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4405U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旋风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34405U CN204134405U CN201420506924.4U CN201420506924U CN204134405U CN 204134405 U CN204134405 U CN 204134405U CN 201420506924 U CN201420506924 U CN 201420506924U CN 204134405 U CN204134405 U CN 2041344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hrowing disk
- air duct
- cyclone system
- dedus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旋风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风管,其设有排水口;甩水盘,其呈圆盘状,其中一盘面整体向心凹陷形成弧面,该盘面作为甩水面,甩水盘设在除尘风管内,所述甩水面向着除尘风管的入口或出口方向,甩水面的周缘立起形成立壁;分流槽,其开槽方向为甩水盘的径向,分流槽具有多个,均布在所述立壁上;防水电机,其与甩水盘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喷水设备,其可向甩水面供水。在甩水盘高速旋转的作用下,甩水面上的水会摊平发散并从分流槽向外甩出形成水环叶片以及形成水雾区域,含尘气体中的粉尘被加湿、吸卷到水里,然后通过排水口排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对气体进行除尘净化的场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生产活动都会导致粉尘的产生(本文中的粉尘,包括各种固体颗粒、油滴等细小的漂浮物),所以陶瓷加工厂、石材厂、发电厂等都需要设置除尘设备,以满足环保生产要求。传统的除尘手段包括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干式除尘是采用静电吸附、消石灰吸附、多级串联膜过滤等方法实现去除粉尘,湿式除尘则是采用将含尘气体通入预先调配好的洗涤溶液内,使粉尘被洗涤下来而气体得到净化的方法。不过以上列举的除尘方法都各具缺陷,要么除尘效果不理想,效率低,要么就是成本高、占地面积过大,不适宜普遍应用。还有,在面对一些对气体处理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譬如限定粉尘粒径在某值以上的需要过滤、在此值以下的允许留存,或者需要去除某些可溶性气体,则现有的除尘设备很难做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旋风除尘系统,其除尘效率高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水旋风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风管,其设有排水口;甩水盘,其呈圆盘状,其中一盘面整体向心凹陷形成弧面,该盘面作为甩水面,甩水盘设在除尘风管内,所述甩水面向着除尘风管的入口或出口方向,甩水面的周缘立起形成立壁;分流槽,其开槽方向为甩水盘的径向,分流槽具有多个,均布在所述立壁上;动力装置,其与甩水盘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喷水设备,其可向甩水面供水。
特别地,所述动力装置为防水电机。因为通常情况下,采用在除尘风管内直接设置电机、电机带动甩水盘转动的传动方式。但如果采用除尘风管外设置电机、通过一系列传动装置将动力间接传递到甩水盘处,一样可使之转动。因此所述动力装置并不拘泥于除尘风管内设置的防水电机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喷水设备将水供给甩水盘呈凹陷弧面状的甩水面,而在防水电机的驱动之下,甩水盘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在甩水面向周围摊开并急涌至甩水面立壁处,然后自分流槽向外甩出。由于水被甩出时速度很快而被刚性化,使整个甩水盘相当于一个带水环叶片的转盘,具有分选颗粒、使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净化出来的作用;而其在除尘风管内旋转时,水流撞击风管内壁而飞溅回弹,自然会在盘前汇聚成一片水雾区域,会增加含尘气体通过时气体中的含水量,使粉尘湿润度增加,更容易被吸附、跌落。
需要指出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认识到,本发明创造中所指的“水”,是包括所有在除尘工作中可能应用到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甩水盘高速旋转的作用下,甩水面上的水会向四周摊平发散并从分流槽向外甩出形成水环叶片,水环叶片冲击除尘风管内壁所溅起的液滴又会形成水雾区域,在水环叶片旋风旋转区、甩水面的水膜区和水雾区的多重作用下,含尘气体中的粉尘被加湿、吸卷到水里,气体中的可溶性部分亦被一同溶入水中,然后通过排水口排走,进入后续的沉降分解工序。通过调节甩水盘的转速,甚至可以达到指定通过颗粒粒径、控制气体净化程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仅用有限的几个部件,实现了极佳的除尘净化效果,提高了除尘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对气体进行除尘净化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甩水盘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水旋风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风管1,其设有排水口;甩水盘2,其呈圆盘状,其中一盘面整体向心凹陷形成弧面,该盘面作为甩水面,甩水盘2设在除尘风管1内,所述甩水面向着除尘风管1的入口或出口方向,甩水面的周缘立起形成立壁;分流槽21,其开槽方向为甩水盘2的径向,分流槽21具有多个,均布在所述立壁上;动力装置,其与甩水盘2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喷水设备,其可向甩水面供水。通过在除尘风管1内设置支架,即可方便地将防水电机3固定好。排水口可以是专门在除尘风管的壁上开设,与外部的沉降池等降解设备连通,或者令除尘风管斜放,直接下端出口作为排水口亦可。而如果结构允许,甚至可以将甩水盘的两盘面都设置成所述甩水面。具体地,在甩水盘盘径为250mm时,可选择分流槽槽宽4mm,数量为36个,间隔辐射均布。
