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1394U -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1394U
CN204111394U CN201420558163.7U CN201420558163U CN204111394U CN 204111394 U CN204111394 U CN 204111394U CN 201420558163 U CN201420558163 U CN 201420558163U CN 204111394 U CN204111394 U CN 204111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high efficiency
central tube
clarification tank
swir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81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邹志华
叶泉
邱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Jinqiao wat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JINQIAO 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JINQIAO 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JINQIAO 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81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1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1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13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包括中心筒、旋流装置、直导流筒、絮凝区,所述絮凝区位于所述中心筒外侧,二者之间通过直导流筒连接,所述旋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部,中轴与所述中心筒中轴重合,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叶片支架和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叶片支架上,所述中心筒下半部为第一反应澄清区,所述第一反应澄清区为倒置的锥形腔,所述直导流筒的位置与所述旋流装置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解决了传统给水处理方案中絮凝池絮凝与沉淀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且解决了而单池尺寸变大后,第一级絮凝预沉段单靠水力旋流来完成絮凝预沉已无法实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药敏纸片的移动枪。
背景技术
以黄河水为代表的高浊度水,颗粒物浓度高且细密,时变化快,季节性变化大(夏季高温高浊、冬季低温中浊或低温低浊)。传统的高浊度水处理技术采用预沉结合混凝澄清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絮凝与沉淀既是必要前后过程(没有很好的絮凝就没有很好的沉淀),又是同步交叉过程(絮凝的对象要求稳定,才能设计定容、稳定梯度的絮凝池。但如果水质变化范围大时,絮凝池内往往产生沉淀,设计时经常牺牲絮凝效果来解决絮凝池沉淀问题,这使水质变化大的状况下絮凝与沉淀成了一对矛盾体)。现有的澄清池处理原水浊度适应范围较小,在冲击负荷下出水差,后续滤池负担太重,使得滤池反冲频繁,不但滤后水不容易得到高质的清洁水,而且能耗加大。而且现有的澄清池单池尺寸小,池体结构过高且结构复杂,难以施工,继而影响造价,无法应用于大型或特大型水厂中;而单池尺寸变大后,第一级絮凝预沉段单靠水力旋流来完成絮凝预沉已无法实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权利人发明了该技术的澄清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解决了传统给水处理方案中絮凝池絮凝与沉淀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且解决了而单池尺寸变大后,第一级絮凝预沉段单靠水力旋流来完成絮凝预沉已无法实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包括中心筒、旋流装置、直导流筒、絮凝区,
所述絮凝区位于所述中心筒外侧,二者之间通过直导流筒连接,
所述旋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部,中轴与所述中心筒中轴重合,
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叶片支架和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叶片支架上,
所述中心筒下半部为第一反应澄清区,所述第一反应澄清区为倒置的锥形腔,
所述直导流筒的位置与所述旋流装置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支架包括中心轴和由所述中心轴的固定端向游离端分布、长度依次增加的且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若干跟叶片连杆,
所述各叶片固定在各所述叶片连杆上,长度最短的所述叶片连杆上固定有两个叶片,长度较大的所述叶片连杆上的叶片数目大于长度较小的所述叶片连杆上所述叶片的数目。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深入所述中心筒内,其喷嘴位于所述旋流装置下方、所述第一反应澄清区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区有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所述絮凝区时,各所述絮凝区环绕所述中心筒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区下半部为第二反应澄清区,所述第二反应澄清区为倒置的锥形腔。
