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4011U -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4011U
CN204134011U CN201420576083.4U CN201420576083U CN204134011U CN 204134011 U CN204134011 U CN 204134011U CN 201420576083 U CN201420576083 U CN 201420576083U CN 204134011 U CN204134011 U CN 204134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opening
thin film
biliary tract
intestinal
drainage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60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学华
范文哲
聂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760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4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4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40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本装置利用肠段导管侧孔薄膜单向阀门的作用,能顺利将胆汁引流到肠道,而肠道内的肠液不会返流到胆道内。

Description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背景技术
正常成年人每天分泌800~1000ml胆汁,经过胆管流入肠道。胆汁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和维生素吸收的作用,如果因胆道梗阻,导致胆汁不能流入肠道,会引起脂肪泻,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等症状。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胆道结石、胆管肿瘤和胆管外肿瘤压迫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胆管扩张。胆汁引流不畅,极易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解决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这种常规的方法是将引流导管置于肝内扩张的胆管内,将胆汁引流到体外和(或)十二指肠内。但是,十二指肠内有一定压力,当肠内的压力大于胆道内的压力时,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肠液返流,引起胆道感染、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引流导管不能抗肠液返流的不足,提供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该导管不仅能顺畅引流肝内淤积胆汁,而且能防止肠液返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远端的牵引线,所述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第一不透射线标识与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的设置,可确保导管在透射时能辨别导管的位置,第一侧孔用于引导胆汁流入引流导管内,胆汁可通过引流导管向外流出体外,也可顺延引流导管向内经过带膜侧孔流入肠道;薄膜的设置,在胆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肠道内压力时,能将粘结点以外的薄膜部分冲开,并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胆汁顺着薄膜开口流入肠道内,当胆道内压力小于肠道内压力时,整个薄膜与第二侧孔相贴,防止肠液返流入胆道内;导管头端插入胆道或肠道时,牵引线的设置,可使导管头端插入胆道或肠道时,通过牵引线的拉伸形成猪尾巴形,容易在胆道或肠道内成袢固定,在拔出导管时也容易解袢拔出。
所述两个粘结点以所述第二侧孔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粘结点的对称分布,可使薄膜整体受力均衡,保证薄膜与第二侧孔相贴紧密,确保肠液不会返流至管体内及胆道。
所述两个粘结点的连线与顺延管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由于将导管引入胆道时,是从导管远端开始引入的,两个粘结点的连线与顺延管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可保证导管顺利进入,不会使薄膜翻起。
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
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薄膜上。
所述两个粘结点,一个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在薄膜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肠段导管侧孔薄膜单向阀门的作用,能顺利将胆汁引流到肠道,而肠道内的肠液不会返流到胆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流导管带膜侧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胆汁引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抗肠液返流示意图;
图5为梗阻性黄疸治疗前胆道梗阻的示意图;
图6为梗阻性黄疸放置引流导管后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管体,2、牵引线,3、第一不透射线标识,4、第一侧孔,5、第二不透射线标识,6、第二侧孔,7、薄膜,8、梗阻点,9、胆道,10、肠道,11、人体皮肤,12、粘结点,13、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6,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1,以管体1插入胆道9或肠道10的一端为远端,管体1另一端为近端,管体1近端设有扣件13,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1远端的牵引线2,牵引线2一端固定于管体1近端,另一端自管体1内的近端至远端穿过,由远端的管体1内往管体1外穿出,再从管体1中段穿入管体1内,并连接在扣件13上,当松开扣件13时,可活动牵引线2,当扣紧扣件13时,可固定牵引线2,管体1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3、第一侧孔4、第二不透射线标识5、第二侧孔6;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6数量匹配的薄膜7,薄膜7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6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12,薄膜7通过粘结点12固定在第二侧孔6外侧的管体1外表面上,当管体1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7贴于第二侧孔6,当管体1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7与粘结点12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6,薄膜7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6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第一不透射线标识3与第二不透射线标识5的设置,可确保导管在透射时能辨别导管的位置,第一侧孔4用于引导胆汁流入引流导管内,胆汁可通过引流导管向外流出体外,也可顺延引流导管向内经过带膜侧孔流入肠道10;薄膜7的设置,在胆道9内压力大于或等于肠道10内压力时,能将粘结点12以外的薄膜7部分冲开,并与第二侧孔6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胆汁顺着薄膜7开口流入肠道10内,当胆道9内压力小于肠道10内压力时,整个薄膜7与第二侧孔6相贴,防止肠液返流入胆道9内;导管头端插入胆道9或肠道10时,牵引线2的设置,可使导管头端插入胆道9或肠道10时,通过牵引线2的拉伸形成猪尾巴形,容易在胆道9或肠道10内成袢固定,在拔出导管时也容易解袢拔出。
