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0342U -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0342U
CN204090342U CN201420535355.6U CN201420535355U CN204090342U CN 204090342 U CN204090342 U CN 204090342U CN 201420535355 U CN201420535355 U CN 201420535355U CN 204090342 U CN204090342 U CN 204090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lastic frame
side plate
metal backing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53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雄波
陈泰成
郑作成
罗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53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0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0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0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机壳,包括塑胶框及金属背板,所述塑胶框为环状框架结构,中部具有中空区域,所述塑胶框的所述中空区域至少部分侧壁开设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沿所述中空区域的周缘设置;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塑胶框上,且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金属背板遮盖所述塑胶框中部的中空区域。上述机壳通过塑胶框与金属背板结合,令机壳兼备全塑胶或者全金属机壳的优势。金属背板令机壳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LED灯组与金属背板直接接触,也增强了LED灯组的散热效果,提升了LED灯组的发光效率。金属背板不易形变,不仅加强了机壳的强度,而且令具有机壳的显示器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不受金属背板的形变影响。

Description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对显示器需求的增长,各商家的显示器的价格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低成本且综合性能强的显示器成为商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目前通常采用全塑胶或全金属一体机的显示器,全塑料一体机的显示器成本较低,但全塑胶一体机的显示器可靠性较差,其具体表现为,强度较低、易受热收缩变形、散热效果不理想等,且由于全塑胶一体机显示器的上LED灯的温升较大,增加了显示器的光学成本。采用全金属一体机的显示器,虽然可靠性较强,但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提升LED发光效率、强度较大、可靠性较强的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一种机壳,包括塑胶框及金属背板,
所述塑胶框为环状框架结构,中部具有中空区域,所述塑胶框的所述中空区域至少部分侧壁开设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沿所述中空区域的周缘设置;
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塑胶框上,且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金属背板遮盖所述塑胶框中部的中空区域。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背板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主体部、凸台及连接部,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塑胶框的外侧凸出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内壁相抵接,并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凸台与所述塑胶框间隔设置。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框沿所述中空区域周缘的侧壁均开设所述容置槽,所述金属背板的周缘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框包括主框体、设置于所述主框体上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主框体、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成所述容置槽,且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外侧,所述金属背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抵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框体上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设置,相对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高于所述凸出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框及所述金属背板为一体注塑成型设置。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包括LED灯组,所述LED灯组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侧,并与所述金属背板抵接。
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机壳、显示模组及前框,所述前框设置于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机壳围成收容腔,所述显示模组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上述机壳通过塑胶框与金属背板结合,令机壳兼备全塑胶或者全金属机壳的优势。金属背板令机壳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LED灯组与金属背板直接接触,也增强了LED灯组的散热效果,此时,无需降低电流便可降低温升,进而减少了光学成本,提升了LED灯组的发光效率。金属背板不易形变,不仅加强了机壳的强度,而且令具有机壳的显示器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不受金属背板的形变影响。此外,金属背板还能够较好的屏蔽LED灯组及显示模组上元器件的辐射。塑胶框相对全金属机壳降低了机壳的制作成本。金属背板与塑胶框一体成型,令加工更加简单、高效。
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长度不同,令容置在容置槽内的金属背板受热膨胀时,有更大的空间延展,减少膨胀后的金属背板对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作用力,进而减少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形变,增加了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使用寿命,令金属背板可以更稳定牢固地设置于塑胶框内。
凸出部的设置,令第一侧板及主框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小了机壳在受热时塑胶框的形变,保证了塑胶框的强度。多个凸出部进一步保证了塑胶框的强度。由于多个凸出部自第一侧板至远离第一侧板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令机壳在受力较大的位置具有较多的凸出部,不仅有效地对塑胶框进行加强,而且节约了成本,无需过于密集地设置凸出部。
