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6744U -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6744U
CN204136744U CN201420428901.6U CN201420428901U CN204136744U CN 204136744 U CN204136744 U CN 204136744U CN 201420428901 U CN201420428901 U CN 201420428901U CN 204136744 U CN204136744 U CN 204136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ar
beams
side door
car door
suppor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89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保
刘珍海
孙晴
岳国辉
陈现岭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289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6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6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6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车身包括门内板;车门防撞杆,所述车门防撞杆与所述门内板相连且位于所述门内板的外侧;车门防撞杆支架,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的后端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还与所述门内板焊接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门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以及B柱,所述B柱邻近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相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侧面碰撞安全性能高,车门侵入量小,车门侵入速度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防撞杆支架对门内板支撑力不稳,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发生时,车门防撞杆接收到碰撞力后,将车门防撞杆支架压溃变形,且在与B柱在横向上相对应的区域变形增加,过早侵入乘员舱,使得车辆的侧气囊不能顺利弹出,增加乘车人员的受伤害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面碰撞安全性能高的用于车辆的车身。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身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包括:门内板;车门防撞杆,所述车门防撞杆与所述门内板相连且位于所述门内板的外侧;车门防撞杆支架,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的后端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还与所述门内板焊接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门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B柱,所述B柱邻近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通过在车门防撞杆支架与车门防撞杆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并在车门防撞杆支架与门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且B柱在车辆的横向上与第一支架空腔和第二支架空腔相对,从而使用于车辆的车身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能量吸收效率高且B柱对车门防撞杆支架的支撑作用好,极大地减小了车门的侵入速度和侵入量,为乘车人员提供了生存空间,侧面碰撞安全性能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支架空腔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的前侧且所述第一支架空腔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由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的一部分隔离开。
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包括:呈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底壁与所述门内板点焊相连;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前侧壁的顶沿向前延伸,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与所述车门防撞杆点焊相连;以及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后侧壁的顶沿向后延伸,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的后端和所述门内板通过三层点焊相连。
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底部处的宽度。
所述车门防撞杆上设有沿所述车门防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车门防撞杆凹槽,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车门防撞杆上凹槽配合的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
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分别形成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和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上,且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的其余部分以及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的其余部分均构造为适于与、位于所述车门防撞杆凹槽两侧的车门防撞杆的其余部分紧贴的平直面。
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后侧壁与所述门内板的一部分平行设置以在所述后侧壁与所述一部分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支架空腔。
所述第一支架空腔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的最大宽度。
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第二支架空腔具有矩形截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M-M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杆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杆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1、门内板103、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车门防撞杆106、车门防撞杆106的前端107、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车门防撞杆凹槽110、车门防撞杆支架142、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壁143a、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前侧壁143b、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第一支架空腔146、第二支架空腔147、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B柱164、B柱凸起支撑面164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包括门内板103、车门防撞杆106、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以及B柱164。
如图2所示,车门防撞杆106与门内板103相连,且车门防撞杆106位于门内板103的外侧。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固定并在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车门防撞杆106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146。车门防撞杆支架142还与门内板103焊接固定并在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门内板103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147。B柱164邻近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且B柱164在车辆的横向上与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相对。这里需要理解的是,B柱164一般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B柱164的一部分在车辆的横向上与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相对。
如图1所示,车门防撞杆106倾斜设置且车门防撞杆106的前端107高于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参照图1所示,车门防撞杆106的前端107与门内板103的前沿相连,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通过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门内板103相连,可选地,车门防撞杆106的前端107与门内板103的前沿可以通过点焊或气体保护焊相连。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以及门内板103可以通过三层点焊或气体保护焊相连。
