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7204U -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7204U
CN204127204U CN201420499383.7U CN201420499383U CN204127204U CN 204127204 U CN204127204 U CN 204127204U CN 201420499383 U CN201420499383 U CN 201420499383U CN 204127204 U CN204127204 U CN 204127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transition
tube body
connecting pipe
transition structure
pressed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93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兆祥
齐立忠
陈大斌
王璋奇
张子引
杨永刚
金逸
田雷
李本良
刘学军
卢飞
刘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204993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7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7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72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它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拉线的集中应力,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背景技术
拉线金具包括耐张线夹、U型挂环等,这些金具与拉线一起组成拉线系统,在拉线塔体中充当重要角色。拉线和金具之间一般通过压接管连接在一起,连接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拉线或连接金具安全可靠性,也影响着整个拉线塔的安全稳定。
压接管的压接的本质是冷挤压成型。拉线与压接管装配后,压接管压接顺序按照从里向压接管管口依次压,顺序不能颠倒,施压时相邻两钢模间至少重叠5mm以消除第一次压接端部产生的应力集中。
压接管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会在管口挤压变形,容易出现拉线应力集中现象,拉线金具在长期运行中承受的荷载是变化的,除承受导线的自重外,当有风或有冰附着时还承受风载和冰载,形成拉伸和弯曲两种荷载的组合作用。在这种复杂的受力条件下,线路可能发生导线舞动和微风振动等现象,拉线则随线路发生振动,由于管口处拉线具有较大的集中应力,进而可能引起强度破坏、疲劳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管口处拉线集中应力的拉线塔用压接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
所述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所述管本体方向上的长度L与所述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管本体方向上的高度t之间满足几何关系:L=4×t。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拉线塔用压接管的管本体与管口端面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并且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接管在压接状态下,其内倒角被挤压为一个圆环形曲面(该曲面与压接管内表面重合,内倒角与压接管端面的交点与拉线刚好接触),即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缓和的变异区,因此能够产生较小的集中应力,从而降低拉线的集中应力,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压接装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拉线金具间的连接及压接顺序示意图;
图5是圆弧过渡结构示意图;
图6是45号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7是钢绞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8为t=1mm时不同L取值时的应力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它包括管本体1,管本体1的管口端面2为一平直面,管口端面2与管本体1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分别形成外倒角3和内倒角4。圆弧过渡结构与管本体1的内、外表面相切,与管口端面2相交,且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
t=0.5×T;
L=(3.5~4.5)×t;
R=(t2+L2)/2t;
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其近似取值钢模横截面半径与拉线横截面半径的差(拉线横截面半径为已知量,钢模横截面半径在压接规程中有相关规定);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L与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t之间满足几何关系:
L=4×t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拉线塔用压接管,是通过下述的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管口设计方法所设计,它包括以下步骤:
1)压接管有限元模型的选择:由于压接管施加压力属于大变形接触问题,分析过程中根据对称性,选择拉线和压接管纵截面1/2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建模时采用经典双线性等向强化(BISO),该模型使用一个双线性来表示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曲线确定压接管和拉线的屈服极限和弹性模量;
2)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拉线和压接管均采用平行四边形网格映射实现网格划分,并对拉线和压接管接触部位,即拉线的外表面和压接管内表面采用网格局部细化;
3)约束处理:拉线和压接管一端施加固定约束,并在拉线的下端施加对称约束;由于压接管与拉线之间为面-面接触接触,本模型在接触部位选择conta172接触单元和Targe169目标单元,采用两个接触对,模拟压接过程;
4)加载求解:进行加载时采用斜坡加载方式加载,对压接钢模进行位移加载,根据压接钢模的形状,以及压接管的大小,确定位移大小,即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然后对其模型进行求解;
5)结果提取:在计算结果文件中,提取压接后塑性变形图、等效应力图,并记录沿压接管轴线方向上的应力值及变形值;
6)曲线拟合:确定T的约束范围为0到压缩管管壁厚度一半,L的约束范围为0至10倍的压缩管管壁厚度,对L和T在给定范围内进行随机取值,重复步骤1)~5),以压接管管口压接状态下的应力分布为优化目标,确定L和T的最佳组合,获得压接管管口内倒角和外倒角的弧形过渡结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原理上予以论述:
如图1所示,当压接管与拉线5压接后,在压接部位产生握着力,握着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压接管经过压缩塑性变形后与拉线5的摩擦力;二是压接管经过压缩塑性变形后使其与拉线的绞制纹路咬合在一起而产生“螺纹效应”的咬合力;三是压接管经过压缩塑性变形所产生的高温热能使其与拉线5的表面产生了“局部的熔合现象”所形成的粘着力。
压接管压接的本质是冷挤压成型。拉线5与压接管装配后,压接管压接顺序按照从里向压接管管口依次压,顺序不能颠倒,施压时相邻两压接钢模6间至少重叠5mm以消除第一次压接端部产生的应力集中(如图4所示)。对非螺栓型耐张线夹压接管施压时,第一模自U形拉环7端头开始,逐渐向管口方向依次施压。压接管在周向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外径和内径尺寸均减小,通过内壁和拉线5的接触面传递法向力,致使拉线5产生变形。压接使拉线5与压接管之间形成一定的握着强度,牢固接合为一整体。由于挤压过程的加工硬化作用,被挤压件的强度、硬度、耐疲劳性均有较大的提高。当进行到最后一次压接,压接管管口突变,形成集中应力,同时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或者减小管口的集中应力。
