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9806U -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89806U CN204089806U CN201420530533.6U CN201420530533U CN204089806U CN 204089806 U CN204089806 U CN 204089806U CN 201420530533 U CN201420530533 U CN 201420530533U CN 204089806 U CN204089806 U CN 2040898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bus
- triode
- circuit
- resistanc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包括MBUS电源控制电路、MBUS电源升压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MBUS电源控制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单片机上,MBUS电源控制电路与MBUS电源升压电路相连,MBUS电源升压电路与MBUS接收发射电路相连,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MBUS接口上。本实用新型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MBUS电路直接使用+3.6V锂电池供电,并且使用低功耗升压电路实现了电压的转化,从而满足了MBUS收发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主机MBUS数据采集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仪表总线(Meter Bus,MBus)是一种新型总线结构,MBUS主要特点是用两条无极性传输线来同时供电和传输串行数据,而各个子站(以不同的ID确认)并联在MBUS总线上。利用MBUS可大大简化住宅小区,办公场所等能耗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布线和连接,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靠性高的特点。
目前,现有的MBUS收发控制电路都比较复杂,尤其MBUS电源控制电路采用36V或12V供电,一般要经过稳压、隔离等电路才能实现。但是大多数仪表数据抄读设备均是5V或3.3V供电,因此,能够和设备匹配的低压MBUS收发电路就变得非常需要。既有建筑的热计量表安装位置距离楼栋较远,越来越多的数据采集系统选用电池供电无线采集方案,就需要低功耗、低成本的MBUS收发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能够应用3.6V电池供电通过控制极低功耗实现MBUS数据收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包括MBUS电源控制电路、MBUS电源升压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MBUS电源控制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单片机上,MBUS电源控制电路与MBUS电源升压电路相连,MBUS电源升压电路与 MBUS接收发射电路相连,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MBUS接口上。
MBUS电源控制电路是由功率型+3.6V锂电池提供电源,+3.6V锂电池通过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到单片机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
MBUS电源升压电路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压+3.6V为低功耗升压芯片U11提供电源,低功耗升压芯片U11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阻R11、升压芯片U11-5脚、电感L11连接,升压芯片U11-1脚与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输出电压+36V。
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正极是通过与电容C21和电阻R26并联,并与三极管Q24的集电极、稳压管D2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4的发射极、稳压管D21的负极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三极管Q24的基极与电阻R27、电阻R28并联,电阻R27与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发射极连接接地;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5连接。
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负极与电阻R21、电阻R22并联,电阻R21与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连接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串联,连接于单片机上。
以上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为:MBUS电源控制电路通过三极管控制MBUS电路以及电源升压电路的电源,只有当系统需要抄读MBUS从机数据时MBUS电路才会供电,可以保证在静态是该部分电路不耗电。
MBUS电源升压电路通过应用低功耗升压芯片U11为MBUS收发电路提供36V电源。
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三极管Q2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构成MBUS的接收电路,三极管Q22、电阻R24构成MBUS的接收电路,三极管Q23、电阻R25构成MBUS的发送使能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MBUS电路直接使用+3.6V锂电池供电,并且使用低功耗升压电路实现了电压的转化,从而满足了MBUS收发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包括MBUS电源控制电路、MBUS电源升压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MBUS电源控制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单片机上,MBUS电源控制电路与MBUS电源升压电路相连,MBUS电源升压电路与 MBUS接收发射电路相连,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MBUS接口上。
MBUS电源控制电路是由功率型+3.6V锂电池提供电源,+3.6V锂电池通过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到单片机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
MBUS电源升压电路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压+3.6V为低功耗升压芯片U11提供电源,低功耗升压芯片U11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阻R11、升压芯片U11-5脚、电感L11连接,升压芯片U11-1脚与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输出电压+36V。
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正极是通过与电容C21和电阻R26并联,并与三极管Q24的集电极、稳压管D2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4的发射极、稳压管D21的负极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三极管Q24的基极与电阻R27、电阻R28并联,电阻R27与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发射极连接接地;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5连接。
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负极与电阻R21、电阻R22并联,电阻R21与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连接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串联,连接于单片机上。
当单片机需要读取MBUS从机数据时,首先通过单片机向电阻R3提供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低功耗控制电路开始工作,其向MBUS电源升压电路提供+3.6V电源,电源升压芯片U11通过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输出+36V电压,同时为MBUS接收发射电路提供所需要的+36V电源。MBUS发送电路的三极管Q23、电阻R25向单片机发送低电平,使能MBUS发送数据,控制模块向MBUS从机发送数据,MBUS接收电路的三极管Q22、电阻R24接收数据,从而实现了MBUS电路与单片机的通讯。
