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0565U - 一种快速换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换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0565U
CN204080565U CN201420507111.7U CN201420507111U CN204080565U CN 204080565 U CN204080565 U CN 204080565U CN 201420507111 U CN201420507111 U CN 201420507111U CN 204080565 U CN204080565 U CN 204080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tirring cage
cylinder
gea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71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向军
徐漫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5071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0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0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05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换枕机,是由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轨道车、发电机、液压系统箱、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第三摄像组件、第四摄像组件和监视器组成;轨道车安装有多个脚轮和两个纵梁,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发电机和液压系统箱设置在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监视器设于牵引车驾驶室内;本实用新型能将轨枕间的石碴快速排放于集石箱体内,并自动分离排出石碴中沙土;能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换枕工作;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线路修理“天窗”作业时间,完成换枕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换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养护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换枕机。
背景技术
铁路轨枕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沉降和振动的原因,个别轨枕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在进行轨枕更换的过程中,采用人工作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能在有效的列车通行间隙(俗称:天窗)内完成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换枕机。
本实用新型是由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轨道车、发电机、液压系统箱、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第三摄像组件、第四摄像组件和监视器组成。轨道车安装有多个脚轮和两个纵梁,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发电机和液压系统箱设置在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轨道车由工程车牵引,监视器设于牵引车驾驶室内,发电机为油泵和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系统箱内设有油箱、油泵、各种液压控制阀;
所述的振动旋挖排石机由旋挖排石装置和振动装置组成;
所述的旋挖排石装置由两个第一升降机构、两个旋挖组件和驱动系统组成;
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八个双耳环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上横梁连接板上设有数个螺栓孔;
所述的旋挖组件是由两个第一右旋搅笼、四个第二右旋搅笼、四个左旋搅笼、十个搅笼套筒、五个导石筒、十个自润滑衬套、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十个第一推力轴承、十二个第二推力轴承和十二个六角螺母组成,第一右旋搅笼设有搅笼轴、轴肩、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其他左右旋搅笼与第一右旋搅笼结构相似,无第二轴颈;搅笼套筒上设有方形卡槽、四个尖爪和轴孔,导石筒设有两个方形法兰盘
所述的驱动系统由两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支架、两个第一齿轮、四个第二齿轮、四个齿轮轴、二十四个第三齿轮、齿轮箱体和齿轮箱上盖组成,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设有输出轴,齿轮箱体上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四个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四个齿轮轴孔、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和八个左旋搅笼轴孔,齿轮箱体连接板上设有数个螺栓孔,齿轮箱上盖设有与齿轮箱体对应的轴孔;
所述的振动装置是由第一升降机构的上横梁、数个弹性连接组件、齿轮箱体和第一振动电机组成,弹性连接组件由链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螺母和垫片组成。
所述的石碴集排装置是由箱体、下横梁、联动门、第二振动电机、数个弹性连接组件、两个油缸和沙土排出组件组成,箱体设有底板、倾斜箱底、两个第一排石门、第二排石门、两个凹槽、两个U形槽、电机室、两个端盖和八个耳环组成,底板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倾斜箱底设有数个筛孔,端盖设有排沙土嘴;下横梁设有连接板和凹槽,连接板上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凹槽利于设置振动电机;联动门是由横梁、两个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组成,弹性连接组件是由链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垫片和螺母组成;沙土排出组件是由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右旋搅笼、左旋搅笼、两个推力轴承和两个螺母组成,左旋搅笼设有轴颈、内六角孔和外螺纹轴段,右旋搅笼设有轴颈、外六角轴段和外螺纹轴段;
所述的振动推石装置是由第二升降机构、四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杆和两个振动推石组件组成,第二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第一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是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和四个悬臂;
所述的振动推石组件是由吊架、第三振动电机、两个第二油缸、两个推头、四个连接件和四个弹性连接组件组成,吊架上对称设有四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双耳环;第三振动电机左右两端固连有方形连接板;第二油缸的缸体设有法兰盘,第二油缸的缸体中部对称位置固连两个具有内螺纹孔的短圆柱,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端设有法兰盘;推头上设有方形法兰盘;连接件上设有具有螺栓孔的方形耳环和具有外螺纹的圆杆;弹性连接组件是由连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和螺母组成;
所述的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是由第三升降机构、两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拉杆、两个连接组件和两个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组成,第三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连接组件由倒U型架、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和两个螺栓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是由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一齿轮、齿轮轴、两个第二齿轮、两个转轴、两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齿轮箱体、齿轮箱上盖、四个推力轴承和四个六角螺母组成,拉杆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
所述的提轨转枕装置是由提轨装置和转枕装置组成,提轨装置是由固定套筒、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两个伸缩臂和两个提轨油缸组成,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的缸筒中间对称位置设有连接底板、活塞杆、活塞杆自由端设有法兰盘,固定套筒设有两个双耳环,伸缩臂设有圆弧形曲面,提轨油缸的缸体上固连有加力板和单耳环,提轨油缸活塞杆伸出端固连有撑板;
所述的转枕装置由第四升降机构和转枕组件组成,第四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第一双耳环和四个第二双耳环;转枕组件由拉压杆、支撑杆、转杆和弹性定位卡组成,拉压杆设有双耳环和单耳环,支撑杆设有第一单耳环、第二单耳环、双耳环和限位杆,转杆设有单耳环和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
所述的推拉轨枕装置是由固定套筒、伸缩套筒、油缸、两个第一阻力组件、两个第二阻力组件和抓取组件组成,固定套筒上设有两个第一双耳环、两个第二双耳环和四个方孔,伸缩套筒上设有两个第一曲面阻力滑道、两个第二曲面阻力滑道、两个安装沉孔、两个单耳环和长方槽;油缸的缸体上设有法兰盘、活塞杆伸出端设有法兰盘;第一阻力组件是由第一阻力杆、扭簧和销轴组成,第一阻力杆设有销孔和圆柱面,第二阻力组件是由第二阻力杆、扭簧和销轴组成,第二阻力杆设有销孔和圆柱面;
所述的抓取组件是由机械爪、机械爪加力组件和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组成,机械爪是由第一杠杆、第二杠杆、两个第一销轴、两个压板和两个第二销轴组成,第一杠杆上设有定位板、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二杠杆上设有定位板、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压板上固连防滑橡胶层和双耳环,机械爪加力组件是由推拉圆杆、套筒、第一截锥涨块、第二截锥涨块、两个撑块、两个滑动定位销、两个螺旋拉簧、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和两个加力板组成,推拉圆杆设有法兰盘、螺纹轴段和圆轴段;截锥涨块设有轴孔和锥面,撑块设有两个滑动定位销孔、两个安装螺旋拉簧槽、两个固连于其上的圆销、两个对称的少半椭圆锥孔和半圆孔,螺旋拉簧设有两个安装圆环,撑块双向限位板设有杠杆限位板和方孔,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是由悬架、第一半轴、第二半轴、两个扭簧、不完全齿轮和螺母组成,悬架设有轴孔、第一悬臂梁、第一齿条、第二悬臂梁、第二齿条,第一半轴设有双耳环、内螺纹孔和轴颈,第二半轴设有双耳环和外螺纹轴段;
所述的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第三摄像组件和第四摄像组件均由摄像头和摄像头支架组成;摄像头支架上设有与摄像头轴线共面的等腰梯形参考平面和底板,摄像头固连于摄像头支架上;
二十个自润滑衬套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的轴孔中,二十个第一推力轴承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的轴孔中,搅笼套筒的轴孔与吊筒轴孔同轴固连成一体,将余下的十九个吊筒和十九个搅笼套筒分别固连成一体,将导石筒的两个方形法兰盘分别卡入两个搅笼套筒的方形卡槽中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个导石筒与十八个搅笼套筒分别固连成一体,将两个吊筒轴孔分别与齿轮箱体底板的两个齿轮轴孔同轴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对固连于一体的搅笼套筒通过吊筒与齿轮箱固连;
第一右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第一右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三个第一右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将四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一右旋搅笼轴的第一轴颈上;
第二右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七个第二右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将八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左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左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七个左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将八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将齿轮轴同轴套设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中,第三齿轮套设固连于齿轮轴上,将余下的三个齿轮轴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中,将余下的四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齿轮轴上;
