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1526U - 一种led光源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光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1526U
CN204141526U CN201420583586.4U CN201420583586U CN204141526U CN 204141526 U CN204141526 U CN 204141526U CN 201420583586 U CN201420583586 U CN 201420583586U CN 204141526 U CN204141526 U CN 204141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ed light
endothermic section
source component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35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835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1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1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1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光源组件。该LED光源组件包括散热组件和转接件。其中,散热组件用于对设置于散热组件内部的LED光源基板进行散热;散热组件通过与不同规格的转接件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或电源接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组件可以适用各种所需的安装需求,从而可以替换各种传统的光源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LED光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光源组件。
背景技术
LED光源因其光效高、耗电少等优点已经成为新一代固体冷光源。由于LED光源无闪直流电,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宾馆以及饭店等各种场所的照明。现有技术的LED光源组件由于LED光源基板尺寸比较小,由此使得现有技术的LED光源组件的面径太小,以至于不能适应安装需求。进一步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风扇对LED光源基板强制散热,成本高且不可靠、不节能。再者,现有技术的LED光源组件只有一种规格的电气接口,由此也使得现有技术的LED光源组件不能与不同的电源接头进行配合,限制了LED光源组件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光源组件,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经或电源接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并且可以增加散热功率、降低成本,更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光源组件,LED光源组件包括:散热组件,用于对设置于散热组件内部的LED光源基板进行散热;转接件,散热组件通过与不同规格的转接件配合,以组成不同规格的LED光源组件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或电源接头。
其中,转接件包括面径扩展环,面径扩展环设置在散热组件的外围,用于扩大LED光源组件的安装面径,面径扩展环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面径扩展环来适用于不同面径的安装需求。
其中,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体,第一散热体包括第一吸热部以及与第一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一碗状曲面向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部,第一吸热部用于与LED光源基板热连接,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呈柱状设置的第一散热肋条,多个第一散热肋条沿第一吸热部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第一吸热部一体成型,多个第一散热肋条进一步沿第一碗状曲面向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其中,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体,第二散热体包括第二吸热部、第二散热部以及环状固定部,其中第二散热部与第二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二碗状曲面向第二吸热部的侧向延伸,环状固定部设置于第二散热部的外围且与第二散热部连接,第二吸热部和第二散热部设置于第一碗状曲面内,且第二吸热部与第一吸热部彼此热连接,并使得第一吸热部经第二吸热部与LED光源基板实现热连接,环状固定部用于固定多个第一散热肋条。
其中,面径扩展环沿着环状固定部的外围设置,且与环状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其中,转接件包括:电源转接件,电源转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上,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电源转接件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适用于将不同的电源接头转接至所述散热组件上。
其中,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体,第一散热体包括第一吸热部以及与第一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一碗状曲面向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部,第一吸热部用于与LED光源基板热连接,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呈柱状设置的第一散热肋条,多个第一散热肋条沿第一吸热部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第一吸热部一体成型,多个第一散热肋条进一步沿第一碗状曲面向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其中,转接件进一步包括辅助散热件,其中,辅助散热件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散热体的第一吸热部上,电源转接件的一端插接在辅助散热件的远离第一吸热部的另一端上,并且电源转接件的另一端提供给电源接头进行插接。
其中,辅助散热件和电源转接件呈中空设置,辅助散热件的外侧形成有辅助散热肋,电源转接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电源基板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槽。
其中,LED光源组件进一步包括光学透镜、反光杯以及反光杯压杯,其中,光学透镜、反光杯以及反光杯压杯在LED光源基板中的LED光源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设置不同规格的转接件与散热组件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或电源接头,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需求,扩大了LED光源组件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散热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散热组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散热组件的第一散热肋条和第二散热肋条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组件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散热组件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组件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散热组件在组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是制造第一散热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对应图9所示的方法的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LED光源组件的在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LED光源组件的在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体11。