当单片机控制MBUS主机需要向从机读取数据或下发命令时,首先通过单片机MPOWEREN接口向电阻R3提供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低功耗控制电路开始工作。其向MBUS电源升压电路提供+3.6V电源,电源升压芯片U11通过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输出+36电压为MBUS接收发射电路提供电源。MBUS主机通过TXEN接口向电阻R25、三极管Q23发送低电平使能MBUS发送功能。然后通过TX接口发送数据,经过三极管Q22、Q24以及稳压管D21控制向MBUS+接口发送数据(+36V表示数据1,+24V表示数据0)。MBUS-接收到从机反馈的电流信号,经过R21、R22以及三极管Q21转化为电压信号提供给MBUS主机。数据收发完成后通过MPOWEREN发送高电平禁止向MBUS供电,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
Claims (4)
1.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BUS电源控制电路、MBUS电源升压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MBUS电源控制电路和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单片机上,MBUS电源控制电路与MBUS电源升压电路相连,MBUS电源升压电路与 MBUS接收发射电路相连,MBUS接收发射电路连接于MBUS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BUS电源控制电路由功率型+3.6V锂电池提供电源,+3.6V锂电池通过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到单片机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BUS电源升压电路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压+3.6V为低功耗升压芯片U11提供电源,低功耗升压芯片U11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阻R11、升压芯片U11-5脚、电感L11连接,升压芯片U11-1脚与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输出电压+36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正极是通过与电容C21和电阻R26并联,并与三极管Q24的集电极、稳压管D2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4的发射极、稳压管D21的负极连接到MBUS电源升压电路;三极管Q24的基极与电阻R27、电阻R28并联,电阻R27与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发射极连接接地;三极管Q22、三极管Q2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5连接;所述MBUS接收发射电路中的MBUS接口的负极与电阻R21、电阻R22并联,电阻R21与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连接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串联,连接于单片机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30533.6U CN204089806U (zh) | 2014-09-16 | 2014-09-16 |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30533.6U CN204089806U (zh) | 2014-09-16 | 2014-09-16 |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89806U true CN204089806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8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305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9806U (zh) | 2014-09-16 | 2014-09-16 |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8980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6595A (zh) * | 2016-07-19 | 2016-09-28 | 天津市炳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m-bus主站的实现方法 |
CN106960558A (zh) * | 2017-03-10 | 2017-07-18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装置 |
CN110930681A (zh) * | 2019-12-06 | 2020-03-27 | 怀化学院 | 远程抄表主设备及远程抄表系统 |
CN112398716A (zh) * | 2020-11-12 | 2021-02-23 | 深圳云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低成本的mbus主机电路 |
-
2014
- 2014-09-16 CN CN201420530533.6U patent/CN2040898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6595A (zh) * | 2016-07-19 | 2016-09-28 | 天津市炳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m-bus主站的实现方法 |
CN106960558A (zh) * | 2017-03-10 | 2017-07-18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装置 |
CN106960558B (zh) * | 2017-03-10 | 2020-01-21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装置 |
CN110930681A (zh) * | 2019-12-06 | 2020-03-27 | 怀化学院 | 远程抄表主设备及远程抄表系统 |
CN110930681B (zh) * | 2019-12-06 | 2021-09-03 | 怀化学院 | 远程抄表主设备及远程抄表系统 |
CN112398716A (zh) * | 2020-11-12 | 2021-02-23 | 深圳云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低成本的mbus主机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89806U (zh) | 低功耗主机mbus收发控制电路 | |
CN104767252A (zh) | 平板电脑 | |
CN203707280U (zh) | 一种带冗余通信网络的蓄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3674082U (zh) |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 |
CN103313003A (zh) | 待机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 |
CN103162372A (zh) | 空调器及其rs485总线系统以及总线系统控制方法 | |
CN204615444U (zh) | 平板电脑 | |
CN105515223B (zh) | 一种大功率电能的无线传输方法和电路 | |
CN204696725U (zh) | 一种通用型快速充电器 | |
CN205335986U (zh) | 一种大功率电能的无线传输电路 | |
CN102520626B (zh) | 一种野外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控制系统 | |
CN104394218A (zh) | 一种借助通信总线提供电源的分布式采集系统 | |
CN110707381A (zh) | 一种带继电器驱动和mos管驱动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101621533B (zh) | 用户端馈电以太网数据交换装置无线监控系统 | |
CN212910057U (zh) |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数字式采集设备 | |
CN104215991A (zh) | 基于陀螺传感器的动物运动状态监测器及其监测方法 | |
CN203691004U (zh) | 一种网络式车载充电机组构成的充电设备 | |
CN204271699U (zh) |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及车载dc/dc一体化集成系统 | |
CN102497007B (zh) | 无线采集节点的电源管理系统 | |
CN203632596U (zh) | 基于逆变器的储能系统 | |
CN201467144U (zh) | 用户端馈电以太网数据交换装置无线监控系统 | |
CN203165202U (zh) | 一种节能型热能表数据采集装置 | |
CN111555431B (zh) | 野外气象站电源系统及其应用 | |
CN221282871U (zh) |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及系统 | |
CN204044616U (zh) | 电动汽车远程数据监测与控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