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3661U -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3661U
CN204073661U CN201420388729.6U CN201420388729U CN204073661U CN 204073661 U CN204073661 U CN 204073661U CN 201420388729 U CN201420388729 U CN 201420388729U CN 204073661 U CN204073661 U CN 204073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as
liquid
air inlet
sepa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8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京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 Chi Hydrog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子京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子京 filed Critical 李子京
Priority to CN201420388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3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3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3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壳体,其为一密闭腔体结构;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气管,其为一端从外界经由壳体下端经壳体腔内向壳体上端延伸的管道,所述进气管上端与壳体上端不接触;折流板,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壳体内的进气管上端,所述折流板与进气管上端面和壳体上端均不接触。本实用新型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是集冷却、重力和碰撞为一体的气液分离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气液系统,直接安装在混合气体后端,是同时冷却和气液分离的综合理想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程机械设备中,把甲醇裂解成清洁能源醇氢后将高温醇氢冷却成低温醇氢的同时,将醇蒸汽与氢气分离开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源和环境,人类要过舒适的生活,就离不开挖掘机、推土机、洒水车、压路机、装载机、摊铺机、平地机、旋挖钻机、沥青拌合设备、混凝土拌合设备等工程建设机械设备以及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建筑机械、汽、柴油发电机……等等,凡是使用内燃机的各种设备都离不开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人类要生产及生活,就离不开柴、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等燃料,这些资源不仅日益减少,价格越来越贵,而且燃烧它们所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环境,使大气温度升高,诱发出许多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能源、环保和减排是人类必须尽快解决的三大难题,早在数十年前,人类就渴望能找到可再生的、不污染环境的、廉价的、动力与汽油、柴油相当的新能源,代替石油。而醇氢是一种可再生的、不污染环境的、热值和爆炸力都比汽油、柴油大的、价格少于汽油、柴油价的三分之一的新能源。可代替汽油、柴油用于内燃机做燃料,也可用于工业和民用。
醇氢燃料现已逐步用于汽车上,但现有技术是:醇氢在储氢筒内,用筒外的风吹冷却,这不仅浪费了热能,而且没有在筒内用水冷的效果好。同时,甲醇在分解成气球甲醇在分解成氢气的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内掺杂着甲醇蒸汽和水蒸汽,使氢气不纯,影响醇氢的燃烧效果,现有冷却技术并没有对醇氢内的甲醇蒸汽和水蒸汽进行专门的分离。
鉴于上述描述,亟待有一种冷却醇氢的同时又能对醇氢内的甲醇蒸汽和水蒸汽进行有效分离的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本发明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是集冷却、重力和碰撞为一体的气液分离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气液系统,直接安装在混合气体后端,是同时冷却和气液分离的综合理想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一些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为一密闭腔体结构;
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
进气管,其为一端从外界经由壳体下端经壳体腔内向壳体上端延伸的管道,所述进气管上端与壳体上端不接触;
折流板,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壳体内的进气管上端,所述折流板与进气管上端面和壳体上端均不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还包括:
分隔板,其围绕进气管和折流板设置,并且所述分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抵靠在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将壳体分隔成内外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分别为气液分离腔和冷却腔;
多个冷却板,其一端固设在所述分隔板外侧壁上,所述冷却板另一端向所述冷却腔内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还包括:
出气管,其设置在壳体上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疏水阀,其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疏水阀与所述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进液管,其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出液管,其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轴向方向与所述壳体轴向方向平行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上端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折流板所在平面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疏水阀为圆盘式蒸汽疏水阀。
优选的是,所述折流板正对进气管上端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凹坑。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为一长条形板体。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还包括:
端堵板,其设置在壳体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气液分离腔采用特殊设计,遇到下端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凹陷的折流板的阻挡,高热气体会折流而行,而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折流板的下端面上,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疏水阀排出;利用气液的比重不同,当高热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管突然进入到气液分离腔内这个比较大的空间时,高热混合气体的体积突然放大,使高热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降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气体的多次变转方向,不断甩碰到器壁上,多次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气体向上流出,液体向下汇集;冷却腔为冷热交换腔,冷却腔内可以通入冷却液体与高热混合气体通过进行换热降低高热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腔内还设置有多个冷却板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将高热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冷凝分离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2,其为一密闭腔体结构;
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壳体2内,气液分离器包括:
进气管10,其为一端从外界经由壳体2下端经壳体2腔内向壳体2上端延伸的管道,进气管10上端与壳体2上端不接触;
折流板5,其通过连接件12设置在壳体2内的进气管10上端,折流板5与进气管10上端面和壳体2上端均不接触。
气液分离腔采用特殊设计,遇到下端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凹陷的折流板5的阻挡,高热气体会折流而行,而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折流板5的下端面上,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疏水阀排出;利用气液的比重不同,当高热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管10突然进入到气液分离腔内这个比较大的空间时,高热混合气体的体积突然放大,使高热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降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气体的多次变转方向,不断甩碰到器壁上,多次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气体向上流出,液体向下汇集;
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还包括:
分隔板13,其围绕进气管10和折流板5设置,并且分隔板13上端和下端分别抵靠在壳体2的上端和下端,将壳体2分隔成内外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分别为气液分离腔和冷却腔;
多个冷却板4,其一端固设在分隔板13外侧壁上,冷却板4另一端向冷却腔内延伸。