凸台加强了金属背板的强度,令其性能更加稳定。由于金属背板与塑胶框的受热膨胀率不同,连接部与容置槽的底面间隔设置、凸台与塑胶框间隔设置,令金属背板在受热膨胀时,具有足够的延展空间,避免直接抵接容置槽底面及第二侧板的侧表面,令塑胶框更易变形,从而增加了机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机壳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机壳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机壳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10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及剖视图。
机壳10包括塑胶框100、设置于塑胶框100上的金属背板200以及LED灯组300。塑胶框100为环状框架结构,中部具有中空区域。塑胶框100中空区域的至少部分侧壁开设容置槽110,且容置槽110沿中空区域的周缘设置。金属背板200部分容置于容置槽110内,将金属背板200设置于塑胶框100上,也可以理解为金属背板200插接于塑胶框100上。并且金属背板200遮盖塑胶框100中部的中空区域。LED灯组300设置于机壳10的内侧,并与金属背板200抵接;所述LED灯组300包括若干LED灯条。
本实施例中,塑胶框100及金属背板200为一体注塑成型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塑胶框100与金属背板2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塑胶框100一组相对的侧边设置轨道槽,金属背板200上设置与轨道槽对应的轨道,轨道容置于轨道槽内;塑胶框100的另一组相对的侧边设置卡扣,金属背板200上设置与卡扣对应的卡槽,卡扣卡接卡槽,将金属背板200固定设置于塑胶框100上。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其分别为图1所示机壳10的剖视图及A处的局部放大图。
塑胶框100沿中空区域周缘的侧壁均开设容置槽110。塑胶框100包括主框体120、设置于主框体120上的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及凸出部150。主框体120、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围成容置槽110,其中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为容置槽110的侧壁。第一侧板130位于塑胶框100的内侧,第二侧板140位于塑胶框100的外侧,并且第一侧板130的长度小于第二侧板140的长度。凸出部150位于塑胶框100的内侧,且与第一侧板130连接设置,相对第二侧板140第一侧板130高于凸出部150。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侧板130、凸出部150及主框体120朝向内侧形成阶梯状结构。其中外侧指机壳10使用时,朝向外界的一侧。
根据实际情况,第一侧板130的长度也可以小于第二侧板140的长度,或者与第二侧板140的长度相同。
第一侧板130与第二侧板140的长度不同,令容置在容置槽110内的金属背板200受热膨胀时,有更大的空间延展,减少膨胀后的金属背板200对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的作用力,进而减少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的形变,增加了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的使用寿命,令金属背板200可以更稳定牢固地设置于塑胶框100内。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主框体12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凸出部150,多个凸出部150间隔设置于主框体120上,且自第一侧板130至远离第一侧板130的方向,多个凸出部150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根据实际情况,多个凸出部15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相等,或者也可以省略凸出部150。
凸出部150的设置,令第一侧板130及主框体12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小了机壳10在受热时塑胶框100的形变,保证了塑胶框100的强度。多个凸出部150进一步保证了塑胶框100的强度。由于多个凸出部150自第一侧板130至远离第一侧板130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令机壳10在受力较大的位置具有较多的凸出部150,不仅有效地对塑胶框100进行加强,而且节约了成本,无需过于密集地设置凸出部150。
金属背板200的周缘均容置于容置槽110内。金属背板200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主体部210、凸台220及连接部230。凸台220朝向塑胶框100的外侧凸出于主体部210及连接部230。连接部230容置于容置槽110内,且与容置槽110相对的内壁相抵接,也可以理解为,与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相对的表面抵接,并且连接部230与容置槽110的底面间隔设置。凸台220与塑胶框100间隔设置,且凸台220的朝向外侧的表面与第二侧板140朝向外侧的表面平齐。
根据实际情况,凸台220也可以朝向塑胶框100的内侧凸出于主体部210及连接部230设置,此时,凸台220与第一侧板130朝向内侧的表面平齐。此外,也可以设置多个凸台220,多个凸台220等距设置。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省略凸台220,此时连接部230与主体部210直接连接。
凸台220加强了金属背板200的强度,令其性能更加稳定。由于金属背板200与塑胶框100的受热膨胀率不同,连接部230与容置槽110的底面间隔设置、凸台220与塑胶框100间隔设置,令金属背板200在受热膨胀时,具有足够的延展空间,避免直接抵接容置槽110底面及第二侧板140的侧表面,令塑胶框100更易变形,从而增加了机壳10的稳定性。
显示器包括上述机壳10、显示模组及前框。前框设置于机壳10上,并与机壳10围成收容腔,显示模组容置于收容腔内。
上述机壳10,将金属背板200放入塑胶框100的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形成塑胶框100,并与金属背板200连接,形成机壳10。
上述机壳10通过塑胶框100与金属背板200结合,令机壳10兼备全塑胶或者全金属机壳10的优势。金属背板200令机壳10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LED灯组300与金属背板200直接接触,也增强了LED灯组300的散热效果,此时,无需降低电流便可降低温升,进而减少了光学成本,提升了LED灯组300的发光效率。金属背板200不易形变,不仅加强了机壳10的强度,而且令具有机壳10的显示器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不受金属背板200的形变影响。此外,金属背板200还能够较好的屏蔽LED灯组300及显示模组上元器件的辐射。塑胶框100相对全金属机壳10降低了机壳10的制作成本。金属背板200与塑胶框100一体成型,令加工更加简单、高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框及金属背板,
所述塑胶框为环状框架结构,中部具有中空区域,所述塑胶框的所述中空区域至少部分侧壁开设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沿所述中空区域的周缘设置;
