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044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0044U
CN204100044U CN201420560930.8U CN201420560930U CN204100044U CN 204100044 U CN204100044 U CN 204100044U CN 201420560930 U CN201420560930 U CN 201420560930U CN 204100044 U CN204100044 U CN 204100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display unit
light source
frame reg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09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武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0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00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能力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背板、背光模组与散热片。背板包含挖空区域以及围绕挖空区域的边框区域。背光模组设置于背板上,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与设置于导光板一侧的光源电路板。散热片位于挖空区域,其中散热片的厚度不大于背板的厚度,光源电路板的一侧接触边框区域,光源电路板的另一侧接触散热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能够起到壳体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兼具散热及保护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装置中,常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光线从导光板的侧边进入导光板后,再借由导光板的设计均匀输出光线,而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在此过程中,由于光源产生的大量光线,易转换成热能释放,光源附近容易过热,若无法适时散热,光源将于持续高温环境下工作,久之容易造成光源或其他光源附近的显示元件寿命减短。
虽然可以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作为壳体,来达成散热的作用,但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往往需搭配较大的厚度,才能兼具相对的壳体保护作用,这使得显示装置难以同时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与壳体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设计背板的形状以及散热片的分布,而能兼具散热以及保护显示装置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背板、背光模组与散热片。背板包含挖空区域以及围绕挖空区域的边框区域。背光模组设置于背板上,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与设置于导光板一侧的光源电路板。散热片位于挖空区域,其中散热片的厚度不大于背板的厚度,光源电路板的一侧接触边框区域,光源电路板的另一侧接触散热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反射板,反射板位于散热片与导光板之间且不与光源电路板重叠。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反射胶材,反射胶材位于散热片与反射板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板部分位于边框区域上,且固定于边框区域。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导热胶材,导热胶材位于光源电路板与散热片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与导热胶材的厚度总和不大于背板的厚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的导热系数大于边框区域的导热系数,且散热片的弹性系数小于边框区域的弹性系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的面积占挖空区域的面积的至少五分之一。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与边框区域不互相接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的中央相较于散热片的两侧突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被边框区域所围绕。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不与边框区域重叠。
综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兼具散热以及保护显示装置的功能,能够起到良好散热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壳体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沿线段2-2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显示装置沿线段4-4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背板
110:挖空区域
120:边框区域
200:散热片
300:背光模组
310:导光板
320:光源电路板
322:中央部分
324:两侧部分
400:反射板
500:显示元件
600:反射胶材
700:导热胶材
2-2:线段
4-4: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一般是指数值的误差或范围于百分之二十以内,较好地是于百分之十以内,更佳地是于百分之五以内。文中若无明确说明,所提及的数值皆视为近似值,即具有如“约”、“大约”或“大致”所表示的误差或范围。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显示装置包含背板100、散热片200、背光模组300、反射板400与显示元件500。背板100包含挖空区域110以及围绕挖空区域110的边框区域120。散热片200位于挖空区域110中。较佳地,散热片200被边框区域120所围绕,且散热片200与边框区域120不重叠。背光模组300设置于背板100上,背光模组300包含导光板310与设置于导光板310一侧的光源电路板320。光源电路板320的一侧接触且固定于边框区域120,光源电路板320的另一侧接触散热片200且与散热片200互相固定。举例而言,光源电路板320的内面(上表面)会面对着导光板310的部分底面,光源电路板320的底面(下表面)会面对着散热片200的内面(上表面)与边框区域120的内面(上表面),因此,光源电路板320底面的部分(一侧)会接触边框区域120的部分内面(上表面),且光源电路板320底面的另一部分(另一侧)会接触散热片200的部分内面(上表面)。较佳地,光源电路板320与散热片200重叠的面积大于光源电路板320与边框区域120的重叠面积。反射板400位于散热片200与导光板310之间,且反射板400不与光源电路板320重叠。反射板400部分位于边框区域120上,且反射板400通过黏合、挟持等方式,固定于边框区域120。显示元件500设置于背光模组300上。举例而言,反射板(片)400的内面(上表面)会面对着导光板310的另一部分底面,反射板400的底面(下表面)会面对着散热片200的另一部分内面(上表面)与边框区域120的另一部分内面(上表面),因此,反射板400的部分底面(下表面)会接触边框区域120的另一部分内面(上表面),且反射板400底面的另一部分会接触散热片200的另一部分内面(上表面)。