冷却腔为冷热交换腔,冷却腔内可以通入冷却液体与高热混合气体通过进行换热降低高热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腔内还设置有多个冷却板4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将高热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冷凝分离干燥。
壳体2还包括:
出气管8,其设置在壳体2上端,出气管8与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疏水阀6,其设置在壳体2下端,疏水阀6与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进液管1,其设置在壳体2侧壁上;
出液管9,其设置在壳体2侧壁上。
进气管10轴向方向与壳体2轴向方向平行设置。
进气管10上端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折流板5所在平面垂直。
疏水阀6为圆盘式蒸汽疏水阀6。
折流板5正对进气管10上端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凹坑。
连接件12为一长条形板体。
壳体2还包括:
端堵板,其设置在壳体2上端面上。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为一密闭腔体结构;
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
进气管,其为一端从外界经由壳体下端经壳体腔内向壳体上端延伸的管道,所述进气管上端与壳体上端不接触;
折流板,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壳体内的进气管上端,所述折流板与进气管上端面和壳体上端均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隔板,其围绕进气管和折流板设置,并且所述分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抵靠在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将壳体分隔成内外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分别为气液分离腔和冷却腔;
多个冷却板,其一端固设在所述分隔板外侧壁上,所述冷却板另一端向所述冷却腔内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出气管,其设置在壳体上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疏水阀,其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疏水阀与所述气液分离腔相连通;
进液管,其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出液管,其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轴向方向与所述壳体轴向方向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端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折流板所在平面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阀为圆盘式蒸汽疏水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正对进气管上端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凹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长条形板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端堵板,其设置在壳体上端面上。
CN201420388729.6U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Active CN204073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8729.6U CN204073661U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8729.6U CN204073661U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3661U true CN204073661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8729.6U Active CN204073661U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366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861A (zh) * 2014-07-15 2015-05-13 李子京 一种醇氢燃料发动机
CN110139530A (zh) * 2018-02-02 2019-08-1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液气隔绝机构的液冷装置
CN113970257A (zh) * 2021-10-29 2022-01-25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油气分离器以及制冷系统
CN114687723A (zh) * 2022-04-21 2022-07-01 海安发达石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井气液分离及过滤干燥装置
CN115155162A (zh) * 2022-08-25 2022-10-11 林贤德 一种基于重力沉降的气液分离装置
CN116536709A (zh) * 2023-06-30 2023-08-04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861A (zh) * 2014-07-15 2015-05-13 李子京 一种醇氢燃料发动机
CN104612861B (zh) * 2014-07-15 2017-02-01 宁波吉宏醇氢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醇氢燃料发动机
CN110139530A (zh) * 2018-02-02 2019-08-1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液气隔绝机构的液冷装置
CN113970257A (zh) * 2021-10-29 2022-01-25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油气分离器以及制冷系统
CN113970257B (zh) * 2021-10-29 2024-01-30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油气分离器以及制冷系统
CN114687723A (zh) * 2022-04-21 2022-07-01 海安发达石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井气液分离及过滤干燥装置
CN115155162A (zh) * 2022-08-25 2022-10-11 林贤德 一种基于重力沉降的气液分离装置
CN115155162B (zh) * 2022-08-25 2024-03-15 广东西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重力沉降的气液分离装置
CN116536709A (zh) * 2023-06-30 2023-08-04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
CN116536709B (zh) * 2023-06-30 2023-10-27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3661U (zh) 一种移动气液冷却分离装置
CN203928795U (zh) 喷淋式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器
CN104100421A (zh) 一种醇氢燃料发动机
CN103900403B (zh) 一种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01865786U (zh) 一种工质相变循环热力发动机水套式换热气缸体
JP2009209923A (ja) 各種エネルギ保存サイクル合体機関
CN202441474U (zh) 一种燃烧室蒸发冷却装置
CN203214195U (zh) 基于温差发电技术lng发动机能量回收装置
CN202133305U (zh) 一种沼气工程余热利用装置
CN203810979U (zh) 一种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01327845Y (zh) 用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冷却装置
CN101639329A (zh) 一种车载液氧/co2热交换器
CN205505440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CN104324528B (zh) 一种喷淋式水气分离器
CN203454870U (zh) 微分式交换器
CN203655479U (zh) 一种无人机小型汽油发动机低温点火保障装置
CN202171318U (zh) 采用超导热管的单井罐原油加热装置
CN202015574U (zh) 燃煤烟气co2吸收反应塔
CN204193572U (zh) 一种喷淋式水气分离器
Yang et al. Study on Simulation of Water Cooling Heat Exchanger for Small Marine Diesel Engine
CN205036434U (zh) 一种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3525898U (zh) 一种旋风除油装置
CN202983272U (zh) 双层导流式汽水分离器
CN202460408U (zh) 一种含粉尘尾气吸收装置
CN202125337U (zh) 汽车尾气管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Zijing

Inventor after: Di Genmao

Inventor before: Li Zijing

Inventor before: Li 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30

Address after: 315800, room 2729, building nine, business center, Meishan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after: Ningbo Ji Chi Hydrog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Hongfu building room 6023

Patentee before: Li Zij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Shufu

Inventor after: Li Zijing

Inventor after: Di Genmao

Inventor before: Li Zijing

Inventor before: Di Genm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