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9144U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Google Patents
高速电梯限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9144U CN204079144U CN201420421642.4U CN201420421642U CN204079144U CN 204079144 U CN204079144 U CN 204079144U CN 201420421642 U CN201420421642 U CN 201420421642U CN 204079144 U CN204079144 U CN 204079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ial
- rope sheave
- speed
- rejection tablet
- mai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涉及一种用于轿厢、罐笼或箕斗的限速装置,包括绳轮,钢丝绳缠绕在绳轮上,绳轮上设有两个小轴,两个小轴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有一个异形甩片,两甩片之间连接有连杆,甩片和连杆形成四边形结构,甩片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甩片下方设有开关部件,甩片离心运动时能将开关部件打掉,使电梯断电。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动作速度准确、能快速制动电梯、限速效果好、使用维修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高速电梯限速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中检测、故障纠正或安全装置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轿厢、罐笼或箕斗的限速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限速器,是电梯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安全控制部件之一。它随时监测控制着轿厢的速度,当电梯在运行中无论何种原因使轿厢发生超速,即达到电梯额定速度的115%时,甚至发生坠落的危险时,能及时发出开关量信号,切断供电电路,使曳引机制动。如果电梯仍然无法制动,速度继续增加,则限速器会带动安装在轿厢底部的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强制制停,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
目前国内生产的高速限速器,如图13、图14所示,限速部件1'内只设置了一个用于制动限速器的滚轮2',在限速器制动时,完全靠一个滚轮2'与制动鼓3'摩擦来带动制动鼓3'转动,再由制动鼓3'上的豁口触发夹绳部件4'夹住钢丝绳5',这个摩擦力需要相当大才可以实现限速器的动作,滚轮2'会被很大的挤压力挤在限速部件1'和制动鼓3'之间,致使限速器复位时非常困难。此外,夹绳部件4'在复位时也非常困难,需要借助工具敲击,这也容易使限速器损坏。
另外,授权公告号为CN100575234C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梯限速器,采用由内外摩擦轮、摩擦轮柱、离心四边形构件、连杆、平衡弹簧组成的滚轮柱式超越离合器,但该限速器也存在以下不足:
1、两个摩擦轮不能保证同时制动,会造成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不准确,离散性较大。另外由于两个摩擦轮制动不同时,可能会造成零件受力不均匀变形,严重时会使限速器失效。
2、限速器需要设置两个开关,一个用于检测电气速度,另一个在机械动作时强行断开电路,成本较高。
3、上述专利限速器,主轴是不能旋转的,无法连接编码器,将其用于高速电梯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动作速度准确、能快速制动电梯、限速效果好、使用维修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高速电梯限速器。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包括角板、箱型支架,所述角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箱型支架固定在所述角板上,所述箱型支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所述箱型支架内设有绳轮部件,所述绳轮部件包括垂直布置的绳轮,钢丝绳缠绕在所述绳轮上,水平布置的主轴从前往后依次垂直穿过所述前侧板、绳轮、后侧板,所述绳轮的前表面上设有分布在所述主轴左、右两侧的第二小轴、第一小轴,所述第一小轴、第二小轴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有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异形甩片、第二异形甩片,所述主轴的上、下方横向布置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和第二异形甩片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第二异形甩片铰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的活动端、第二异形甩片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绳轮上,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的左右两侧且基本相互平行,所述箱型支架内还固设有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固定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开关部件的顶部设有向上伸出的开关触头,所述开关触头位于所述第二异形甩片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通过连杆、甩片等部件组成的四边形结构以及与其配合作用的绳轮部件,在电梯超速达到电气动作速度时,快速、方便地将电梯断电,这样的限速器操作简便、动作速度准确、能快速有效地打掉开关制停电梯,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绳轮的前方同轴布置有触发盘以及穿过所述触发盘并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触发套,所述触发盘的外缘底部设有水平面,其余部分为圆弧,所述第一异形甩片、第二异形甩片均位于所述绳轮和所述触发盘之间,所述第一异形甩片、第二异形甩片与所述绳轮之间还固设有两个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主轴上、下两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主轴弯曲的圆弧面,所述两个凸起部上的圆弧面相对,形成“()”形,所述圆弧面和所述触发套之间形成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窄的空隙,所述两根连杆相互平行,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空隙内,且能够在所述空隙内滚动,