较佳地,反射板400与散热片200的重叠面积大于反射板400与边框区域120的重叠面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00的厚度不大于背板100的厚度。散热片200可以几乎完全占满挖空区域110,散热片200的侧边可以几乎与边框区域120相连,但理想上,散热片200与边框区域120不互相接触,以免散热片200部分覆盖于边框区域120上,进而额外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散热片200的材料可以是铜、铝、石墨或其他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举例而言可以是导热系数大于100瓦/(米·度)的材料,即导热系数大于100W/(m·K)。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00的导热系数大于边框区域120的导热系数,且散热片200的弹性系数小于边框区域120的弹性系数。背板100的边框区域120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或其他具有较高弹性系数的材料,举例而言可以是不锈钢编号SUS304、430或弹性系数大于一千亿帕斯卡(即100GPa)的金属材料。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电路板320为侧射式光源,使得光源电路板320可以以水平于散热片200配置的方式设置,光源电路板320较容易与散热片200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板400与导光板310互相平行,反射板400与导光板310的投影面积大部分重叠。如此一来,光源电路板320输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310后,理论上,大部分的光线皆从导光板310的正面输出,当小部分的光线从导光板310的背面输出时,反射板400的配置可以反射这些小部分的光线,避免其从背面散逸,使光线能从正面输出。其后,光线从导光板310的正面输出后,再通过显示元件500,而带有显示图像信息,可传送至人眼,使人产生视觉。
由于反射板400部分固定于边框区域120,且光源电路板320的一端固定于边框区域120,如此一来,散热片200通过反射板400与光源电路板320,可在不与边框区域120接触的情况下与边框区域120相对固定,而固定于挖空区域110。
借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散热片200与具有较高弹性系数的边框区域120的配置,光源电路板320可以通过位于背板100的挖空区域110内的散热片200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显示装置的外侧可以通过边框区域120达到良好的壳体保护作用。
由于散热片200并未与边框区域120重叠、散热片200的厚度并不大于背板100的厚度、且反射板400与光源电路板320不互相重叠,因此,此种配置方式,并不会额外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沿线段2-2的剖面图。图1中省略了部分辅助性元件或结构,在此加入这些辅助性元件或结构,以完成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
首先,背板100的边框区域120的剖面结构为一ㄈ型结构(或称为U型结构),用以包覆背光模组300与反射板400。于其它实施例中,背板100的边框区域120的剖面结构可为一L型结构、Z型结构、或其它合适的结构。其次,显示装置包含反射胶材600与导热胶材700,用以连接各个元件。
反射胶材600位于散热片200与反射板400之间,反射胶材600可以是白色胶材或其他反射系数高、且具有固定黏合作用的材料。于此,散热片200借由反射胶材600与反射板400相互固定,散热片200与反射胶材600的厚度总和不大于背板100的厚度。理想上,背板100的厚度约介于0.12毫米(mm)至0.35毫米(mm)之间。
反射胶材600除了固定散热片200与反射板400之外,还可以反射从导光板310背面输出的光线,增强导光板310正面输出的光线强度。
导热胶材700也位于光源电路板320与散热片200之间,且散热片200借由导热胶材700与光源电路板320相互固定,导热胶材700可以是铜箔、铝箔或其他导热系数高的材料。于此,散热片200与导热胶材700的厚度总和不大于背板100的厚度。
导热胶材700除了固定散热片200与光源电路板320之外,还可以将光源电路板320过高的热能传导至散热片200上,使光源电路板320能借由面积较大的散热片200降低温度。
借由反射胶材600与导热胶材700,散热片200可以与反射板400和光源电路板320相对固定,如前所述,反射板400部分固定于边框区域120,且光源电路板320的一端固定于边框区域120,因此散热片200可在不与边框区域120接触的情况下与边框区域120相对固定于挖空区域110。
于本实施例中,散热片200的面积几乎占挖空区域110的全部面积,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散热片200也可仅占部分比例的挖空区域110,换句话说,可以保留部分的挖空区域110不被散热片200所填满。
参照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显示装置沿线段4-4的剖面图。本实施例与图1和图2的实施例相似,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片200的面积占挖空区域110的面积的至少五分之一。为方便说明起见,图3中省略导光板310、显示元件500、反射胶材600与导热胶材700。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散热片200的面积减小,因此热能可以分散的面积也随之减少。设计上应以此面积可以维持整体温度于一可以工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设计。
举例而言,设计当散热片200为某一面积时,应使此面积可以在光源电路板320的温度达到较高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整体温度于一可以工作的温度范围内,若散热片200不足以维持此温度,可通过加大散热片200的面积,以增加散热效果来达到维持整体温度的目的。
而光源电路板320的温度除了受其本身光源性能影响之外,还受许多外在环境影响,例如背板100的材料或显示装置的大小等等,因此散热片200较佳的面积也受许多因素影响。在此,设置散热片200的面积占挖空区域110的面积的至少五分之一,是以能够达到良好散热效果,并维持整体温度于一可以工作的温度范围内的基本条件。
虽然本实施例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具有显示装置的温度容易较高的缺点,但相对地,本实施例具有节省材料、减轻重量等优点,也可以适当调整散热片200的面积,在散热温度与节省材料之间权衡。
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为方便说明起见,图5中也省略导光板310、显示元件500、反射胶材600与导热胶材700。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似,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片200的面积与形状。一般而言,光源电路板320的中央部分322的温度相较于两侧部分324的温度较高,即光源电路板320中央部分322温度较高,而两侧部分324温度较低,因此本实施例的散热片200针对光源电路板320的中央具有特殊设计,使得光源电路板320的中央较容易散热。
本实施例的散热片的中央较散热片的两侧突出,散热片200为一三角形与长方形的总合形状,例如:五边形,其中三角形的配置即对应于此种不均匀的热能分布的设计,此配置致使光源电路板320中央部分322于一定的长度范围内,相较于两侧部分324,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因此,当光源电路板320的温度过高,原本具有较高温度的中央部分322,其热能可以扩散至较大的散热面积,即散热片200的三角形的中间与顶端以及长方形部分;而两侧部分324的热能,可扩散至散热片200的三角形的两侧以及长方形部分。而三角形的中间与顶端相较于三角形的两侧具有较大面积,因此,本实施例的光源电路板320的中央部分322,相对于两侧部分324,具有较佳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借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散热片与具有较高弹性系数的边框区域的配置,可以于显示装置内部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于显示装置外侧达到良好的壳体保护作用,且元件配置上,使多个元件之间不互相重叠,并不会额外增加厚度,而能够保持显示装置轻薄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板,包含一挖空区域以及围绕该挖空区域的一边框区域;