两个粘结点12以第二侧孔6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粘结点12的对称分布,可使薄膜7整体受力均衡,保证薄膜7与第二侧孔6相贴紧密,确保肠液不会返流至管体1内及胆道9。
两个粘结点12的连线与顺延管体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由于将导管引入胆道9时,是从导管远端开始引入的,两个粘结点12的连线与顺延管体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可保证导管顺利进入,不会使薄膜7翻起。
两个粘结点12均设置在第二侧孔6外出的管体1外表面上。
实施例2
为另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两个粘结点12均设置在薄膜7上。
实施例3
为另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实施例3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两个粘结点12,一个设置在第二侧孔6外出的管体1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在薄膜7上。
参阅图3至图6,实心箭头为胆汁引流的方向,空心箭头为肠液返流的方向。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道由于胆管结石、胆管肿瘤和胆管外肿瘤等形成梗阻点8,经皮肤穿刺肝内扩张胆管成功后,在导丝引导下放置引流导管,使得近端的第一侧孔4段位于肝内扩张胆管的胆道9中,远端的第二侧孔6段位于肠道10内。肝内淤积的胆汁从第一侧孔4进入引流导管的管体1内,可沿两个方向流动:一是向下顺着导管流动,从第二侧孔6经薄膜7两侧流出,进入肠道10;二是向外顺着导管引流至人体皮肤11外。由于肠道10的收缩-舒张运动,肠腔内的压力也在变化。当肠道10舒张时,胆道9内压力有可能大于或等于肠道10内压力,这时,胆汁则可向下顺着导管,推开第二侧孔6的薄膜7进入肠腔内;当肠道10收缩时,肠腔内压力有可能大于胆道9内压力,整个薄膜7贴于第二侧孔6,胆汁无法向下流动,肠液由于压力导向,会向胆道9一方流动,但因有薄膜的阻挡作用,无法返流进入胆道9内。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远端的牵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粘结点以所述第二侧孔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粘结点的连线与顺延管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薄膜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粘结点,一个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在薄膜上。
CN201420576083.4U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4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083.4U CN204134011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083.4U CN204134011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4011U true CN204134011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608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4011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40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8388A (zh) * 2015-08-07 2015-12-16 乐山肛肠医院 肛门负压引流注药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83174A (zh) * 2017-01-21 2018-01-16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胆道外引流及回输一体管
CN108451678A (zh) * 2018-03-13 2018-08-2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悬挂式抗反流胆道支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8388A (zh) * 2015-08-07 2015-12-16 乐山肛肠医院 肛门负压引流注药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48388B (zh) * 2015-08-07 2018-08-03 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 肛门负压引流注药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83174A (zh) * 2017-01-21 2018-01-16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胆道外引流及回输一体管
CN108451678A (zh) * 2018-03-13 2018-08-2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悬挂式抗反流胆道支架
CN108451678B (zh) * 2018-03-13 2024-01-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悬挂式抗反流胆道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16155T3 (es) Dispositivo de tratamiento de trastornos de vaciado de la vejiga del hombre y la mujer.
CN204233587U (zh) 一次性使用硅胶三腔导尿管
CN107670160A (zh) 防止拔出时破坏周围组织的引流管
MX2020002065A (es) Sondas ureterales y de vejiga y métodos de inducción de presión negativa para aumentar la perfusión renal.
CN204134011U (zh)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CN203852725U (zh) 三管合一的胆胰空肠支撑减压造瘘管
CN201101801Y (zh) 一种胆管支撑内引流管
CN206837172U (zh)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CN207654524U (zh) 尿道狭窄患者专用导尿装置
CN208974938U (zh) 一种球囊防活脱胆道引流管
CN206167593U (zh) 一种射线增强显影胆管引流管
CN204428599U (zh) 无囊留置导尿管
CN104474625B (zh) 一种无囊留置导尿管
CN206454100U (zh) 带观察气囊的导尿管
CN205494638U (zh) 可冲洗式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
CN106345039A (zh) 导尿管引入器械
CN203852712U (zh) 单凤尾胆道支架
CN109224261B (zh) 防移位胆道内引流管及置入装置
CN208852036U (zh) 一种多功能肠胃营养减压管
CN2865696Y (zh) 一种腹水引流装置
CN206730187U (zh) 一种鼻胆引流管
CN201200653Y (zh) 侧释放套管针专用引流管
CN201469862U (zh) 胰管引流导管
CN206995317U (zh) 一种囊肿扩裂器
CN203898900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