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9959U -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49959U CN202349959U CN2011204762519U CN201120476251U CN202349959U CN 202349959 U CN202349959 U CN 202349959U CN 2011204762519 U CN2011204762519 U CN 2011204762519U CN 201120476251 U CN201120476251 U CN 201120476251U CN 202349959 U CN202349959 U CN 2023499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cup
- heat
- heat radiation
- led
- driving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所述的散热灯杯内部为中空结构,在散热灯杯内设有基座,基座将散热灯杯分隔为LED发光组件容纳腔与驱动电源容纳腔,在基座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灯杯为LED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在基座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使驱动电源容纳腔上端不再处于封闭状态,可以使电源产生的热量从驱动电源容纳腔上端向外散出,有效电源工作的环境温度,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特别涉及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背景技术
LED灯工作是否稳定,品质好坏,与灯体本身散热至关重要,以往人们都着眼于LED光源的散热,通过改进散热灯杯的形状、构造、材质等以优化其散热性能,但通常对LED驱动电源的散热考虑不周。
例如,现有技术的大功率LED照明灯一般采用中空的散热灯杯,灯杯内设有固定LED发光组件的基座,基座将散热灯杯的空腔隔成LED发光组件容纳腔和驱动电源容纳腔,驱动电源壳体上设有一圈凸台,驱动电源壳体套在驱动电源容纳腔内,散热灯杯下部周缘与凸台相抵闭合,而基座周缘又与灯杯内壁紧密连接,使得驱动电源容纳腔上、下两端均为封闭状态,而在灯具工作时散热灯杯本身已携带了LED光源的热量,所以驱动电路板处于散热灯杯内的高温环境中,热量难以有效散发,久而久之会影响驱动电源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LED照明灯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空气从基座处进入到驱动电源容纳腔内对驱动电源进行散热的散热灯杯,从而使驱动电源容纳腔上端不再处于封闭状态,减轻散热灯杯对电源的温度影响,降低电源的环境温度,延长了电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所述的散热灯杯内部为中空结构,在散热灯杯内设有基座,基座将散热灯杯分隔为LED发光组件容纳腔与驱动电源容纳腔,在基座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优选,在基座上方的散热灯杯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多个对LED发光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筋。限位筋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LED发光组件的安装,还对LED发光组件进行限位,使其不对基座边缘的通孔造成遮挡,保证了空气流通。
作为优选,在基座下方的散热灯杯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对驱动电源壳体进行限位的凸筋。凸筋的设置不仅可以对驱动电源壳体进行限位,方便其安装,还使得壳体与灯杯内壁间留有空隙,使驱动电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此空隙及基座上的通孔向外散发。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灯杯为LED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在基座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使驱动电源容纳腔上端不再处于封闭状态,可以使电源产生的热量从驱动电源容纳腔上端向外散出,有效电源工作的环境温度,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再进一步的,可以将驱动电源容纳腔下端打通,形成一个贯通的空气流道,利用烟囱效应,达到完美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LED灯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LED灯的散热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LED灯,如图1~12所示,包括散热灯杯1、驱动电源壳体2,所述的散热灯杯1内部为中空结构,散热灯杯1内设有基座3,基座3将散热灯杯1分隔为LED发光组件容纳腔4与驱动电源容纳腔5,在驱动电源容纳腔5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对驱动电源壳体2进行限位的凸筋6,驱动电源壳体2插设在驱动电源容纳腔5内;如图4所示,因凸筋6的存在使得驱动电源壳体2与散热灯杯内壁间留有多个空隙7。
如图1、图2、图4、图8、图10所示,在驱动电源壳体2外周上固定设有与散热灯杯底部相扣的承接环8,在承接环8上沿周向设有多个使外界与所述的空隙7下部保持空气流通的孔洞9。
如图1、图4所示,在基座3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使外界与所述空隙7上部相连通的通孔10,在LED发光组件容纳腔4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多个对LED发光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筋11,如图1、图3、图4所示,限位筋11的存在使得LED发光组件的外周与灯杯内壁之间留有使通孔10与外界空气保持流通的间隙12。所述的LED发光组件包括基板19、塑胶圈21及透镜22,在基板19上固定有多个LED光源20,塑胶圈21固定在基板19上,透镜22卡在塑胶圈21内。
