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1804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01804U CN204101804U CN201420462714.XU CN201420462714U CN204101804U CN 204101804 U CN204101804 U CN 204101804U CN 201420462714 U CN201420462714 U CN 201420462714U CN 204101804 U CN204101804 U CN 2041018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pick
- object side
- face
- focal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4—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ontinuous faces that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but deviate from a true sphere, e.g. so called "aspher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凸面朝向物体侧和像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并具有负的光焦度且双面为非球面的第4透镜,F值小于2.4,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15<f12/f34<0.5;0.1<|r1/r2|<0.5;1.0<f1/f3<1.6。其中,f1:第1透镜的焦距;f3:第3透镜的焦距;f12: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f34:第3透镜和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r1: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小型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体摄像元件上使被摄体的像成像的摄像镜头,尤其是涉及在小型化、薄型化得到发展的智能手机或便携电话机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终端设备等、进而在游戏机或PC等信息终端设备等所搭载的摄像装置中内置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终端设备等的市场存在日益扩大的状况,所搭载的摄像机的性能中,应对高像素的性能成为主流。对于应对这种摄像机的摄像镜头,强烈期望更加高分辨率化、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应对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的明亮的镜头系统、及以能在大范围取入被摄体的像的方式应对的广角的镜头系统。
作为应对这种高性能化的潮流的摄像镜头,较多提出了可期望比较小型化和高性能化的4枚结构的摄像镜头。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摄像镜头:采用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而双面凸起的第1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而向被摄体侧凸起的弯月形状的第2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而向像侧凸起的弯月形状的第3透镜、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这样的结构,将整体光学系的光轴方向的尺寸、及相对于整体焦距的第1透镜的焦距比设定在适当的范围中,由此实现了小型化、高性能化。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摄像镜头: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进行光量的调节的孔径光阑、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将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与第2透镜的焦距之比、及第2透镜的焦距与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之比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由此实现了小型化、高性能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333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6524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设光学全长为TLA,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的长度为2ih时,TLA/2ih为1.0左右,实现了相对小型化。但是,F值为3.0左右,不能说确保了充分应对高像素化得到发展的摄像元件的亮度。另外,半视场角为31°~32°,对于广角化的要求而言不充分。
关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摄像镜头,TLA/2ih也为1.0左右,实现了相对小型化。但是,F值为2.8左右,不能说确保了充分应对高像素化得到发展的摄像元件的亮度。另外,半视场角为31°~32°,对于广角化的要求而言不充分。
这样,在现有的技术中,同时满足小型化、广角化、小的F值的要求是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课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应对小型化且F值小也能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广角的摄像镜头。
此外,此处所说的摄像镜头的小型化是指在设光学全长为TLA,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的长度为2ih时,TLA/2ih为0.9以下的程度。此外,光学全长是指在拆下红外线滤光片等时的、光学系中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F值小是指小于F2.4的程度,广角是指以全视场角计为70°以上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是固体摄像元件用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凸面朝向物体侧和像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并具有负的光焦度且双面为非球面的第4透镜,F值小于2.4,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3)。
(1)0.15<f12/f34<0.5
(2)0.1<|r1/r2|<0.5
(3)1.0<f1/f3<1.6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f12: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
f34:第3透镜和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
r1: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2: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上述构成的摄像镜头形成为从物体侧依次由正、负、正、负的光焦度构成的接近所谓远摄型的排列,因此成为容易缩短光学全长的构成。另外,通过适当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形成适当的形状,而进行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和各像差的校正。
第1透镜为双凸形状,通过将正的光焦度适当分配到两侧的凸面,而将透镜面的曲率设定得小,抑制制造误差灵敏度的上升,且实现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另外,第1透镜也可以在双面形成非球面,该情况下能够校正在第1透镜产生的球面像差。
第2透镜校正在第1透镜产生的色像差,并且有效地抑制在轴上附近产生的球面像差及轴外的像散、彗差的产生。另外,第2透镜也可以在双面形成非球面,在该情况下通过非球面形状,校正、抑制轴外的这些像差的效果提高。
第3透镜及第4透镜承担轴外的像散的校正及非点隔差的缩小和畸变等的校正。另外,通过在第4透镜的双面形成的非球面形状而容易控制向摄像元件的主光线入射角度(以后称为CRA:Chief RayAngle)。另外,也可以在第3透镜形成非球面,该情况下校正各像差的效果提高。
孔径光阑配置在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位置与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周缘部之间。通过将孔径光阑的位置配置在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使出瞳位置远离像面,而预先防止CRA成为大的角度。其结果是,能够减轻第4透镜承担的CRA控制的负担,通过防止成为伴随急剧的形状变化的非球面形状,而抑制由内表面反射引起的重影现象的产生。此外,孔径光阑的位置若与第1透镜设置空气间隔进而配置在物体侧,则能够更良好地进行CRA的控制,但成为形成孔径光阑的镜筒配置在相比第1透镜更靠物体侧的结构,因此小型化变得困难。
另外,本实用新型作为充分应对高像素化得到发展的摄像元件的亮度,设定成小于F2.4的F值。
