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5163U -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 Google Patents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5163U
CN204085163U CN201420431001.7U CN201420431001U CN204085163U CN 204085163 U CN204085163 U CN 204085163U CN 201420431001 U CN201420431001 U CN 201420431001U CN 204085163 U CN204085163 U CN 204085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region
roller kilns
pipelin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10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鹏
李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engd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P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P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P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10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5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5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5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属于除油剂生产设备领域,包括辊道窑,辊道窑包括升温区、高温区和冷却区,升温区、高温区均包括位于上方的焙烧室和下方的加热室,焙烧室与加热室通过加热板隔开,辊道穿过升温区、高温区和冷却区的焙烧室,辊道窑外设有燃气管道和供氧管道,燃气管道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升温区与高温区加热室内的炉头,供氧管道连接到升温区与高温区的加热室,辊道窑相对于高温区位置设有补氧管道,补氧管道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焙烧室,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可以保证产品的活性,不使用明火直接加热。

Description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属于除油剂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除油剂中硅酸盐占主要成分,还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铝、造孔剂和助剂经捏合、烘干、焙烧、筛选和包装制成,焙烧质量的好坏是除油剂强度、孔隙率、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孔容等硬性指标形成的关键,而在温度最佳范围内氧含量的多少是焙烧工段的关键,氧含量不足,除油剂骨架难形成,强度不足,氧含量达不到造孔剂,助剂不能充分分解,孔结构不合理,比表面积小,吸油率低,同时氧含量不足除油剂的外表氧分子少,对油的亲合力不足,活性低。
目前现有技术缺陷在于:其一,现有的除油剂焙烧辊道窑,因考虑生产速度,不设置升温区,使除油剂在急剧增加的外界温度下,会影响其本身强度,甚至炸开,降低了产品质量;其二,因为辊道窑的长度较长,且除油剂在焙烧过程中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以增加其活性和孔隙率,辊道窑的高温区距离入口较远,到达高温区后,已无多余氧气与除油剂反应,导致产品的活性和孔隙率较低;其三,现有的辊道窑采用明火对产品直接加热,明火直接加热会导致除油剂各个部位受热不均匀,而且不容易控制温度,导致产品质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热补氧式辊道窑,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可以保证产品的活性,不使用明火直接加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包括辊道窑,辊道窑包括升温区、高温区和冷却区,升温区、高温区均包括位于上方的焙烧室和下方的加热室,焙烧室与加热室通过加热板隔开,辊道穿过升温区、高温区和冷却区的焙烧室,辊道窑外设有燃气管道和供氧管道,燃气管道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升温区与高温区加热室内的炉头,供氧管道连接到升温区与高温区的加热室,辊道窑相对于高温区位置设有补氧管道,补氧管道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焙烧室。