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9018U -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9018U
CN204119018U CN201420464029.0U CN201420464029U CN204119018U CN 204119018 U CN204119018 U CN 204119018U CN 201420464029 U CN201420464029 U CN 201420464029U CN 204119018 U CN204119018 U CN 204119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diode
circuit
triode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40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斌
崔佳民
邵李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Rui 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Rui 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Rui 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Rui 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640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9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9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9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包括启动充电电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其中,所述启动充电电路用于在上电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所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用于在整流器正常工作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所述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用于检测启动充电电流控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的工作状态。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和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构造开关电源启动的双保险,避免开关电源在启动时受到冲击,提高了开关电源启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整流加电容滤波方式的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当电容两端电压短时间内变化较大及电容值很大时,电容上会产生极大电流,极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减少元器件乃至整个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须采取启动电路,使得在开关电源上电的瞬间,电容两端电压缓慢上升。
目前常用的启动电路有以下方案:
1、串接热敏电阻。该方案在通电一段时间后,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阻值下降,降低了功耗,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但对于大功率开关电源来说,输入电流较大,热敏电阻损耗较大,不适合此法。
2、限流电阻、接触器切换方案。该方案是在上电瞬间,先通过限流电阻给滤波电容充电,一段时间后控制接触器闭合,使限流电阻短路,不再工作,因此电路稳定后,限流电阻不产生功耗。但由于接触器导电部分是活动触点,并不适合通过大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会产生抖动及振荡,造成电路不可靠;对于潜在的故障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不符合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3、晶闸管三相全桥半控整流方案。该方案由专门设计的晶闸管触发电路控制三个晶闸管的导通角逐渐增加,实现启动。但是实现该方案成本较高,且因为要设计专门的晶闸管触发电路,不利于日常维护。
4、限流电阻、晶闸管切换方案。此方案在限流电阻法的基础上,将接触器换成晶闸管,由专门的晶闸管触发电路控制晶闸管导通,使限流电阻短路。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大多采用延时导通的方法来控制脉冲触发电路工作,为晶闸管提高触发脉冲,并没有严格的保证滤波电容两端电压先上升到安全电压,然后脉冲触发电路产生脉冲这个先后顺序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适合大功率系统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开关电源启动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和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构造开关电源启动的双保险,即使其中一个电路因故不能工作,另外一个电路单独工作也能有效的实现开关电源启动,提高了启动方案的可靠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包括启动充电电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其中,
所述启动充电电路用于在上电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用于在整流器正常工作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用于检测启动充电电流控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的工作状态;
所述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滤波电容两端电压并控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所述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用于为脉冲发生电路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所述脉冲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可以让晶闸管触发的较高频率的脉冲。
优选地,所述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中的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一变压器L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启动充电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入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A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B的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C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变压器L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入端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作为信号A的输入端;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容电压的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同时与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的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负极相连,同时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二电容C2、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的连接点,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第五电阻R5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脉冲发生电路的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正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的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发射极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门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门极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负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一晶闸管S1的门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一晶闸管S1;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一晶体管D1的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二晶体管D2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三晶体管D3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同时与第一晶闸管S1的正极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同时分别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负极相连;第七电容C7的正极分别与第一晶闸管S1的负极、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晶闸管S1的门极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
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滤波电容两端电压,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检测输入电流大小,当两个都符合预设值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开始工作,向脉冲发生电路供电,同时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控制使脉冲发生电路工作,并触发第一晶闸管S1,使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工作。此时电路由启动充电电路切换为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完成启动。
