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0350U -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0350U
CN204110350U CN201420430822.9U CN201420430822U CN204110350U CN 204110350 U CN204110350 U CN 204110350U CN 201420430822 U CN201420430822 U CN 201420430822U CN 204110350 U CN204110350 U CN 20411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ti
pto
starting
power
gea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08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丰泽
赵同宾
邱爱华
刘佳彬
张荣山
周晓洁
顾爱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YAO HEAVY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08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属于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领域,推进系统包括主柴油机、齿轮箱、PTO/PTI分系统、可调桨CPP及轴系,其中的PTO/PTI分系统包括PTO/PTI可逆电机、电机起动模块和PTO/PTI切换控制装置,采用电机起动后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螺旋桨和轴系进行起动的启动方式,该启动方式采用小电机pony motor拖动起动或电机设计为限流异步起动;主柴油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中的主输入端,PTO/PTI分系统中的PTO/PTI可逆电机与齿轮箱中的PTO端相连,齿轮箱中的主输出端与可调桨CPP轴系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保证动力系统的冗余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和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由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组成的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动力系统型式。
PTO(Power take out)和PTI(Power take in),分别指以发电机模式和电动机模式运行的轴带电机;电机可以通过与主机连接的齿轮箱或主机自由端来输入或输出。
由于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兼具了节能和安全的特点,符合船运业发展“环保与安全”的两大趋势和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也成为现代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的热点。
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优点或功能如下:
(1)节能性
低速航行时,主机在驱动螺旋桨同时可以带动轴带电机以PTO模式发电,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船舶电站供电,从而提升主机负荷区间、降低整体燃油消耗,提高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
(2)安全性
主机故障时,通过电站发电(或其它轴系轴带电机发电)作为电源,轴带电机以PTI模式驱动螺旋桨推进,提高了动力系统冗余性和船舶运行可靠性。
(3)快速性
特殊工况下(如:追击),轴带电机做PTI模式运行,可以和主机并车,实现柴-电混合推进,提高船舶运行的快速性。
目前常见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配置型式如附图1所示,系统由主柴油机ME、齿轮箱RG、可调桨CPP及轴系、PTO/PTI可逆轴带电机以及监控系统等组成(根据轴带电机起动方式的不同,变频器VFD可选)。该型系统的齿轮箱,设2个离合器;除主离合器外,PTO/PTI模式共用1个离合器。
系统工作时,主机可作为动力源通过齿轮箱带动CPP运行和轴带电机以PTO模式发电;主机也可不运转(主机故障或船舶低速航行),由外部供电驱动轴带电机以PTI模式带动CPP运行。
由于CPP及轴系运转起动阻转矩较大,该系统的轴带电机PTI模式有如下起动方式:
(1)方式a:主机带动轴系后轴带电机合排起动
主机带动桨和轴系运转后,轴带电机PTI起动并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投入使用。
(2)方式b:轴带电机直接带桨和轴系起动
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后,轴带电机PTI直接带动CPP和轴系起动。可有自藕降压起动、变频起动等起动方式,需设置变压器、变频器等设备。
(3)方式c:轴带电机PTI起动后高速合排带桨和轴系起动
轴带电机通过小异步电机(pony motor)或以限流异步起动技术起动升速至额定转速后,以PTI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CPP和轴系起动运转。
该系统缺点如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能够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保证动力系统的冗余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主柴油机、齿轮箱、PTO/PTI分系统、可调桨CPP及轴系,
其中,所述主柴油机采用中低速机;
所述齿轮箱采用双速比型齿轮箱;PTO、PTI离合器分开单独设置,PTO离合器设置为初级,PTI离合器设置为次级;PTI离合器采用柔性接排控制,即软接排;
双速比是指轴带电机作为PTO输出时与主机的连接速比和轴带电机作为PTI输入时与主机的连接(但实际并不连接)速比不同。从齿轮箱结构上来说,相对常规的PTO/PTI齿轮箱,通常需再增加1个离合器(PTO和PTI离合器分开,各1个)和1组不同速比的齿轮。
离合器柔性接排(软接排),是指接排过程中,离合器主从动端打滑时间,或主从动端转速同步时间较长(通常10s以上)。
PTI离合器采用柔性接排,要求选用适当的离合器型号、调压阀,并配置适当的油压控制和滑油冷却系统。
所述PTO/PTI分系统包括PTO/PTI可逆电机、电机起动模块和PTO/PTI切换控制装置,采用电机起动后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螺旋桨和轴系进行起动的启动方式,该启动方式采用小电机pony motor拖动起动或电机设计为限流异步起动;
所述可调桨CPP及轴系将扭矩转换为推力;
其整体连接关系为:主柴油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中的主输入端,PTO/PTI分系统中的PTO/PTI可逆电机与齿轮箱中的PTO端相连,齿轮箱中的主输出端与可调桨CPP轴系相连。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无需配置大容量变频器、变压器用于电机起动,因此设备投资小、系统配置简单、占用空间少。