还包括位于所述绳轮部件下方的夹绳部件,所述夹绳部件的左端固定在所述箱型支架的左侧板上,所述夹绳部件上方设有位于所述绳轮左下方的挂板,所述挂板上方螺纹连接复位杆,所述挂板前方设有拨杆触发部件,与所述主轴布置方向相同的销轴的前端与所述前侧板螺纹连接,后端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的左上端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拨杆触发部件的左下端穿设有与所述销轴布置方向相同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过盈配合,所述拨杆触发部件的右端与所述水平面接触,所述开关触头位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的下方,所述挂板上靠近所述限位轴的部位设有向上凹陷的弧面,所述限位轴与所述弧面贴合,所述挂板下表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两根导柱,所述导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前侧板夹绳部件的前板上,同方向布置在所述两根导柱之间的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挂板和所述前板的底边缘处,所述导柱的后方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相对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相离面为斜面的楔块,所述两个楔块的相离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楔块通过楔块轴固定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挂板的下表面上下方,所述两个楔块能够相向运动,所述钢丝绳还包括悬垂在所述绳轮的左侧的垂直段,所述垂直段位于所述两个楔块形成的夹槽内,还包括两个固定在上的在所述夹绳部件内左右布置且相对面为斜面的滑块,所述两个滑块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其中,位于最左端的所述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绳部件内,另一个所述滑块可以滑向所述最左端的滑块,所述两个楔块位于所述两个滑块之间,且能够沿所述滑块上的斜面向下运动。
电梯超速运行达到机械动作速度时,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的两个滚轮同步作用,同时夹紧触发套后与其他部件密切配合制停电梯,因而限速器精度高、动作速度准确、灵敏、快速、离散性小,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系数。而且,两个滚轮同时同步作用,零件受力均匀、不易变形,进一步改善了限速效果,延长了限速器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两根连杆平行布置后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第二异形甩片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连杆的运动幅度相同,两个甩片的离心幅度相同,大大提高了甩片动作的协调性、均衡性,进一步保证了两个滚轮能同时作用于触发套,因而大大提高了限速器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拨杆触发部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触发盘底端的前后侧面水平面接触,所述开关触头位于所述限位片的下方。限位片用于阻挡开关触头复位,保证了夹绳部件复位之前开关触头不能被复位,有效地保持了电梯的制动效果。而且,设置限位片后,就不用在夹绳部件中另行设置开关控制电梯的机械动作,因而简化了结构,节省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主轴和所述绳轮为过盈配合。这样的设置使绳轮在转动时稳定性更高、甩片的位置不会变化,进一步保证了两个滚轮能同时和触发套接触,提高了限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主轴的前端设有前轴承,所述前轴承位于所述触发套内,后端设有后轴承,所述前轴承、后轴承外分别设有前轴承座、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前侧板、后侧板上。装设轴承和轴承座大大提高了主轴的稳定性以及整个绳轮部件整体的稳定性,因而限速器的精度更高、制动更精准快速、限速效果更好。
优选地,其中所述触发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一个深沟球轴承。利用深沟球轴承的轴承游隙,能够使触发套的位置发生一定偏移,因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两个滚轮能同时接触触发套,使限速器的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其中所述主轴的前方连接编码器。限速器主轴转动时编码器就得到了限速器目前的转动方向、转动角速度等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电梯控制系统,然后控制系统会进行信息比对,进一步判断电梯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异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梯限速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A向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的又一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静止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动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中绳轮部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的D-D局部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中夹绳部件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中夹绳部件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中夹绳部件的后视图;
