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7966U -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 Google Patents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7966U
CN204097966U CN201420549858.9U CN201420549858U CN204097966U CN 204097966 U CN204097966 U CN 204097966U CN 201420549858 U CN201420549858 U CN 201420549858U CN 204097966 U CN204097966 U CN 204097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atch basin
eco
bank protec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98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加
叶睿
刘学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4205498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7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7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7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包括生态混凝土箱、固土种植网格和蓄排水箱槽,生态混凝土箱包括反滤土层和营养层,反滤层位于生态混凝土箱的顶部,营养层包括碎石和营养土,营养土填充在碎石的空隙内,固土种植网格位于反滤土层的上方,左右两个生态混凝土箱之间均设置有蓄排水箱槽,蓄排水箱槽包括第一水箱槽、第二水箱槽和第三水箱槽,第一水箱槽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第二水箱槽的右侧面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孔,第二水箱槽的后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接,第三水箱槽的底面和后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水流孔,上下相邻的两个蓄排水箱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连通。

Description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尤其涉及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生态护坡需要考虑到人工护坡对水土环境、水生动植物、周边生态环境、护坡材料的环保性以及可持续使用及维护的生态保护关系,是一个系统的符合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系统。简单的种树植草而没有考虑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性并不是真正的生态护坡。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质恶化,实现生态护坡已刻不容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河道护坡技术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自然护坡、硬质护坡和生态护坡。但是对于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的研究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的河道护坡技术只专注于植被生长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水土流失问题考虑的不多也不够全面,对于水资源的蓄积问题也涉及的较少。而且现在许多河道护坡技术的效果不高,还存在着塌方滑坡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的技术方案,通过蓄排水箱技术,显著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台阶式生态护坡设计,降低了塌方滑坡的隐患,使用也更加方便安全,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包括生态混凝土箱、固土种植网格和蓄排水箱槽,生态混凝土箱包括反滤土层和营养层,反滤土层位于生态混凝土箱的顶部,营养层位于反滤土层的下方,营养层包括碎石和营养土,营养土填充在碎石的空隙内,固土种植网格位于反滤土层的上方,左右两个生态混凝土箱之间均设置有蓄排水箱槽,蓄排水箱槽包括第一水箱槽、第二水箱槽和第三水箱槽,第一水箱槽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第二水箱槽的右侧面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孔,第二水箱槽的后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将收集的水排入到指定蓄水处,第三水箱槽的底面和后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水流孔,上下相邻的两个蓄排水箱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连通;固土种植网位于反滤土层的上方,可在土壤中种植耐水植物,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将土壤更好的固定,而且可以对河道周围的环境进行美化,蓄排水箱槽的设计,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收集,节约了水资源,第二水箱槽的后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接,排水管将收集的水排入到指定蓄水处,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减少了水土流失。
进一步,蓄排水箱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杂质过滤网,可用于对植物无法吸收的多余水分进行收集储存,便于无雨期对植物的滋养,同时防止雨水过多漫出河道对两岸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杂质过滤网将水中的杂物过滤在箱槽之外,使得水体更干净,且在通过水流管道流向下一级中不易将管堵塞,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杂质过滤网为菱形,网身轻便,坚固耐用,而且外形美观,也便于裁切。
进一步,生态混凝土箱呈台阶式分布,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塌方滑坡的隐患,增加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反滤土层内设置有反滤土工布,能够滤水排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护坡工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土种植网格为塑料网格,固土种植网格为菱形,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对河道边坡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固定。