如前所述,动力装置可以是位于除尘风管内的电机,也可以是设在除尘风管之外的、但通过传动机构与甩水盘连接的其他转矩输出装置,甚至可以是直接位于除尘风管中与甩水盘连接、依靠风力强气流即能自转的风叶轮等。由于经常工作在液体环境之内,电机应做好防水措施,即所述动力装置为防水电机3。
此处喷水设备向甩水面供水的方式有多种,例如:1、改造甩水盘,使之可以从中心自行出水;2、从外部引入管道,对着甩水面垂直或者侧向供水。从简单易作方面打算,本实用新型优选了这样的结构:所述喷水设备包括输水管4,输水管4入口与供水装置连通,出口伸入到除尘风管1内并对着所述甩水面。再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4的出口正对着甩水面的中心附近。
由于甩水面本身是整体向心凹陷形成弧面的,亦即可以看做甩水盘上设置了一个接水窝,水射入到接水窝中部后,在盘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逐渐向四周扩散摊平,最终从各个分流槽中分流甩出,构成如同实体的水环叶片。不过,如果甩水面本身是光滑弧面,水是较难形成质地均匀、转速与盘身同步的水环叶片的,因为甩水盘的转速很高,水极容易会刚落入到甩水面上后即立刻有如潮汐般涌向立壁方向,盘靠中部位置几乎没有水膜残留,容易形成间断性的、不均匀的分流槽出水,达不到卷起水雾旋风的效果。所以,将水摊平是关键的一步。本实用新型令所述甩水盘2的甩水面,自盘心向立壁方向形成多级台阶。这一点通过简单的平面车铣即可完成,且台阶与台阶之间可以直接直角过渡。这样一来,水在甩水盘中心向周缘立壁前进时,必须逐级跨越多个台阶,从而削弱了径向瞬间冲击的冲量,在跨越台阶时被迫降低水面与台阶面的相对高度,亦即完成了摊平水面、使水被均匀送到分流槽位置的目的。
水从分流槽被甩出之后,以高速、斜向、刚性的姿态撞击除尘风管的内壁,即甩水盘所在的位置使除尘风管被前后分隔开两部分,自入口部分通入的含尘气体必须先经过甩水盘的水环叶片湿润、冲击、分离沉降粉尘后,才能继续前进。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甩水盘与除尘风管的轴线相对位置,无论同轴、稍微偏离轴线,甚至盘面倾斜,均可根据实际安装条件而作出相应变化,以达到无死角、水环叶片均匀化、冲击受力稳定合理的效果。另外,从提高系统动作的稳定性以及充分发挥电机效率、加强除尘效果考虑,所述防水电机3具有前后两个动力输出端,每个所述动力输出端均连接有所述的甩水盘2。这样一部电机同时拖动两头的甩水盘转动,偏心振动会相对减小,且提高了电机的利用率。当然,如果系统允许,还可以一机同轴拖动更多的甩水盘,或者所述除尘风管1内设有多个甩水盘2,更可提交除尘净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除尘风管1在其末段位置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水口亦设在该末段位置,排气口中设有干燥装置,排水口中设有过滤装置。也就是说,含尘气体在经过水雾区加湿、甩水盘盘面水膜吸附、水环叶片抽卷分离、沉降(或者甚至还有脱硫等化学性质方面的改变)等各个净化步骤后,气体已经得到净化,而输送到除尘风管末段位置后从排气口排出,排出前还经过活性炭吸附筒等干燥装置的干燥处理,水以及粉尘的混杂浊液则通过排水口排走,排走前经过过滤网等一类的过滤装置过滤。
还有,虽然由于甩水盘甩水面本身已经具有弧度,所甩出的水是以斜角入射的方式冲击除尘风管管壁,故能在盘前产生进一步提高粉尘湿润度、方便其在水中吸收、沉降的水雾区域,但如果能在水环叶片所冲击的管壁位置内设倾角斜面,甚至该倾角斜面的角度是可调的,则更能优化水雾区域的覆盖位置和系统的除尘效果。所以,下面提供一个实施例2。
实施例2:参照图2和图3,在与实施例1基本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甩水盘2的径向周圈空间中,设有用于迎接从分流槽21所甩出的水流冲击、并使所述水流回弹、溅射到甩水面前方空间的倾角斜面结构。具体地,所述除尘风管1具有至少一段轴向剖视形状呈“V”形的、“V”形尖角朝外的内壁,该段内壁作为所述倾角斜面结构。显然,当水环叶片高速撞击V形内壁之后,由于倾角斜面的引导,碎散的水珠形成的水雾会回弹到甩水面上,一方面充分回收利用单位时间内输水管送出的水量,另一方面可令水雾区域与甩水盘靠得更近,增强净化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风管(1),其设有排水口;
甩水盘(2),其呈圆盘状,其中一盘面整体向心凹陷形成弧面,该盘面作为甩水面,甩水盘(2)设在除尘风管(1)内,所述甩水面向着除尘风管(1)的入口或出口方向,甩水面的周缘立起形成立壁;
分流槽(21),其开槽方向为甩水盘(2)的径向,分流槽(21)具有多个,均布在所述立壁上;
动力装置,其与甩水盘(2)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
