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8308U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8308U
CN204118308U CN201420512075.3U CN201420512075U CN204118308U CN 204118308 U CN204118308 U CN 204118308U CN 201420512075 U CN201420512075 U CN 201420512075U CN 204118308 U CN204118308 U CN 20411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jut
buckling parts
housing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20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宇
韩洪强
潘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20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8308U/zh
Priority to US14/577,432 priority patent/US940702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每个所述第一突起部上形成一个第一阻止表面,所述第一阻止表面的顶部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延伸的阻挡部;以及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每个所述第一扣合部在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处扣合在相应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上,以将该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结合,并且所述阻挡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扣合部上,以阻止所述第一扣合部脱离所述第一突起部。由于固定散热器的第二部件可以与壳体牢固地锁定在一起,避免了由于振动而使第二部件从第一部件脱离,从而将散热器可靠地保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确保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散热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例如高速电连接器之类的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降低电子设备的电气性能。为此,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安装散热器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在将散热器安装在壳体上时,一般利用连接件将散热器的一部分固定在壳体上,同时连接件的两端以悬挂的方式结合在壳体上,以使安装操作简单化。但是,由于连接件悬挂方式结合在壳体上,由于振动等原因,连接件的挂钩容易从壳体脱落,导致散热器与壳体脱离,从而降低了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的两个独立的部件能够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每个所述第一突起部上形成一个第一阻止表面,所述第一阻止表面的顶部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延伸的阻挡部;以及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每个所述第一扣合部在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处扣合在相应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上,以将该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结合,并且所述阻挡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扣合部上,以阻止所述第一扣合部脱离所述第一突起部。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大致平坦部分;开口,形成在平坦部分上,所述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开口伸出,并且所述第一阻止表面抵靠在所述开口的下侧壁上;以及悬挂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下部,所述阻挡部延伸到所述悬挂部的上部。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一个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扣合部的悬挂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所述第二突起部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阻止表面面对的第二阻止表面,所述第二阻止表面被构造成阻止所述悬挂部脱离所述阻挡部。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阻挡部的末端与第二阻止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小于悬挂部的宽度。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部件是一个电子设备的壳体。
上述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散热器,所述第二部件将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件。每个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主体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相对的另一端,并与相应的第一固定件结合。每个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扣合部之间结合在所述壳体上。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表面上,以及所述主体部将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结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二扣合部。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延伸的弹性凸缘。
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弹片,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在所述弹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固定散热器的第二部件可以与壳体牢固地锁定在一起,避免了由于振动而使第二部件从第一部件脱离,从而将散热器可靠地保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确保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移除了散热器;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壳体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二部件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9是图8中所示的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如图1和2所示,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例如由不锈钢材料或者硬质塑料制成的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3。参见图4和7,第一部件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12,每个所述第一突起部12上形成一个第一阻止表面,所述第一阻止表面的顶部上设有垂直于第一阻止表面延伸的阻挡部121。参见图8和9,第二部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33,每个所述第一扣合部33在第一突起部12的第一阻止表面处扣合在或者挂在相应的第一突起部12上,以将所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结合3,并且阻挡部121延伸到所述第一扣合部33上,以阻止所述第一扣合部33脱离所述第一突起部12,从而使第一部件1的第一扣合部33牢固地挂在第一突起部12上,保持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3的牢固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7和9所示,第一扣合部33包括:大致平坦部分331;开口332,形成在平坦部分上,第一突起部12从开口332伸出,并且第一阻止表面抵靠在开口的下侧壁333上;以及悬挂部334,位于开口332的下部,阻挡部121延伸到所述悬挂部334的上部,以阻止悬挂部334脱离第一突起部12,从而使第一部件1的第一扣合部33牢固地挂在第一突起部12上。
进一步地,第一部件1还包括一个第二突起部14,第一扣合部33的悬挂部334设置在第一突起部12和第二突起部14之间,所述第二突起部14包括一个与第一阻止表面面对的第二阻止表面141,所述第二阻止表面141被构造成阻止悬挂部334脱离锁定阻挡部121。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部件1是一个电子设备的壳体。连接器组件100进一步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散热器2,所述第二部件3将所述散热器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一部件1上。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壳体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件11。如图8所示,每个第二部件3还包括:至少一个主体部31,第一扣合部33设置在主体部31的一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32,设置在主体部31的与第一扣合部33相对的另一端,并与相应的第一固定件11结合。每个散热器2的一部分在第二固定件32和第一扣合部33之间结合在所述壳体上。这样,如图4所示,如果悬挂部334没有脱离锁定阻挡部121,第一扣合部33则不能从第一突起部12脱离,从而保持第一扣合部33与第一突起部12通过锁定方式牢固地结合。
参见图1和5,在电子设备为电连接器的情况下,壳体具有大致的正方体形状,壳体的前部设有开口,用于接收一个配对的电连接器。壳体的下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到例如电路板之类的安装装置的插脚1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例如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靠近前部的位置处,第一突起部12设置在壳体的侧表面上,例如与壳体的前侧表面相对的后侧表面上。散热器2的一部分首先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之后,第二部件3的主体部31将散热器2的一部分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上,第二固定件32包括结合在第一固定件11上的第二扣合部。该第二扣合部可通过在主体部31的一端朝向壳体弯曲形成,例如具有倒钩的形状。相应地,