与现有技术采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可靠开关电源启动电路,通过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和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构造开关电源启动的双保险,避免开关电源在启动时受到冲击,提高了开关电源启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切实有效的完成了启动任务,并可根据不同开关电源的要求修改元器件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启动电路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启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包括启动充电电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启动充电电路在电路上电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在整流器正常工作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对启动充电电流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让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投入运行状态;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是对滤波电容两端电压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让脉冲电源充电电路投入运行状态;脉冲电源充电电路是为脉冲发生电路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脉冲发生电路产生可以让晶闸管触发的较高频率的脉冲。
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工作过程如下:
1、电路上电;
2、启动充电电路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
3、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对启动充电电路的电流进行检测,同时,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对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若启动充电电路的电流和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同时满足条件,则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工作;
4、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对启动充电电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若启动充电电路的电流小于设定值,则脉冲发生电路工作;
5、脉冲发生电路产生脉冲,触发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中的晶闸管,使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完成电路的启动。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启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解电容C1,第一PNP三极管Q1组成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对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分压,当第一电阻R1分的的电压达到第一PNP三极管Q1发射极的导通电压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一变压器L1的第二输出端才能输出电流。因此可以通过适当选取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阻值来控制第一PNP三极管Q1在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在取适当的值时才导通,可以保证在干扰的情况下,只有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高于某个适当的阈值时,才有可能由启动充电电路切换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
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组成启动充电电路。上电后,启动充电电路对第七电解电容C7充电,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逐渐升高,但仍低于设定电压值,且此时启动充电电流较大,脉冲电源充电电路不工作。随着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逐渐升高,超过设定电压值,但启动充电电流仍小于设定值,脉冲电源充电电路仍不工作。当启动充电电流逐渐减小至设定值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投入工作。当启动充电电流继续减小至第三NPN三极Q3管截止时,脉冲发生电路也投入工作,此时滤波电容的充电电路由启动充电电路切换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
由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解电容C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变压器L1,第二PNP三极管Q2组成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当启动充电电流减小至使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时,该电路投入工作,第二PNP三极管Q2导通,为第三电解电容C3充电,第三电解电容C3则为脉冲发生电路提供电压,当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时,脉冲发生电路不工作;当第三NPN三极管Q3截止时,第三电解电容C3通过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为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提供电流。
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二电解电容C2,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三NPN三极管Q3组成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既充当启动电路的限流电阻,同时又兼负检测充电电流的任务。第五电阻R5两端电压通过第七二极管D7为第二电解电容C2充电,使第二电解电容C2两端电压基本和第五电阻R5两端电压相等。上电时,由于充电电流较大,第五电阻R5两端电压也较大,第六二极管D6导通,第五二极管D5截止,故第二PNP三极管Q2截止,不能给第三电解电容C3充电。随着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第六二极管D6截止,第五二极管D5导通,第二PNP三极管Q2导通,为第三电解电容C3充电。同时第八电阻R8和第十电阻R10对第二电解电容C2进行分压,第三NPN三极管Q3在一定电压时会导通。故适当调整第八电阻R8和第十电阻R10的阻值可实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导通状态的控制。当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时,第四电容C4不能被充电,脉冲发生电路不能工作;当第三NPN三极管Q3截止时,第四电容C4被充电,脉冲发生电路投入工作。
由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四PNP三极管Q4,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组成脉冲发生电路。该电路是以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为核心的张弛震荡电路。当第四电容C4上的压降小于第三电解电容C3压降一个发射极导通电压时,第三电解电容C3通过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四PNP三极管Q4的基极给第四电容C4充电,同时通过第四PNP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给第六电容C6充电。选择较大的第十三电阻R13的阻值,可保证第六电容C6的充电速度远大于放电速度,因此第六电容C6上的电压很快就可以充电至比第四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压低一个发射结导通电压。当第四PNP三极管Q4导通时,第六电容C6上的电压要高于第四电容C4上的电压,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处于截止状态。当第四电容C4上的电压上升,第十一电阻R11上的压降小于第四PNP三极管Q4发射极的导通电压时,第四PNP三极管Q4截止。第三电解电容C3继续通过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充电,而第六电容C6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放电,直至第六电容C6两端电压下降至比第四电容C4上的电压低到触发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当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被触发而导通时,第四电容C4和第六电容C6均通过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快速放电,并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产生一脉冲电流触发第一晶闸管S1。当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恢复至截止状态时,第四电容C4和第六电容C6上已只有很低的剩余电压,此时再次开始充电,并开始下一周期的脉冲产生过程。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R5起滤波作用,防止高频干扰电压误触发第一晶闸管S1。
由第七电解电容C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一晶闸管S1组成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当电路工作方式由启动充电电路切换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时,由脉冲发生电路产生的脉冲控制第一晶闸管S1的通断,交流信号经由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器成为直流信号,并在第一晶闸管S1开通时为第七电解电容C7充电,启动完成。