进一步地,在所述直导流筒底端、环绕所述中心筒外壁设有向所述絮凝区内斜下倾斜的斜导流板,
在所述絮凝区内、与所述斜导流板相对的位置设有向所述絮凝区内斜下倾斜的扇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斜导流板与所述扇形板倾斜的角度大于等于55度小于等于70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絮凝区顶端开口处、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筛板,所述筛板上分布有若干倾斜延伸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澄清池内部整体为立方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解决了传统给水处理方案中絮凝池絮凝与沉淀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且解决了而单池尺寸变大后,第一级絮凝预沉段单靠水力旋流来完成絮凝预沉已无法实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包括中心筒1、旋流装置、直导流筒4、絮凝区11,
絮凝区11位于中心筒1外侧,二者之间通过直导流筒4连接,
旋流装置安装在上部,中轴与中心筒1中轴重合,
旋流装置包括叶片支架121和若干叶片122,叶片122固定在叶片支架121上,叶片支架121由驱动设备,如电动机,带动旋转,进而带动叶片122旋转,
中心筒1下半部为第一反应澄清区I,第一反应澄清区I为倒置的锥形腔,
直导流筒4的位置与旋流装置位置对应。
叶片支架121包括中心轴和由中心轴的固定端向游离端分布、长度依次增加的且与中心轴垂直的若干跟叶片连杆121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计为三根,
各叶片122固定在各叶片连杆121a上,长度最短的叶片连杆121a上固定有两个叶片122,长度较大的叶片连杆121a上的叶片122数目大于长度较小的叶片连杆121a上叶片122的数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根叶片连杆依次固定两个、四个和六个叶片122。旋流装置的这种设计,使得其形成竖向的梯度,利用低速推动旋流并形成自下而上的旋流能量梯度。高浊度原水直接进入池中,在旋流装置的推动作用下形成旋流,使水中胶体颗粒间相互碰撞聚集进行异向絮凝形成自下而上的絮凝预沉梯度,解决了传统给水处理方案中絮凝池絮凝与沉淀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最终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增设的旋流装置与第一反应澄清区I设计相结合,有利于泥水分离,大大降低了排泥水的含水率,节省后续集泥池容积,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沉淀池混凝沉淀处理高浊度水时排泥困难的难题。冬季低温低浊度原水直接进入中心筒1中,由于中心筒1中旋流装置的推动形成的悬浮泥渣层的存在,解决了低温低浊水难处理的难题。通过对旋流装置的设计,可使得旋流装置随水质、水量的变化而改变转速以保证絮凝效果,能应用于任何规模的水厂。
还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深入中心筒1内,其喷嘴2位于旋流装置下方、第一反应澄清区I的上方。
絮凝区11有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絮凝区11时,各絮凝区11环绕中心筒1均匀分布。
絮凝区11下半部为第二反应澄清区II,第二反应澄清区II为倒置的锥形腔,出泥管10有多根,出泥管10的进口端位于第一反应澄清区I和第二反应澄清区II的底端,出口端伸出澄清池100。第二反应澄清区II的设计,使排泥顺畅,排泥含固率高。
在直导流筒4底端、环绕中心筒1外壁设有向絮凝区11内斜下倾斜的斜导流板5,
在絮凝区11内、与斜导流板5相对的位置设有向絮凝区11内斜下倾斜的扇形板6。
斜导流板5与扇形板6倾斜的角度大于等于55度小于等于70度。
在絮凝区11顶端开口处、集水槽8的下方安装有筛板7,筛板7上分布有若干倾斜延伸的通孔,集水槽8与出水管连接。
澄清池100内部整体为立方体。采用这种设计,组建方式灵活,池体之间可以共用池壁,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适用于原水水质变化范围大的大型水处理规模,节约占地面积,减少了工程投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原水经水泵提升进入进水管1,在进水管1流线中心点投加无机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依靠管道混合器完成药剂的混合分散,原水在管道中流动一定时间后,在进水管1的喷嘴2的缩口处投加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或无机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依靠淹没式孔口出流完成瞬时混合;按照原水含沙量的不同,高含沙量时PAM投加在进水管1管道混合器,PAC投加于缩口处;低含沙量时PAC投加在进水管1管道混合器,PAM投加于缩口处;原水通过进水管1喷嘴2的偏心缩口进入中心筒1,通过旋流装置形成旋流状态,在中心筒1内依靠旋流装置推动作用形成旋流使悬浮颗粒相互碰撞聚集,达到絮凝的效果;进水管1喷嘴2以上的旋流强化区提供了混凝初期所需的较高紊流强度,同时较高的上升流速完成粒状絮凝体的水力分选,即大粒径、密实的颗粒依靠重力克服上升水流的顶托力,沉降至中心筒1下部的第一反应澄清区I,完成固液分离;小粒径的絮凝体在上升水流顶托作用下悬浮于水中,通过捕获进水中的微小粒子不断成长。原水进入中心筒1完成旋流后,经直导流筒4进行流态稳定后,翻出进入絮凝区11,随着过水断面增加、流速逐渐变小,完成絮体成长。在絮凝区11顶部增设的筛板7进一步控制水中残余絮体。污泥沉入第一反应澄清区I和第二反应澄清区II内,由于静水压强大,当打开排泥阀时,产生很高的流速,使污泥很顺畅的排出。第一反应澄清区I和第二反应澄清区II的锥形设计,以及旋流装置推动旋流和排泥时产生的吸力和推动都是排泥顺畅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解决了传统给水处理方案中絮凝池絮凝与沉淀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且解决了而单池尺寸变大后,第一级絮凝预沉段单靠水力旋流来完成絮凝预沉已无法实现的问题。