图13为目前国内高速限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目前国内高速限速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包括角板1、箱型支架2,角板1固定在地面上,箱型支架2固定在角板1上,箱型支架2包括前侧板3、后侧板31、左侧板32、右侧板。箱型支架2内设有绳轮部件5,绳轮部件5包括垂直布置的绳轮501,钢丝绳(图中未绘示)缠绕在绳轮501上,水平布置的主轴507从前往后依次垂直穿过前侧板3、绳轮501、后侧板31,其中,主轴507和绳轮501为过盈配合。主轴507的前端、后端均位于箱型支架2外,主轴507的前端设有前轴承(图中未绘示),后端设有后轴承(图中未绘示),前轴承、后轴承外分别设有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7,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7分别固定在前侧板3、后侧板31的外侧面上。设置轴承和轴承座提高了限速器工作过程中主轴507的稳定性,获得了更好的限速效果。
如图7所示,绳轮501的前表面上设有分布在主轴507左、右两侧的第二小轴5051、第一小轴505,第一小轴505、第二小轴5051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有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不与第一小轴505、第二小轴5051接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主轴507的上、下方横向布置有两根连杆503,连杆503位于第一异形甩片502和第二异形甩片5021围成的空间内,连杆5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铰接,形成四边形结构。
再如图7所示,为了调整甩片的速度以及为甩片提供向心力,绳轮501上还固定设有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21,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2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异形甩片502的活动端、第二异形甩片502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绳轮501上,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21分别位于四边形结构的左右两侧且基本相互平行。
如图3、图4所示,为了看清楚内部结构,前侧板3采用了省略画法。箱型支架2内还固设有开关部件11,开关部件11固定在前侧板3上,开关部件11的顶部设有向上伸出的开关触头1101,开关触头1101位于第二异形甩片5021的下方。其中,开关部件11为本领域常用部件,其具体结构以及与前侧板3的固定方式均可以按照常规手段设置,此处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的限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梯超速下行,达到需采用断电制动的电气动作速度时,绳轮501转动,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第一小轴505、第二小轴5051转动,第一异形甩片502或第二异形甩片5021的活动端离心甩出,将开关触头1101打掉,从而快速、方便地将电梯断电制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图5、图9所示,绳轮501的前方同轴布置有触发盘508以及穿过触发盘508并与触发盘508固定在一起的触发套506,触发盘508的外缘底部设有水平面5081,其余部分为圆弧,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均位于绳轮501和触发盘508之间。由于触发套506也在绳轮501和触发盘508之间,所以,必须将两个甩片也设置在绳轮501和触发盘508之间,这样,下述连接在连杆503上的滚轮504才能与触发套506啮合。
再结合图7、图8所示,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与绳轮501之间还固设有两个对称地分布在主轴507上、下两侧的凸起部51,凸起部51固定设置在绳轮501上。凸起部51靠近主轴507的一侧设有朝向主轴507弯曲的圆弧面511,两个凸起部51上的两个圆弧面511上下相对,形成“()”形,圆弧面511和触发套506之间形成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窄的空隙512。优选地,两根连杆503平行布置,然后与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503的中部铰接有滚轮504,滚轮504位于空隙512内,且能够在空隙512内滚动。两根连杆503平行布置保证了两个滚轮504的运动轨迹相同,以便同时与触发套506啮合。优选的,再结合图9所示,触发套506与主轴507之间设有一个深沟球轴承509。由于制造公差的存在,两个滚轮504可能不会同时与触发套506接触,所以在触发套506与主轴507之间设置深沟球轴承509,深沟球轴承509有一定的轴承游隙,当有一侧滚轮504与触发套506接触时,触发套506就会利用这个游隙在该侧滚轮504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偏移,瞬时与另一个滚轮504接触,在两个滚轮504的挤压产生的摩擦力下,触发套506跟随绳轮501一起转动,这样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两个滚轮504能同时接触触发套,使限速器的精度更高。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电梯限速器还包括位于绳轮部件5下方的夹绳部件6,夹绳部件6的左端固定在箱型支架2的左侧板32上。