条件式(1)将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与第3透镜和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之比规定在适当的范围,用于将以色像差为代表的像差抑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在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的情况下,相对于第3透镜及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而第1透镜及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相对变长,色像差等的像差校正变得困难,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在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相对于第3透镜及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而第1透镜及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相对变短,在第1透镜及第2透镜中镜头系统的光焦度集中,因此制造误差灵敏度变高而不优选。
条件式(2)规定第1透镜的近轴处的形状,用于实现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并抑制球面像差。在高于条件式(2)的上限值的情况下,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焦度减弱,不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另一方面,在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焦度增强,球面像差增大。
条件式(3)规定第3透镜的光焦度和第1透镜的光焦度的关系,用于抑制第1透镜的制造误差灵敏度的上升且将光学全长抑制得较短。在高于条件式(3)的上限值的情况下,第3透镜的正的光焦度相对变得过小,不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另一方面,在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第1透镜的正的光焦度变得过大,制造误差灵敏度上升,故而不优选。
一般而言,若希望得到应对小的F值的镜头系统,则向透镜入射的光束的量增大,因此具有特别是轴外处的像差校正困难的倾向。但是,通过同时满足上述的透镜构成和条件式(1)~(3),能够得到应对小的F值并良好地校正各像差,且进一步实现了小型化的摄像镜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4)-6.5<r3/f<-0.7
其中,
f: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
r3: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4)将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与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之比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用于将球面像差抑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在高于条件式(4)的上限值的情况下,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焦度过于减小,校正在第1透镜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在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焦度过于增大,对于球面像差的校正有效果,但第2透镜的光焦度过于增大,制造误差灵敏度上升,故而不优选。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3.3<r7/r8<7.5
其中,
r7:第4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8: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5)将第4透镜的近轴处的形状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在高于条件式(5)的上限值的情况下,第4透镜的负的光焦度增大,因此后焦距变长,不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另一方面,在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第4透镜的负的光焦度变小,因此通过后焦距变短而有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化,但确保滤光片类的插入空间变得困难。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TLA/2ih<0.9
其中,
TLA:拆下滤光片类时的从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全长
ih:最大像高
条件式(6)规定光学全长与最大像高之比,是用于实现小型化的条件。在高于条件式(6)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光学全长变长,因此各透镜所采用的形状的自由度提高,容易提高性能,但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变得困难。
此外,关于条件式(6),以下的条件式(6a)是更优选的范围。
(6a)TLA/2ih<0.85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ih/f>0.7
其中,
f: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
ih:最大像高
条件式(7)规定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与最大像高之比,是用于实现广角化并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条件。在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变得过长,因此小型化变得困难且不利于广角化。
此外,关于条件式(7),以下的条件式(7a)是更优选的范围。
(7a)ih/f>0.75
【实用新型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即使应对小型化且F值小也能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广角的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27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30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像散的图。
图32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畸变的图。
【标号说明】
ST 孔径光阑
L1 第1透镜
L2 第2透镜
L3 第3透镜
L4 第4透镜
IR 滤光片
IM 像面
ih 最大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5、图9、图13、图17、图21、图25、图29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8的摄像镜头的概略构成图。基本的透镜构成均相同,因此在此主要参照实施例1的概略构成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孔径光阑ST、凸面朝向物体侧和像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L1、在光轴X的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L2、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L3、为在光轴X的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双面为非球面的第4透镜L4构成。这种光焦度的排列是接近所谓的远摄型的排列,是容易缩短光学全长的构成。此外,孔径光阑ST的位置配置在相比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顶点靠像面IM侧。
另外,在第4透镜L4与像面IM之间配置有滤光片IR。此外,该滤光片IR可以省略。
在上述4枚结构的摄像镜头中,第1透镜L1为双凸形状,通过将正的光焦度适当分配到两侧的凸面,较小地设定透镜面的曲率,抑制制造误差灵敏度的上升,且实现了光学全长的缩短化。另外,第1透镜L1在双面形成适当的非球面形状,能够校正在第1透镜L1产生的球面像差。
第2透镜L2是在光轴X的附近为双凹形状的透镜,有效地校正在第1透镜L1产生的色像差,并且有效地抑制轴上附近的球面像差及轴外的像散、彗差的产生。此外,第2透镜L2的形状不限于双凹形状。例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7是在光轴X的附近物体侧的面为凹面而像侧的面为凸面的弯月形状的例子。另外,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在第2透镜L2的双面形成的非球面形状从中心到周边为止形成为同样地变化的形状,但也可以例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7那样,形成为使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在透镜周边部均向物体侧弯曲。通过形成为这种非球面形状,有利于校正轴外的各像差。
第3透镜L3及第4透镜L4分别在双面形成适当的非球面形状,使得轴外的像散的校正、非点隔差的缩小和畸变等的校正容易。另外,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成为在光轴X上以外的位置具有反曲线点的非球面形状,具有控制CRA的功能。此外,此处所说的反曲线点是指切平面与光轴X垂直相交的非球面上的点。