将齿轮箱上盖上的所有轴孔与其对应的所有轴同轴套设其上,使齿轮箱上盖与齿轮箱体合上,将十六个第二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和八个左旋搅笼轴上螺母预紧,第一振动电机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中部对称位置;
将四个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四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输出轴穿设马达支架中间轴孔,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与马达支架固连一体,第一齿轮固连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支架两侧轴孔同轴套设于两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将液压马达支架底板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上,将四个第二推力轴承分别套入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螺母预紧;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间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间对称位置,组成第一升降机构;
第一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升降机构下横梁上;
连接螺栓穿套于上横梁连接板螺栓孔中,螺旋压簧套设于连接螺栓上,连接螺栓穿套于齿轮箱体连接板上的螺栓孔中,另一个螺旋压簧套设于连接螺栓上,垫片套设于连接螺栓上螺母预紧,组成振动旋挖排石装置;
下横梁固连于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第二振动电机固连于箱体底板的下表面中部对称位置,链接螺栓穿过下横梁连接板螺栓孔,将螺旋压簧套设于链接螺栓上,然后穿过箱体底板螺栓孔,另一个螺旋压簧套设于链接螺栓上,垫片套设于链接螺栓上,螺母预紧,箱体与下横梁实现弹性连接;两个U形槽固连于倾斜箱底的下表面上,电机室的左右侧壁、U形槽、倾斜箱底和两个端盖形成两个独立的搅笼空间;
右旋搅笼从左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穿过电机室左侧壁轴孔,左旋搅笼从右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穿过电机室右侧壁轴孔,将第二齿轮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轴颈上,同时推左旋搅笼和右旋搅笼同轴相向运动,直至右旋搅笼的外六角轴段插入左旋搅笼之轴内六角孔中,将两个端盖分别套设于右旋搅笼外螺纹轴段和左旋搅笼外螺纹轴段上,通过螺钉将端盖固连于箱体的四个耳环上,将两个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右旋搅笼外螺纹轴段和左旋搅笼外螺纹轴段上,螺母预紧,第一齿轮固连于电机输出轴上,电机底板固连于电机室顶板下表面上,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将电机室盖板固连于箱体上,组成石碴集排装置;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第一油缸的缸的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第一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二升降机构;
第二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之底板固连于第二升降机构的下横梁上;
两个第二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分别与第三振动电机左右两端的方形连接板固连,四个连接件之圆杆的外螺纹段分别旋入两个第二油缸的缸体中部四个短圆柱内螺纹孔中,将吊架套设于其上,使连接件方形耳环置于吊架连接板上的双耳环中间,两个螺旋压簧分别置于连接件方形耳环与连接板上双耳环中间,使他们同轴,连接螺栓从右侧依次穿入连接板上双耳环一个螺栓孔、一个螺旋压簧、连接件方形耳环螺栓孔和连接板上双耳环另一个螺栓孔,螺母预紧,组成弹性连接组件,两个推头方形法兰盘分别固连于第二油缸活塞杆法兰盘上,组成振动推石组件;
四个吊杆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的四个悬臂上,四个吊杆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振动推石组件吊架上,组成振动推石装置;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三升降机构;
第三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第三升降机构下横梁上;
将推力轴承穿套到转轴上,然后转轴穿过齿轮箱体底部轴孔,将第二齿轮套设并固定在转轴上,将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固连于转轴下端,将第一齿轮套设并固定于齿轮轴上,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将齿轮箱上盖的三个轴孔与齿轮轴和两个转轴同轴固连于齿轮箱体上,推力轴承套设于转轴上端后螺母预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上,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与齿轮轴同轴固连,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
将倒U型架插入齿轮箱体两侧,再将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分别置入倒U型架两侧矩形滑槽底部,调整倒U型架的位置,使滑块的螺栓孔与齿轮箱体两侧螺纹孔同轴,将两个螺栓分别穿过滑块的螺栓孔旋入齿轮箱体两侧螺纹孔中,将两个拉杆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两端,两个拉杆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倒U型架上表面中间对称位置,组成轨枕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
固定套筒对称固连于轨道车两个纵梁上,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两个活塞杆伸出端法兰盘分别与伸缩臂固连后,穿套于固定套筒中,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的缸筒连接底板置于固定套筒中间对称位置并将两者固连成一体,提轨油缸的缸体单耳环与固定套筒的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组成提轨装置;
第四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提轨装置的固定套筒上;
将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再将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将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第一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再将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四升降机构;
拉压杆双耳环与支撑杆第二单耳环同轴穿入销轴,转杆单耳环与支撑杆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弹性定位卡固连于支撑杆限位杆下表面上,组成转枕组件;转枕组件之支撑杆的第一单耳环和拉压杆的单耳环分别与上横梁的两个第二双耳环同轴并穿入销轴,组成转枕装置;
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固连于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上,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均固连于悬架上;将第一截锥涨块和套筒依次套设于推拉圆杆上,将两个滑动定位销分别插入其中一个撑块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两个滑动定位销与另一个撑块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同轴并插入,两个螺旋拉簧置于两个撑块组成的两个螺旋拉簧槽中,螺旋拉簧两个安装圆环分别套设于两个撑块的两圆销上,将两个撑块套设于推拉圆杆上,然后将第二截锥涨块与第一个截锥涨块对称套设于推拉圆杆上,悬架轴孔套设推拉圆杆上螺母预紧,推拉圆杆法兰盘与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一体,油缸穿入固定套筒使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对称固连于固定套筒后端盖上,伸缩套筒沿推拉圆杆穿入固定套筒至其上两个安装沉孔正对两个撑块,将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对称插入两个安装沉孔中的两个撑块两侧,并将撑块双向限位板固连于伸缩套筒上,将两个加力板分别固连于两个撑块左右侧面上;扭簧、第一阻力杆和固定套筒的第一双耳环同轴后,将销轴穿入,组成第一阻力组件;扭簧、第二阻力杆和固定套筒第二双耳环同轴后,将销轴穿入,组成第二阻力组件;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左右两侧第一双耳环的两个第一阻力杆,压入固定套筒的两个方孔内,两个第一阻力杆的两个圆柱面始终压在伸缩套筒侧面上;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左右两侧第二双耳环的两个第二阻力杆,压入固定套筒的两个方孔内,两个第二阻力杆的两个圆柱面始终压在伸缩套筒侧面上,固定套筒固连于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
第一半轴穿套伸缩套筒左边单耳环后,将扭簧穿套于第一半轴上,再将不完全齿轮套设并固定在第一半轴的轴颈上,第二半轴穿套伸缩套筒右边单耳环后,将扭簧穿套于第二半轴上,再将第二半轴外螺纹轴段旋入第一半轴内螺纹孔中,第一杠杆的第一销孔与第一半轴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一销轴,第一杠杆第二销孔与压板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二销轴,第二杠杆的第一销孔与第二半轴的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一销轴,第二杠杆的第二销孔与压板的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二销轴,组成机械爪,机械爪在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控制下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将工作装置快速对准工作位置;
2.能将轨枕间的石碴快速排放于集石箱体内,并自动分离排出石碴中沙土;
3.能将集石箱体内的石碴快速回填到已换轨枕两侧;
4.能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换枕工作;
5.推拉轨枕的控制机构和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6.易于实现程序自动控制,操作方便;
7.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机械化作业率高,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线路修理“天窗”作业时间,完成换枕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旋挖排石装置和石碴集排装置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机构和驱动系统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横梁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石筒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搅笼套筒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右旋搅笼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旋挖排石装置部分件剖开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石碴集排装置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石碴集排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石碴集排装置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石碴集排装置左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石碴集排装置主视图。