再结合图4所示,夹绳部件6上方设有位于绳轮501左下方的挂板601,挂板601上方螺纹连接复位杆609,当下述楔块604在最底处的时候,向上拉复位杆609把楔块604提起来,操作简单、方便,能快速使夹绳部件6复位。挂板601前方设有拨杆触发部件8,开关触头1101位于拨杆触发部件8的下方,与主轴507布置方向相同的销轴9的前端与前侧板3螺纹连接,后端与拨杆触发部件8的左上端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再结合图11所示,拨杆触发部件8的左下端穿设有与销轴9布置方向相同的限位轴801,限位轴801与拨杆触发部件8过盈配合。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与触发盘508底端的水平面5081接触。再结合图10所示,挂板601上靠近限位轴801的部位设有向上凹陷的弧面6011,限位轴801与弧面6011贴合。挂板601下表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606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两根导柱602,导柱602的底端固定在夹绳部件6的前板61上,同方向布置在两根导柱602之间的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60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挂板601和前板61的底边缘处。再结合图12所示,导柱602的后方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相对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相离面为斜面的楔块604,两个楔块604的相离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挂板601下方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左右延伸的长孔(图中未绘示),两个楔块轴605由后向前依次穿过楔块604、长孔(图中未绘示),将两个楔块604分别连接在挂板601上,两个楔块轴605在长孔内沿长孔的长度方向相向滑动,带动两个楔块604相向运动。钢丝绳还包括悬垂在绳轮501的左侧的垂直段,垂直段位于两个楔块604形成的夹槽内。夹绳部件6还包括位于前板61后方的护板(图中未绘示),以及连接前板61、护板且位于前板61、护板右侧的挡块63,两根上下布置的水平轴64穿过挡块63且与挡块63螺纹连接,两根水平轴64上均套设有碟簧65,碟簧65位于挡块63左侧,碟簧65的左侧设有两个左右布置、相对面为斜面的滑块608,两个滑块608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变小,位于最左端的滑块608固定在前板61、护板之间,前板61、护板上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长孔(图中未绘示),连接轴(图中未绘示)垂直穿过第二长孔以及靠近碟簧65的滑块608,将靠近碟簧65的滑块608设置在前板61、护板之间,连接轴在第二长孔内滑动,带动靠近碟簧65的滑块608滑动并向最左端的滑块608靠近。上述两个楔块604均位于两个滑块608之间,两个楔块604上的斜面分别和两个滑块608的斜面贴合,两个楔块604分别沿着两个滑块608上的斜面向下运动。
电梯开关触头1101被甩片打掉断电后,由于超速情况严重,电梯并未停运,而是仍然下行,电梯速度达到机械动作所需速度,此时,绳轮501加速顺时针转动,两个甩片继续在离心力作用下围绕小轴转动,带动两个连杆503运动,进而,铰接在连杆503上的两个滚轮504会在空隙512内沿着顺时针方向运动,逐渐接近触发套506,当滚轮504被紧紧夹持在圆弧面511和触发套506之间时,绳轮501继续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触发套506被带动一起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触发盘508一起转动,结合图5、图6所示,为机械制动使用状态图,触发盘508转动时,水平面5081与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脱离接触,触发盘508的外周上的圆弧段把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向下压,拨杆触发部件8围绕销轴9顺时针转动,使阻挡挂板601向下运动的限位轴801与弧面6011也脱离,失去了阻挡作用,这样,在重力和拉簧603收缩的共同作用下,挂板601沿导柱602向下运动,与挂板601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楔块604也向下运动,由于两个滑块608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因此,下行过程中,两个楔块604之间的夹槽也变得越来越窄,最终将夹槽内的钢丝绳夹紧,完成电梯的机械制动。
优选地,如图3、图4、图5所示,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2,限位片12与触发盘508底端的前后侧面接触,开关触头1101位于限位片12的下方。绳轮501静止时,拨杆触发部件8也静止,限位片12将触发盘508的底端夹持住,绳轮501转动时,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向下运动,限位片12随之下移,阻挡被打掉的开关触头1101复位。设置了限位片12能保证开关触头1101在夹绳部件6被复位杆609提升复位前不会复位,电梯一直处于断电状态,因而不必另外再设置开关在机械动作时强行断开电路,节省了使用成本。
另外,上述主轴507的前方还可以连接编码器,编码器的轴与主轴507通过联轴器连接。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高速电梯限速器,包括角板(1)、箱型支架(2),所述角板(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箱型支架(2)固定在所述角板(1)上,所述箱型支架(2)包括前侧板(3)、后侧板(31),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支架(2)内设有绳轮部件(5),所述绳轮部件(5)包括垂直布置的绳轮(501),钢丝绳缠绕在所述绳轮(501)上,水平布置的主轴(507)从前往后依次垂直穿过所述前侧板(3)、绳轮(501)、后侧板(31),所述绳轮(501)的前表面上设有分布在所述主轴(507)左、右两侧的第二小轴(5051)、第一小轴(505),所述第一小轴(505)、第二小轴(5051)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有