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9484U -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 Google Patents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9484U
CN204129484U CN201420667948.8U CN201420667948U CN204129484U CN 204129484 U CN204129484 U CN 204129484U CN 201420667948 U CN201420667948 U CN 201420667948U CN 204129484 U CN204129484 U CN 204129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bus
input interface
pwm
uniax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79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张印钊
陈跃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679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9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9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9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它涉及磨削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CPU、RS232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A/D输入接口、D/A输出接口、PWM伺服电机控制接口、高速脉冲输入接口、I/O输入输出接口、键盘操作接口;CPU与总线连接,232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I/O输入输出接口均与总线相互连接,A/D输入接口、高速脉冲输入接口、键盘接口均与总线连接,总线分别连接D/A输出接口、PWM伺服电机控制输出接口;它克服了目前市面上工业控制器成本高、检测类型单一、通用性差等问题,更是攻克了铸件后处理自动磨削领域的技术难关,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配置,以适应多种自控设备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铸件年产量连年位居全球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铸造大国,铸造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铸件的质量要求也更为严格,尤其是铸件的后处理打磨工艺,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难题,如不能很好的客服,将大大制约行业的发展。
在现有技术下,绝大多数分铸件的后处理需要人工打磨毛刺,不仅浪费时间,打磨效果还不好,打磨精度无法控制和保障,直接导致效率的低下。而且人工打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员工受伤现象时有发生。再有一般的手工打磨车间结构不合理、噪音大、铁屑回收难度大,造成污染严重,对操作者和自然环境的危害无法估量。
我国的铸件领域中,后处理自动磨削机床仍存在技术空白,无法适应铸造行业的高增长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它克服了目前市面上工业控制器成本高、检测类型单一、通用性差等问题,更是攻克了铸件后处理自动磨削领域的技术难关,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配置,以适应多种自控设备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CPU 、RS232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A/D输入接口、D/A输出接口、PWM伺服电机控制接口、高速脉冲输入接口、I/O输入输出接口、键盘操作接口;CPU 与总线连接,232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I/O输入输出接口均与总线相互连接,A/D输入接口、高速脉冲输入接口、键盘接口均与总线连接,总线分别连接D/A输出接口、PWM伺服电机控制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最高可支持32点控制I/O,并集成有通讯输入、A/D输入、高速脉冲输入、键盘输入等输入方式,能外接多种检测装置;集成有一路伺服电机控制、D/A输出、通讯输出等多种输出方式,可控制多种运动机构或动作单元;其特有的通讯方式涵盖多种工业控制主体,通过其以太网接口更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监视控制操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自控设备中,尤其以铸件自动磨削机更为专长。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可灵活满足自控设备的运行要求,多样式的输入输出结构,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其集成的伺服电机驱动器,可对单一轴向数控设备进行驱动;其电流检测A/D输入,可对磨削主轴等关键装置进行自适应调节;其它辅助功能可应对多种工业设备如:人机界面驱动、变频器驱动、PLC联合动作、各种信号采集等等。
系统处理芯片采用Silicon公司出品的C8051F040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SOC),具有与MCS-51完全兼容的指令内核,该系列单片机采用流水线处理技术,能在执行指令期间预处理下一条指令,提高指令执行效率。具备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模拟和数字外设,特别符合铸件磨削机床的控制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克服了目前市面上工业控制器成本高、检测类型单一、通用性差等问题,更是攻克了铸件后处理自动磨削领域的技术难关,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配置,以适应多种自控设备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拓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CPU 1、RS232通讯接口2、以太网通讯接口3、A/D输入接口4、D/A输出接口5、PWM伺服电机控制接口6、高速脉冲输入接口7、I/O输入输出接口8、键盘操作接口9;CPU 1与总线连接,232通讯接口2、以太网通讯接口3、I/O输入输出接口均与总线相互连接,A/D输入接口4、高速脉冲输入接口7、键盘接口8均与总线连接,总线分别连接D/A输出接口5、PWM伺服电机控制输出接口6。
其伺服电机控制接口可配合进行伺服电机的控制,达到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目的;232通讯接口可与多种工业控制设备相连结,达到灵活控制应用的目的;以太网接口可连接路由器,实现远程的监控功能;A/D、D/A接口可进行模拟变量的过程控制和采集,使整体控制更具多元化,各输入、输出接口的配合,使整体控制处在一个闭环体系中,有效的对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并加以修正。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效解决了磨削机床控制精度不足、控制方式单一、控制与检测相脱节等问题。完全满足小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尤其是自动磨削机床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有效的解约了成本,降低了开发难度及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CPU (1)、RS232通讯接口(2)、以太网通讯接口(3)、A/D输入接口(4)、D/A输出接口(5)、PWM伺服电机控制接口(6)、高速脉冲输入接口(7)、I/O输入输出接口(8)、键盘操作接口(9);CPU (1)与总线连接,232通讯接口(2)、以太网通讯接口(3)、I/O输入输出接口均与总线相互连接,A/D输入接口(4)、高速脉冲输入接口(7)、键盘接口(8)均与总线连接,总线分别连接D/A输出接口(5)、PWM伺服电机控制输出接口(6)。
CN201420667948.8U 2014-11-11 2014-11-11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Active CN204129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7948.8U CN204129484U (zh) 2014-11-11 2014-11-11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7948.8U CN204129484U (zh) 2014-11-11 2014-11-11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9484U true CN204129484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7948.8U Active CN204129484U (zh) 2014-11-11 2014-11-11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9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8775A (zh) * 2016-05-19 2016-07-27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轴承磨削速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8775A (zh) * 2016-05-19 2016-07-27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轴承磨削速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8973B (zh) 一种主轴立卧翻转装置
CN204129484U (zh) 单轴向自适应磨削机控制板
CN202088035U (zh) 一种车床可分度高速钻铣装置
CN203936382U (zh) 中型轴承车床
CN104300870A (zh)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器
CN201702410U (zh) 一种六孔工件钻孔专用机
CN202192476U (zh) 一种新型的数控车床滚珠丝杆和电机联接结构
CN203520105U (zh) 一种基于SoC FPGA的三轴数控车床控制器
CN203317075U (zh) 数控液压自动翻转装置
CN106444641A (zh) 带有独立a/d转换模块的木工复合加工设备
CN202964214U (zh) 一种内齿轮偏心套外圆加工夹具
CN209175394U (zh) 一种加工中心工件清洁机构
CN206839332U (zh) 一种数控多轴攻丝机
CN206382867U (zh) 一种简易联动五轴系统
CN204053569U (zh) 一种球锁机构快速加工治具
CN202951868U (zh) 铸造件剪缘装置
CN202028787U (zh) 加工大直径法兰的卡盘装置
CN202964062U (zh) 精车沉孔定位工装
CN202015836U (zh) 一种双工位车床
CN203376607U (zh) 活塞环仿形车床专用控制系统
CN203236261U (zh) 一种数控立式车床高低油压切换装置
CN203592298U (zh) 一种数控钻铣床
CN202943461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自动换刀操作臂
CN204145353U (zh)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器
CN202388240U (zh) 一种立式数控回转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