图20是图19中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旋搅笼立体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旋搅笼立体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推石装置开始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推石装置结束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推石组件吊架上壁剖开立体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推石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29是图28的仰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之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齿轮箱前壁剖开立体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主视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之提轨转枕装置开始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之提轨转枕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图立体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38是图37左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之转枕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0是图39中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之转枕装置的转枕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之提轨装置非工作状态固定套筒前壁剖开主视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之提轨装置工作状态固定套筒前壁剖开主视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之推拉轨枕装置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之推拉轨枕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6是图45中的G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之推拉轨枕装置的固定套筒前壁剖开立体示意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之抓取组件运输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9是本实用新型之抓取组件推轨枕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0是本实用新型之抓取组件拉轨枕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之抓取组件的两个撑块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之抓取组件的撑块双向限位板立体示意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之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的第一半轴立体示意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之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的第二半轴立体示意图。
图55是本实用新型之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的悬架立体示意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之机械爪加力部分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58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组件左视图。
图59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组件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4、图23、图30、图35和图4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由振动旋挖排石装置1、石碴集排装置2、振动推石装置3、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4、提轨转枕装置5、轨枕推拉装置6、轨道车10、发电机11、液压系统箱12、第一摄像组件13、第二摄像组件14、第三摄像组件15、第四摄像组件16和监视器组成。轨道车安装有多个脚轮101和两个纵梁102,振动旋挖排石装置1、石碴集排装置2、振动推石装置3、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4、提轨转枕装置5、轨枕推拉装置6、发电机11和液压系统箱12设置在轨道车的两个纵梁102上,轨道车10由工程车牵引,监视器设于牵引车驾驶室内,发电机11为油泵和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系统箱12内设有油箱、油泵、各种液压控制阀;
请参阅图2至图13所示,所述的振动旋挖排石机1由旋挖排石装置90和振动装置94组成;
所述的旋挖排石装置90由两个第一升降机构91、两个旋挖组件92和驱动系统93组成;
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91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910和油缸911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910由下横梁9101、上横梁9102、两个第一摆杆9103、两个第二摆杆9104、连杆9105、六个销轴9106组成,下横梁9101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9107,上横梁9102上固连有八个双耳环9108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板9109,上横梁连接板9109上设有数个螺栓孔9110;
所述的旋挖组件92是由两个第一右旋搅笼920、四个第二右旋搅笼921、四个左旋搅笼922、十个搅笼套筒923、五个导石筒924、十个自润滑衬套925、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926、十个第一推力轴承927、十二个第二推力轴承928和十二个六角螺母929组成,第一右旋搅笼920设有搅笼轴9201、轴肩9202、第一轴颈9203和第二轴颈9204,其他左右旋搅笼与第一右旋搅笼920结构相似,无第二轴颈;搅笼套筒923上设有方形卡槽9231、四个尖爪9232和轴孔9233,导石筒924设有两个方形法兰盘9241
所述的驱动系统93由两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931、两个液压马达支架932、两个第一齿轮933、四个第二齿轮934、四个齿轮轴935、二十四个第三齿轮936、齿轮箱体937和齿轮箱上盖938组成,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931设有输出轴9311,齿轮箱体937上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9371、四个第一右旋搅笼轴孔9372、四个齿轮轴孔9373、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孔9374和八个左旋搅笼轴孔9375,齿轮箱体连接板9371上设有数个螺栓孔9376,齿轮箱上盖938设有与齿轮箱体937对应的轴孔;
所述的振动装置94是由第一升降机构91的上横梁9102、数个弹性连接组件941、齿轮箱体938和第一振动电机942组成,弹性连接组件941由链接螺栓9411、两个螺旋压簧9412、螺母9413和垫片9415组成。
请参阅图14至图22所示,所述的石碴集排装置2是由箱体20、下横梁21、联动门22、第二振动电机23、数个弹性连接组件24、两个油缸25和沙土排出组件26组成,箱体20设有底板201、倾斜箱底202、两个第一排石门203、第二排石门204、两个凹槽205、两个U形槽206、电机室207、两个端盖208和八个耳环209组成,底板201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2011,倾斜箱底202设有数个筛孔2021,端盖208设有排沙土嘴2081;下横梁21设有连接板210和凹槽211,连接板210上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2101,凹槽211利于设置第二振动电机23;联动门22是由横梁221、两个第一门板222和第二门板223组成,弹性连接组件24是由链接螺栓241、两个螺旋压簧242、垫片243和螺母244组成;沙土排出组件26是由电机261、第一齿轮262、第二齿轮263、左旋搅笼264、右旋搅笼265、两个推力轴承266和两个螺母267组成,如图8所示,左旋搅笼264设有轴颈2641、内六角孔2643和外螺纹轴段2642,右旋搅笼265设有轴颈2651、外六角轴段2653和外螺纹轴段2652;
请参阅图23至图29所示,所述的振动推石装置3是由第二升降机构30、四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杆31和两个振动推石组件34组成,第二升降机构30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32和第一油缸33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32是由下横梁320、上横梁321、两个第一摆杆322、两个第二摆杆323、连杆324、六个销轴325组成,下横梁320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3201,上横梁321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3211和四个悬臂3212;
所述的振动推石组件34是由吊架341、第三振动电机342、两个第二油缸343、两个推头344、四个连接件345和四个弹性连接组件346组成,吊架341上对称设有四个连接板3411,连接板3411上设有双耳环3412;第三振动电机342左右两端固连有方形连接板3421;第二油缸343的缸体设有法兰盘3431,第二油缸343的缸体中部对称位置固连两个具有内螺纹孔的短圆柱3432,第二油缸343活塞杆的伸出端设有法兰盘3433;推头344上设有方形法兰盘3441;连接件345上设有具有螺栓孔的方形耳环3451和具有外螺纹的圆杆3452;弹性连接组件346是由连接螺栓3461、两个螺旋压簧3462和螺母3463组成;
请参阅图30至图34所示,所述的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4是由升降机构40、两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拉杆41、两个连接组件42和两个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43组成,升降机构40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44和油缸45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44由下横梁440、上横梁441、两个第一摆杆442、两个第二摆杆443、连杆444、六个销轴445组成,下横梁440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4401,上横梁441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4411;连接组件42由倒U型架421、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422和两个螺栓423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43是由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430、第一齿轮431、齿轮轴432、两个第二齿轮433、两个转轴434、两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435、齿轮箱体436、齿轮箱上盖437、四个推力轴承438和四个六角螺母439组成,拉杆41设有第一法兰盘411和第二法兰盘412;
请参阅图35、图36、图42和图43所示,所述的提轨转枕装置5是由提轨装置51和转枕装置52组成,提轨装置51是由固定套筒510、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511、两个伸缩臂512和两个提轨油缸513组成,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511缸筒中间对称位置设有连接底板5111、活塞杆5112、活塞杆自由端设有法兰盘5113,固定套筒510设有两个双耳环5101,伸缩臂512设有圆弧形曲面5121,提轨油缸513缸体上固连有加力板5131和单耳环5132,提轨油缸513活塞杆伸出端固连有撑板5133;
请参阅图37至图41所示,转枕装置52由第四升降机构53和转枕组件56组成,第四升降机构53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54和油缸55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54由下横梁540、上横梁541、两个第一摆杆542、两个第二摆杆543、连杆544、六个销轴545组成,下横梁540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5401,上横梁541上固连有四个第一双耳环5411和四个第二双耳环5412;转枕组件56由拉压杆561、支撑杆562、转杆563和弹性定位卡564组成,拉压杆561设有双耳环5611和单耳环5612,支撑杆562设有第一单耳环5621、第二单耳环5622、双耳环5623和限位杆5624,转杆563设有单耳环5631和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5632;
请参阅图44至图56所示,所述的推拉轨枕装置6是由固定套筒61、伸缩套筒62、油缸63、两个第一阻力组件64、两个第二阻力组件65和抓取组件66组成,固定套筒61上设有两个第一双耳环611、两个第二双耳环612和四个方孔613,伸缩套筒62上设有两个第一曲面阻力滑道621、两个第二曲面阻力滑道622、两个安装沉孔623、两个单耳环624和长方槽625;油缸63的缸体上设有法兰盘631、活塞杆伸出端设有法兰盘632;第一阻力组件64是由第一阻力杆641、扭簧642和销轴643组成,第一阻力杆641设有销孔6411和圆柱面6412,第二阻力组件65是由第二阻力杆651、扭簧642和销轴643组成,第二阻力杆651设有销孔6511和圆柱面6512;