喷水设备,其可向甩水面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盘(2)的甩水面,自盘心向立壁方向形成多级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防水电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设备包括输水管(4),输水管(4)入口与供水装置连通,出口伸入到除尘风管(1)内并对着所述甩水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4)的出口正对着甩水面的中心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管(1)在其末段位置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水口亦设在该末段位置,排气口中设有干燥装置,排水口中设有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机(3)具有前后两个动力输出端,每个所述动力输出端均连接有所述的甩水盘(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管(1)内设有多个甩水盘(2)。
9.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或8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盘(2)的径向周圈空间中,设有用于迎接从分流槽(21)所甩出的水流冲击、并使所述水流回弹、溅射到甩水面前方空间的倾角斜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旋风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管(1)具有至少一段轴向剖视形状呈“V”形的、“V”形尖角朝外的内壁,该段内壁作为所述倾角斜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6924.4U CN204134405U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6924.4U CN204134405U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34405U true CN204134405U (zh) | 2015-02-04 |
Family
ID=5241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0692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34405U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3440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9052A (zh) * | 2014-09-03 | 2015-01-21 | 龙伍洋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CN106693594A (zh) * | 2016-12-29 | 2017-05-24 | 龙伍洋 | 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2014
- 2014-09-03 CN CN201420506924.4U patent/CN20413440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9052A (zh) * | 2014-09-03 | 2015-01-21 | 龙伍洋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CN104289052B (zh) * | 2014-09-03 | 2016-08-17 | 龙伍洋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CN106693594A (zh) * | 2016-12-29 | 2017-05-24 | 龙伍洋 | 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9052A (zh)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
CN208466201U (zh) | 一种自清理旋风分离器 | |
CN204502683U (zh) | 一种新型漆雾净化器 | |
CN105854461B (zh) | 一种碟式气体洗消装置 | |
CN203635015U (zh) | 铀矿排风井尾气多级分离复合除尘净化装置 | |
CN109603371B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 |
CN107265685A (zh) | 一种多层离心过滤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4134405U (zh) | 水旋风除尘系统 | |
CN104383775A (zh) | 一种动力波协同超重力除尘净化装置 | |
CN210964521U (zh) | 一种旋风水浴除尘装置 | |
CN105289296B (zh) | 鼠轮式离心脱硫、脱液设备 | |
CN201342377Y (zh) | 固液分离机 | |
CN209349122U (zh) | 一种用于腻子粉车间的干粉砂浆生产线除尘装置 | |
CN208373344U (zh) | 离心式固液分离机 | |
CN110180306A (zh) | 水循环式旋风喷淋除尘器 | |
CN103071352A (zh) | 一种除尘除废气装置 | |
CN203139852U (zh) | 一种转鼓式除尘过滤器 | |
CN211635835U (zh) | 一种电缆料生产用除尘装置 | |
CN107694260A (zh) | 一种环保防静电除尘过滤装置 | |
CN209604330U (zh) | 一种喷淋除杂离心通风机 | |
CN210675512U (zh) | 石灰石浆液除铁器 | |
CN207605532U (zh) | 一种湿法烟气净化器 | |
CN20947576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机构 | |
CN209259869U (zh) | 一种可移动式槽液过滤装置 | |
CN207537188U (zh) | 一种环保高效油水分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