孔径光阑ST通过配置在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光轴X的交点位置和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周缘部之间,使出瞳位置远离像面IM,防止了CRA成为大的角度的情况。另外,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周边部成为朝向物体侧弯曲的非球面形状。这种非球面形状使得第4透镜L4的负的光焦度随着远离光轴X而逐渐减弱。或者,使第4透镜L4的负的光焦度随着远离光轴X而逐渐减弱,在周边部变化成正的光焦度。通过具有这种光焦度的变化,能够进行基于第4透镜L4的CRA的控制。不过,对于基于第4透镜L4的CRA的控制,通过使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非球面形状向物体侧急剧地变化,能够使周边部的正的光焦度增强,使CRA成为更接近垂直的角度。但是,该情况下,在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周边部产生的内表面反射光容易向第4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的内表面以伴随全反射的角度入射。该全反射的不需要的光线到达像面IM的情况下,成为重影而显现,成为引起画质劣化的原因。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孔径光阑ST的位置配置在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使出瞳位置远离像面IM,而预先防止CRA成为大的角度,因此减轻了基于第4透镜L4的周边部的非球面形状的CRA控制的负担,抑制了重影现象的产生。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在全部透镜采用塑料材料。通过在全部透镜采用塑料材料,容易制造,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大量生产。另外,全部透镜面由非球面形成。通过在全部透镜面形成适当的非球面,能够进行更适宜的像差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15<f12/f34<0.5
(2)0.1<|r1/r2|<0.5
(3)1.0<f1/f3<1.6
(4)-6.5<r3/f<-0.7
(5)3.3<r7/r8<7.5
(6)TLA/2ih<0.9
(7)ih/f>0.7
其中,
f: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
f1:第1透镜L1的焦距
f3:第3透镜L3的焦距
f12:第1透镜L1和第2透镜L2的合成焦距
f34:第3透镜L3和第4透镜L4的合成焦距
r1: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2:第1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3:第2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7:第4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8: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TLA:拆下滤光片IR时的从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IM为止的光轴X上的距离(光学全长)
ih:最大像高
本实施方式中,将全部的透镜面以非球面形成。这些透镜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状在设光轴方向的轴为Z、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高度为H、圆锥系数为k、非球面系数为A4、A6、A8、A10、A12、A14、A16时由下式表示。
【数1】
接着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实施例。各实施例中,f表示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场角,ih表示最大像高,TLA表示拆下滤光片IR时的光学全长。另外,i表示从物体侧数的面序号,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光轴上的透镜面间的距离(面间隔),Nd表示d线(基准波长)的折射率,νd表示对d线的阿贝数。此外,对非球面在面序号i之后附加“*(星号)”的符号来表示。
【实施例1】
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1】
数值实施例1
单位mm
f=2.89
Fno=2.24
ω(deg)=37.7
ih=2.26
TLA=3.48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615
f34 22.196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2~4对于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球面像差图中示出对F线(486nm)、d线(588nm)、C线(656nm)的各波长的像差量。另外,像散图中分别示出弧矢像面S、子午像面T的d线的像差量(图7、图11、图15、图19、图23、图27、图31中也相同)。如图2~4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48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77,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5°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2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2】
在以下的表2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2】
数值实施例2
单位mm
f=2.89
Fno=2.25
ω(deg)=38.0
ih=2.30
TLA=3.48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663
f34 18.133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6~8对于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6~8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48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76,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2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3】
在以下的表3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3】
数值实施例3
单位mm
f=2.88
Fno=2.04
ω(deg)=38.1
ih=2.30
TLA=3.73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799
f34 12.116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10~12对于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10~12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3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0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4】
在以下的表4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4】
数值实施例4
单位mm
f=2.88
Fno=2.04
ω(deg)=38.0
ih=2.30
TLA=3.73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819
f34 11.764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14~16对于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14~16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3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0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5】
在以下的表5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5】
数值实施例5
单位mm
f=2.88
Fno=2.20
ω(deg)=38.1
ih=2.30
TLA=3.73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764
f34 12.628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18~20对于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18~20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3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2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6】
在以下的表6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6】
数值实施例6
单位mm
f=2.83
Fno=2.07
ω(deg)=38.4
ih=2.30
TLA=3.70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4.000
f34 8.425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22~24对于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22~24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0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7°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0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7】