所述的抓取组件66是由机械爪67、机械爪加力组件68和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69组成,机械爪67是由第一杠杆671、第二杠杆672、两个第一销轴673、两个压板674和两个第二销轴675组成,第一杠杆671上设有定位板6711、第一销孔6712和第二销孔6713,第二杠杆672上设有定位板6721、第一销孔6722和第二销孔6723,压板674上固连防滑橡胶层6741和双耳环6742,机械爪加力组件68是由推拉圆杆681、套筒682、第一截锥涨块683、第二截锥涨块684、两个撑块685、两个滑动定位销686、两个螺旋拉簧687、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688和两个加力板689组成,推拉圆杆681设有法兰盘6811、螺纹轴段6812和圆轴段6813;截锥涨块683设有轴孔6831和锥面6832,撑块685设有两个滑动定位销孔6851、两个安装螺旋拉簧槽6852、两个固连于其上的圆销6853、两个对称的少半椭圆锥孔6854和半圆孔6855,螺旋拉簧687设有两个安装圆环6871,撑块双向限位板688设有杠杆限位板6881和方孔6882,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69是由悬架691、第一半轴692、第二半轴693、两个扭簧694、不完全齿轮695和螺母696组成,悬架691设有轴孔6911、第一悬臂梁6912、第一齿条6913、第二悬臂梁6914、第二齿条6915,第一半轴692设有双耳环6921、内螺纹孔6922和轴颈6923,第二半轴693设有双耳环6931和外螺纹轴段6932;
请参阅图57、图58和图59所示,第一摄像组件13和第二摄像组件14均由摄像头131和摄像头支架132组成,摄像头支架132上设有与摄像头131轴线共面的等腰梯形参考平面1321和底板1322,摄像头131固连于摄像头支架132上;
请参阅图2至图13所示,二十个自润滑衬套925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926的轴孔中,二十个第一推力轴承927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926的轴孔中,搅笼套筒的轴孔9233与吊筒926轴孔同轴固连成一体,将余下的十九个吊筒926和十九个搅笼套筒923分别固连成一体,将导石筒924的两个方形法兰盘9231分别卡入两个搅笼套筒923的方形卡槽9231中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个导石筒924与十八个搅笼套筒923分别固连成一体,将两个吊筒926轴孔分别与齿轮箱体底板的两个齿轮轴孔9373同轴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对固连于一体的搅笼套筒923通过吊筒926与齿轮箱938固连;
第一右旋搅笼轴9201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9233、吊筒926轴孔、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9372同轴穿入至第一右旋搅笼轴的轴肩9202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927接触,将余下的三个第一右旋搅笼轴9201穿入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9372,将四个第三齿轮936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一右旋搅笼轴9201的第一轴颈9203上;
第二右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9233、吊筒936轴孔、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9374同轴穿入至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926的第一推力轴承927接触,将余下的七个第二右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9374,将八个第三齿轮936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左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9233、吊筒925轴孔、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9375同轴穿入至左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926的第一推力轴承927接触,将余下的七个左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9375,将八个第三齿轮936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将齿轮轴935同轴套设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9373中,第三齿轮936套设固连于齿轮轴935上,将余下的三个齿轮轴935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9373中,将余下的四个第三齿轮936分别套设并固连于齿轮轴935上;
将齿轮箱上盖937上的所有轴孔与其对应的所有轴同轴套设其上,使齿轮箱上盖937与齿轮箱体938合上,将十六个第二推力轴承928分别套设于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和八个左旋搅笼轴上螺母929预紧,第一振动电机942固连于齿轮箱上盖937中部对称位置。
将四个第二齿轮934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四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9204上,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输出轴9311穿设马达支架932中间轴孔,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931与马达支架932固连一体,第一齿轮933固连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输出轴9311上,液压马达支架932两侧轴孔同轴套设于两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9204上,将液压马达支架932底板固连于齿轮箱上盖937上,将四个第二推力轴承928分别套入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9204上螺母929预紧;
第一摆杆9103、第二摆杆9104和连杆9105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9106,另一个第一摆杆9103和第二摆杆9104与连杆9105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9106,两个第二摆杆9104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9102上的两个双耳环9108同轴穿入销轴9106,两个第一摆杆9103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9101上的两个双耳环9107同轴穿入销轴9106,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910,再与上横梁9102和下横梁9101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910,油缸911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9101的中间对称位置,油缸911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9102的中间对称位置,组成第一升降机构91;
摄像组件13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1322固连于第一升降机构91下横梁9101上。
连接螺栓9211穿套于上横梁9113连接板9120螺栓孔9121中,螺旋压簧9212套设于连接螺栓9211上,连接螺栓9211穿套于齿轮箱体9129连接板9130上的螺栓孔9131中,另一个螺旋压簧9212套设于连接螺栓9211上,垫片套设于连接螺栓9211上螺母9213预紧,组成振动旋挖排石装置1;
请参阅图14至图22所示,下横梁21固连于轨道车10的两个纵梁102上,第二振动电机23固连于箱体20底板201的下表面中部对称位置,链接螺栓241穿过下横梁21连接板210螺栓孔2101,将螺旋压簧242套设于链接螺栓241上,然后穿过箱体20底板201螺栓孔2011,另一个螺旋压簧242套设于链接螺栓241上,垫片243套设于链接螺栓241上,螺母244预紧,箱体20与下横梁21实现弹性连接;两个U形槽206固连于倾斜箱底202的下表面上,电机室207的左右侧壁、U形槽206、倾斜箱底202和两个端盖208形成两个独立的搅笼空间;右旋搅笼265从左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2651穿过电机室207左侧壁轴孔,左旋搅笼264从右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2641穿过电机室207右侧壁轴孔,将第二齿轮263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264轴颈2641上,同时推左旋搅笼264和右旋搅笼265同轴相向运动,直至右旋搅笼265的外六角轴段2653插入左旋搅笼264之轴内六角孔2643中,将两个端盖208分别套设于左旋搅笼外螺纹轴段2642和右旋搅笼外螺纹轴段2652上,通过螺钉将端盖208固连于箱体20的四个耳环209上,将两个推力轴承266分别套设于左旋搅笼264的轴上和右旋搅笼265的轴上,螺母267预紧,第一齿轮262固连于电机261输出轴上,电机261底板固连于电机室207顶板下表面上,使第一齿轮262与第二齿轮263啮合,将电机室207盖板固连于箱体20上,组成石碴集排装置2。
请参阅图23至图29所示,第一摆杆322、第二摆杆323和连杆32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325,另一个第一摆杆322和第二摆杆323与连杆32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325,两个第二摆杆323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321上的两个双耳环3211同轴穿入销轴325,两个第一摆杆322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320上的两个双耳环3201同轴分别穿入销轴325,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32,再与上横梁321和下横梁320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32,第一油缸33的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320的中部对称位置,第一油缸33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321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二升降机构30;
摄像组件14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1322固连于第二升降机构30下横梁320上。
两个第二油缸343的缸体法兰盘3431分别与第三振动电机342左右两端的方形连接板3421固连,四个连接件345之圆杆3452的外螺纹段分别旋入两个第二油缸343缸体中部四个短圆柱3432内螺纹孔中,将吊架341套设于其上,使连接件345方形耳环3451置于吊架341连接板3411上的双耳环3412中间,两个螺旋压簧3462分别置于连接件345方形耳环3451与连接板3411上双耳环3412中间,使他们同轴,连接螺栓3461从右侧依次穿入连接板3411上双耳环3412一个螺栓孔、一个螺旋压簧3462、连接件345方形耳环3451螺栓孔和连接板3411上双耳环3412另一个螺栓孔,螺母3463预紧,组成弹性连接组件346,两个推头344方形法兰盘3441分别固连于第二油缸343活塞杆法兰盘3433上,组成振动推石组件34;
四个吊杆31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321的四个悬臂3212上,四个吊杆31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振动推石组件34吊架341上,组成振动推石装置3。
请参阅图30至图34所示,第一摆杆442、第二摆杆443和连杆44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445,另一个第一摆杆442和第二摆杆443与连杆44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445,两个第二摆杆443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441上的两个双耳环4411同轴,分别穿入销轴445,两个第一摆杆442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440上的两个双耳环4401同轴,分别穿入销轴445,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44,上横梁441和下横梁440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44,油缸45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440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45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441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三升降机构40;
摄像组件15通过摄像头支架132的底板1322固连与第三升降机构下横梁440上;
将推力轴承439穿套到转轴434上,然后转轴434穿过齿轮箱体437底部轴孔,将第二齿轮433套设并固定在转轴434上,将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435固连于转轴434下端,齿轮轴432从上端插入齿轮箱体437底部轴孔,然后将第一齿轮431套设并固定在齿轮轴432上,第一齿轮431与两个第二齿轮433啮合在一起,将齿轮箱上盖437的三个轴孔与齿轮轴432和两个转轴434同轴固连于齿轮箱体436上,推力轴承439套设于转轴434上端后螺母预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430固连于齿轮箱上盖437上,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430与齿轮轴432共轴固连,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43;