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所述主轴(507)的上、下方横向布置有两根连杆(503),所述连杆(503)位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和第二异形甩片(5021)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连杆(5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铰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的活动端、第二异形甩片(502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绳轮(501)上,所述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21)分别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的左右两侧且基本相互平行,
所述箱型支架(2)内还固设有开关部件(11),所述开关部件(11)固定在所述前侧板(3)上,所述开关部件(11)的顶部设有向上伸出的开关触头(1101),所述开关触头(1101)位于所述第二异形甩片(502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501)的前方同轴布置有触发盘(508)以及穿过所述触发盘(508)并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触发套(506),所述触发盘(508)的外缘底部设有水平面(5081),其余部分为圆弧,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均位于所述绳轮(501)和所述触发盘(508)之间,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与所述绳轮(501)之间还固设有两个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主轴(507)上、下两侧的凸起部(51),所述凸起部(51)靠近所述主轴(507)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主轴(507)弯曲的圆弧面(511),所述两个凸起部(51)上的圆弧面(511)相对,形成“()”形,所述圆弧面(511)和所述触发套(506)之间形成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窄的空隙(512),所述两根连杆(503)相互平行,所述连杆(503)的中部铰接有滚轮(504),所述滚轮(504)位于所述空隙(512)内,且能够在所述空隙(512)内滚动,
还包括位于所述绳轮部件(5)下方的夹绳部件(6),所述夹绳部件(6)的左端固定在所述箱型支架(2)的左侧板(32)上,所述夹绳部件(6)上方设有位于所述绳轮(501)左下方的挂板(601),所述挂板(601)上方螺纹连接复位杆(609),所述挂板(601)前方设有拨杆触发部件(8),与所述主轴(507)布置方向相同的销轴(9)的前端与所述前侧板(3)螺纹连接,后端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的左上端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的左下端穿设有与所述销轴(9)布置方向相同的限位轴(801),所述限位轴(801)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过盈配合,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与所述水平面(5081)接触,所述开关触头(1101)位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的下方,所述挂板(601)上靠近所述限位轴(801)的部位设有向上凹陷的弧面(6011),所述限位轴(801)与所述弧面(6011)贴合,所述挂板(601)下表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606)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两根导柱(602),所述导柱(6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夹绳部件(6)的前板(61)上,同方向布置在所述两根导柱(602)之间的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60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挂板(601)和所述前板(61)的底边缘处,所述导柱(602)的后方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相对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相离面为斜面的楔块(604),所述两个楔块(604)的相离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楔块(604)通过楔块轴(605)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挂板(601)下方,所述两个楔块(604)能够相向运动,所述钢丝绳还包括悬垂在所述绳轮(501)的左侧的垂直段,所述垂直段位于所述两个楔块(604)形成的夹槽内,还包括两个在所述夹绳部件(6)内左右布置且相对面为斜面的滑块(608),所述两个滑块(608)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其中,位于最左端的所述滑块(608)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绳部件(6)内,另一个所述滑块(608)可以滑向所述最左端的滑块(608),所述两个楔块(604)位于所述两个滑块(608)之间,且能够沿所述滑块(608)上的斜面向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杆(503)平行布置后与所述第一异形甩片(502)、第二异形甩片(5021)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触发部件(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2),所述限位片(12)与所述触发盘(508)底端的前后侧面接触,所述开关触头(1101)位于所述限位片(1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07)和所述绳轮(501)为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07)的前端设有前轴承,所述前轴承位于所述触发套(506)内,后端设有后轴承,所述前轴承、后轴承外分别设有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7),所述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7)分别固定在所述前侧板(3)、后侧板(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套(506)与所述主轴(507)之间设有一个深沟球轴承(5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07)的前方连接编码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1642.4U