进一步,生态混凝土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和固定孔,固定孔均匀分布在开口的周围,通过固定孔可将生态混凝土箱固定在生态坡面上,使得护坡系统更加稳固,延长了使用寿命,植物的根部可以通过生态混凝土箱底部中心处的开口扎根在地面上,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也可以起到固定生态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蓄排水箱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杂质过滤网,可用于对植物无法吸收的多余水分进行收集储存,便于无雨期对植物的滋养,同时防止雨水过多漫出河道对两岸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杂质过滤网将水中的杂物过滤在箱槽之外,使得水体更干净,且在通过水流管道流向下一级中不易将管堵塞,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2、固土种植网位于反滤土层的上方,可在土壤中种植耐水植物,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将土壤更好的固定,而且可以对河道周围的环境进行美化;
3、固土种植网格为塑料网格,固土种植网格为菱形,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能对河道边坡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固定,延长了使用寿命,外形也美观实用;
4、生态混凝土箱呈台阶式分布,与其他平面护坡系统相比较,台阶式的生态护坡系统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塌方滑坡的隐患,增加了生态河道护坡系统的寿命;
5、生态混凝土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和固定孔,固定孔均匀分布在开口的周围,通过固定孔可将生态混凝土箱固定在生态坡面上,使得护坡系统更加稳固,延长了使用寿命,植物的根部可以通过生态混凝土箱底部中心处的开口扎根在地面上,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也可以起到固定生态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生态河道护坡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延长了生态河道护坡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方便简单,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的塌方滑坡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水箱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生态混凝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态混凝土箱;2-固土种植网格;3-反滤土层;4-营养土;5-碎石;6-固定孔;7-开口;8-第一水箱槽;9-第二水箱槽;10-第三水箱槽;11-杂质过滤网;12-水流孔;13-水流管道;14-排水孔;1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包括生态混凝土箱1、固土种植网格2和蓄排水箱槽,生态混凝土箱1呈台阶式分布,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塌方滑坡的隐患,增加了使用寿命,生态混凝土箱1包括反滤土层3和营养层,反滤土层3位于生态混凝土箱1的顶部,反滤土层3内设置有反滤土工布,能够滤水排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护坡工程的稳定性,营养层位于反滤土层3的下方,营养层包括碎石5和营养土4,营养土4填充在碎石5的空隙内,生态混凝土箱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6和开口7,固定孔6均匀分布在开口7的周围,通过固定孔6可将生态混凝土箱1固定在生态坡面上,使得护坡系统更加稳固,延长了使用寿命,植物的根部可以通过生态混凝土箱1底部中心处的开口7扎根在地面上,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也可以起到固定生态坡的作用,固土种植网格2位于反滤土层3的上方,可在土壤中种植耐水植物,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将土壤更好的固定,而且可以对河道周围的环境进行美化,固土种植网格2为塑料网格,固土种植网格2为菱形,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对河道边坡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固定,左右两个生态混凝土箱1之间均设置有蓄排水箱槽,蓄排水箱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杂质过滤网11,可用于对植物无法吸收的多余水分进行收集储存,便于无雨期对植物的滋养,同时防止雨水过多漫出河道对两岸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杂质过滤网11将水中的杂物过滤在箱槽之外,使得水体更干净,且在通过水流管道13流向下一级中不易将管堵塞,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杂质过滤网11为菱形,网身轻便,坚固耐用,而且外形美观,也便于裁切,蓄排水箱槽包括第一水箱槽8、第二水箱槽9和第三水箱槽10,第一水箱槽8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12,第二水箱槽9的右侧面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孔14,第二水箱槽9的后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12,排水孔14与排水管15相连接,所述排水管15将收集的水排入到指定蓄水处,第三水箱槽10的底面和后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水流孔12,上下相邻的两个蓄排水箱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13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先将边坡土壤进行夯实,然后根据边坡具体坡度将土槽整体铺设于土壤之上,再采用普通护坡格栅的固定方式将其进行固定,使其与土壤边坡紧密结合即可;
2、收集多余水分时,主要通过蓄排水箱槽左右两侧的杂质过滤网进水,然后水分再通过每个蓄排水箱槽底部中心的水流孔流入,通过上下两个蓄排水箱槽间的水流管道逐级流走,最后通过排水孔排出;
3、其中上下两个蓄排水箱槽间连接水流管道的水流孔分别设置于上级蓄排水箱槽底部中心和下级蓄排水箱槽后侧面中心位置处;