第一散热体11包括第一吸热部12以及与第一吸热部12连接且沿第一碗状曲面M1向第一吸热部12的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部13,第一吸热部12用于与LED光源基板热连接,第一散热部13包括多个第一散热肋条130,多个第一散热肋条130沿第一吸热部12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第一吸热部12一体成型,多个第一散热肋条130进一步沿第一碗状曲面M1向第一吸热部12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其中,第一吸热部12与LED光源基板热连接的方式包括:第一吸热部12与LED光源基板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下面描述的第二散热体的第二吸热部或其他导热元件与LED光源基板间接连接,以使得LED光源基板上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吸热部12。只要实现将LED光源基板上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吸热部12即可,本实施例对LED光源基板与第一吸热部12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所示的散热组件组合状态的剖视图。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体14,其中,本实施例以散热组件10只包括一个第二散热体14为例子进行阐述。第二散热体14包括第二吸热部140、第二散热部141以及环状固定部143。
其中,第二吸热部140与第一吸热部12彼此热连接,并使得第一吸热部12经第二吸热部140与LED光源基板实现热连接。
第二散热部141与第二吸热部140连接且沿第二碗状曲面M2向第二吸热部140的侧向延伸。第二散热部141包括多个第二散热肋条142,多个第二散热肋条142沿第二吸热部140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第二吸热部140一体成型,多个第二散热肋条142进一步沿第二碗状曲面M2向第二吸热部140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第二吸热部140和第二散热部141设置于第一碗状曲面M1内。即第一碗状曲面M1的直径大于第二碗状曲面M2的直径。并且第一碗状曲面M1和第二碗状曲面M2之间的平均间距e2为大于5毫米且小于20毫米。其中,平均间距e2是沿第一碗状曲面M1和第二碗状曲面M2延伸方向测量的至少两个间距的平均值,例如最顶部间距和最底部间距的平均值。
环状固定部143设置于第二散热部141的外围且与第二散热部141连接。环状固定部143用于固定第一散热肋条130。具体而言,环状固定部14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离散固定槽144,用于分别接收第一散热肋条130的远离第一吸热部12的一端。
其中,环状固定部143包括底部146和自底部146向底部146侧向延伸的侧壁147,其中侧壁147垂直于底部146。在底部146沿着侧壁147的边缘向上设置一环形突起148。固定槽144在侧壁147上形成并穿过环形突起148。因此,在固定第一散热肋条130时,第一散热肋条130的一部分被固定槽144位于侧壁147的部分收容,第一散热肋条130的端部插入固定槽144位于环形突起148内的部分。由此可以提高固定槽144的固定作用。
应理解,固定槽144的间隔和第一散热肋条130的间隔相等。
本实施例中,环状固定部143上还设置有散热气流通孔145,具体为在环状固定部143的底部146上设置。散热气流通孔145用于形成通气气流。具体的气流流向请参阅图3的气流线所示,气体可以通过散热气流通孔145进入散热组件10内,并进一步通过第一散热肋条130和第二散热肋条142之间的空隙散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散热体11,至少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吸热部12彼此叠放,至少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散热肋条130设置于同一第一碗状曲面M1内,且彼此错开预定角度设置。本实施例以第一散热体11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散热肋条130彼此等间距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吸热部12分别包括筒状固定部121和环状连接部122。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筒状固定部121以紧配合方式彼此嵌套,并进一步与第二吸热部140热连接。环状连接部122设置在筒状固定部121的顶部,并沿筒状固定部121的侧向延伸形成,筒状固定部121与环状连接部122一体成型。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肋条130是自环状连接部122远离筒状固定部121的一端沿第一碗状曲面呈放射状延伸。本实施例中,筒状固定部121沿其径向的截面形状可为长方形或者梯形。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散热肋条130的间距或者相邻的第二散热肋条142的平均间距e11为大于2毫米且小于15毫米。其中,平均间距e11是沿相邻的第一散热肋条130或者相邻的第二散热肋条142延伸方向测量的至少两个间距的平均值,例如最顶部间距和最底部间距的平均值。
由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散热肋条130彼此等间距间隔设置,因此每个第一散热体11的第一散热肋条130的平均间距e1为大于4毫米且小于30毫米。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肋条130和第二散热肋条142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设置。
请参阅图4所示,从第一散热体11或第二散热体14的顶部观察时,多个第一散热肋条130相对第一吸热部12的中心或者多个第二散热肋条142相对第二吸热部140的中心呈径向直线阵列排布(图4a)、S形曲线阵列排布(图4b)或螺旋形曲线阵列排布(图4c)。
承前所述,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通过设置肋条式的第一散热肋条130和第二散热肋条142,提高了散热效果。
另外,第一散热体11和第二散热体14的第一散热部13和第二散热部141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层间隙,且每个散热体的散热部的多个散热肋条间设置充分理想的肋条间距,使得整个散热组件成镂空结构,散热组件10任意放置热工作,无任何热气流团和散热表面死角,大大提高空气自然对流系数。
其中,第一散热体11或第二散热体14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制成:金属板材的冲压工艺、金属材料的压铸工艺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艺。
应理解,若第一散热体11或第二散热体14由塑料材料制成时,该塑料材料为高导热高辐射的塑料材料。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散热组件组合状态的剖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20依然包括两个第一散热体21以及第二散热体24。其中,第一散热体21依然包括第一吸热部22和第一散热部23,第一吸热部22依然包括筒状固定部221,第一散热部23依然包括多个第一散热肋条230。第二散热体24依然包括第二吸热部240、第二散热部241以及环状固定部242。
其中,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20与前文所述的散热组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部241呈连续的碗状结构。第二,本实施例的环状固定部242省略了固定槽。第三,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吸热部22的筒状固定部221中的至少一个的底部开通。
其中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彼此叠放结构中位于下方的筒状固定部221的底部是开通的,由此有利于将上方的筒状固定部221在紧配合嵌套时直接与第二吸热部240热接触。防止了两个筒状固定部221的底部均为封闭式时,上方的筒状固定部221与下方的筒状固定部221接触不良而引起的导热效果不佳的情况。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散热组件在组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30依然包括第一散热体31以及第二散热体34。其中,第一散热体31依然包括第一吸热部32和第一散热部33,第一吸热部32依然包括筒状固定部321和环状连接部322,第一散热部33依然包括多个第一散热肋条330。第二散热体34依然包括第二吸热部340、第二散热部341以及环状固定部343。其中,第二散热部341依然包括多个第二散热肋条342。