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如图2所示,用于车辆的车身1能将车门防撞杆106承接的碰撞力传递到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并且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通过变形吸收碰撞力,剩余的碰撞力直接传递到B柱164的与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在横向上相对的位置处,从而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并减少车门侵入量,使车门内饰的侵入也滞后,避免因车门过早侵入而影响侧面气囊的爆出以及减小碰撞试验假人生存空间的现象发生。由此可以更好地保护车辆内的乘车人员,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安全星级。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通过在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车门防撞杆106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146,并在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门内板103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147,且B柱164在车辆的横向上与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相对,从而使用于车辆的车身1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能量吸收效率高且B柱164对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支撑作用好,极大地减小了车门的侵入速度和侵入量,为乘车人员提供了生存空间,侧面碰撞安全性能高。
下面参照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用于车辆的车身1包括门内板103、车门防撞杆106、车门防撞杆支架142和B柱164。
车门防撞杆106与门内板103相连,且车门防撞杆106位于门内板103的外侧。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通过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与门内板103相连。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前部与车门防撞杆106相连,且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后部与门内板103以及车门防撞杆106均相连。由此,车门防撞杆10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两个支撑面,且支撑面积大,从而增加了该区域在侧面碰撞时的整体承载冲击力。由此车门防撞杆106的支撑稳定性更高。
具体而言,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车门防撞杆支架142包括呈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和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壁143a与门内板103点焊相连。简言之,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横截面大体为“几”字形结构。
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从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前侧壁143b的顶沿向前延伸,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与车门防撞杆106两层点焊相连。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从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的顶沿向后延伸,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和门内板103通过三层点焊相连。由此,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在前后方向上都有支撑且支撑面积大,支撑稳定性高。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空腔146位于第二支架空腔147的前侧,且第一支架空腔146与第二支架空腔147由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一部分隔离开。
具体而言,门内板103上构造有向内凸出的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B柱164的邻近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的位置处构造有向内凸出的B柱凸起支撑面164a。在横向上沿从外向内的方向,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与B柱凸起支撑面164a彼此对应,且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与B柱凸起支撑面164a间隔开。
也就是说,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B柱凸起支撑面164a为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车门防撞杆支架142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作用,具体而言,车门防撞杆106承受的碰撞力直接传递到B柱凸起支撑面164a,B柱凸起支撑面164a可以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和车门的侵入量。
如图2所示,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与车门防撞杆106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146。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壁143a与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通过点焊相连,并且在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和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147。
有利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开口处的宽度W1大于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部处的宽度W2,即W1>W2。由此更符合侧面碰撞时碰撞力的衰减规律,从而通过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变形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具体而言,当用于车辆的车身1发生侧面碰撞时,首先门内板103受到碰撞,此时碰撞力较大,而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开口朝向门内板103,且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开口处的宽度大,从而车门防撞杆支架142开口处刚度大,进而能够抵御更大的碰撞力,随着侧面碰撞的进行,碰撞力通过车门防撞杆支架142变形逐步被吸收,当碰撞力传递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部处时,碰撞力也随之减小,因而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底部处的宽度较小也能满足变形吸能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与门内板103的一部分平行设置以在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与所述一部分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147。这里需要理解的是,这里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的后侧壁143c与门内板103的一部分平行设置”中的平行可以广义理解,不一定完全平行,大体上平行即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由此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143以及门内板103的加工制造更容易。
有利地,第一支架空腔146的最小宽度Wmin(如图2中Wmin=W2)大于第二支架空腔147的最大宽度Wmax,即Wmin大于Wmax。也就是说,在第一支架空腔146的高度和第二支架空腔147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第一支架空腔146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支架空腔147的截面积。这样当用于车辆的车身1受到侧面碰撞时,第一支架空腔146和第二支架空腔147合理地分配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在提升强度的同时又有良好的吸能效果。
可选地,第一支架空腔146具有梯形截面,第二支架空腔147具有矩形截面。
下面参照图1、图3-图5详细描述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与车门防撞杆支架142的配合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车门防撞杆106上设有沿车门防撞杆10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车门防撞杆凹槽110,如图4和图5所示,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上设有与车门防撞杆凹槽110配合的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也就是说,车门防撞杆106凸起沿车门防撞杆106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通过车门防撞杆凹槽110与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的配合,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可以更稳定地支撑在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上,且该处的结构强度更高,进一步提升侧面碰撞安全性能。