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除油剂在辊道的带动下由辊道窑入口进入升温区,辊道在辊道窑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辊道转动,使除油剂不断行进,因升温区内的炉头会由入口到与高温区衔接处逐渐增多,燃气管道向炉头内供应天然气,炉头可以点燃天然气,天然气可以在供氧管道的空气供应下不断燃烧,使升温区内的温度由升温区入口处的100度到与高温区的衔接处600度,逐渐并均匀的升高,由于整个高温区的加热温度均为600度,所以在升温区将加热温度在一定长度内,由100度逐渐增加到600度,除油剂的加热温度由递增代替了原有的激增,使除油剂避免了急剧的加热而导致发生膨胀过快而发生强度低或炸开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因为在辊道窑内,除油剂需要与氧气不断反应以增加活性,而从辊道窑入口进入的空气,在除油剂穿过升温区的过程中就会消耗的殆尽,所以在辊道窑的高温区处设置补氧管道,补氧管道靠气泵不断向其内泵入空气,补氧管道平行于辊道窑,并每隔1米的距离设置一条分管道连通高温区与补氧管道,使高温区内每隔1米就会有空气进行补充,保证了高温区内空气充足,保证了除油剂的活性和孔隙率;最后除油剂进入冷却区,在常温下经过20米的缓慢冷却,避免了热胀冷缩过快导致本实用新型强度不足,冷却区下方也设有炉头,是为了当环境比较特殊时或产品尺寸比较特殊时,高温区加热长度不足,通过使用部分冷却区延长高温区进行加热,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活性不受影响,且本辊道窑升温区与高温区的加热室与焙烧室通过加热板隔开,避免了明火直接加热,加热板采用碳硅板,碳硅板可以较好的从加热室内吸热并均匀的向焙烧室内辐射,起到加热的效果,使除油剂受热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升温区长度为15米-20米,高温区的长度为40米-50米,冷却区长度为15米-20米。升温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的升温得到较好的缓冲,既不浪费空间和时间,又在不影响除油剂强度的情况下,将除油剂的加热温度提高到600度,十分可靠,保证了除油剂的强度,高温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充分的进行加热,冷却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在常温下缓慢的冷却,避免热胀冷缩过快导致强度降低。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补氧管道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焙烧室的辊道下方位置。使氧气由下向上经过辊道上的除油剂,使氧气与除油剂充分接触,保证了除油剂有充足的氧气反应,保证了除油剂的活性。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冷却区上方设有冷却室,下方设有加热室,冷却室与加热室之间由加热板隔开,冷却区设有补氧管道扩充管和燃气管道扩充管,补氧管道扩充管和燃气管道扩充管分别通过阀门连通到供氧管道和燃气管道,补氧管道扩充管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加热室,燃气管道扩充管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加热室内的炉头。在不用时可以将阀门关闭,当因外界特殊天气或者特殊产品尺寸原因,导致高温区长度不足时,可打开阀门,使冷却区的炉头点燃天然气,相当于延长了高温区的长度,此应急措施可以使特殊条件下,延长高温区长度,来保证除油剂的活性,非常可靠。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加热板为碳硅板。碳硅板的吸热效果好,无污染,辐射均匀,可以较好的保证除油剂均匀的受热,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除油剂在辊道的带动下由辊道窑入口进入升温区,辊道在辊道窑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辊道转动,使除油剂不断行进,因升温区内的炉头会由入口到与高温区衔接处逐渐增多,燃气管道向炉头内供应天然气,炉头可以点燃天然气,天然气可以在供氧管道的空气供应下不断燃烧,使升温区内的温度由升温区入口处的100度到与高温区的衔接处600度,逐渐并均匀的升高,由于整个高温区的加热温度均为600度,所以在升温区将加热温度在一定长度内,由100度逐渐增加到600度,除油剂的加热温度由递增代替了原有的激增,使除油剂避免了急剧的加热而导致发生膨胀过快而发生强度低或炸开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因为在辊道窑内,除油剂需要与氧气不断反应以增加活性,而从辊道窑入口进入的空气,在除油剂穿过升温区的过程中就会消耗的殆尽,所以在辊道窑的高温区处设置补氧管道,补氧管道靠气泵不断向其内泵入空气,补氧管道平行于辊道窑,并每隔1米的距离设置一条分管道连通高温区与补氧管道,使高温区内每隔1米就会有空气进行补充,保证了高温区内空气充足,保证了除油剂的活性和孔隙率;最后除油剂进入冷却区,在常温下经过20米的缓慢冷却,避免了热胀冷缩过快导致本实用新型强度不足,冷却区下方也设有炉头,是为了当环境比较特殊时或产品尺寸比较特殊时,高温区加热长度不足,通过使用部分冷却区延长高温区进行加热,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活性不受影响,且本辊道窑升温区与高温区的加热室与焙烧室通过加热板隔开,避免了明火直接加热,加热板采用碳硅板,碳硅板可以较好的从加热室内吸热并均匀的向焙烧室内辐射,起到加热的效果,使除油剂受热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长度,升温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的升温得到较好的缓冲,既不浪费空间和时间,又在不影响除油剂强度的情况下,将除油剂的加热温度提高到600度,十分可靠,保证了除油剂的强度,高温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充分的进行加热,冷却区的长度可以使除油剂在常温下缓慢的冷却,避免热胀冷缩过快导致强度降低。
所述的分管到位置,使氧气由下向上经过辊道上的除油剂,使氧气与除油剂充分接触,保证了除油剂有充足的氧气反应,保证了除油剂的活性。
所述的冷却区,在不用时可以将阀门关闭,当因外界特殊天气或者特殊产品尺寸原因,导致高温区长度不足时,可打开阀门,使冷却区的炉头点燃天然气,相当于延长了高温区的长度,此应急措施可以使特殊条件下,延长高温区长度,来保证除油剂的活性,非常可靠。
