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7895U -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7895U
CN204097895U CN201420576272.1U CN201420576272U CN204097895U CN 204097895 U CN204097895 U CN 204097895U CN 201420576272 U CN201420576272 U CN 201420576272U CN 204097895 U CN204097895 U CN 204097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pace
panel
sound insulating
sound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6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 Risheng Decor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陈志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志云 filed Critical 陈志云
Priority to CN201420576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7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7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包括有多个墙柱和多个隔音板,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墙柱之间;隔音板包括:一主体,具有一背板,以及一隔音面板,且连接在背板上,隔音面板与背板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至少一隔音隔板,设置于第一空间内,并连接在主体上,用以将第一空间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隔音板的隔音面板形成一隔音墙面。声波的强度经过隔音面板衰减后,进入第一空间内反射,进一步碰撞隔音隔板后再度衰减进入第二空间,由于隔音面板与隔音隔板多次折减声波的强度,并通过封闭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包围声波使其于空间内重复反射及衰减,进而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隔音效果具有进一步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微孔板为具有密布微孔的板材,每平方米的板材约分布15万~60万个微孔,微孔板面朝向声音来源,声波撞击微孔板后,微孔分解声波从而衰减声波的强度,达到吸音的效果。随着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对于噪音污染也相当地重视,现今隔音板普遍地使用于高速公路或铁路周围,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运行的速度更快,而造成的噪音也相对更大,因此现有技术的隔音板的隔音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现有技术的隔音墙结构为在于板体内隔上一层吸音棉,进一步吸收强度衰减的声波,但该种隔音墙装设于室外遇下雨时,雨水经由微孔流入该箱体内,浸湿吸音棉使吸音棉变形,而且海棉长期使用还有老化的质变状况,皆会影响吸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音墙的隔音效果不理想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包括有多个墙柱和多个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所述墙柱之间;所述隔音板包括:一主体,具有一背板,以及一隔音面板,且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隔音面板与背板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至少一隔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用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所述隔音板的隔音面板形成一隔音墙面。
所述隔音面板为微孔面板。
所述微孔面板包括一第一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线型槽,各所述第一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一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一线型槽与所述第一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一微孔。
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隔音隔板为微孔隔板。
所述微孔隔板包括一第三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设有多个第二线型槽,各所述第二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三表面朝向第四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二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二线型槽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二微孔。
所述第四表面面向所述第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设计合理,声波的强度经过隔音面板衰减后,进入第一空间内反射,进一步碰撞隔音隔板后再度衰减进入第二空间,由于隔音面板与隔音隔板多次折减声波的强度,并通过封闭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包围声波使其于空间内重复反射及衰减,进而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隔音效果具有进一步的提升。另外,隔音隔板为刚体结构分隔出第二空间,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吸音棉受雨水浸湿变形及质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墙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面板的微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面板的微观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隔板的微观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隔板的微观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包括有多个墙柱51和多个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所述墙柱51之间;所述隔音板包括:一主体1,具有一背板2,以及一微孔面板3,连接在所述背板2上,所述微孔面板3与背板2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A;至少一微孔隔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A内,并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用以将所述第一空间A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B。为了制造的便利性,所述背板2又包括有在相对二侧的二侧板21。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孔隔板4包括有一第一微孔隔板41及一第二微孔隔板42,两者剖面呈渐缩状,且各分别隔出第二空间B,所述微孔面板3设有至少一凹入部31。所述隔音板的微孔面板3形成一隔音墙面52。
如图5和图6所示的,所述微孔面板3包括一第一表面32及相对所述第一表面32的一第二表面33,所述第一表面32设有多个第一线型槽321,各所述第一线型槽321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一表面32朝向第二表面33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二表面33上设有多个第一凹陷槽331,所述第一凹陷槽331对应所述第一线型槽321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一线型槽321与所述第一凹陷槽331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一微孔34。所述第二表面33面向所述第一空间A。