将倒U型架421插入齿轮箱体436两侧,再将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422分别置入倒U型架421两侧矩形滑槽4211底部,调整倒U型架421的位置,使滑块422的螺栓孔与齿轮箱体436两侧螺纹孔同轴,将两个螺栓423分别穿过滑块422的螺栓孔旋入齿轮箱体436两侧螺纹孔中,将两个拉杆41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441两端,两个拉杆41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倒U型架421上表面中间对称位置,组成轨枕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4;
请参阅图35至图43所示,固定套筒510对称固连于轨道车两个纵梁102上,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511两个活塞杆伸出端法兰盘5112分别与伸缩臂512固连后,穿套于固定套筒510中,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511缸筒连接底板5111置于固定套筒510中间对称位置并将两者固连成一体,提轨油缸513缸体的单耳环5132与固定套筒510的双耳环5101同轴穿入销轴,组成提轨装置51;
摄像组件16通过摄像头支架132的底板1322固连提轨装置51的固定套筒510;
将第一摆杆542、第二摆杆543和连杆54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545,再将另一个第一摆杆442和第二摆杆443与连杆444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445,将两个第二摆杆543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541上的两个第一双耳环5411同轴,分别穿入销轴545,再将两个第一摆杆542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540的两个双耳环5401同轴,分别穿入销轴545,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54,再与上横梁541和下横梁540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54,油缸55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540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55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541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四升降机构53;
拉压杆561双耳环5611与支撑杆562第二单耳环5622同轴穿入销轴,转杆563单耳环5631与支撑杆562双耳环5623同轴穿入销轴,弹性定位卡564固连于支撑杆562限位杆5624下表面上,组成转枕组件56;转枕组件56之支撑杆562的第一单耳环5621和拉压杆561的单耳环5612分别与上横梁541的两个第二双耳环5412同轴并穿入销轴,组成转枕装置52;
请参阅图44至图56所示,第一齿条6913和第二齿条6915分别固连于第一悬臂梁6912和第二悬臂梁6914上,第一悬臂梁6912和第二悬臂梁6914分别固连于悬架691上;将第一截锥涨块683和套筒682依次套设于推拉圆杆681上,将两个滑动定位销686分别插入其中一个撑块685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6851,两个滑动定位销686与另一个撑块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6851同轴并插入,两个螺旋拉簧687置于两个撑块685组成的两个螺旋拉簧槽6852中,螺旋拉簧两个安装圆环6871分别套设于两个撑块的两圆销6853上,将两个撑块685套设于推拉圆杆681上,然后将第二截锥涨块684与第一个截锥涨块683对称套设于推拉圆杆681上,悬架轴孔6911套设推拉圆杆681上螺母696预紧,推拉圆杆681法兰盘6811与油缸活塞杆法兰盘632固连一体,油缸63穿入固定套筒61使油缸63的缸体法兰盘631对称固连于固定套筒61后端盖上,伸缩套筒62沿推拉圆杆681穿入固定套筒61至其上两个安装沉孔623正对两个撑块685,将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688对称插入两个安装沉孔623中的两个撑块685两侧,并将撑块双向限位板688固连于伸缩套筒62上,将两个加力板689分别固连于两个撑块685左右侧面上;扭簧642、第一阻力杆641和固定套筒61的第一双耳环611同轴后,将销轴643穿入,组成第一阻力组件64;扭簧642、第二阻力杆651和固定套筒第二双耳612环同轴后,将销轴643穿入,组成第二阻力组件65;在扭簧642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61左右两侧第一双耳环611的两个第一阻力杆641,压入固定套筒61的两个方孔613内,两个第一阻力杆641的两个圆柱面6412始终压在伸缩套筒62侧面上;在扭簧642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61左右两侧第二双耳环612的两个第二阻力杆651,压入固定套筒61的两个方孔613内,两个第二阻力杆651的两个圆柱面6512始终压在伸缩套筒62侧面上,固定套筒61固连于轨道车的两个纵梁102上;
第一半轴692穿套伸缩套筒62左边单耳环624后,将扭簧694穿套于第一半轴692上,再将不完全齿轮套设并固定在第一半轴692的轴颈6923上,第二半轴693穿套伸缩套筒62右边单耳环624后,将扭簧694穿套于第二半轴693上,再将第二半轴693外螺纹轴段6932旋入第一半轴692内螺纹孔6922,第一杠杆671的第一销孔6712与第一半轴692的双耳环6921同轴穿入第一销轴673,第一杠杆671的第二销孔6713与压板673的双耳环6732同轴穿入第二销轴675,第二杠杆672第一销孔6722与第二半轴693双耳环6931同轴穿入第一销轴673,第二杠杆672第二销孔6723与压板673双耳环6732同轴穿入第二销轴675,组成机械爪67,机械爪67在不完全齿轮695与第一齿条6913和第二齿条6915控制下处于水平状态,抓取组件66非工作状态如图48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1.排石筛分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运行至两排旋挖搅笼位于待换轨枕两侧轨枕间,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一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待换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两排旋挖搅笼位于待换轨枕两侧轨枕间,石碴集排装置位于待换轨枕正上方,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升降机构油缸有杆腔,液压系统同步阀确保两个油缸活塞杆同步回缩,升降机构托带两排搅笼降低至搅笼接触石碴,液压系统同步阀确保两个驱动马达同步转动,驱动马达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两排旋挖搅笼转动,第一振动电机工作使两排搅笼实现振动旋挖,石碴通过导石筒快速排入石碴集排装置的箱体中,第二振动电机开始工作使石碴集排装置箱体振动,倾斜箱底筛孔将沙土陆续分离到两个U形槽内,电机直驱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使左旋搅笼和右旋搅笼同步转动,将两个U形槽内的沙土通过固连于两个端盖上的排沙土嘴排出,升降机构托带两排搅笼降低至其底部略低于轨枕下表面时,待换轨枕两侧石碴排完,升降机构油缸停止工作,图2所示位置,驱动马达、第一振动电机和电机延迟数秒,高压油进入升降机构油缸无杆腔,升降机构托带两排搅笼升高至图1所示位置;
第一摄像组件和监视器能将两排旋挖搅笼快速对准待更换轨枕两侧轨枕间;第一升降机构中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确保第一升降机构上横梁与下横梁始终平行,以保证搅笼轴线始终与钢轨下表面垂直,以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排石工作;第一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在不增加升降机构油缸活塞杆拉力的情况下,能加快搅笼下移速度,搅笼套筒尖爪有利于搅笼快速旋入轨枕间石碴中,快速排出轨枕间石碴,
2.推钢轨下面石碴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左移至振动推石装置下横梁位于待换轨枕的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二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待换轨枕右侧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两个振动推石吊架位于待换轨枕两侧轨枕间,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第一油缸有杆腔,第一油缸活塞杆回缩,升降机构托带两个振动推石吊架降低至其底部接触轨枕间路基,第一油缸停止工作,图23所示位置;第三振动电机开始工作,同时高压油进入四个第二油缸无杆腔,液压系统同步阀使四个活塞杆同步伸出推着与其固连的推头,使推头振动外移,将钢轨下石碴推至轨枕两端外,第二振动电机和四个第二油缸停止工作,图24所示位置;高压油进入四个第二油缸有杆腔,活塞杆拉着推头回缩至两侧钢轨间,第二油缸停止工作,图23所示位置;高压油进入第一油缸无杆腔,升降机构托带振动推石装置升高至图1所示位置,第二油缸停止工作;
第二摄像组件和监视器能快速将两个振动推石装置对准待更换轨枕两侧轨枕间;第二升降机构中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确保第二升降机构上横梁与下横梁始终平行,以保证吊架的上表面始终与钢轨下表面平行,以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推石工作;第三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在不增加活塞杆推力的情况下,能加快推头的外移速度,清石效率高。
3.拆卸螺母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左移至轨枕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下横梁位于待换轨枕的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三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待换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四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与四个固连于轨枕上的螺栓同轴,如图30所示,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回缩,第三升降机构托带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下降至四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套设于四个待拆螺母上,若下降略有过大,滑块在倒U型架矩形滑槽内滑动缓冲,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中的同步阀使高压油同时驱动两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使两个第一齿轮同时转动,第一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使转轴转动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转动,内六角套筒旋下螺母,磁性使旋下的螺母留在内六角套筒内,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伸出,第三升降机构托带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升高至图1所示位置,油缸停止工作,完成拆卸螺母工作;
第三摄像组件和监视器能快速将轨道车停在四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对准待更换轨枕的四个螺栓位置上;第三升降机构中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确保第三升降机构上横梁与下横梁始终平行,以保证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的轴线始终与轨枕螺栓轴线平行,可以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拆装螺母工作。