Claims (9)

1.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筒、旋流装置、直导流筒、絮凝区,
所述絮凝区位于所述中心筒外侧,二者之间通过直导流筒连接,
所述旋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部,中轴与所述中心筒中轴重合,
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叶片支架和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叶片支架上,
所述中心筒下半部为第一反应澄清区,所述第一反应澄清区为倒置的锥形腔,
所述直导流筒的位置与所述旋流装置位置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支架包括中心轴和由所述中心轴的固定端向游离端分布、长度依次增加的且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若干跟叶片连杆,
所述各叶片固定在各所述叶片连杆上,长度最短的所述叶片连杆上固定有两个叶片,长度较大的所述叶片连杆上的叶片数目大于长度较小的所述叶片连杆上所述叶片的数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深入所述中心筒内,其喷嘴位于所述旋流装置下方、所述第一反应澄清区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有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所述絮凝区时,各所述絮凝区环绕所述中心筒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下半部为第二反应澄清区,所述第二反应澄清区为倒置的锥形腔。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导流筒底端、环绕所述中心筒外壁设有向所述絮凝区内斜下倾斜的斜导流板,
在所述絮凝区内、与所述斜导流板相对的位置设有向所述絮凝区内斜下倾斜的扇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流板与所述扇形板倾斜的角度大于等于55度小于等于70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絮凝区顶端开口处、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筛板,所述筛板上分布有若干倾斜延伸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内部整体为立方体。
CN201420558163.7U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1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8163.7U CN204111394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8163.7U CN204111394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1394U true CN204111394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81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1394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13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532A (zh) * 2014-09-26 2015-01-07 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N104941265A (zh) * 2015-06-03 2015-09-30 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流预沉高效分离泥沙澄清池及处理工艺
CZ308147B6 (cs) * 2018-11-13 2020-01-22 MORAVSKĂť VĂťZKUM, s.r.o. Flexibilní modulové zařízení úpravy vody s flokulační technologií s řízenou funkcí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532A (zh) * 2014-09-26 2015-01-07 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N104261532B (zh) * 2014-09-26 2017-02-01 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N104941265A (zh) * 2015-06-03 2015-09-30 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流预沉高效分离泥沙澄清池及处理工艺
CZ308147B6 (cs) * 2018-11-13 2020-01-22 MORAVSKĂť VĂťZKUM, s.r.o. Flexibilní modulové zařízení úpravy vody s flokulační technologií s řízenou funkcí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3722A (zh) 一种沉淀污泥回流助凝与凝核澄清装置
CN104261532B (zh)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N104071923A (zh)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104230048A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设备及应用
CN2915215Y (zh) 双层组合式沉淀装置
CN204111394U (zh) 一种机械旋流絮凝分离高效澄清池
CN104941265A (zh) 旋流预沉高效分离泥沙澄清池及处理工艺
CN202924845U (zh) 小城镇污水预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08926878A (zh) 一种快速沉淀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730485U (zh) 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
CN101874943A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108328786A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207627994U (zh) 两相沉淀池
CN201524453U (zh)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
CN20593345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105329994A (zh) 水澄清装置
CN21013392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
CN208115233U (zh) 一种高效旋流沉砂器
CN206483196U (zh) 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反应精沉装置
CN105771337B (zh) 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CN201439031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0491811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03355389U (zh) 潜流式澄清池
CN209226654U (zh) 一种适用于大产清量湿地的前置环流净水装置
CN203878652U (zh) 一种移动式可调节去藻除砂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ANSU GOLDEN BRIGE WATER TECHNOLOGY (GROUP)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GANSU JINQIAO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NGINEERING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Gang

Inventor after: Ye Quan

Inventor after: Qiu Wenhui

Inventor after: Gao Lijuan

Inventor before: Wang Gang

Inventor before: Zou Zhihua

Inventor before: Ye Quan

Inventor before: Qiu Wenh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GANG ZOU ZHIHUA YE QUAN QIU WENHUI TO: WANG GANG YE QUAN QIU WENHUI GAO LIJU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30030, 6 floor, Xin Sheng building, 279 Jiuquan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Gansu, Lanzhou

Patentee after: Gansu Jinqiao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730000 No. 279, Jiuquan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Gansu, Lanzhou

Patentee before: Gansu Jinqiao 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30030, 6 floor, Xin Sheng building, 279 Jiuquan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Gansu, Lanzhou

Patentee after: Gansu Jinqiao wat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730030, 6 floor, Xin Sheng building, 279 Jiuquan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Gansu, Lanzhou

Patentee before: Gansu Jinqiao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