一背光模组,设置于该背板上,包含一导光板与设置于该导光板一侧的一光源电路板;
一散热片,位于该挖空区域,其中该散热片的厚度不大于该背板的厚度,该光源电路板的一侧接触该边框区域,该光源电路板的另一侧接触该散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反射板,该反射板位于该散热片与该导光板之间且不与该光源电路板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反射胶材,该反射胶材位于该散热片与该反射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部分位于该边框区域上,且固定于该边框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导热胶材,该导热胶材位于该光源电路板与该散热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与该导热胶材的厚度总和不大于该背板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的导热系数大于该边框区域的导热系数,且该散热片的弹性系数小于该边框区域的弹性系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的面积占该挖空区域的面积的至少五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与该边框区域不互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的中央相较于该散热片的两侧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被该边框区域所围绕。
1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不与该边框区域重叠。
CN201420560930.8U 2014-07-18 2014-09-26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0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914U TWM490026U (en) 2014-07-18 2014-07-18 Display device
TW103212914 2014-07-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0044U true CN204100044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093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044U (zh) 2014-07-18 2014-09-2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0044U (zh)
TW (1) TWM4900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894A (zh) * 2017-05-29 2020-09-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产生器和显示设备
CN112422861A (zh) * 2020-11-05 2021-02-2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组件、显示屏及电视机
CN112616111A (zh) * 2017-04-29 2021-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111A (zh) * 2017-04-29 2021-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2616111B (zh) * 2017-04-29 2022-06-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1930338B2 (en) 2017-04-29 2024-03-12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711894A (zh) * 2017-05-29 2020-09-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产生器和显示设备
CN111711894B (zh) * 2017-05-29 2021-11-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产生器和显示设备
CN112422861A (zh) * 2020-11-05 2021-02-2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组件、显示屏及电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0026U (en)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0044U (zh) 显示装置
CN105828572B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0580528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使用的背光模块
US20150370004A1 (en) Backligh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3004783A (ja) 放熱構造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488574B (zh) 散熱結構及可攜式摺疊電子裝置
CN108983489B (zh) 一种高反射效果的反射膜背光模组
JPH10116036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3189795A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智能眼镜
CN209676570U (zh) 屏蔽散热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8820915U (zh) 一种侧入式激光液晶电视的热管散热结构
JP435635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6714504B (zh) 射频拉远单元、安装件及射频通信系统
CN208523041U (zh)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散热结构
CN205385016U (zh) 多层热隔离强化散热模块
CN207678166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手机散热片
CN205155644U (zh) 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面板灯
CN207020445U (zh) 一种投影机光积分棒的保护散热罩
CN21711369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807445U (zh) 异形散热装置及摄像机
CN214795492U (zh) 一种大功率背光源及智能移动终端
CN216145052U (zh) 一种具有陶瓷基灯条背光源的显示屏幕
CN207589261U (zh) 电路板芯片散热装置
KR102362423B1 (ko) 반사 시트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4011688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用背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