4.转动待换轨枕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左移至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与待换轨枕螺栓同轴位置,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待换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左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两个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与两个固连于轨枕上的螺栓同轴,如图35所示,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拉两侧伸缩臂回缩,使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油缸轴线与钢轨下表面垂直,提轨油缸的加力板与钢轨下表面贴合,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同步阀保证高压油同时进入两个提轨油缸无杆腔,活塞杆伸出,当固连于活塞杆的撑板接触路基并将其压实后,随着活塞杆的不断伸出,提轨油缸的缸体托带加力板向上运动,使钢轨被顶起,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提轨油缸保压,高压油进入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有杆腔,活塞杆回缩第四升降机构托带转枕组件下降,使转杆上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套设于轨枕螺栓上,如图35所示,随着活塞杆不断回缩,转杆驱动轨枕作平面运动至其转过90°,转杆上的圆杆卡入弹性定位卡,支撑杆上的限位杆限制转杆继续转动,转枕结束,如图36所示,第四升降机构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提轨油缸的有杆腔,提轨油缸活塞杆拉着撑板回缩,钢轨下落至原位置,提轨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推两侧伸缩臂伸出,伸缩臂圆弧曲面推动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图1所示位置,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保压;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向右移,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转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高压油进入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无杆腔,活塞杆伸出第四升降机构托带转枕组件升高至适于轨道车左右移动的高度,高压油停止进入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无杆腔,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升降机构油缸保压;
第四摄像组件和监视器能将快速轨道车停在四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对准更换轨枕的四个螺栓位置上;第四升降机构中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确保第四升降机构上横梁与下横梁始终平行,以保证转杆上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套的轴线始终与轨枕螺栓轴线平行,可以适应直线和曲线铁轨路段转动工作。
5.推待换坏轨枕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左移至推拉轨枕装置固定套筒位于已转90°的待换轨枕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待换轨枕左侧相邻轨枕左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推拉轨枕装置固定套筒位于已转90°的待换轨枕正上方,如图44所示,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无杆腔使活塞杆推着推拉圆杆开始伸出,沿两个撑块半圆柱孔组成的圆孔滑动,固连于第一悬架上的第一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不完全齿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同步转动,铰接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端的双耳环使机械爪由水平位置开始转动,当第一截锥涨块的部分锥面与两个撑块组成的后椭圆锥面接触时,机械爪转至接近铅垂位置,第一齿条与不完全齿轮结束啮合,机械爪在两个扭簧的作用下转至铅垂位置不动,两个压板转入待拉轨枕两侧,两个撑块前面推动其双向限位板开始运动,双向限位板拖带伸缩套筒开始向前伸出,机械爪也随伸缩套筒向前伸出,第一阻力杆上的圆柱面沿伸缩套筒两侧面开始滑动,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活塞杆推着推拉圆杆继续伸出,第一阻力杆在扭簧的作用下滑入伸缩套筒第一曲面滑道内侧,第一阻力杆作用于曲面滑道的阻力阻碍伸缩套筒向前滑动,与推拉圆杆同步伸出的第一截锥涨块的部分锥面压入两个撑块组成的后椭圆锥面,两个撑块克服螺旋拉簧拉力沿滑动定位销开始左右滑动,固连于撑块上的加力板向外推压机械爪的杠杆上端,使铰接于机械爪的杠杆下端的两个压板夹住待换坏轨枕,此时第一阻力杆滑出伸缩套筒第一曲面阻力滑道沿沿伸缩套筒两侧面滑动,抓取组件推待换坏轨枕工作状态如图49所示,推拉轨枕装置工作状态如图44所示,高压油停止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电磁换向阀的中位推拉轨枕装置油缸保压,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拉两侧伸缩臂回缩,使两个提轨油缸绕其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油缸轴线与钢轨下表面垂直,提轨油缸的加力板与钢轨下表面贴合,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同步阀保证高压油同时进入两个提轨油缸无杆腔,活塞杆伸出,当固连于活塞杆的撑板接触路基并将其压实后,随着活塞杆的不断伸出,提轨油缸的缸体托带加力板向上运动,使钢轨顶起,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提轨油缸保压;高压油开始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机械爪随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活塞杆继续伸出推着机械爪将坏轨枕推出钢轨间,高压油停止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无杆腔,高压油开始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拉着推拉圆杆回缩至第一截锥涨块部分锥面与两个撑块组成的后椭圆锥面刚脱开接触时,固连于第一悬架上的第一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反向啮合,不完全齿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克服两个第二扭簧的扭矩同步反向转动,铰接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端的双耳环使机械爪由铅垂位置开始反向转动,油缸活塞杆拉着推拉圆杆继续向后回缩,当第一截锥涨块和第二截锥涨块与两个撑块呈对称位置时,第一齿条与不完全齿轮结束啮合,机械爪回转至水平状态,机械爪在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控制下处于水平状态,伸缩套筒处于伸出状态,推拉轨枕装置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提轨油缸的有杆腔,提轨油缸活塞杆拉着撑板回缩,钢轨下落至原位置,提轨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推两侧伸缩臂伸出,伸缩臂圆弧曲面推动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图1所示位置,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第一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保压,推待换坏轨枕工作结束,牵引车牵引轨道车左移,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坏轨枕移开;
6.拉已摆好轨枕工作:待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好轨枕摆好后,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右移至推拉轨枕装置固定套筒位于已摆好轨枕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摆好轨枕左侧相邻轨枕左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推拉轨枕装置伸缩套筒位于已摆好轨枕正上方,如图44所示,高压油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有杆腔使活塞杆拉动推拉圆杆开始向后回缩,推拉圆杆沿两个撑块半圆孔组成的圆孔滑动,固连于悬架上的第二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不完全齿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同步转动,铰接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端的双耳环使机械爪由水平位置开始转动,当第二截锥涨块的部分锥面与两个撑块组成的前椭圆锥面接触时,机械爪转至接近铅垂位置,第二齿条与不完全齿轮结束啮合,机械爪在两个扭簧的作用下转至铅垂位置不动,两个压板转入待推轨枕两侧,两个撑块后面推动双向限位板开始运动,双向限位板拖带伸缩套筒开始向后回缩,机械爪也随伸缩套筒向后回缩,第二阻力杆上的圆柱面沿伸缩套筒两侧面开始滑动,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活塞杆拉动推拉圆杆继续向后回缩,第二阻力杆在扭簧的作用下滑入伸缩套筒第二曲面滑道内侧,第二阻力杆作用于曲面滑道的阻力阻碍伸缩套筒向后滑动,与推拉圆杆同步回缩的第二截锥涨块的部分锥面压入两个撑块组成的前椭圆锥面,使两个撑块克服螺旋拉簧拉力沿滑动定位销开始左右滑动,固连于撑块上的加力板向外推压机械爪的杠杆上端,使铰接于机械爪的杠杆下端的两个压板夹住已摆好轨枕,此时第二阻力杆滑出伸缩套筒第一曲面阻力滑道沿沿伸缩套筒两侧面滑动,抓取组件拉摆好轨枕工作状态如图50所示,推拉轨枕装置工作状态如图44所示,高压油停止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电磁换向阀的中位推拉轨枕装置油缸保压,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拉两侧伸缩臂回缩,使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油缸轴线与钢轨下表面垂直,提轨油缸的加力板与钢轨下表面贴合,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同步阀保证高压油同时进入两个提轨油缸无杆腔,活塞杆伸出,当固连于活塞杆的撑板接触路基并将其压实后,随着活塞杆的不断伸出,提轨油缸的缸体托带加力板向上运动,使钢轨被顶起,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提轨油缸保压;高压油开始进入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机械爪随推拉轨枕装置油缸活塞杆继续回缩拉动机械爪将摆好轨枕拉入钢轨间,高压油停止进入油缸有杆腔,高压油开始进入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推动推拉圆杆伸出使第二截锥涨块圆锥面与两个撑块组成的前面椭圆锥面刚脱开接触时,伸缩套筒停止滑动,固连于第二悬架上的第二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不完全齿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克服两个第二扭簧的扭矩同步反向转动,铰接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端的双耳环使机械爪由铅垂位置开始反向转动,油缸活塞杆推着推拉圆杆继续伸出,使第一截锥涨块和第二截锥涨块与两个撑块呈对称位置时,第二齿条与不完全齿轮结束啮合,机械爪回转至水平状态,推拉轨枕装置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提轨油缸的有杆腔,提轨油缸活塞杆拉着撑板回缩,钢轨下落至原位置,提轨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推两侧伸缩臂伸出,伸缩臂圆弧曲面推动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图1所示位置,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保压,完成拉入轨枕工作;第四摄像组件能快速将推拉轨枕装置机械爪对准待推出或拉入的轨枕;
7.转动已换好轨枕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向右移,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推入轨枕间的好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有杆腔,活塞杆回缩升降机构托带转枕组件下降至转杆上圆套筒与轨枕螺栓水平同轴停止,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左移至使转杆上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套设于轨枕螺栓上,观察到第四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拉入轨枕间的好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左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拉两侧伸缩臂回缩,使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油缸轴线与钢轨下表面垂直,提轨油缸的加力板与钢轨下表面贴合,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同步阀保证高压油同时进入两个提轨油缸无杆腔,活塞杆伸出,当固连于活塞杆的撑板接触路基并将其压实后,随着活塞杆的不断伸出,提轨油缸的缸体托带加力板向上运动,使钢轨被顶起,如图36所示,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提轨油缸保压;高压油进入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伸出第四升降机构托带转枕组件升高,转杆上的圆杆转离弹性定位卡,转杆圆套筒驱动轨枕作平面运动至轨枕反向转过90°至图35所示位置,转枕结束,第四升降机构油缸活塞杆继续伸出使转枕组件升高至图1所示位置,高压油停止进入升降机构油缸无杆腔,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升降机构油缸保压;高压油进入提轨油缸的有杆腔,提轨油缸活塞杆拉着撑板回缩,钢轨下落至原位置,提轨油缸停止工作,高压油进入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推两侧伸缩臂伸出,伸缩臂圆弧曲面推动两个提轨油缸绕耳环连接销轴转动至图1所示位置,电磁换向阀的中位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保压,固连于转杆圆套筒内的塑胶衬套能有效避免损坏轨枕螺栓螺纹。
