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美观的护栏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运输的框架结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跳布环圈,由首尾相连的多根圈管构成;
护栏组件,包括多组且围绕所述跳布环圈安装,每组所述护栏组件分别包括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围绕所述跳布环圈并分别沿不同的路径向上延伸且相互交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跳布环圈还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跳布环圈连接,另一端相互交叉连接后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所述第二护栏杆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带有弧形的弯曲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跳布环圈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跳布环圈连接;
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护栏组件和/或所述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交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分别由相互插接连接的上护栏杆和下护栏杆构成,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的弯曲方向相对且通过各自的所述上护栏杆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通过各自的所述上护栏杆的杆身相互连接在一起,且在所述上护栏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便于贴合的连接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与右侧相邻所述护栏组件中弯曲方向相对的第二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连接;
所述第二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与左侧相邻所述护栏组件中弯曲方向相对的第一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通过各自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利用球形连接结构相互连接;所述球形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处的球体,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处带有容纳所述球体的容纳腔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球体进入所述容纳腔的圆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的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通过顶部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杆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为连接所述上护栏杆的端头的连接端,另一端为以相互插接方式连接的插接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蹦床,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弧形框架;所述跳布环圈通过弹簧连接跳布;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跳布环圈连接并将所述跳布环圈支离地面;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安装,上端向所述跳布环圈的轴向上方延伸;防护网的轴向下端与所述跳布的周边连接,轴向上端通过松紧带与所述第一护栏杆和所述第二护栏杆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由于采用了相互交叉连接的设计,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框架采用相互连接的安装方式,能够提高整个框架的强度,避免单个护栏受较强外力后而导致塑性变形的现象。此外,采用弧形且相互交叉连接的形状还能够形成美丽的美观。通过分节式的组装结构,使框架中的各部件安装更方便。而且整个框架没有无规则的设计,也使得运输和包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蹦床,利用相互连接的护栏杆构成围绕跳布环圈的防护栏,通过相互相交连接的护栏杆构成大强度的防护结构,使安全网受到的冲击力能够完全分散,在保护使用人的同时,也提高了护栏的强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安装在蹦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个连接件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上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通过各自的上护栏杆的杆身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通过各自的上护栏杆的杆身和端头相互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球形连接结构的球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球形连接结构的球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的端头通过顶部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顶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仅通过端头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不采用连接件的蹦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框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跳布环圈10和护栏组件20。其中,跳布环圈10由首尾相连的多根圈管15构成;跳布环圈10用于安装跳布11,跳布11可以通过弹簧12与跳布环圈10固定。该跳布环圈10构成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矩形等常规形状。护栏组件20包括多组且围绕跳布环圈10安装,每组护栏组件20分别包括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围绕跳布环圈10并分别沿不同的路径向上延伸且相互交叉连接。第一护栏杆和第二护栏杆可以是直杆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如弧形。本实用新型的护栏组件20以两根形成一个组合,通过相互连接可以构成一个更稳定的防护单元,而且采用相互连接的方式也能够承担更大的拉力。护栏组件与跳布环圈的连接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如焊接在跳布环圈上,或是直接插入在跳布环圈上所设置的固定孔中;或是通过连接件依附在跳布环圈上,或是一端直接接地而通过杆身与跳布环圈接触固定等。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跳布环圈10还可以安装支撑组件30。该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一端分别与跳布环圈10连接,另一端相互交叉连接后与地面接触。该支撑组件30用于将跳布环圈10支离地面,以方便跳布11的使用。可以理解,支撑组件30仅是在跳布环圈10需要支撑时才采用,而在一些使用场合,该跳布环圈10可以直接放置在相应的使用平台上,而不安装支撑组件30。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可以通过杆身相互连接,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通过端头相互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连接的接头处可以设置便于相互贴合且不影响相互旋转的支撑连接面33。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与地面接触的端头上分别设置与地面平行的支撑板34。该支撑板34可以防止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端头在压力下挤入地面,并提高整个支撑组件30的支撑效果。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护栏杆21、第二护栏杆22和/或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可以是带有弧形的弯曲形状。同一组件中的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弧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而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采用弧形的弯曲结构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支撑单元,不但便于分担跳布环圈10上的压力,而且能够与弧形的护栏组件20在视觉上形成整体,使外形更加美观。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护栏杆21、第二护栏杆22、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整体上仅形成一个弧形弯曲的结构,但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弧形结构,如由连续波浪形构成的弧形、由不同弧形大小连接后构成的结构等。此外,在连接方式上,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以及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既可以采用弧形相对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弧形相背的方式连接。
如图3、4、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可以通过连接件40与跳布环圈10连接,该连接件40可以包括与跳布环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连接护栏组件和/或支撑组件的第二连接件42。其中,第一连接件41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42以交叉连接的方式固定。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的交叉连接即可以是相互垂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相互倾斜的连接方式。第一连接件41用于和跳布环圈10连接,而第二连接件42用于连接护栏组件20或支撑组件30,也可以同时连接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第二连接件42相对第一连接件41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护栏组件20或支撑组合30的倾斜要求确定。此外,第二连接件20可以是直杆的形状,也可以是两端具有一倾斜角的形状。