集中应力产生原因是由于受力构件由于外界因素或自身因素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最大改进之处在于:对压接管管本体1的管口处的内倒角4和外倒角3设计为圆弧过渡结构。传统结构的倒角一般设计为45°斜线倒角或者圆形倒角,用于消除压接管1管口处产生的应力集中,但是对于压接管1的本身应用领域及压接成型过程,这种应力消除方式并非最佳。由此,实用新型人为了解决此问题,以弹塑性理论和接触问题基本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开发了消除压接形式的端部应力的设计方法,并由此应用于拉线塔用压接管管口,获得压接管管口的内外倒角的圆弧过渡结构,即:t=0.5×T,L=(3.5~4.5)×t,优选的,L=4×t。如图5所示,根据上述几何关系可进一步确定圆弧的半径R=(t2+L2)/2t,并且圆弧过渡结构与管本体1的表面相切。
如图1、图2所示,压接管在未压接状态下,其内倒角4和外倒角3的是相同的,内倒角4与管本体1内表面相切、与管口端面2相交,外倒角3与管本体1外表面相切、与管口端面2相交。
如图3所示,压接管在压接状态下,压接管的内倒角被挤压为一个圆环形曲面,该曲面与压接管内表面重合,内倒角与压接管端面的交点与拉线刚好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压接管的端面被挤压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弧形曲面。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通过减缓压接管的管口处的突变大小来完成。在进行压接管压接时,较缓和的变异区,能够产生较小的集中应力,最终降低拉线集中应力,从而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可靠,能较好的解决拉线塔用压接管对拉线的产生集中应力的问题,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
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的效果。
选择的压接管材料为45号钢,通过查表得到45号钢的抗拉强度600MPa,布氏硬度为176;拉线抗拉强度为不小于1225MPa,布氏硬度为371。本实施例的算例选用的耐张线夹型号为NY-135G耐张线夹,圆形钢管外径30mm,内径为15mm。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管口不同的形状分别进行建模和应力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压接过程中的等效应力、接触压力、接触状态,以及卸载后的残余应力、接触状态等。采用压接机钢模为YMG-30,采用施压宽度为7.5mm,其表面位移载荷为2mm。分析步骤如下:
1)压接管有限元模型的选择:对压接管施加压力属于大变形接触问题,分析过程中根据对称性,选择拉线和液压管纵截面1/2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ANSYS程序提供了多种塑性材料选项,建模时采用经典双线性等向强化BISO,该模型使用一个双线性来表示应力应变曲线,所以有两个斜率,弹性斜率和塑性斜率。45号钢的屈服极限为355MPa,切线模量约为弹性模量的1/10,取2.1E10Pa。钢绞线选择屈服极限为1025MPa的钢材,相应的BISO模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6、图7所示。该曲线将被输入到压接过程的模拟计算中去。
2)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拉线和压接管均采用平行四边形网格映射实现网格划分,并对拉线和压接管接触部位,即拉线的外表面和压接管内表面采用网格局部细化;
3)约束处理:针对本模型选择conta172接触单元和Targe169目标单元以及PLANE183结构单元进行求解。左端固定约束,下端对称约束。采用两个接触对,模拟压接过程。
4)加载求解:在ANSYS软件中进行加载时采用斜坡加载方式加载,对液压钢模进行位移加载,根据钢模的形状,以及压接管的大小,确定位移大小为2mm。
5)结果处理: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取其中的接触压力,进行分析。
6)针对管口不同的形状分别进行建模重复步骤1)~5)。如附图8所示,针对管口处弧形倒角t=1mm时,不同的L(给出了2mm、3mm、4mm、5mm),其中O点为压接管端面与外表面的交点。对比得到当纵向切割在1~4mm时,应力变化趋于平缓。当纵向切割变为5mm时,得到应力变化较大。因此可以确定当L=4×t,圆弧的半径R=(t2+L2)/2t时,为应力分布最均匀,属于应力消除的最佳切合点。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2)

1.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
t=0.5×T;
L=(3.5~4.5)×t;
R=(t2+L2)/2t;
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所述管本体方向上的长度L与所述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管本体方向上的高度t之间满足几何关系:
L=4×t。
CN201420499383.7U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7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9383.7U CN204127204U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9383.7U CN204127204U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7204U true CN204127204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938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7204U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72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273A (zh) * 2014-09-01 2014-12-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273A (zh) * 2014-09-01 2014-12-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
CN104214273B (zh) * 2014-09-01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4067U (zh) 一种八角接线盒
CN204127204U (zh)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
CN104214273B (zh) 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
CN204112606U (zh) 钢筋机械连接用的连接套筒
CN205763395U (zh) 一种折弯模具结构
CN204061472U (zh) 一种圆弧螺纹连接机构
CN113449398A (zh) 一种钢芯铝绞线与耐张线夹压接有限元模拟方法
CN201627104U (zh) 单股压实股反向捻钢丝绳
CN106782892A (zh) 一种分割导体股块的制作方法及设备
CN205804176U (zh) 悬索桥吊索用钢丝绳
CN202976977U (zh) 电缆用外层高紧密度紧压圆形铝导体
CN202595629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引线器
CN206868836U (zh) 一种减小钢丝冷拉拔残余应力的拉丝模具
CN102251200A (zh) 采用包套方式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压缩塑性的方法
CN205020590U (zh) 管材弯曲成型模具
CN203983938U (zh)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CN203994822U (zh) 一种低偏心度推进剂螺压成型模具
CN104117546A (zh) 金属无缝管生产设备及无缝管生产方法
CN104874631B (zh) 一种u形弯挤模具及方法
CN203931529U (zh) 内圆异形铜铝复合管状管形母线
CN104018373A (zh) 1×7刻痕钢绞线生产工艺
CN204769942U (zh) 一种软铝扁线的挤压成形模具
CN201415243Y (zh) 一种圆柱形钢筋镦粗模具
CN202034190U (zh) 多边形换流变压器引线压接结构
CN204023896U (zh) 一种新型钢筋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