4、而排水管设置在整个生态护坡结构的下方,通过排水管可将多余且超出储存量的水量排入指定的农田用水蓄水井或其余指定排水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包括生态混凝土箱、固土种植网格和蓄排水箱槽,所述生态混凝土箱包括反滤土层和营养层,所述反滤土层位于所述生态混凝土箱的顶部,所述营养层位于所述反滤土层的下方,所述营养层包括碎石和营养土,所述营养土填充在所述碎石的空隙内,所述固土种植网格位于所述反滤土层的上方,左右两个所述混凝土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蓄排水箱槽,所述蓄排水箱槽包括第一水箱槽、第二水箱槽和第三水箱槽,所述第一水箱槽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水流孔,所述第二水箱槽的右侧面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第二水箱槽的后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所述水流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接,通过所述排水管将收集的水排入到指定蓄水处,所述第三水箱槽的底面和后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所述水流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蓄排水箱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排水箱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杂质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过滤网为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箱呈台阶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土层内设置有反滤土工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种植网格为塑料网格,所述固土种植网格为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开口的周围。
CN201420549858.9U 2014-09-23 2014-09-23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7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9858.9U CN204097966U (zh) 2014-09-23 2014-09-23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9858.9U CN204097966U (zh) 2014-09-23 2014-09-23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7966U true CN204097966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985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7966U (zh) 2014-09-23 2014-09-23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796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723A (zh) * 2015-05-06 2016-07-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蓄洪式生态堤防
CN108277779A (zh) * 2018-03-23 2018-07-13 苏州沃源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挡土砖制作的生态护坡系统
CN109797711A (zh) * 2019-01-10 2019-05-24 扬州大学 一种uhpc组合结构多功能生态护岸体系
CN110499684A (zh) * 2019-08-30 2019-11-26 李桂军 一种生态道路用抗雨水冲击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723A (zh) * 2015-05-06 2016-07-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蓄洪式生态堤防
CN105780723B (zh) * 2015-05-06 2017-09-1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蓄洪式生态堤防
CN108277779A (zh) * 2018-03-23 2018-07-13 苏州沃源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挡土砖制作的生态护坡系统
CN109797711A (zh) * 2019-01-10 2019-05-24 扬州大学 一种uhpc组合结构多功能生态护岸体系
CN109797711B (zh) * 2019-01-10 2021-02-12 扬州大学 一种uhpc组合结构多功能生态护岸体系
CN110499684A (zh) * 2019-08-30 2019-11-26 李桂军 一种生态道路用抗雨水冲击装置
CN110499684B (zh) * 2019-08-30 2021-11-09 山东神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一种生态道路用抗雨水冲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9582B (zh)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控缓流截污循环模块系统
CN204097966U (zh) 生态河道护坡蓄水槽
CN102296567B (zh) 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
CN103422466B (zh) 一种黑臭河道治理及恢复方法
CN205712403U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
CN102605794A (zh) 崩岗造田水土保持方法
CN206452786U (zh) 一种坡面绿化地自灌结构
CN203782519U (zh) 浅草沟
CN103321194A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旱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102535426A (zh) 沙漠治理保水防渗防蒸发立体塑料地膜技术
CN2047419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中间绿化带的雨水花园
CN207739092U (zh) 园林生态铺装构造
CN201595027U (zh) 适用于盐碱地种植的盐碱地塑框膜围立隔离种植装置
CN103848541B (zh) 一种坡地高效农业用水滤清系统的制备方法
CN203256709U (zh) 适用于旱地农田的高效生态拦截沟渠
CN103112954B (zh) 一种茶园面源污染防控及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212294532U (zh) 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
CN206078248U (zh) 环保倾斜屋顶绿化系统
CN109083250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山体类绿地建造方法
CN205848070U (zh) 景观带滞蓄滤排导系统
CN203112595U (zh) 一种茶园面源污染防控及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CN209428235U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03190273B (zh) 一种城郊硬质化驳岸的生态改造技术方法
CN108385469B (zh) 一种基于水源地保护的道路雨水处理及利用一体化系统
CN101606480B (zh) 一种雨水渗集节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