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3187U - 公交用阻燃垫 - Google Patents

公交用阻燃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3187U
CN204073187U CN201420488982.9U CN201420488982U CN204073187U CN 204073187 U CN204073187 U CN 204073187U CN 201420488982 U CN201420488982 U CN 201420488982U CN 204073187 U CN204073187 U CN 204073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transport
transport resistance
resistance cushion
fi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8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晓峰
吴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c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nlon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nlon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nlon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88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3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3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3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用阻燃垫,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为四层结构,由靠近使用者一侧至远离使用者一侧依次为耐磨层、隔热层、迎火层和铝箔层。该公交用阻燃垫,阻燃效果好,耐磨性好,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公交用阻燃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用阻燃垫。
背景技术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厂房、仓库、居民楼、办公楼、商场、候车厅等诸多建筑物内发生火灾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伤害,给公私财产带来损失。
而公交车则是易被忽视的火灾发生点,公交车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而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因此,公交车防范火灾于未然是最有效的减免火灾带来损失的方法,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交用阻燃垫。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为四层结构,由靠近使用者一侧至远离使用者一侧依次为耐磨层、隔热层、迎火层和铝箔层。
优选的,
所述公交用阻燃垫包括一个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周边向后折叠而成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阻燃垫粘结于公交车座椅靠背或座位上的胶粘剂。其中,向后折叠指的是向远离使用者方向折叠,即向公交车座椅方向折叠;折叠后的公交用阻燃垫最外层是耐磨层;
所述公交用阻燃垫折叠前的长和宽优选为150-200cm;
所述主体部上具有一对拉手,用于火宅发生时,通过拉拽拉手使得公交用阻燃垫与公交车座椅分离并展开所述公交用阻燃垫;
所述主体部为正方形。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耐磨层,由阻燃涤纶、阻燃尼龙、芳砜纶、芳纶1313和芳纶141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共混后制造而成;克重为150-300g/m2,可以为平纹、斜纹、缎纹、方平等结构;
所述隔热层,由中空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芳砜纶、聚芳噁二唑纤维、腈氯纶、FR、阻燃维尼纶和预氧化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共混后织造而成;克重为70-300g/m2,可以为通过水刺、针刺、喷胶棉等工艺制成的絮片等结构;
所述迎火层,由阻燃涤纶、阻燃尼龙、阻燃黏胶、腈氯纶、聚芳噁二唑纤维、芳砜纶、芳纶1313、芳纶1414和预氧化纤维一种或多种纤维纺成的纱线织造而成;所述迎火层的克重为200-300g/m2,可以为平纹、斜纹、缎纹、方平等结构;所述纱线的支数为5-40支;
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5-0.5mm。
本发明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可以通过所述胶粘剂固定于公交车座椅的靠背和/或座位上,作为靠垫或坐垫,当火灾发生时,通过拉拽所述拉手,使得公交用阻燃垫与公交车座椅的靠背和/或座椅分离并展开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使其可以覆盖人体的全身。
该公交用阻燃垫,阻燃效果好,耐磨性好,使用方便。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所述芳砜纶纤维,又称聚砜酰胺纤维,简称PSA纤维,商品名为特安纶(TANLON)。芳砜纶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学名为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该纤维由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及对苯二甲酰氯的缩聚物制成。芳砜纶纤维在生产时引入了对苯结构和砜基,使酰胺基和砜基相互连接对位苯基和间位苯基构成线型大分子。由于大分子主链上存在强吸电子的砜基基团-(SO2)-,通过苯环的双键共扼作用,通过苯环的共扼体系,使酰胺基上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显著降低,所以具有突出的耐热、耐燃性能,其长期使用温度为250℃。经实验证明,芳砜纶纤维的耐热性、高温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吸湿性及染色性能均较为良好。芳砜纶纤维材料多应用于防护制品、高温过滤材料、摩擦密封材料、电绝缘材料等领域。
所述芳纶1313纤维,又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polyisophthaloylmetaphenylene diamine fibre;Fanglun 1313,由间苯二胺与间苯二甲酰氯缩聚后经溶液纺丝而成,其特点透气性、透湿性好,耐高温性、阻燃性,耐大多数的腐蚀。
所述芳纶1414纤维,又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oly-p-phenyleneterephthamide;Fanglun1414,由对苯二胺与对苯二甲酰氯缩合聚合而成的全对位聚芳酰胺。
所述的聚芳噁二唑纤维,简称POD,英文名称:Poly-1,3,4-oxadiazole,是一种具备良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等的耐高温芳杂环高分子材料。具有低火焰收缩性,能够为短纤纱提供额外的热稳定性,聚芳噁二唑纤维是指由包含噁二唑单元的聚合物构成的纤维。制备聚芳噁二唑纤维的方法可以参见美国授权专利4202962,商品名为宝德纶。
所述预氧化纤维,是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简称,是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经高温热稳定化处理得到的,其具有高阻燃性,极限氧指数大于45%,纤度为1.5-10D,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等均有生产。
所述腈氯纶,一种改性腈纶纤维,是丙烯腈单体与含阻燃元素的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成,具有类似羊毛般的手感和高阻燃性,而且具有耐酸及耐化学药剂性,细度为1.5-20DTEX,长度为28-120mm。抚顺市石化公司腈纶化工厂等均有生产。
所述中空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合成技术及应用》第11卷第3期沈明华论文中公开了一种中空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所述阻燃维尼纶,是在熔融纺丝前向维纶熔体中加入阻燃剂混合,按照常规湿法纺丝喷丝工艺成型得到。也可以直接购买得到,四川维尼纶厂等均有生产。维尼纶,即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缩醛化而得,或者是将聚醋酸乙烯酯溶于醋酸或醇中,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醛进行水解和缩醛化反应制得。维尼纶是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的商品名。
所述阻燃涤纶,是在熔融纺丝前向涤纶熔体中加入阻燃剂混合,按照常规湿法纺丝喷丝工艺成型得到。也可以直接购买得到,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等均有生产。涤纶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所述阻燃尼龙,是在熔融纺丝前向尼龙熔体中加入阻燃剂混合,按照常规湿法纺丝喷丝工艺成型得到。也可以直接购买得到,EMS瑞士化学(中国)有限公司等均有生产。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
所述的阻燃粘胶纤维,具有良好阻燃效果,同时具有类似于天然棉纤维的特点,该材料出了具有增强服饰舒适性能外,具有良好的天然抗静电效果。阻燃粘胶纤维在熔融纺丝前向粘胶熔体中加入阻燃剂混合,按照常规湿法纺丝喷丝工艺成型得到。也可以直接购买得到,目前奥地利兰精公司和中国吉林化纤、唐山三友化工、山东海龙等都有该纤维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公交用阻燃垫展开示意图;
图2为公交用阻燃垫折叠后的靠近使用者一侧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公交用阻燃垫沿A-A的剖面图;
图4为公交用阻燃垫折叠后的远离使用者一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部;2、折叠部;3、拉手;4、胶粘剂;101、耐磨层;102、隔热层;103、迎火层;104、铝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公交用阻燃垫,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为四层结构,由靠近使用者一侧至远离使用者一侧依次为耐磨层101、隔热层102、迎火层103和铝箔层104。
如图2-4,所述公交用阻燃垫折叠前为一个矩形阻燃垫,长度为200cm,宽度为150cm,包括一个主体部1以及由主体部1周边向后折叠而成的折叠部2,所述折叠部2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公交用阻燃垫粘结于公交车座椅上的胶粘剂4;所述主体部1为正方形。
所述主体部1上具有一对拉手3,用于火宅发生时,通过拉拽拉手3使得公交用阻燃垫与公交车座椅分离并展开所述公交用阻燃垫。
所述折叠后的公交用阻燃垫最外层为耐磨层101,所述胶粘剂4位于耐磨层101上。
所述耐磨层101,由阻燃尼龙(EMS瑞士化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织造而成,克重为200g/m2,为平纹结构;
所述隔热层102,由阻燃维尼纶(四川维尼纶厂生产)通过针刺工艺制成的絮片结构,克重为100g/m2
所述迎火层103,由阻燃涤纶(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纺成的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纱线的支数为20支;所述迎火层克重为220g/m2,平纹结构;
所述铝箔层104的厚度为0.1mm。
本发明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可以通过胶粘剂4固定于公交车座椅的靠背和/或座位上,作为靠垫或坐垫,当火灾发生时,通过拉拽拉手3,使得公交用阻燃垫与公交车座椅的靠背和座位分离并展开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使其可以覆盖人体的全身,避免烧伤灼伤。阻燃效果好,使用方便,舒适,耐磨性能好。