其中,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30与前文所述的散热组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实施例的环状连接部322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323。散热通孔323与环状固定部343上的散热通孔344配合,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第二,本实施例的环状固定部343省略了固定槽,并且在环状固定部343的外侧形成向外凸出的凸边345。第三,第一散热体31为一个,第一散热体31进一步包括环状裙缘331,环状裙缘331与第一散热肋条330的远离第一吸热部32的一端一体成型,环状固定部343与环状裙缘331彼此固定。具体而言,环状裙缘331与环状固定部343彼此固定时,凸边345承载着环状裙缘331的端部。第四,相邻的两根第一散热肋条330的平均间距e13为大于2毫米小于15毫米,即与前文所述的散热组件10组装后的相邻的第一散热肋条130的平均间距e11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基于前文的散热组件10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制造散热组件10的第一散热体11的方法。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制造第一散热体11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对应图9的方法的状态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板材100,其中以板材100的中心位置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定义一圆形的中部200;
步骤S2:沿圆形的中部200的周向间隔的裁切掉预设大小的板材,以在圆形的中部200的周向间隔形成多个片状的延伸部300,具体如图9所示;
步骤S3:在片状的延伸部300与圆形的中部200的连接处分别切割两条间隔的缝隙400,并进一步将该两条间隔的缝隙400分别对应的片状的延伸部300的部分向相反的方向弯折,以形成柱状的延伸部300,进一步沿着第一碗状曲面弯折柱状的延伸部300,从而形成前文所述的第一散热肋条13。
步骤S4:以圆形的中部200的圆心为圆心,在圆形的中部200内进一步定义一圆形中部500,对圆形中部500进行拉伸,以形成前文所述的筒状固定部121,圆形的中部200的未进行拉伸的部分形成前文所述的环状连接部122。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散热体11的结构是一体成型的。
其中,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制成:金属板材的冲压工艺、金属材料的压铸工艺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艺。
应理解,在制作第二散热体14或者其他散热组件20和30时,其方法原理与本实施例所述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肋条式散热且采用组件叠加式形成镂空结构,大大增强自然对流散热效果,提高散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LED光源组件。具体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LED光源组件在组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组件600包括散热组件101、转接件102以及设置有LED光源的LED光源基板103。
其中,LED光源基板103设置在散热组件101内部,以通过散热组件101进行散热。转接件102包括面径扩展环1021,散热组件101通过与不同规格的转接件102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需求,扩大了LED光源组件600的使用范围。
其中,散热组件101包括第一散热体1011和第二散热体1012,第一散热体1011的结构可与前文所述的第一散热体的相同。第二散热体1012的结构与前文的第二散热体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体1012进一步包括散热肋条延伸部1014,其用于支撑LED光源组件600,避免转接件102损坏。
其中,第一散热体1011和第二散热体1012对LED光源基板103的散热原理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面径扩展环1021设置在散热组件101的外围,用于扩大LED光源组件600的安装面径。由此使得LED光源组件600可以适用所需的安装需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面径扩展环1021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面径扩展环1021来适用于不同面径的安装需求。应理解,不同规格包括了不同的尺寸大小。
其中,面径扩展环1021沿着第二散热体1012的环状固定部1013的外围设置,且与环状固定部1013可拆卸连接。其中,在其他实施例中,面径扩展环1021还可以与环状固定部1013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LED光源组件600还包括电源接头104、光学透镜105、反光杯106以及反光杯压杯107。其中,电源接头104直接设置在第一散热体1011的第一吸热部1015上,光学透镜105、反光杯106以及反光杯压杯107在LED光源基板103中的LED光源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
以上实施例为转接件102包括面径扩展环1021时的LED光源组件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102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以下将介绍转接件102包括其他元件时的LED光源组件的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标示为D的部分是标示为C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LED光源组件在组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700依然包括散热组件201、转接件202、LED光源基板203、电源接头204、光学透镜205、反光杯206以及反光杯压杯207。进一步的,散热组件201依然包括第一散热体2011和第二散热体2012。
其中,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700与图11和图12所示的LED光源组件60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700的转接件202包括电源转接件2022。其中,电源转接件2022的一端连接于散热组件201上,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204。
进一步的,转接件202还包括辅助散热件2023。其中,辅助散热件2023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散热体2011的第一吸热部2015上,电源转接件的2022一端插接在辅助散热件2023的远离第一吸热部2015的另一端上,并且电源转接件2022的另一端提供给电源接头204进行插接。
其中,电源转接件2022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适用于将不同的电源接头204转接至散热组件201上。应理解,不同规格包括不同尺寸大小。因此,本实施例具体可只改变电源转接件2022的提供给电源接头204进行插接的端部的尺寸,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电源接头204进行插接。
本实施例中,辅助散热件2023和电源转接件2022呈中空设置。辅助散热件2023的外侧形成有辅助散热肋2025,其中,辅助散热肋2025等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散热件2023的外侧可以形成为连续的碗状结构的散热部。电源转接件202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电源基板208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槽2046(如电源转接件2022的局部放大图D所示)。
由此,辅助散热件2023和电源转接件2022的设置,不仅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电源接头204进行插接,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
以上介绍的是转接件包括面径扩展环或者电源转接件时的LED光源组件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还可同时包括面径扩展环和电源转接件,其对应的LED光源组件的结构为上述的LED光源组件600和LED光源组件700的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设置具有肋条式散热且采用组件叠加式形成镂空结构,大大增强自然对流散热效果,提高散热功率;另一方面设置不同规格的转接件与散热组件配合,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和/或电气接口,从而扩大了LED光源组件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