2、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主机带动轴系起动,在主机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动力冗余度和安全性高,并且操作简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优化的PTI驱动螺旋桨速比,提高了PTI模式螺旋桨运行经济性,并降低了电机功率实际需求、提高了安全裕度;PTI模式运行经济性好、系统可靠。
4、本实用新型采用PTI柔性接排离合器及其油压控制和润滑冷却系统,减少电流冲击、并兼顾离合器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配置型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PTO/PTI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双桨推进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柴油机、2-齿轮箱、3-PTO/PTI分系统、4-CPP螺旋桨及轴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主柴油机1、齿轮箱2、PTO/PTI分系统3、可调桨CPP及轴系4,
其中,所述主柴油机1采用中低速机;
所述齿轮箱2采用双速比型齿轮箱;PTO、PTI离合器分开单独设置,PTO离合器设置为初级,PTI离合器设置为次级;PTI离合器采用柔性接排控制,即软接排;
所述PTO/PTI分系统3包括PTO/PTI可逆电机、电机起动模块和PTO/PTI切换控制装置,采用电机起动后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螺旋桨和轴系进行起动的启动方式,该启动方式采用小电机pony motor拖动起动或电机设计为限流异步起动;
所述可调桨CPP及轴系4将扭矩转换为推力;
其整体连接关系为:主柴油机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2中的主输入端,PTO/PTI分系统3中的PTO/PTI可逆电机与齿轮箱2中的PTO端相连,齿轮箱2中的主输出端与可调桨CPP轴系4相连。
工作原理:
1、由于PTO离合器为初级,主柴油机1可在脱开主离合器(主离合器即齿轮箱中与主机相连的离合器)的情况下,单独带动可逆电机以PTO模式发电,此时螺旋桨不动作。
2、巡航航行时,主离合器合排(或接排)、PTO离合器合排,主机在驱动螺旋桨同时可以带动轴带电机以PTO模式发电,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船舶电站供电,从而提升主机负荷区间、降低整体燃油消耗,提高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
3、主机故障或者低速航行时,主离合器脱开、PTO离合器脱开,PTI离合器合排,通过电站发电(或其它轴系轴带电机发电)作为电源,轴带电机以PTI模式驱动螺旋桨推进,提高了动力系统冗余性和船舶运行可靠性。此模式工作时,可逆同步电机需先通过pony motor拖动起动(如是限流异步起动型电机则可直接起动)至同步转速;然后PTI离合器合排,合排过程为柔性合排,电机将螺旋桨和轴系带至PTI模式的额定转速(优化匹配转速,与主机驱动螺旋桨的额定转速不同,比后者低)工作。
如附图3所示,采用两套本实用新型的推进系统可组成一套双桨推进系统。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主柴油机1、齿轮箱(2)、PTO/PTI分系统(3)和可调桨CPP及轴系(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柴油机(1)采用中低速机;
所述齿轮箱(2)采用双速比型齿轮箱;PTO、PTI离合器分开单独设置,PTO离合器设置为初级,PTI离合器设置为次级;PTI离合器采用柔性接排控制;
所述PTO/PTI分系统(3)包括PTO/PTI可逆电机、电机起动模块和PTO/PTI切换控制装置,采用电机起动后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螺旋桨和轴系进行起动的启动方式,该启动方式采用小电机pony motor拖动起动或电机设计为限流异步起动;
所述可调桨CPP及轴系(4)将扭矩转换为推力;
其整体连接关系为:主柴油机(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2)中的主输入端,PTO/PTI分系统(3)中的PTO/PTI可逆电机与齿轮箱(2)中的PTO端相连,齿轮箱(2)中的主输出端与可调桨CPP轴系(4)相连。
CN201420430822.9U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Active CN20411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822.9U CN2041103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822.9U CN2041103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0350U true CN204110350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0822.9U Active CN2041103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0350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827A (zh) * 2015-06-05 2015-08-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基于轴带电机与柴油机并车推进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装置
CN106542072A (zh) * 2016-12-27 2017-03-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
CN109094765A (zh) * 2018-08-27 2018-12-28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化学品/油船的永磁电机交替推进系统
CN11101718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船舶混合推进方法及系统
CN111942558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组网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不同推进模式的运行及切换方法
CN112339963A (zh) * 2019-08-08 2021-02-09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组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和方法
CN113682456A (zh) * 2021-09-10 2021-11-23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推进与发电自由切换的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735180A (zh) * 2022-04-13 2022-07-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船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009498A (zh) * 2022-06-10 2022-09-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827A (zh) * 2015-06-05 2015-08-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基于轴带电机与柴油机并车推进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装置