参见图2和6,第一固定件11包括从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弹片,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在作为第一固定件11的弹片上,从而使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部件3的第二固定件32牢固的连接。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可以是形成在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如图8所示的第二扣合部可以挂在该开口上。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扣合部可以挂在壳体前部开口的边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一突起部12从壳体的后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12设有朝向下部的锁定凹口121。如图3、8和9所示,第二部件3的第一扣合部33垂直于主体部31沿壳体的例如后侧的侧表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扣合部33上设有能够扣合到第一突起部12上的悬挂部334。
在一种实施例中,阻挡部121的末端与第二阻止表面141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略小于悬挂部334的宽度。这样可以使得第二突起部14的第二阻止表面141能够阻止悬挂部334脱离阻挡部121。在将第一扣合部33结合到第一突起部12上时,可以使第一扣合部33的悬挂部334和/或阻挡部121稍微变形,并通过卡扣结合的方式使悬挂部334结合到阻挡部121的下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挂钩为形成在第一扣合部33的大致平坦部分331上的缺口,该缺口从平坦部分331的一侧向内凹入。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主体部31上设有朝向壳体的上表面延伸的弹性凸缘311。这样,当利用第一部件3将散热器2安装在壳体上时,主体部31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力,从而紧密地将散热器2保持在壳体上。进一步地,第二部件3进一步包括连接在两个相邻的主体部两端的横框架34,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器2的部分散热片21从相邻的主体部31之间伸出。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主体部31和两个横框架34构成一个中部开口的大致矩形的框架。可以理解,第二部件3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具有一个开口的矩形框架,也可以是具有多个开口的矩形框架,也可以是只包括一个主体部31、一个第一固定件32和一个第一扣合部33的条形结构。
在需要将散热器2安装在壳体上时,首先把散热器2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之后用第二部件3的第一固定件32的第一挂钩钩住作为第一固定件的弹片并使第二部件的主体部31越过散热器2的一部分,第一扣合部33的平坦部分331贴靠在壳体的后侧表面上;之后,按压第二部件2的主体部,使得第一扣合部33的开口332和悬挂部334都越过第一突起部12。如图4所示,在悬挂部334越过第一突起部12时稍微发生变形并由于主体部31上的弹性凸缘311的弹力而以卡扣结合的方式进入第一突起部12的阻挡部121的下部。由于阻挡部121的末端与第二阻止表面141之间的预定距离略小于悬挂部334的宽度,使得悬挂部334脱离阻挡部121。这样,即便由于例如振动等原因,第一扣合部33也不会从突出的第一突起部12脱落,从而将散热器可靠地保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确保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如果需要将散热器拆卸下来,可以首先压力拉动第一扣合部33,使第一扣合部33的末端脱离第二突起部的基部,同时向下按压第二部件的主体部31,使第二部件的悬挂部334从阻挡部121脱离,之后远离壳体的后侧表面拉动第一扣合部的平坦部分331,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扣合部33与第一突起部12的解锁,从而将第二部件从壳体拆卸下来,之后再拆卸散热器2。
虽然上面描述了电子设备为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电子设备可以是可能发热的任何装置,比如封装有CPU、放大器之类的电子器件的电子封装结构、光电转换器、盘读取器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连接器组件。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起部,每个所述第一突起部上形成一个第一阻止表面,所述第一阻止表面的顶部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延伸的阻挡部;以及 
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每个所述第一扣合部在所述第一阻止表面处扣合在相应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上,以将该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结合,并且所述阻挡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扣合部上,以阻止所述第一扣合部脱离所述第一突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 
大致平坦部分; 
开口,形成在平坦部分上,所述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开口伸出,并且所述第一阻止表面抵靠在所述开口的下侧壁上;以及 
悬挂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下部,所述阻挡部延伸到所述悬挂部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一个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扣合部的悬挂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所述第二突起部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阻止表面面对的第二阻止表面,所述第二阻止表面被构造成阻止所述悬挂部脱离所述阻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末端与第二阻止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小于悬挂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是一个电子设备的壳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散热器,所述第二部件将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件; 
每个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主体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相对的另一端,并与相应的第一固定件结合, 
其中,每个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扣合部之间结合在所述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表面上,以及 
所述主体部将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结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二扣合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延伸的弹性凸缘。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弹片,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在所述弹片上。 
CN201420512075.3U 2013-12-20 2014-09-05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0411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2075.3U CN204118308U (zh) 2014-09-05 2014-09-05 连接器组件
US14/577,432 US9407028B2 (en) 2013-12-20 2014-12-19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having a protrusion with a recess to engage a faste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2075.3U CN204118308U (zh) 2014-09-05 2014-09-05 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8308U true CN204118308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2075.3U Active CN204118308U (zh) 2013-12-20 2014-09-05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8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1260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安装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1260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安装夹
CN110881260B (zh) * 2018-09-06 2021-06-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安装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70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having a protrusion with a recess to engage a fastener
CN203734021U (zh) 连接器组件
US9337771B2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junction box, junction box with the mounting bracket, and solar cell module
TW201345377A (zh) 擴充模組及其框架
US8608501B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9563230B2 (en) Display assembly
CN204118308U (zh) 连接器组件
CN105307450A (zh) 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及利用该散热装置的通信设备
CN204362473U (zh) 电路板的固定装置
CN102105031B (zh) 散热装置及其扣具
KR200456000Y1 (ko) 후크식 조립 단자대
US9146581B2 (en) Hard disk drive moun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7363932U (zh) 一种风扇端子固定结构
US201500923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268194B1 (ko) 벽체 부착물 고정장치
CN104566903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201500030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aximum heat dissipating properties
CN207848129U (zh) 带弹性环的安装结构
CN216389777U (zh) 板卡结构
US20170018870A1 (en) Easily removable contacts for micro connectors
CN203340490U (zh) 铜排固定装置
KR20120073696A (ko) 커넥터
JP5686610B2 (ja) 点検口構造
CN102042243A (zh) 风扇组合
CN206440394U (zh) 温度传感器外卡及采用该外卡的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