CN204079144U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1642.4U CN204079144U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9144U true CN204079144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2164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9144U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914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2670A (zh) * | 2014-07-29 | 2014-12-10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CN106586760A (zh) * | 2016-12-12 | 2017-04-26 |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无机房电梯限速器自动复位的装置 |
CN107285158A (zh) * | 2017-08-08 | 2017-10-24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甩片式电梯限速器 |
CN111874774A (zh) * | 2020-08-31 | 2020-11-03 | 苏州尼隆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双联制动电梯限速器及其远程测试机构 |
-
2014
- 2014-07-29 CN CN201420421642.4U patent/CN20407914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2670A (zh) * | 2014-07-29 | 2014-12-10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CN104192670B (zh) * | 2014-07-29 | 2016-10-12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CN106586760A (zh) * | 2016-12-12 | 2017-04-26 |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无机房电梯限速器自动复位的装置 |
CN106586760B (zh) * | 2016-12-12 | 2019-01-25 |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无机房电梯限速器自动复位的装置 |
CN107285158A (zh) * | 2017-08-08 | 2017-10-24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甩片式电梯限速器 |
CN107285158B (zh) * | 2017-08-08 | 2024-06-11 |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甩片式电梯限速器 |
CN111874774A (zh) * | 2020-08-31 | 2020-11-03 | 苏州尼隆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双联制动电梯限速器及其远程测试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79144U (zh)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
CN104192670A (zh) | 高速电梯限速器 | |
CN101301976B (zh) | 电梯一体式安全装置 | |
CN104016205B (zh) | 电梯设备 | |
CN100575234C (zh) | 电梯限速器 | |
CN103342295B (zh) | 塔式起重机及其变幅机构和变幅方法 | |
CN110526094A (zh) | 带电子提拉安全钳的对重框 | |
CN203806898U (zh) | 电梯限速器 | |
CN201176347Y (zh) | 新颖的电梯限速器 | |
CN108584661B (zh) | 自动扶梯附加制动器装置 | |
CN102530749A (zh) | 一种新型起重机变幅机构 | |
CN206486135U (zh) | 一种电梯安全联动装置 | |
CN209522442U (zh) | 一种高速电梯用限速器的机械制动机构 | |
CN104595682A (zh) | 工作台防撞装置及具有它的压力机 | |
CN204150850U (zh) | 安全性高的渐进型电梯安全钳 | |
CN207671475U (zh) | 一种垂直升降设备的速度监测与制动装置 | |
CN105923498A (zh) | 电梯渐进式安全钳 | |
CN102050370B (zh) | 风机塔筒专用升降梯的上限位和防撞装置 | |
CN202181071U (zh) | 上运型自驱动全断面断带抓捕装置 | |
CN103953213A (zh) | 一种链条式机械停车设备松断链检测装置 | |
CN103482327B (zh) | 扭矩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 | |
CN203283812U (zh) | 新型断带抓捕器 | |
CN107539856B (zh) | 一种电梯限速器 | |
CN102748069B (zh) | 一种带式输送机整体被动式断带保护装置及方法 | |
CN205397779U (zh) | 一种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2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