在以下的表7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7】
数值实施例7
单位mm
f=2.86
Fno=2.07
ω(deg)=38.2
ih=2.30
TLA=3.71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989
f34 10.173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26~28对于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26~28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1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0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实施例8】
在以下的表8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
【表8】
数值实施例8
单位mm
f=2.88
Fno=2.04
ω(deg)=38.0
ih=2.30
TLA=3.73
面数据
单透镜数据
合成焦距
f12 3.822
f34 11.362
非球面数据
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如表9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7)的全部。
图30~32对于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分别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30~32所示,可知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
另外,光学全长TLA为3.73mm,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81,实现了小型化。而且,实现了获得以全视场角计约76°的比较大的视场角且F值为2.0左右的明亮的摄像镜头系统。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实现了光学全长TLA为3.8mm以下、光学全长TLA与最大像高ih之比(TLA/2ih)为0.9以下的小型化,应对了70°以上的大的视场角、小于F值2.4的亮度,同时能够实现良好地校正了各像差的光学系。
表9示出实施例1~8的条件式(1)~(7)的值。
【表9】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在将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应用于在小型化、薄型化得到发展的智能手机或便携电话机及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终端设备等、进而在游戏机或PC等信息终端设备等所搭载的摄像装置中内置的光学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该摄像机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
Claims (5)
1.一种摄像镜头,是固体摄像元件用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凸面朝向物体侧和像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并具有负的光焦度且双面为非球面的第4透镜,F值小于2.4,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5<f12/f34<0.5
0.1<|r1/r2|<0.5
1.0<f1/f3<1.6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f12: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
f34:第3透镜和第4透镜的合成焦距
r1: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2: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6.5<r3/f<-0.7
其中,
f: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
r3: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3<r7/r8<7.5
其中,
r7:第4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8: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TLA/2ih<0.9
其中,
TLA:拆下滤光片类时的从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全长
ih:最大像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ih/f>0.7
其中,
f:整个摄像镜头系统的焦距
ih:最大像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45868 | 2013-11-28 | ||
JP2013245868A JP2015102849A (ja) | 2013-11-28 | 2013-11-28 | 撮像レン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01804U true CN204101804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227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6271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01804U (zh) | 2013-11-28 | 2014-08-15 | 摄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223062B2 (zh) |
JP (1) | JP2015102849A (zh) |
CN (1) | CN204101804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7594A (zh) * | 2015-03-18 | 2015-07-15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广角大光圈高像质光学镜头组件 |
CN104880811A (zh) * | 2015-04-30 | 2015-09-02 | 深圳市霸王贝思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 |
CN106772943A (zh) * | 2015-12-29 | 2017-05-31 | 广州市全像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组 |
CN108169877A (zh) * | 2017-12-25 | 2018-06-15 |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737074A (zh) * | 2019-10-30 | 2020-01-31 |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像素红外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
CN111175946A (zh) * | 2020-03-03 | 2020-05-19 | 莆田学院 | 一种高分辨率手机镜头光学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102849A (ja) * | 2013-11-28 | 2015-06-04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CN105445901B (zh) * | 2015-04-22 | 2018-01-09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
TWI622797B (zh) * | 2016-07-21 | 2018-05-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CN113741010A (zh) * | 2017-08-08 | 2021-12-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CN111722359B (zh) * | 2019-03-21 | 2022-07-12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US11333843B2 (en) * | 2019-06-18 | 2022-05-17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Four-piece dual waveband optical lens system |
CN110596856B (zh) * | 2019-08-16 | 2021-07-30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61120B (en) * | 2002-07-18 | 2006-09-01 | Konica Corp | Image pickup lens, image pickup unit and portable terminal |
WO2005047951A1 (ja) * | 2003-11-13 | 2005-05-26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KR100790716B1 (ko) | 2006-07-25 | 2008-01-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초소형 촬상 광학계 |
JP4505765B2 (ja) | 2008-04-23 | 2010-07-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JP5526303B2 (ja) * | 2009-10-22 | 2014-06-18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TWI401467B (zh) * | 2009-11-13 | 2013-07-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擷取透鏡組 |