第二连接件42的数量根据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的安装方式确定,如:当相邻的护栏组件20相互接触时,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个第二连接件42并排安装的方式。而需要相邻的护栏组件20具有一定间隔时,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一个第二连接件42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两个连接件40来达到如图4所示的具有两个第二连接件42的连接件40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因此,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以是实心的杆状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管结构。如,第一连接件41可以作为跳布环圈10的连接载体,也可以直接套在跳布环圈10上。
当蹦床不需要支撑组件30时,第二连接件可以不包括插接支撑组件30的结构。当护栏组件20的下端直接与地面接触或是不与跳布环圈30形成间接连接关系时,第二连接件42可以不包括安装护栏组件20的结构。
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为提高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在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便于相互贴合的连接安装面44。该连接安装面44可以是相互平面接触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一方设置容纳另一方的容纳结构。此外由于支撑组件30是通过连接件40来支撑跳布环圈10,因此可以在第二连接件42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处设置以第二连接件为42支撑点支撑第一连接件41的加强板45。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护栏组件20的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以及支撑组件30中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分别以插入第二连接件40的空心管内的方式安装。为提高插入后的稳定性,在第一护栏杆21、第二护栏杆22、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插入端上分别设置由压力弹簧控制的弹簧扣60,在第二连接件42的空心管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锁孔43。弹簧扣60在插入端内的压力弹簧作用下由插入端上的通孔61中伸出,在插入端插入到空心管内时,弹簧扣60被挤入插入端内,当弹簧扣60的位置与锁孔43的位置对应时,其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弹出并伸入锁孔43内将插入端和空心管固定在一起。在拔下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时,将弹簧扣60按入锁孔43即可拨出。
如图3、5所示,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42可以根据护栏组件20的安装方式,采用单根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也可以采用两根并排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方便跳布环圈10的安装和拆卸,圈管15的两端可以分别为空心的第一插入端16和第二插入端17,第一插入端16的外径小于圈管15的外径且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二插入端17的外径。第一连接件4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插入端16的外径。安装时,圈管15的第一插入端16先插入到第一连接件41内,再将另一圈管15的第二插入端17插入位于第一连接件41内的第一插入端16内,按照上述方式逐步完成整个跳布环圈10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41同时具有如下作用:
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42,为支撑组件30和护栏组件20提供连接点;
2.用于为第一插入端16和第二插入端17的连接提供一保护层;
3.在第一插入端16的外径小于圈管15的外径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件41的两端会与两个连接的圈管15的管身分别接触并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以防止圈管15在受到跳布11的拉力向跳布环圈10的中心挤压时,第一插入端16和第二插入端17相互过度插入而产生破裂的现象。
此外,可以在圈管15上设置用于连接弹簧12的弹簧固定孔18,安装时,弹簧12的一端与跳布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固定孔18连接。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可以分别由相互插接连接的上护栏杆23和下护栏杆24构成,而且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弯曲方向相对并通过各自的上护栏杆23相互连接。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可以分别由上护栏杆和下护栏杆构成,但是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根据护栏组件的长度可以适当的采用多根相互插接构成,如三根、四根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形状进行拆分,如为连续波浪形状时,可以每个波浪作为一个拆分点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8、9所示,该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可以通过各自的上护栏杆23的杆身相互连接在一起,且在上护栏杆23的连接处设置有便于贴合的护栏连接面25。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通过护栏连接面25能够形成相对的旋转,便于护栏组件20随防护网的拉力而改变方向,达到更快消耗拉力的效果。通过上护栏杆23的杆身连接还可以提高护栏组件20的整体强度。此时,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顶端处于闲置状态,防护网13的松紧带14可以直接与闲置的各端头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在前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第一护栏杆21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与右侧相邻护栏组件20中弯曲方向相对的第二护栏杆22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连接。第二护栏杆22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与左侧相邻护栏组件20中弯曲方向相对的第一护栏杆21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以提高各个护栏组件20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整个护栏的安全性。
如图11、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通过各自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利用球形连接结构相互连接。球形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护栏杆21的上护栏杆的端头处的球体70,和安装在第二护栏杆22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处带有容纳球体70的容纳腔72的球座71,球座71上设置有供球体70进入容纳腔72的圆形开口73。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通过球形连接结构连接可以使两者相对任意一个角度实现独立转动,便于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在受力时分别适应不同方向的力,提高护栏组件20适应和分散力的效果。此外,为方便防护网13的安装,可以在球座71上设置用于连接防护网13的松紧带14的固定环74。
如图13、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上护栏杆23的端头可以通过顶部连接杆50相互连接。顶部连接杆50由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构成。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一端为连接上护栏杆23的端头的连接端53,另一端为以相互插接方式连接的插接端54。通过顶部连接杆50能够减少护栏组件20用于连接而设置的长度,可提高护栏组件20自身的强度。此外,利用分段式的顶部连接杆50还方便便安装和拆卸。
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护栏组件20中的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向上延伸的一端,可以通过端头直接连接。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护栏组件20的下端可以越过跳布环圈10而直接与地面接触,跳布环圈10由单独的支撑组件支离地面,护栏组件20的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由三节相互插接的子杆构成,此结构下未设置连接件40,护栏组件20与跳布环圈10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护栏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都是由可以分拆的独立部件构成,不但方便拆卸和安装,同时无不规则形状的设计结构也便于运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蹦床,包括前述限定的任意一项框架。蹦床的跳布环圈10通过弹簧12连接跳布11。支撑组件20与连接件40上的第二连接件42连接后将跳布环圈10支离地面。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下端与连接件40的第二连接件42插接,上端向跳布环圈10的轴向上方延伸。防护网13的轴向下端与跳布11的周边连接,轴向上端通过松紧带14与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上端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了支撑组件30,可以理解,在其它具备安装跳布环圈10的环境中,可以不安装支撑组件30。护栏组件20围绕跳布环圈10的周边布置,各护栏组件20之间可以通过端头相互连接,也可以通过各自的第一护栏杆21和第二护栏杆22的杆身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组件。防护网13通过上端与护栏组件20的上端连接,当防护网13受到冲击时,该冲击力由防护网转化为拉扯周边的护栏组件的拉力,承受拉力的各护栏组件通过各护栏组件之间以及自身的连接结构,将该拉力进行分散,最终消耗掉。
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安装方便,便于运输,而且外形美观。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