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塑胶框上,且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金属背板遮盖所述塑胶框中部的中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主体部、凸台及连接部,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塑胶框的外侧凸出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内壁相抵接,并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凸台与所述塑胶框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框沿所述中空区域周缘的侧壁均开设所述容置槽,所述金属背板的周缘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框包括主框体、设置于所述主框体上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主框体、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成所述容置槽,且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外侧,所述金属背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抵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框体上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设置,相对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高于所述凸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框及所述金属背板为一体注塑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LED灯组,所述LED灯组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侧,并与所述金属背板抵接。
9.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意一项所述机壳、显示模组及前框,所述前框设置于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机壳围成收容腔,所述显示模组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CN201420535355.6U 2014-09-17 2014-09-17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Active CN204090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5355.6U CN204090342U (zh) 2014-09-17 2014-09-17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5355.6U CN204090342U (zh) 2014-09-17 2014-09-17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0342U true CN204090342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8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5355.6U Active CN204090342U (zh) 2014-09-17 2014-09-17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034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227A (zh) * 2015-06-18 2015-09-16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器的背板组件
CN106657506A (zh) * 2017-03-10 2017-05-1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双层手机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33774A (zh) * 2017-09-16 2018-01-2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背板的框体
CN107784937A (zh) * 2017-09-16 2018-03-0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背板
CN109658834A (zh) * 2019-01-03 2019-04-19 湖南新亚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板固定装置、显示装置和拼接式显示器件
CN113359345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227A (zh) * 2015-06-18 2015-09-16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器的背板组件
CN106657506A (zh) * 2017-03-10 2017-05-1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双层手机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57506B (zh) * 2017-03-10 2023-09-2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双层手机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33774A (zh) * 2017-09-16 2018-01-2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背板的框体
CN107784937A (zh) * 2017-09-16 2018-03-0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背板
CN109658834A (zh) * 2019-01-03 2019-04-19 湖南新亚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板固定装置、显示装置和拼接式显示器件
CN113359345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0342U (zh) 机壳及应用该机壳的显示器
CN10526242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连接角码
CN204272282U (zh) 机壳
CN203631075U (zh) 一种亚户外led显示屏
CN205003316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4902422U (zh) 瓶框组件及冰箱
CN201441172U (zh) 展示柜用灯箱端档与灯箱上、下支架的连接结构
CN207230240U (zh) Led灯条组件及led显示模组
CN207604038U (zh) 一种电器元件保护盒
CN207573759U (zh) 一种电器壳体和遥控器
CN20516045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连接角码
CN203784772U (zh) Led灯盘装置
CN203651397U (zh) 用于连接零件和载体的卡座
CN202353842U (zh) 一种磁感应加热式烹调器、其磁条架及磁条架注塑模具
CN203945564U (zh) 固定模板
CN204084242U (zh) 一种led边框
CN204818948U (zh) 可简化制程的伸缩式护盖
CN204717473U (zh) 背光模组及其框架
CN204345561U (zh) 平板灯的边框结构
CN210040664U (zh) 一种应用于日本插头的一体式支架
CN216217634U (zh) 一种组合型的线圈盘
CN210335569U (zh) 用于3d热弯成型产品的扫光固定装置
CN210423151U (zh) 一种散热风扇用框架结构
CN105020971A (zh) 瓶框组件及冰箱
CN201512135U (zh) 一种新型热灌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9

Address after: 518000 9th Floor, D4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 City,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 78 Huifeng 4th Road, Zhongkai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