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10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於本实施例中,供燃烧的生质燃料可为颗粒状,火口12可与其他外部装置连结,以进行驱动。
风机模块13,与该燃烧室10连接,用以于该燃烧室10内部形成第一风帘131与第二风帘132,其中,该第一风帘131及该第二风帘132于该燃烧室10内对向流动,且该第一风帘131的流动路径高于该第二风帘132的流动路径。
於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风帘131的流动路径,可先由该燃料导入口11朝向该火口12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10的内壁的第一导流端101,再回流至该燃烧室10的上方区域;该第二风帘132的流动路径,可先由该火口12朝向该燃料导入口11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10的内壁的第二导流端102,再回流至该燃烧室10的下方区域。
於一具体型态,该第一导流端101形成为由该燃料导入口11朝向该火口12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以利第一风帘131回流向燃烧室10的上方区域,该第二导流端102可形成为由该火口12朝向该燃料导入口11逐渐倾斜向下的斜面,以利第二风帘132回流向燃烧室10的下方区域。
换句话说,该第一风帘131与第二风帘132形成对向流动,复藉由该第一导流端101及该第二导流端102的斜面构造稳定流动方向,除具有助燃效果,亦可隔绝燃烧生物质燃料所产生的烟尘与杂质,避免烟尘与杂质上升而影响火焰。另外,该第二风帘132可辅助推动生物质燃料,使燃料均匀分布且扩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于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1复可包括斜向炉排15,该斜向炉排15设置于该燃烧室10内部,用以承载由该燃料导入口11导入的该生质燃料(未图示)于该燃烧室10进行燃烧。
具体而言该斜向炉排15可为由该燃料导入口11朝向该燃烧室10的底部倾斜的结构者。该斜向炉排15也可为阶梯状结构者,且该阶梯状结构的每一段的底部是设计为细网结构,该斜向炉排15底部结构可供燃烧后的残渣通过。因此,该斜向炉排15的倾斜阶梯状结构有助于该生质燃料均匀分布,再进一步配合该第二风帘132的流动路径,能使均匀分布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提升燃烧效率。
请参阅图2,其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1复包括冷却模块14,设置于该燃烧室10外壁,并围绕该火口12的周围。
该冷却模块14可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管141,以及与该冷却管141连接的热交换机(未图示)。於一具体型态,该冷却模块14是用以冷却火口12的温度,以稳定燃烧环境,当然,冷却方式可视燃烧装置大小或其他因素,而选择采用气冷或水冷等方式。
请再参阅图2,于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1复可包括复包括排渣模块16,排渣模块16设置于该燃烧室10底部,具备排渣抽屉161、第一排渣螺杆162、第二排渣螺杆163。
排渣抽屉161,位于该斜向炉排15下方,用以承接自该该斜向炉排15落下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第一排渣螺杆162,位于该斜向炉排15远离该燃料导入口11的一端,用以承接自该斜向炉排15滚落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第二排渣螺杆163,与该第一排渣螺杆162气密式地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162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再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162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10内部运送至该燃烧室10外部。
再者,该第二排渣螺杆163可设有沟槽(未图示)以承接燃料残渣,该沟槽于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162传递的燃料残渣时,能帮助燃烧室10内部与外部空气隔离,的后该第二排渣螺杆163的旋转能使该沟槽露出于燃烧室10外部并进一步排出燃料残渣,此时该沟槽与该第一排渣螺杆162成隔离状态,如此可避免燃烧室10内部透过排渣模块16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换言的,可于排除燃料残渣的同时防止烟尘与热能外泄,维持燃烧环境稳定。
请参阅图3,其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的燃烧室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于一实施型态中,该燃烧室10具有轻质耐火砖结构103及隔热蛭石板结构104。
轻质耐火砖结构103是位於燃烧室10本体的内层,用以直接接触在燃烧室10内部燃烧的火焰,隔热蛭石板结构104则是设置于外层并包覆该轻质耐火砖结构103的外层并包覆该轻质耐火砖结构103,用以进一步隔绝热能流失。于先前技术中,燃烧室10为多层耐火砖所构成,重量较重,而本案的燃烧室10的外层隔热蛭石板结构104与内层轻质耐火砖结构103可达相同的隔热功效,且藉由外层的隔热蛭石板结构104减轻燃烧室10整体的重量。
综上所述,本案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由於具有能产生第一风帘与第二风帘的风机模块,且燃烧室内壁更可对应设计第一导流端及第二导流端的斜面构造以稳定流动方向,因此,该第一风帘与该第二风帘能在燃烧室内部构成位於上、下半部之不同区域,於上半部的第一风帘能引导出火,於下半部的第二风帘能帮助燃料滚动与排屑,第一、第二风帘的交互运作更具有助燃、防止烟尘上升及推动燃料等功效,,再者,本案的冷却模块、斜向炉排、排渣模块,更可提供稳定的燃烧环境及良好的燃烧效率,有效防止回火、脱火及不完全燃烧等不正常的状况发生的技术功效。另外,该燃烧室内层的轻质耐火砖结构及外层的隔热蛭石板结构还可减轻燃烧室整体的重量。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9)

1.一种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
燃料导入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入供燃烧的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