所述的加热板,碳硅板的吸热效果好,无污染,辐射均匀,可以较好的保证除油剂均匀的受热,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图中:1、辊道窑;2、升温区;3、高温区;4、冷却区;5、焙烧室;6、加热室;7、加热板;8、燃气管道;9、供氧管道;10、补氧管道;11、冷却室;12、炉头;13、辊道;14、补氧管道扩充管;15、燃气管道扩充管;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包括辊道窑1,辊道窑1包括升温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升温区2、高温区3均包括位于上方的焙烧室5和下方的加热室6,焙烧室5与加热室6通过加热板7隔开,辊道13穿过升温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的焙烧室5,辊道窑1外设有燃气管道8和供氧管道9,燃气管道9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升温区2与高温区3的加热室6内的炉头,供氧管道9连接到升温区2与高温区3的加热室6,辊道窑1相对于高温区3位置设有补氧管道10,补氧管道10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3焙烧室5。
实施例2: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升温区2长度为20米,高温区3的长度为50米,冷却区4长度为15米。
实施例3:在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基础上,补氧管道10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3焙烧室5的辊道13下方位置,冷却区4上方设有冷却室11,下方设有加热室6,冷却室11与加热室6之间由加热板7隔开,冷却区4设有补氧管道扩充管14和燃气管道扩充管15,补氧管道扩充管14和燃气管道扩充管15分别通过阀门16连通到供氧管道9和燃气管道8,补氧管道扩充管14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4加热室6,燃气管道扩充管15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4加热室7内的炉头。
实施例4:在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加热板7为碳硅板。
操作步骤与工作原理:
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除油剂在辊道13的带动下由辊道窑1入口进入升温区2,辊道13在辊道窑1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辊道1转动,使除油剂不断行进,因升温区2内的炉头12会由入口到与高温区3衔接处逐渐增多,燃气管道8向炉头12内供应天然气,炉头12可以点燃天然气,天然气可以在供氧管道9的空气供应下不断燃烧,使升温区2内的温度由升温区入口处的100度到与高温区3的衔接处600度,逐渐并均匀的升高,由于整个高温区3的加热温度均为600度,所以在升温区2将加热温度在一定长度内,由100度逐渐增加到600度,除油剂的加热温度由递增代替了原有的激增,使除油剂避免了急剧的加热而导致发生膨胀过快而发生强度低或炸开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因为在辊道窑1内,除油剂需要与氧气不断反应以增加活性,而从辊道窑1入口进入的空气,在除油剂穿过升温区2的过程中就会消耗的殆尽,所以在辊道窑1的高温区处设置补氧管道10,补氧管道10靠气泵不断向其内泵入空气,补氧管道10平行于辊道窑1,并每隔1米的距离设置一条分管道连通高温区3与补氧管道10,使高温区3内每隔1米就会有空气进行补充,保证了高温区3内空气充足,保证了除油剂的活性;最后除油剂进入冷却区4,在常温下经过20米的缓慢冷却,避免了热胀冷缩过快导致本实用新型强度不足,冷却区4下方也设有炉头12,是为了当环境比较特殊时或产品尺寸比较特殊时,高温区3加热长度不足,通过使用部分冷却区4延长高温区3进行加热,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活性不受影响,且本辊道窑1升温区2与高温区3的加热室6与焙烧室5通过加热板7隔开,避免了明火直接加热,加热板7采用碳硅板,碳硅板可以较好的从加热室6内吸热并均匀的向焙烧室5内辐射,起到加热的效果,使除油剂受热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冷却区,在不用时可以将阀门16关闭,当因外界特殊天气或者特殊产品尺寸原因,导致高温区3长度不足时,可打开阀门16,使冷却区4的炉头12点燃天然气,相当于延长了高温区3的长度,此应急措施可以使特殊条件下,延长高温区3长度,来保证除油剂的活性,非常可靠。

Claims (5)

1.一种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包括辊道窑(1),其特征在于,辊道窑(1)包括升温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升温区(2)、高温区(3)均包括位于上方的焙烧室(5)和下方的加热室(6),焙烧室(5)与加热室(6)通过加热板(7)隔开,辊道(13)穿过升温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的焙烧室(5),辊道窑(1)外设有燃气管道(8)和供氧管道(9),燃气管道(8)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升温区(2)与高温区(3)加热室(6)内的炉头(12),供氧管道(9)连接到升温区(2)与高温区(3)的加热室(6),辊道窑(1)相对于高温区(3)位置设有补氧管道(10),补氧管道(10)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3)焙烧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升温区(2)长度为15米-20米,高温区(3)的长度为40米-50米,冷却区(4)长度为15米-2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其特征在于,