具体而言,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可以分别形成在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和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上。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144的其余部分(如图5中位于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的上侧的Q1部分和下侧的Q2部分)构造为平直面,且该平直面适于与位于车门防撞杆凹槽110两侧的车门防撞杆106的其余部分(如图2中位于车门防撞杆凹槽110的上侧的Q5部分和下侧的Q6部分)紧贴。
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145的其余部分(如图5中位于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148的上侧的Q3部分和下侧的Q4部分)也构造为平直面,且该平直面适于与位于车门防撞杆凹槽110两侧的车门防撞杆106的其余部分(如图2中位于车门防撞杆凹槽110的上侧的Q5部分和下侧的Q6部分)紧贴。
具体而言,Q1部分和Q3部分均与Q5部分紧贴,Q2部分和Q4部分均与Q6部分紧贴,同时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的前部(如图2中Q5部分的前部和Q6部分的前部)和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的后部(如图2中Q5部分的后部和Q6部分的后部)均有支撑面,增加了车门防撞杆106的支撑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该区域在侧面碰撞时的整体承载冲击力。
如图1所示,车门防撞杆106的后端108通过车门防撞杆支架142支撑在门内板103上,车门防撞杆支架142在横向上分别与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和B柱凸起支撑面164a在横向上对应,且B柱凸起支撑面164a位于B柱164的下底部,由此车门防撞杆106、车门防撞杆支架142以及门内板凸起支撑面103a构成的侧面防撞结构,使车门以及B柱164的下底部在侧面碰撞过程中整体变形减小,进一步提升了用于车辆的车身1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通过车门防撞杆106、车门防撞杆支架142、门内板103以及B柱164的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效地侧面防撞体系,在侧面碰撞中可以使车门的侵入速度以及侵入量减小,从而避免车门内饰过早入侵乘车人员的空间,使得乘车人员的生存空间得到保证,乘车人员伤害小,碰撞安全星级高。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1,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工程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1,从而具有侧面碰撞时,车门侵入速度小、车门侵入量小、乘车人员生存空间大且安全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内板;
车门防撞杆,所述车门防撞杆与所述门内板相连且位于所述门内板的外侧;
车门防撞杆支架,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的后端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车门防撞杆之间限定出第一支架空腔,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还与所述门内板焊接固定并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与所述门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二支架空腔;以及
B柱,所述B柱邻近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和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的前侧且所述第一支架空腔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由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的一部分隔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包括:
呈U形的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底壁与所述门内板点焊相连;
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前侧壁的顶沿向前延伸,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与所述车门防撞杆点焊相连;以及
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后侧壁的顶沿向后延伸,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所述车门防撞杆的后端和所述门内板通过三层点焊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底部处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杆上设有沿所述车门防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车门防撞杆凹槽,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车门防撞杆上凹槽配合的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凸起分别形成在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和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上,且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前翻边的其余部分以及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后翻边的其余部分均构造为适于与、位于所述车门防撞杆凹槽两侧的车门防撞杆的其余部分紧贴的平直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杆支架本体的后侧壁与所述门内板的一部分平行设置以在所述后侧壁与所述一部分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支架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空腔的最大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空腔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第二支架空腔具有矩形截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
CN201420428901.6U 2014-07-31 2014-07-31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4136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901.6U CN204136744U (zh) 2014-07-31 2014-07-31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901.6U CN204136744U (zh) 2014-07-31 2014-07-31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6744U true CN204136744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8901.6U Active CN204136744U (zh) 2014-07-31 2014-07-31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6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610A (zh) * 2015-12-18 2018-07-17 自动工程公司 具有盖板的结构梁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610A (zh) * 2015-12-18 2018-07-17 自动工程公司 具有盖板的结构梁及制造方法
CN108290610B (zh) * 2015-12-18 2021-01-01 自动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盖板的结构梁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5261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
JP583641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7264252A (zh) 具备行驶用马达的车辆
CN103738404A (zh)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103407494A (zh) 用于车架的纵梁
CN105292271A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575368U (zh) 一种a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512467B (zh) 车辆的车身构造及车身的制造方法
CN101121421A (zh) 乘用车车顶横梁
CN204136744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CN102756702A (zh) 汽车防撞缓冲吸能系统
CN203211393U (zh)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
CN204956648U (zh) 车用铰链加强板、立柱总成及汽车
CN203666777U (zh) 车架纵梁中段加强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06124960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04139889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533029B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CN217374672U (zh) 一种防撞结构
CN101982365A (zh) 一种偏置碰撞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JP2014091422A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CN203793272U (zh) 一种汽车后防护栏总成
CN210852643U (zh) 车辆的后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04037673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5015452A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