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9372U -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9372U
CN204129372U CN201420564198.1U CN201420564198U CN204129372U CN 204129372 U CN204129372 U CN 204129372U CN 201420564198 U CN201420564198 U CN 201420564198U CN 204129372 U CN204129372 U CN 204129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e
glue frame
display screen
integration
fixed stur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4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恒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BO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BO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BO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BO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64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9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9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93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包括下铁框、下胶框、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上胶框及开有视窗的上铁框;下胶框具有一容纳槽,且下胶框的上边沿具有定位孔,上胶框的下边沿具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体;下胶框位于下铁框内,且与下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上胶框位于上铁框内,且与上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从下往上依次布设于容纳槽内,且液晶面板的上表面与容纳槽的槽口齐平;当上铁框盖合于下铁框时,上胶框上的定位凸体卡设于下胶框的定位孔内,以使上铁框与下铁框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上铁框与下铁框之间不会发生移位,也使得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稳固性好。

Description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显示屏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显示屏,顾名思义,用以起显示作用的屏幕,通过主控装置的控制,其能显示各种图像或文字等。常见的显示屏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如商场、超市、银行、酒店等;其现在逐步向工业领域,家庭领域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PLC显示及LED显示;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居多的方便。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显示屏固定结构一般包括上框、下框、固设于上框及下框之间的胶框及固定于胶框内的背光模块及显示模块,相关胶框与上框及下框之间是相抵接在一起的,如此结构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缺陷在于,因胶框与上框及下框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当不小心将具有该固定结构的显示终端摔落至地面时,相应的胶框与上框及下框之间容易产生移位,进而,使得固定于胶框内的背光模块及显示模块也较容易发生错位,使得相应的显示模块的显示屏因振动或移位而较容易出现花屏现象;
藉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将相关显示屏的固定结构等加以改进,以使得其不易产生晃动,进而,使得其不易产生花屏等缺陷,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改进在于:它包括下铁框、下胶框、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上胶框及开有视窗的上铁框;下胶框具有一容纳槽,且下胶框的上边沿具有定位孔,上胶框的下边沿具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体;
其中,下胶框位于下铁框内,且与下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上胶框位于上铁框内,且与上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从下往上依次布设于容纳槽内,且液晶面板的上表面与容纳槽的槽口齐平;当上铁框盖合于下铁框时,上胶框上的定位凸体卡设于下胶框的定位孔内,以使上铁框与下铁框连接为一体。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还包括上偏光片及下偏光片,上偏光片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上表面,下偏光片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设的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及上扩散膜;
其中,导光板的一侧边形成为入光面,该入光面固定有一LED贴片灯条,LED贴片灯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LED灯珠。
优选地,导光板的入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导光槽,每个LED灯珠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导光槽内。
优选地,导光槽呈弧形结构。
优选地,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出光面,出光面上开设有多条相邻设置的沟槽,沟槽的长度方向与入光面的入光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还包括一防漏光的遮光胶,遮光胶从上铁框的上边缘包合至下铁框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上胶框及下胶框均为散热硅胶材质,且所述下铁框的下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显示屏框架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增设有上胶框,并且使得上胶框与上铁框注塑成型为一体,也使得下胶框与下铁框注塑成型为一体,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胶框上的定位凸体卡设于下胶框上的定位孔的固定方式来固定上铁框及下铁框,使得整体结构稳固,上铁框与下铁框之间不会发生移位,也使得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的稳固性好,使用效果好。
其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导光槽,每个LED灯珠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导光槽内,进而,通过导光槽的导光作用,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入射时,弧形的导光槽使得入射的光线散射,使得入射光线更加均匀地射入导光板内部,进而,提高了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度,即亮度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
其三、本实用新型还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增设有条状沟槽,使得能够增大出光面积,且相关沟槽能够将光线反射或折射而集中于与出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从而,本实用新型也能增加垂直方向光亮,提升出光效果,减少光损失,提高入光面光源的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的整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10-下铁框;20-下胶框;201-定位孔;30-背光模组;301-反射片;302-导光板;3021-导光槽;3022-沟槽;303-下扩散膜;304-下增光膜;305-上增光膜;306-上扩散膜;307-LED贴片灯条;3071-LED灯珠;40-液晶面板;50-上胶框;501-定位凸体;60-上铁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的整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包括下铁框10、下胶框20、背光模组30、液晶面板40、上胶框50及开有视窗的上铁框60。
所述下胶框20具有一容纳槽,且所述下胶框20的上边沿具有定位孔201,所述上胶框50的下边沿具有与所述定位孔20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体501;
其中,所述下胶框20位于所述下铁框10内,且与所述下铁框10为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上胶框50位于所述上铁框60内,且与所述上铁框60为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背光模组30及所述液晶面板40从下往上依次布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液晶面板40的上表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齐平。
当所述上铁框60盖合于所述下铁框10时,所述上胶框50上的定位凸体501卡设于所述下胶框20的定位孔201内,以使所述上铁框60与所述下铁框10连接为一体。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孔201可设置成多个,相应的,所述定位凸体501也设置成多个。
如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显示屏框架固定结构,增设有上胶框50,并且使得所述上胶框50与所述上铁框60注塑成型为一体,也使得所述下胶框20与所述下铁框10注塑成型为一体。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上胶框50上的定位凸体501卡设于所述下胶框20上的定位孔201的固定方式来固定所述上铁框60及所述下铁框10,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稳固,所述上铁框60与所述下铁框10之间不会发生移位或错位,也使得所述背光模组30及所述液晶面板40的稳固性好,使用效果好。即便本实用新型掉落至地面或受外物撞击,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所述背光模组30及液晶面板40也不会出现移位,相应的,所述液晶面板40也不会出现花屏现象,液晶面板40的边缘也不会产生白印等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偏光片及下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40的上表面,所述下偏光片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40的下表面。