散热组件,用于对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内部的LED光源基板进行散热;
转接件,所述散热组件通过与不同规格的转接件配合,以组成不同规格的LED光源组件来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径或电源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面径扩展环,所述面径扩展环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的外围,用于扩大所述LED光源组件的安装面径,所述面径扩展环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面径扩展环来适用于不同面径的安装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一散热体包括第一吸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一碗状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吸热部用于与所述LED光源基板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呈柱状设置的第一散热肋条,多个所述第一散热肋条沿所述第一吸热部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吸热部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第一散热肋条进一步沿所述第一碗状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二散热体包括第二吸热部、第二散热部以及环状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二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二碗状曲面向所述第二吸热部的侧向延伸,所述环状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二散热部连接,所述第二吸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碗状曲面内,且所述第二吸热部与所述第一吸热部彼此热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吸热部经所述第二吸热部与所述LED光源基板实现热连接,所述环状固定部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第一散热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径扩展环沿着所述环状固定部的外围设置,且与所述环状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电源转接件,所述电源转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上,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所述电源转接件为不同规格的至少两个,以适用于将不同的电源接头转接至所述散热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一散热体包括第一吸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吸热部连接且沿第一碗状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吸热部用于与所述LED光源基板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呈柱状设置的第一散热肋条,多个所述第一散热肋条沿所述第一吸热部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吸热部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第一散热肋条进一步沿所述第一碗状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热部的侧向呈放射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进一步包括辅助散热件,其中,所述辅助散热件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散热体的第一吸热部上,所述电源转接件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辅助散热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吸热部的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电源转接件的另一端提供给所述电源接头进行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件和所述电源转接件呈中空设置,所述辅助散热件的外侧形成有辅助散热肋,所述电源转接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电源基板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进一步包括光学透镜、反光杯以及反光杯压杯,其中,所述光学透镜、反光杯以及反光杯压杯在所述LED光源基板中的LED光源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
CN201420583586.4U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led光源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3586.4U CN204141526U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led光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3586.4U CN204141526U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led光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1526U true CN204141526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358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526U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led光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15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889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led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889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led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3467Y (zh) 一种可拼接式led照明散热器单元
CN102748734A (zh) Led灯泡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基座组成
CN103123104A (zh) 全周光投射的led散热灯座及其散热模组
CN103512012A (zh) Led灯散热器
CN202647669U (zh) Led灯散热器
CN104812211A (zh) 一种变频器用散热器
CN205014184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天井灯结构
CN204141526U (zh) 一种led光源组件
CN201177246Y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04100195U (zh) 一种散热组件
CN201440778U (zh) 散热模块
CN216868229U (zh) 一种发光led灯珠结构
CN102853295A (zh) 一种通过内外通道对流散热的筒灯
CN202757097U (zh) 一种led灯热管散热器
CN104197287A (zh) 一种散热组件
CN202349666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灯
CN205118682U (zh) 一种高效散热led节能灯
CN204665110U (zh) 灯泡的简易组装结构
CN202349959U (zh)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CN204922864U (zh) 一种光源板固定装置
CN206073026U (zh) 一种led散热器
CN202109441U (zh) 组合式灯具
CN206545856U (zh) 一种圆灯
CN201259192Y (zh) 灯具
CN206207077U (zh) Led球泡灯的散热器和led球泡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