如图7和图8所示的,所述微孔隔板4包括一第三表面43及相对所述第三表面43的一第四表面44,所述第三表面43设有多个第二线型槽431,各所述第二线型槽431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三表面43朝向第四表面44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四表面44上设有多个第二凹陷槽441,所述第二凹陷槽441对应所述第二线型槽431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二线型槽431与所述第二凹陷槽441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二微孔45。所述第四表面44面向所述第二空间B。
如图4所示的,微孔面板3面对声波C时,声波C经微孔面板3折减后进入第一空间A,在第一空间A内反射,进一步撞击第一微孔隔板41或第二微孔隔板42,再次折减后进入第二空间B,折减后的声波C被封闭的第一空间A及第二空间B所包围,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设计合理,声波的强度经过隔音面板衰减后,进入第一空间内反射,进一步碰撞隔音隔板后再度衰减进入第二空间,由于隔音面板与隔音隔板多次折减声波的强度,并通过封闭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包围声波使其于空间内重复反射及衰减,进而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隔音效果具有进一步的提升。另外,隔音隔板为刚体结构分隔出第二空间,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吸音棉受雨水浸湿变形及质变的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墙柱和多个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所述墙柱之间;所述隔音板包括:一主体,具有一背板,以及一隔音面板,且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隔音面板与背板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至少一隔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用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所述隔音板的隔音面板形成一隔音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面板为微孔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面板包括一第一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线型槽,各所述第一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一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一线型槽与所述第一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一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隔板为微孔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隔板包括一第三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设有多个第二线型槽,各所述第二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三表面朝向第四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二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二线型槽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二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面向所述第二空间。
CN201420576272.1U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Active CN20409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272.1U CN204097895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272.1U CN204097895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7895U true CN204097895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6272.1U Active CN204097895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7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1290A (zh) * 2022-03-23 2022-05-27 西南大学 一种内凹锥面多孔微结构吸音-隔音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1290A (zh) * 2022-03-23 2022-05-27 西南大学 一种内凹锥面多孔微结构吸音-隔音墙
CN114541290B (zh) * 2022-03-23 2023-01-13 西南大学 一种内凹锥面多孔微结构吸音-隔音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95645U (zh) 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声屏障
KR100988979B1 (ko) 동공 및 흡음막을 갖는 방음판
CN202731392U (zh) 一种消音室
CN104727241A (zh) 整体式多层微穿孔金属声屏障
CN204097895U (zh) 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CN203855907U (zh) 一种新型声屏障
CN104071092A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分层复合轻质声学材料
CN201770950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
CN204098264U (zh) 一种建筑用隔音板结构
CN204185784U (zh) 一种高速公路隔音降噪遮光隔板
CN103072589A (zh) 用于高速列车行李架的微穿孔板腔体共振吸声装置
CN203201808U (zh) 罗茨鼓风机管路降噪装置
CN203066510U (zh) 一种屏蔽隔音室
CN204510045U (zh) 整体式多层微穿孔金属声屏障
CN207512950U (zh) 三维双声阻抗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表面平齐吸声结构
CN204676446U (zh) 通风式全封闭声屏障
CN207852307U (zh) 声阻抗及表面构型双周期分布的三维微穿孔超宽带吸声结构
CN105374349A (zh) 一种基于外部复合吸声材料的电力电容器降噪装置
JP2010121401A (ja) 太陽光発電機能を有する防音壁
CN204087785U (zh) 一种噪声隔音设备
CN204791946U (zh) 运动声源吸声隔音装置及由其组成的分频吸声隔音罩
CN205035924U (zh) 一种隔音板
CN205260057U (zh) 一种铁路隧道吸音装置
CN107910172B (zh) 一种变压器降噪装置
CN103085826A (zh) 用于高速列车天花板、裙板的微穿孔弧形板吸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ONGYI RISHENG DECORATION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ZHIYUN

Effective date: 201501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5700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O: 102407 FANGSH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12

Address after: 102407,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Town Road, the west side of the room Yi Road

Patentee after: Dongyi Risheng Decoration Corp.

Address before: 315700 Xinfeng City, Ningbo province Dan Xiangshan City Road, No. 205,

Patentee before: Chen Zh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