8.安装螺母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右移至轨枕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下横梁位于已换轨枕的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三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换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四个留有螺母的内六角套筒与四个固连于轨枕上的螺栓同轴,油泵开始工作,高压油进入油缸有杆腔,油缸活塞杆回缩,第三升降机构托带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下降至内六角套筒中的螺母与已换轨枕螺栓接触,油缸停止工作,液压系统中的同步阀使高压油同时驱动两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使两个第一齿轮同时转动,第一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转轴转动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使其内螺母转动,螺母旋入螺栓并预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停止工作,图30所示位置;高压油进入油缸无杆腔,油缸活塞杆伸出,第三升降机构托带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升高至图1所示位置,油缸停止工作,安装螺母工作完成;
9.石碴回填工作: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右移至石碴集排装置位于已换轨枕正上方,在工程车驾驶室监视器屏幕观察,观察到第一摄像组件的参考平面与已换轨枕右侧相邻轨枕右侧铅垂平面共面时,工程车停止运动,石碴集排装置位于已换轨枕正上方,图14所示位置,高压油进入联动门开关的两个油缸无杆腔,液压系统同步阀确保两个油缸活塞杆同步伸出,同时托起两个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第二振动电机开始工作使箱体振动,石碴沿倾斜箱底从两个第一排石门和第二排石门排出至一半左右,工程车牵引轨道车右移至石碴集排装置位于已换轨枕相邻右侧轨枕正上方,近一半左右的石碴沿倾斜箱底从两个第一排石门和第二排石门排出,高压油进入两个油缸有杆腔,两个油缸活塞杆同步回缩,托带两个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回落,两个第一排石门和第二排石门关闭,石碴回填完成;换枕工作结束,工程车牵引轨道车离开。

Claims (1)

1.一种快速换枕机,其特征在于:是由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轨道车、发电机、液压系统箱、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第三摄像组件、第四摄像组件和监视器组成;轨道车安装有多个脚轮和两个纵梁,振动旋挖排石装置、石碴集排装置、振动推石装置、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提轨转枕装置、推拉轨枕装置、发电机和液压系统箱设置在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轨道车由工程车牵引,监视器设于牵引车驾驶室内,发电机为油泵和电机提供动力; 
所述的振动旋挖排石机由旋挖排石装置和振动装置组成; 
所述的旋挖排石装置由两个第一升降机构、两个旋挖组件和驱动系统组成; 
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八个双耳环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上横梁连接板上设有数个螺栓孔; 
所述的旋挖组件是由两个第一右旋搅笼、四个第二右旋搅笼、四个左旋搅笼、十个搅笼套筒、五个导石筒、十个自润滑衬套、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十个第一推力轴承、十二个第二推力轴承和十二个六角螺母组成,第一右旋搅笼设有搅笼轴、轴肩、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其他左右旋搅笼与第一右旋搅笼结构相似,无第二轴颈;搅笼套筒上设有方形卡槽、四个尖爪和轴孔,导石筒设有两个方形法兰盘 
所述的驱动系统由两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支架、两个第一齿轮、四个第二齿轮、四个齿轮轴、二十四个第三齿轮、齿轮箱体和齿轮箱上盖组成,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设有输出轴,齿轮箱体上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四个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四个齿轮轴孔、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和八个左旋搅笼轴孔,齿轮箱体连接板上设有数个螺栓孔,齿轮箱上盖设有与齿轮箱体对应的轴孔; 
所述的振动装置是由第一升降机构的上横梁、数个弹性连接组件、齿轮箱体和第一振动电机组成,弹性连接组件由链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螺母和垫片组成; 
所述的石碴集排装置是由箱体、下横梁、联动门、第二振动电机、数个弹性连接组件、两个油缸和沙土排出组件组成,箱体设有底板、倾斜箱底、两个第一排石门、第二排石门、两个凹槽、两个U形槽、电机室、两个端盖和八个耳环组成,底板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倾斜箱底设有数个筛孔,端盖设有排沙土嘴;下横梁设有连接板和凹槽,连接板上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凹槽利于设置振动电机;联动门是由横梁、两个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组成,弹性连接组件是由链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垫片和螺母组成;沙土排出组件是由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右旋搅笼、左旋搅笼、两个推力轴承和两个螺母组成,左旋搅笼设有轴颈、内六角孔和外螺纹轴段,右旋搅笼设有轴颈、外六角轴段和外螺纹轴段; 
所述的振动推石装置是由第二升降机构、四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杆和两个振动推石组件组成,第二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第一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是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和四个悬臂; 
所述的振动推石组件是由吊架、第三振动电机、两个第二油缸、两个推头、四个连接件和四个弹性连接组件组成,吊架上对称设有四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双耳环;第三振动电机左右两端固连有方形连接板;第二油缸的缸体设有法兰盘,第二油缸的缸体中部对称位置固连两个具有内螺纹孔的短圆柱,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端设有法兰盘;推头上设有方形法兰盘;连接件上设有具有螺栓孔的方形耳环和具有外螺纹的圆杆;弹性连接组件是由连接螺栓、两个螺旋压簧和螺母组成; 
所述的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是由第三升降机构、两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拉杆、两个连接组件和两个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组成,第三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连接组件由倒U型架、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和两个螺栓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是由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一齿轮、齿轮轴、两个第二齿轮、两个转轴、 两个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齿轮箱体、齿轮箱上盖、四个推力轴承和四个六角螺母组成,拉杆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 
所述的提轨转枕装置是由提轨装置和转枕装置组成,提轨装置是由固定套筒、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两个伸缩臂和两个提轨油缸组成,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的缸筒中间对称位置设有连接底板、活塞杆、活塞杆自由端设有法兰盘,固定套筒设有两个双耳环,伸缩臂设有圆弧形曲面,提轨油缸的缸体上固连有加力板和单耳环,提轨油缸活塞杆伸出端固连有撑板; 
所述的转枕装置由第四升降机构和转枕组件组成,第四升降机构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和油缸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由下横梁、上横梁、两个第一摆杆、两个第二摆杆、连杆、六个销轴组成,下横梁上固连有四个双耳环,上横梁上固连有四个第一双耳环和四个第二双耳环;转枕组件由拉压杆、支撑杆、转杆和弹性定位卡组成,拉压杆设有双耳环和单耳环,支撑杆设有第一单耳环、第二单耳环、双耳环和限位杆,转杆设有单耳环和内固连有塑胶衬套的圆套筒; 
所述的推拉轨枕装置是由固定套筒、伸缩套筒、油缸、两个第一阻力组件、两个第二阻力组件和抓取组件组成,固定套筒上设有两个第一双耳环、两个第二双耳环和四个方孔,伸缩套筒上设有两个第一曲面阻力滑道、两个第二曲面阻力滑道、两个安装沉孔、两个单耳环和长方槽;油缸的缸体上设有法兰盘、活塞杆伸出端设有法兰盘;第一阻力组件是由第一阻力杆、扭簧和销轴组成,第一阻力杆设有销孔和圆柱面,第二阻力组件是由第二阻力杆、扭簧和销轴组成,第二阻力杆设有销孔和圆柱面; 
所述的抓取组件是由机械爪、机械爪加力组件和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组成,机械爪是由第一杠杆、第二杠杆、两个第一销轴、两个压板和两个第二销轴组成,第一杠杆上设有定位板、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二杠杆上设有定位板、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压板上固连防滑橡胶层和双耳环,机械爪加力组件是由推拉圆杆、套筒、第一截锥涨块、第二截锥涨块、两个撑块、两个滑动定位销、两个螺旋拉簧、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和两个加力板组成,推拉圆杆设有法兰盘、螺纹轴段和圆轴段;截锥涨块设有轴孔和锥面,撑块设有两个滑动定位销孔、两个安装螺旋拉簧槽、两个固连于其上的圆销、两个对称的少半椭圆锥孔和半圆孔,螺旋拉簧设有两个安装圆环,撑块双向限位板设有杠杆限位板和方孔,机械爪位置控制组件是由悬架、第一半轴、第二半轴、两个扭簧、不完全齿轮和螺母组成,悬架设有轴孔、第一悬臂梁、第一齿条、第二悬臂梁、第二齿条,第一半轴设有双耳环、内螺纹孔和轴颈,第二半轴设有双耳环和外螺纹轴段; 
所述的第一摄像组件、第二摄像组件、第三摄像组件和第四摄像组件均由摄像头和摄像头支架组成;摄像头支架上设有与摄像头轴线共面的等腰梯形参考平面和底板,摄像头固连于摄像头支架上; 
二十个自润滑衬套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的轴孔中,二十个第一推力轴承分别穿套固连于二十个两端具有法兰盘的吊筒的轴孔中,搅笼套筒的轴孔与吊筒轴孔同轴固连成一体,将余下的十九个吊筒和十九个搅笼套筒分别固连成一体,将导石筒的两个方形法兰盘分别卡入两个搅笼套筒的方形卡槽中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个导石筒与十八个搅笼套筒分别固连成一体,将两个吊筒轴孔分别与齿轮箱体底板的两个齿轮轴孔同轴固连一体,将余下的九对固连于一体的搅笼套筒通过吊筒与齿轮箱固连; 
第一右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第一右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三个第一右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第一右旋搅笼轴孔,将四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一右旋搅笼轴的第一轴颈上; 
第二右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七个第二右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第二右旋搅笼轴孔,将八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第二右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左旋搅笼轴与对应的搅笼套筒轴孔、吊筒轴孔、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同轴穿入至左旋搅笼轴的轴肩与固连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轴承接触,将余下的七个左旋搅笼轴穿入齿轮箱体左旋搅笼轴孔,将八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轴的轴颈上; 
将齿轮轴同轴套设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中,第三齿轮套设固连于齿轮轴上,将余下的三个齿轮轴固连于轮箱体齿轮轴孔中,将余下的四个第三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齿轮轴上; 
将齿轮箱上盖上的所有轴孔与其对应的所有轴同轴套设其上,使齿轮箱上盖与齿轮箱体合上,将十六个第二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八个第二右旋搅笼轴和八个左旋搅笼轴上螺母预紧,第一振动电机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中部对称位置; 