如图1~图12所示,所述的散热灯杯1包括灯杯本体13,在灯杯本体13的外周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散热翅片14,在散热翅片14外包裹有外罩15,外罩15的上下两端与灯杯本体13间均留有一圈开口16。所述的外罩15是由上罩体17与下罩体18两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的上罩体17与散热灯杯为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所述的下罩体18为塑胶材料制成;如图5~图7所示,所述的上罩体17下方的散热翅片上成型有至少两个扣接部23,所述的下罩体18的内壁上对应成型有至少两个扣合部24,所述的下罩体的扣合部与上罩体17的扣接部扣合在一起,使上、下罩体组合连接为一整体。上、下罩体的组合使得外罩内壁和翅片之间形成的通孔长度能够极大满足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LED灯的散热过程是这样的,对于内散热空气流道,冷空气由间隙12、通孔10进入到空隙7内,并向上运动,经由承接环8上的孔洞9带走驱动电源、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对于外散热空气流道,冷空气由灯体一端开口16进入到外罩内壁和翅片之间形成的通孔内,向上运动经由灯体另一端的开口16带走散热灯杯产生的热量。内外两层散热空气流道协同作用,分别强化辐射散热和自然对流,达到完美的散热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种LED灯具的结构设计应用,包括PAR灯系类(PAR30,PAR38等)及球泡灯系列(A60,A55等)所有内置电源设计的LED的灯具。
Claims (3)
1.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所述的散热灯杯内部为中空结构,在散热灯杯内设有基座,基座将散热灯杯分隔为LED发光组件容纳腔与驱动电源容纳腔,其特征是:在基座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其特征是:在基座上方的散热灯杯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多个对LED发光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其特征是:在基座下方的散热灯杯的内壁上沿周向凸设有对驱动电源壳体进行限位的凸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762519U CN202349959U (zh) | 2011-11-25 | 2011-11-25 |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762519U CN202349959U (zh) | 2011-11-25 | 2011-11-25 |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49959U true CN202349959U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3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7625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959U (zh) | 2011-11-25 | 2011-11-25 |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499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8780A (zh) * | 2013-07-30 | 2013-11-13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有限公司 | Par30sled射灯 |
CN105698020A (zh) * | 2014-03-24 | 2016-06-22 | 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灯杯与灯头连接结构 |
-
2011
- 2011-11-25 CN CN2011204762519U patent/CN2023499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8780A (zh) * | 2013-07-30 | 2013-11-13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有限公司 | Par30sled射灯 |
CN105698020A (zh) * | 2014-03-24 | 2016-06-22 | 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灯杯与灯头连接结构 |
CN105698020B (zh) * | 2014-03-24 | 2018-07-13 | 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灯杯与灯头连接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5734B (zh) | 一种led灯 | |
CN102410456B (zh) |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灯 | |
CN201739813U (zh) | 一种led自散热模组式节能灯 | |
CN202419184U (zh) | Led筒灯 | |
CN201462747U (zh) | 一种散热灯具 | |
CN203615293U (zh) | Led球泡灯通风散热结构 | |
CN101749581A (zh) | 一种安全型自散热led灯具 | |
CN102767712A (zh) | 具有涵道式对流散热通道的led灯 | |
KR20100058807A (ko) | 엘이디 조명구 | |
CN202349667U (zh) | 散热性好的led灯 | |
CN202349959U (zh) | 一种led灯的散热灯杯 | |
CN202629736U (zh) | 一种具有涵道式对流散热通道的led灯 | |
CN202902035U (zh) | 一种灯具 | |
CN202361134U (zh) | Led灯 | |
CN103123077A (zh) | Led筒灯 | |
CN202901878U (zh) | 一种新型散热led球泡灯 | |
CN202349666U (zh) |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灯 | |
CN204100199U (zh) | 空气对流式led灯 | |
CN203656721U (zh) | 一种具有导热对流通道的led射灯 | |
CN202349958U (zh) | 方便散热的led灯 | |
CN201599624U (zh) | 安全型自散热led灯具 | |
CN20522694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封装结构的led灯泡 | |
CN201593709U (zh) | 一种自散热安全型led灯具 | |
CN202349957U (zh) | 一种led灯的驱动电源壳体 | |
CN203052288U (zh) | 一种led球泡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