CN104859827B (zh) * 2015-06-05 2017-03-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基于轴带电机与柴油机并车推进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装置
CN106542072A (zh) * 2016-12-27 2017-03-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
WO2018121172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
CN109094765A (zh) * 2018-08-27 2018-12-28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化学品/油船的永磁电机交替推进系统
CN112339963A (zh) * 2019-08-08 2021-02-09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组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和方法
CN11101718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船舶混合推进方法及系统
CN111942558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组网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不同推进模式的运行及切换方法
CN111942558B (zh) * 2020-08-13 2022-05-03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组网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推进模式的运行及切换方法
CN113682456A (zh) * 2021-09-10 2021-11-23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推进与发电自由切换的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735180A (zh) * 2022-04-13 2022-07-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船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009498A (zh) * 2022-06-10 2022-09-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0350U (zh)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CN204056278U (zh) 一种气体主机船舶的pti冗余推进系统
CN202879782U (zh)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CN104159819B (zh) 水上交通工具驱动方法、其控制器和相应的水上交通工具
CN102530219B (zh) 电推进系统
CN104859827A (zh) 基于轴带电机与柴油机并车推进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装置
CN107207085B (zh) 船舶推进系统、船舶及船舶推进方法
CN202863752U (zh) 耙吸挖泥船动力装置
CN106160010A (zh) 电力推进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CN105416549A (zh) 一种基于永磁电机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
CN103352823B (zh) 给水泵和前置泵的新型综合驱动系统及方法
CN203410620U (zh) 对开式耙吸挖泥船动力系统
CN207274949U (zh) 基于定距桨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
CN103921948B (zh) 混合动力双发式共轴双桨直升机
CN109484602A (zh) 基于定距桨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
CN112572744A (zh) 双轴四机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推进控制方法
CN210000546U (zh) 一种双电机螺旋桨系统控制装置
CN202429342U (zh) 新型内河船电力推进系统
CN205113674U (zh) 具有全回转舵桨的船舶电力推进装置和船舶
CN201864035U (zh) 水面装备电推进系统
CN102975840A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和反供轴带发电机联合动力系统
CN202944537U (zh) 电力推进拖网渔船
KR20130012750A (ko) 선박용 전력 생산 시스템
CN204433018U (zh) 复合传动型船舶恒频轴带发电装置
CN201629644U (zh) 一种可兼做电动机的轴带船用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9

Address after: 200090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Gongqing Road No. 1 Lane 357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Huaning Road No. 3111

Patentee before: Th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ial Corporation(CSIC)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201108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Huaning Road No. 3111 Building 1 room 62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YAO HEAV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90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Gongqing Road No. 1 Lane 35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YAO SYSTEM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YAO HEAV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