将四个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并固连于四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输出轴穿设马达支架中间轴孔,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与马达支架固连一体,第一齿轮固连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支架两侧轴孔同轴套设于两个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将液压马达支架底板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上,将四个第二推力轴承分别套入第一右旋搅笼的第二轴颈上螺母预紧;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间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间对称位置,组成第一升降机构; 
第一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升降机构下横梁上; 
连接螺栓穿套于上横梁连接板螺栓孔中,螺旋压簧套设于连接螺栓上,连接螺栓穿套于齿轮箱体连接板上的螺栓孔中,另一个螺旋压簧套设于连接螺栓上,垫片套设于连接螺栓上螺母预紧,组成振动旋挖排石装置; 
下横梁固连于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第二振动电机固连于箱体底板的下表面中部对称位置,链接螺栓穿过下横梁连接板螺栓孔,将螺旋压簧套设于链接螺栓上,然后穿过箱体底板螺栓孔,另一个螺旋压簧套设于链接螺栓上,垫片套设于链接螺栓上,螺母预紧,箱体与下横梁实现弹性连接;两个U形槽固连于倾斜箱底的下表面上,电机室的左右侧壁、U形槽、倾斜箱底和两个端盖形成两个独立的搅笼空间; 
右旋搅笼从左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穿过电机室左侧壁轴孔,左旋搅笼从右端穿过搅笼空间至轴颈穿过电机室右侧壁轴孔,将第二齿轮套设并固连于左旋搅笼轴颈上,同时推左旋搅笼和右旋搅笼同轴相向运动,直至右旋搅笼的外六角轴段插入左旋搅笼之轴内六角孔中,将两个端盖分别套设于右旋搅笼外螺纹轴段和左旋搅笼外螺纹轴段上,通过螺钉将端盖固连于箱体的四个耳环上,将两个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右旋搅笼外螺纹轴段和左旋搅笼外螺纹轴段上,螺母预紧,第一齿轮固连于电机输出轴上,电机底板固连于电机室顶板下表面上,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将电机室盖板固连于箱体上,组成石碴集排装置;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第一油缸的缸的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第一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二升降机构; 
第二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之底板固连于第二升降机构的下横梁上; 
两个第二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分别与第三振动电机左右两端的方形连接板固连,四个连接件之圆杆的外螺纹段分别旋入两个第二油缸的缸体中部四个短圆柱内螺纹孔中,将吊架套设于其上,使连接件方形耳环置于吊架连接板上的双耳环中间,两个螺旋压簧分别置于连接件方形耳环与连接板上双耳环中间,使他们同轴,连接螺栓从右侧依次穿入连接板上双耳环一个螺栓孔、一个螺旋压簧、连接件方形耳环螺栓孔和连接板上双耳环另一个螺栓孔,螺母预紧,组成弹性连接组件,两个推头方形法兰盘分别固连于第二油缸活塞杆法兰盘上,组成振动推石组件; 
四个吊杆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的四个悬臂上,四个吊杆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振动推石组件吊架上,组成振动推石装置; 
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上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上横 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三升降机构; 
第三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第三升降机构下横梁上; 
将推力轴承穿套到转轴上,然后转轴穿过齿轮箱体底部轴孔,将第二齿轮套设并固定在转轴上,将具有磁性的内六角套筒固连于转轴下端,将第一齿轮套设并固定于齿轮轴上,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将齿轮箱上盖的三个轴孔与齿轮轴和两个转轴同轴固连于齿轮箱体上,推力轴承套设于转轴上端后螺母预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固连于齿轮箱上盖上,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与齿轮轴同轴固连,组成双螺母同步装拆组件; 
将倒U型架插入齿轮箱体两侧,再将两个具有螺栓孔的滑块分别置入倒U型架两侧矩形滑槽底部,调整倒U型架的位置,使滑块的螺栓孔与齿轮箱体两侧螺纹孔同轴,将两个螺栓分别穿过滑块的螺栓孔旋入齿轮箱体两侧螺纹孔中,将两个拉杆上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上横梁两端,两个拉杆下端法兰盘分别固连于两个倒U型架上表面中间对称位置,组成轨枕四螺母同步装拆装置; 
固定套筒对称固连于轨道车两个纵梁上,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两个活塞杆伸出端法兰盘分别与伸缩臂固连后,穿套于固定套筒中,使双活塞式双出杆液压油缸的缸筒连接底板置于固定套筒中间对称位置并将两者固连成一体,提轨油缸的缸体单耳环与固定套筒的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组成提轨装置; 
第四摄像组件通过摄像头支架底板固连于提轨装置的固定套筒上; 
将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再将另一个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与连杆的三个销孔同轴穿入销轴,将两个第二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上横梁上的两个第一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再将两个第一摆杆的两个销孔分别与下横梁的两个双耳环同轴,分别穿入销轴,组成串联平行四杆机构,再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铅垂对称面对称安装另外一个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固连于下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于上横梁的中部对称位置,组成第四升降机构; 
拉压杆双耳环与支撑杆第二单耳环同轴穿入销轴,转杆单耳环与支撑杆双耳环同轴穿入销轴,弹性定位卡固连于支撑杆限位杆下表面上,组成转枕组件;转枕组件之支撑杆的第一单耳环和拉压杆的单耳环分别与上横梁的两个第二双耳环同轴并穿入销轴,组成转枕装置; 
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固连于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上,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均固连于悬架上;将第一截锥涨块和套筒依次套设于推拉圆杆上,将两个滑动定位销分别插入其中一个撑块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两个滑动定位销与另一个撑块的两个滑动定位销孔同轴并插入,两个螺旋拉簧置于两个撑块组成的两个螺旋拉簧槽中,螺旋拉簧两个安装圆环分别套设于两个撑块的两圆销上,将两个撑块套设于推拉圆杆上,然后将第二截锥涨块与第一个截锥涨块对称套设于推拉圆杆上,悬架轴孔套设推拉圆杆上螺母预紧,推拉圆杆法兰盘与油缸活塞杆法兰盘固连一体,油缸穿入固定套筒使油缸的缸体法兰盘对称固连于固定套筒后端盖上,伸缩套筒沿推拉圆杆穿入固定套筒至其上两个安装沉孔正对两个撑块,将两个撑块双向限位板对称插入两个安装沉孔中的两个撑块两侧,并将撑块双向限位板固连于伸缩套筒上,将两个加力板分别固连于两个撑块左右侧面上;扭簧、第一阻力杆和固定套筒的第一双耳环同轴后,将销轴穿入,组成第一阻力组件;扭簧、第二阻力杆和固定套筒第二双耳环同轴后,将销轴穿入,组成第二阻力组件;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左右两侧第一双耳环的两个第一阻力杆,压入固定套筒的两个方孔内,两个第一阻力杆的两个圆柱面始终压在伸缩套筒侧面上;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于固定套筒左右两侧第二双耳环的两个第二阻力杆,压入固定套筒的两个方孔内,两个第二阻力杆的两个圆柱面始终压在伸缩套筒侧面上,固定套筒固连于轨道车的两个纵梁上; 
第一半轴穿套伸缩套筒左边单耳环后,将扭簧穿套于第一半轴上,再将不完全齿轮套设并固定在第一半轴的轴颈上,第二半轴穿套伸缩套筒右边单耳环后,将扭簧穿套于第二半轴上,再将第二半轴外螺纹轴段旋入第一半轴内螺纹孔中,第一杠杆的第一销孔与第一半轴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一销轴,第一杠杆第二销孔与压板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二销轴,第二杠杆的第一销孔与第二半轴的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一销轴,第二杠杆的第二销孔与压板的双耳环同轴穿入第二销轴,组成机械爪,机械爪在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控制下处于水平状态。 
CN201420507111.7U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快速换枕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80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111.7U CN204080565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快速换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111.7U CN204080565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快速换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0565U true CN204080565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711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80565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快速换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056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093A (zh) * 2014-09-04 2014-12-03 昆明学院 一种快速换枕机
CN106283989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昆明学院 一种转枕及推拉轨枕自动化装置
CN106320108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之自动化换枕机
CN106498819A (zh) * 2016-11-06 2017-03-15 昆明学院 一种机自动化快速换枕装置
CN112045871A (zh) * 2020-09-10 2020-12-08 东南大学 一种石材菠萝面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093A (zh) * 2014-09-04 2014-12-03 昆明学院 一种快速换枕机
CN104179093B (zh) * 2014-09-04 2016-04-27 昆明学院 一种快速换枕机
CN106283989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昆明学院 一种转枕及推拉轨枕自动化装置
CN106320108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之自动化换枕机
CN106498819A (zh) * 2016-11-06 2017-03-15 昆明学院 一种机自动化快速换枕装置
CN112045871A (zh) * 2020-09-10 2020-12-08 东南大学 一种石材菠萝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9095B (zh) 一种机械化轨枕更换机
CN104179096B (zh) 一种轨枕更换机
CN104195902A (zh) 一种全机械化快速换枕机
CN104195904B (zh) 一种机械化换枕机
CN204080565U (zh) 一种快速换枕机
CN104195899B (zh) 一种机械化快速转枕机
CN204023332U (zh) 一种轨枕更换机
CN204080563U (zh) 一种机械化轨枕更换机
CN204023324U (zh) 一种轨枕间机械化排填石碴机
CN104153261B (zh) 一种轨枕快速更换机
CN104195898B (zh) 一种提轨快速换枕机
CN204112180U (zh) 一种轨枕快速更换机
CN104164807A (zh) 一种提轨换枕机
CN204080559U (zh) 一种轨枕间机械化快速排填石碴机
CN204080564U (zh) 一种全机械化快速转枕机
CN204023333U (zh) 一种机械化换枕机
CN104179093B (zh) 一种快速换枕机
CN104179087B (zh) 一种轨枕间机械化排填石碴机
CN204023328U (zh) 一种提轨换枕机
CN104195901B (zh) 一种机械化转枕机
CN204023331U (zh) 一种全机械化快速换枕机
CN104179085B (zh) 一种轨枕间振动旋挖排填石碴机
CN204023334U (zh) 一种机械化转枕机
CN204080569U (zh) 一种提轨推拉轨枕装置
CN204023330U (zh) 一种机械化快速转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