火口,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导出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中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以及
风机模块,与该燃烧室连接,用以于该燃烧室内部形成第一风帘与第二风帘,其中,该第一风帘及该第二风帘于该燃烧室内对向流动,且该第一风帘的流动路径高于该第二风帘的流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帘的流动路径,先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火口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的内壁的第一导流端,再回流至该燃烧室的上方区域;该第二风帘的流动路径,先由该火口朝向该燃料导入口的方向流动,接着抵达该燃烧室的内壁的第二导流端,再回流至该燃烧室的下方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端形成为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火口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该第二导流端形成为由该火口朝向该燃料导入口逐渐倾斜向下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复包括冷却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外壁,并围绕该火口的周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模块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管,以及与该冷却管连接的热交换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复包括斜向炉排,该斜向炉排设置于该燃烧室内部,用以承载由该燃料导入口导入的该生质燃料于该燃烧室进行燃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斜向炉排为由该燃料导入口朝向该燃烧室的底部倾斜的结构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斜向炉排为阶梯状结构者,且该阶梯状结构的每一段的底部为细网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质燃料燃烧装置,复包括排渣模块,设置于该燃烧室底部,具备:
排渣抽屉,位于该斜向炉排下方,用以承接自该该斜向炉排落下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
第一排渣螺杆,位于该斜向炉排远离该燃料导入口的一端,用以承接自该斜向炉排滚落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以及
第二排渣螺杆,与该第一排渣螺杆气密式地对应配置,用以承接该第一排渣螺杆传递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再将自该第一排渣螺杆承接的已燃烧完毕的该生质燃料由该燃烧室内部运送至该燃烧室外部。
CN201420451773.7U 2014-08-11 2014-08-11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1773.7U CN204141567U (zh) 2014-08-11 2014-08-11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1773.7U CN204141567U (zh) 2014-08-11 2014-08-11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1567U true CN204141567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17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567U (zh) 2014-08-11 2014-08-11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1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419A (zh) * 2014-08-11 2016-02-17 惠州元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419A (zh) * 2014-08-11 2016-02-17 惠州元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1567U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110822426B (zh) 一种变异微通道冷却型表面火焰低NOx燃气装置
RU2659643C2 (ru) Способ сжигания соломы в котле и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работающий на соломе
CN105333419A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04213903U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09147151U (zh) 多回程反烧炉具
CN209147148U (zh) 反烧燃煤炉及其降低焦油生成的装置
CN203489469U (zh) 一种节能煤气锅炉
CN203949146U (zh) 组合式螺纹管锅炉
CN103363657A (zh) 无焰燃烧紧凑布置卧式内燃火管热水锅炉
CN204574447U (zh) 一种塑料烟筒多功能组合式锅炉
CN204141602U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01662092U (zh) 单折叠水套散煤采暖炉
CN204141566U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10320156U (zh) 取暖炕炉
CN204100569U (zh) 一种锅炉
CN203385191U (zh) 一种沼气和煤两烧热风炉
CN103968411A (zh) 一种门型工业炉的防烟气偏流装置
CN203147738U (zh) 一种双燃烧室反烧多回程锅炉
CN202281258U (zh) 煤球煤末二次反烧四季节能锅炉
CN105444156A (zh) 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07963151U (zh) 一种立式热管式热风炉
CN202993534U (zh) 一种低碳节能锅炉
CN105042572A (zh) 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锅炉
CN205227789U (zh) 高效节能取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