补氧管道(10)通过分管道连接到高温区(3)焙烧室(5)的辊道(13)下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冷却区(4)上方设有冷却室(11),下方设有加热室(6),冷却室(11)与加热室(6)之间由加热板(7)隔开,冷却区(4)设有补氧管道扩充管(14)和燃气管道扩充管(15),补氧管道扩充管(14)和燃气管道扩充管(15)分别通过阀门(16)连通到供氧管道(9)和燃气管道(8),补氧管道扩充管(14)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4)加热室(6),燃气管道扩充管(15)通过分管道连接到冷却区(4)加热室(6)内的炉头(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补氧式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加热板(7)为碳硅板。
CN201420431001.7U 2014-07-31 2014-07-31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Active CN204085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1001.7U CN204085163U (zh) 2014-07-31 2014-07-31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1001.7U CN204085163U (zh) 2014-07-31 2014-07-31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5163U true CN204085163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1001.7U Active CN204085163U (zh) 2014-07-31 2014-07-31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51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0629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中间高两端低的窑炉
CN112050632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能耗的窑炉实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0629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中间高两端低的窑炉
CN112050632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能耗的窑炉实现方法
CN112050632B (zh) * 2019-06-06 2022-12-30 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能耗的窑炉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3344U (zh) 干压异性磁瓦全自动辊道窖
CN203443278U (zh) 一种陶瓷远红外聚氨酯合成革涂层烘箱
CN204085163U (zh) 外热补氧式辊道窑
CN201583150U (zh) 一种陶瓷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3980876U (zh) 一种高效节能日用陶瓷燃气窑炉
CN203814492U (zh) 炭化炉热能槟榔熏烤炉
CN204085169U (zh) 一种莫来石砖生产线专用隧道窑余热节能系统
CN202494347U (zh) 隧道式窑炉余热利用综合节能装置
CN204757701U (zh) 一种余热利用和平衡急冷风量的节能窑炉
CN202993787U (zh) 节能快速干燥窑
CN203408987U (zh) 一种轧制镁合金输送辊道的保温装置
CN203571762U (zh) 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回风综合吸收装置
CN203642630U (zh) 双重加热式干燥窑
CN105352329A (zh) 一种余热利用和平衡急冷风量的节能窑炉
CN203196599U (zh) 热风循环加热糖包衣原料搅拌器
CN104955185A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加热器及箱式多用炉
CN204356285U (zh) 机制炭轨道窑炉
CN204214282U (zh) 一种高孔洞率页岩空心砌块焙烧窑余热利用装置
CN204298230U (zh) 玻璃熔化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100791U (zh) 隧道窑余热回收内置锅炉
CN204679364U (zh) 一种建筑幕墙热循环试验装置
CN204478799U (zh) 双体式节能回转熔块炉
CN202754187U (zh) 改进的隧道烘箱
CN204329042U (zh) 一种新型蓄热室
CN203964689U (zh) 基于大型化炉窑的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5420 North of West Zhanghuang Road, Wujiaqiao Village, Fenghuang Town,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Pengd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5420 North of West Zhanghuang Road, Wujiaqiao Village, Fenghuang Town,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IBO P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