JP5797007B2 (ja) | 2010-05-17 | 2015-10-21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固体撮像素子用の撮像レンズ |
CN102902044B (zh) | 2010-05-18 | 2014-09-10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影光学镜头 |
CN102253470B (zh) | 2010-05-18 | 2013-03-27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影光学镜头 |
TWI398685B (zh) | 2010-07-16 | 2013-06-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光學鏡片組 |
TWI439750B (zh) | 2010-08-20 | 2014-06-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取像鏡頭 |
JP5577531B2 (ja) * | 2010-08-23 | 2014-08-27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JP2012073535A (ja) | 2010-09-29 | 2012-04-12 | Sony Corp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TWI429943B (zh) * | 2010-10-06 | 2014-03-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成像系統 |
JP5830853B2 (ja) * | 2010-12-14 | 2015-1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JP5589815B2 (ja) * | 2010-12-14 | 2014-09-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JP4887507B1 (ja) * | 2011-01-31 | 2012-02-29 | 株式会社AAC Technologies Japan R&D Center | 撮像レンズ |
TWI436126B (zh) * | 2011-05-17 | 2014-05-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拾取光學鏡組 |
TWI434063B (zh) | 2011-06-27 | 2014-04-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擷取鏡組 |
JP5688334B2 (ja) * | 2011-06-30 | 2015-03-25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TWI531813B (zh) * | 2011-08-15 | 2016-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影像拾取鏡頭組 |
JP5818702B2 (ja) | 2012-01-23 | 2015-11-18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JP6066179B2 (ja) | 2013-01-11 | 2017-01-25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TWI485463B (zh) | 2013-11-01 | 2015-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
JP2015102849A (ja) * | 2013-11-28 | 2015-06-04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
2013
- 2013-11-28 JP JP2013245868A patent/JP2015102849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8-15 CN CN201420462714.XU patent/CN2041018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8-19 US US14/463,256 patent/US92230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1-12 US US14/939,617 patent/US9417431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7594A (zh) * | 2015-03-18 | 2015-07-15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广角大光圈高像质光学镜头组件 |
US10495846B2 (en) | 2015-03-18 | 2019-12-03 | Guangdong Xuy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Ultra-wide-angle and large-aperture optical lens assembly with high image quality |
CN104880811A (zh) * | 2015-04-30 | 2015-09-02 | 深圳市霸王贝思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 |
CN106772943A (zh) * | 2015-12-29 | 2017-05-31 | 广州市全像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组 |
CN108169877A (zh) * | 2017-12-25 | 2018-06-15 |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08169877B (zh) * | 2017-12-25 | 2020-09-29 |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737074A (zh) * | 2019-10-30 | 2020-01-31 |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像素红外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
CN111175946A (zh) * | 2020-03-03 | 2020-05-19 | 莆田学院 | 一种高分辨率手机镜头光学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17431B2 (en) | 2016-08-16 |
US20150146308A1 (en) | 2015-05-28 |
JP2015102849A (ja) | 2015-06-04 |
US9223062B2 (en) | 2015-12-29 |
US20160062080A1 (en) | 2016-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01804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6178230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6788446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1278038Y (zh) |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 |
CN205720843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4116694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3519917U (zh) | 摄像镜头及具备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 |
CN203981955U (zh) | 摄像镜头和具备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 |
CN202854391U (zh) | 影像系统镜组 | |
CN202904111U (zh) | 光学摄影镜片系统 | |
JP6358752B2 (ja) | 撮像レンズ | |
CN203117504U (zh) | 摄像镜头 | |
US8441746B2 (en) | Wide angle photographic lens assembly | |
CN203311088U (zh) | 摄像镜头 | |
JP6105317B2 (ja) | 広角撮像レンズ | |
CN203773138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4188871U (zh) | 摄像镜头 | |
US8879173B2 (en) | Imaging lens | |
CN203606553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4086660U (zh) | 摄像镜头及具备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 |
CN113933968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4166189U (zh) | 摄像镜头 | |
US7515358B2 (en) |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 |
CN103502868A (zh) | 摄像透镜和设置有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 |
CN103513407B (zh) | 变焦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Tokyo chenmei Optical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chigi Patentee before: Kantatsu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