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30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设的反射片301、导光板302、下扩散膜303、下增光膜304、上增光膜305及上扩散膜306;
其中,所述导光板302的一侧边形成为入光面,该入光面固定有一LED贴片灯条307,所述LED贴片灯条307上均匀布设有多个LED灯珠3071。
且所述导光板302的入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导光槽3021,每个所述LED灯珠3071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光槽302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槽3021呈弧形结构。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成别的形状,如所述导光槽3021呈半圆形或长条形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导光板302的入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增设多个导光槽3021,以使得每个LED灯珠3071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导光槽3021内,进而,通过导光槽3021的导光作用,使得所述LED灯珠3071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入射时,弧形的所述导光槽3021使得入射的光线散射,使得入射光线更加均匀地射入所述导光板302内部,进而,提高了所述导光板302的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度,即亮度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
进一步的,作为较佳方案,为使得出光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302的上表面形成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多条相邻设置的沟槽3022,所述沟槽3022的长度方向与入光面的入光方向相垂直。
进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导光板302的出光面增设条状沟槽3022,使得能够增大出光面积,且相关沟槽3022能够将光线反射或折射而集中于与出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从而,本实用新型也能增加垂直方向光亮,提升出光效果,减少光损失,提高入光面光源的光利用率。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下铁框10上还开设有一进线槽,所述进线槽所在的侧边与所述导光板302的入光面同侧,与本实用新型相结合使用的线路板,即与所述液晶面板40及LED贴片灯条307相连接的FPC线路板则由所述进线槽伸出。
并且,在所述上铁框60与下铁框10固定完毕后,本实用新型还增设有防漏光的遮光胶,并通过所述遮光胶从所述上铁框60的上边缘包合至所述下铁框10的底面,即以使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漏光。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胶框50及下胶框20均采用散热硅胶材质,且所述下铁框10的下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以使得相应的下胶框20的底面部分漏至于所述散热孔,使得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极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固定液晶面板40的上下框的结构部件等加以改进,使得所述上铁框60与下铁框10固定之后,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上铁框60与下铁框10之间不会发生移位,也使得背光模组30及液晶面板40的稳固性好,使用效果好。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对相应的导光板302结构加以改进,通过增设导光槽3021,使得能提高导光板302的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度,且通过在导光板302的出光面上增设沟槽3022,使得能够增大出光面积,提升出光效果,在减少光损失的同时,并也提高了导光板302入光面的LED明珠的光利用率。
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其具有稳固性好,可靠性好,出光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铁框、下胶框、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上胶框及开有视窗的上铁框;下胶框具有一容纳槽,且下胶框的上边沿具有定位孔,上胶框的下边沿具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体;
其中,下胶框位于下铁框内,且与下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上胶框位于上铁框内,且与上铁框为一体化注塑成型;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从下往上依次布设于容纳槽内,且液晶面板的上表面与容纳槽的槽口齐平;当上铁框盖合于下铁框时,上胶框上的定位凸体卡设于下胶框的定位孔内,以使上铁框与下铁框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偏光片及下偏光片,上偏光片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上表面,下偏光片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设的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及上扩散膜;
其中,导光板的一侧边形成为入光面,该入光面固定有一LED贴片灯条,LED贴片灯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LED灯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导光槽,每个LED灯珠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导光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槽呈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出光面,出光面上开设有多条相邻设置的沟槽,沟槽的长度方向与入光面的入光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防漏光的遮光胶,遮光胶从上铁框的上边缘包合至下铁框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及下胶框均为散热硅胶材质,且所述下铁框的下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CN201420564198.1U 2014-09-28 2014-09-28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9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4198.1U CN204129372U (zh) 2014-09-28 2014-09-28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4198.1U CN204129372U (zh) 2014-09-28 2014-09-28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9372U true CN204129372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419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9372U (zh) 2014-09-28 2014-09-28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9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3319B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864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901654B (zh)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104321584B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205028005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129382U (zh) 背光结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7729589B2 (en) Back light unit mold frame construction
US20140177268A1 (en) Optical Film Layer,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477809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US964529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with the same
WO2018121031A1 (zh) 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
CN208026907U (zh) 车载背光模组
CN20434543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08192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KR101070686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6183909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793773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314573U (zh) 背光模组
CN204129372U (zh) 胶框、铁框一体化的显示屏固定结构
CN103982831B (zh) 一种背光模组
KR10221060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7505671A (zh) 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05880445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01051A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US2020002612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