电路上电时,第七电解电容C7电压为零,第一PNP三极管Q1截止,启动充电电流较大,第二PNP三极管Q2截止,第三NPN三极管Q3饱和导通,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都不工作。随着第七电解电容C7两端电压不断增大,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另一方面,启动充电电流不断减小,脉冲电源充电电路投入运行状态,开始对第三电解电容C3充电。当第三电解电容C3两端电压上升到合适的值,且启动充电电流进一步减小使得第二电解电容C2上的电压降至是第三NPN三极管Q3截止时,脉冲发生电路投入运行,电路由启动充电状态切换为三相桥式整流充电状态。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及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构成电路的双保险,一旦其中一个电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工作,另一个电路单独工作也能使开关电源免受较大冲击,实现开关电源启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充电电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其中,
所述启动充电电路用于在上电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用于在整流器正常工作时对滤波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用于检测启动充电电流控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的工作状态;
所述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滤波电容两端电压并控制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所述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用于为脉冲发生电路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所述脉冲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可以让晶闸管触发的较高频率的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中的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一变压器(L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充电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入端、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A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B的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相连,并作为信号C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充电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变压器(L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入端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作为信号A的输入端;第一变压器(L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容电压的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同时与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的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负极相连,同时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二电容(C2)、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的连接点,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第五电阻(R5)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脉冲发生电路的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脉冲电源充电电路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正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流检测与切换判断电路的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发射极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门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一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1)的门极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负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的第一晶闸管(S1)的门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桥式整流串联晶闸管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一晶闸管(S1);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一晶体管(D1)的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二晶体管(D2)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启动充电电路的第三晶体管(D3)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同时与第一晶闸管(S1)的正极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同时分别与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负极相连;第七电容(C7)的正极分别与第一晶闸管(S1)的负极、滤波电容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晶闸管(S1)的门极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
CN201420464029.0U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9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4029.0U CN204119018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4029.0U CN204119018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9018U true CN204119018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402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9018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9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8854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安徽雷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源的软启动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8854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安徽雷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源的软启动电路
CN117458854B (zh) * 2023-12-22 2024-03-08 安徽雷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源的软启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2934B (zh) 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CN104993676A (zh) 一种控制母线直流电容电压放电电路
WO2015027592A1 (zh) 金卤灯类负载用的时间继电器
CN203883692U (zh) 电源板及其能量释放电路
CN106879147B (zh) 一种单火线全功率触摸开关电路
CN203574534U (zh)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107993892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接触器的电源控制电路
CN201576933U (zh) 一种抑制启动时产生瞬时浪涌电流的电路
CN204119018U (zh)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N103825344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预充电电路
CN206865351U (zh) 一种上电预充电路
CN202550871U (zh) 防止上电瞬间大电流冲击的电路
CN203871274U (zh) 节能型阻容降压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04771062U (zh) 一种电焊机节电器
CN203787687U (zh) 切断式节电插座
CN201830136U (zh) 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软启动装置
CN205141988U (zh)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204376744U (zh) 降低电磁炉功耗的电路
CN204967417U (zh) 不间断直流电源系统
CN203398743U (zh) 一种具有自锁定的安全启动电路
CN204304829U (zh) 逆变器充电开关及逆变器
CN204992688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109585222B (zh) 节能线圈无触点切换式真空接触器控制电路
CN202428100U (zh) 用于电焊机的节能电路
CN102866286A (zh) 市电停电来电告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