Claims (8)

1.一种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用阻燃垫为四层结构,由靠近使用者一侧至远离使用者一侧依次为耐磨层、隔热层、迎火层和铝箔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用阻燃垫包括一个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周边向后折叠而成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阻燃垫粘结于公交车座椅上的胶粘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具有一对拉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为正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阻燃涤纶、阻燃尼龙、芳砜纶、芳纶1313和芳纶1414中的一种织造而成的平纹、斜纹、缎纹或方平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中空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芳砜纶、聚芳噁二唑纤维、腈氯纶、FR、阻燃维尼纶和预氧化纤维中的一种制成的絮片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迎火层,为阻燃涤纶、阻燃尼龙、阻燃黏胶、腈氯纶、聚芳噁二唑纤维、芳砜纶、芳纶1313、芳纶1414和预氧化纤维中的一种织造而成的平纹、斜纹、缎纹或方平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用阻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5-0.5mm。
CN201420488982.9U 2014-08-27 2014-08-27 公交用阻燃垫 Active CN204073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8982.9U CN204073187U (zh) 2014-08-27 2014-08-27 公交用阻燃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8982.9U CN204073187U (zh) 2014-08-27 2014-08-27 公交用阻燃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3187U true CN204073187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8982.9U Active CN204073187U (zh) 2014-08-27 2014-08-27 公交用阻燃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3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854A (zh) * 2018-09-03 2019-01-22 赵志南 一种澡巾、澡巾的组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854A (zh) * 2018-09-03 2019-01-22 赵志南 一种澡巾、澡巾的组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1775A (zh) 公交座椅阻燃靠垫
Song et al.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
CN203913517U (zh) 一种双层防电弧面料
JP4662976B2 (ja) アーク防護用および防炎用のモダクリル/アラミド繊維混紡
KR102041835B1 (ko) 아크 및 화염 보호용 섬유 블렌드, 얀, 천, 및 의복
CN1762697A (zh) 环保型包芯纱隔热服面料
WO2008075751A1 (ja) ヘテロ環含有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繊維から構成された布帛及び該繊維により補強された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CN103261500A (zh) 含有丙烯酸系纤维的电弧防护用工作服
Ertekin Aramid fibers
CN114263046B (zh) 一种耐腐蚀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8273A (zh) 公交座椅阻燃靠垫
CN104369684A (zh) 公交座椅阻燃靠垫
CN105212395A (zh) 一种双层阻燃防电弧面料
CN204073187U (zh) 公交用阻燃垫
CN104047085A (zh) 一种阻燃防静电玻璃纤维包芯纱
CN103352284B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防护效用的纱线和由其制得的织物和成衣
CN102138710A (zh) 一种防火复合面料
CN211363811U (zh) 一种阻燃耐烧穿隔热复合织物
CN203995824U (zh) 带有阻燃垫的公交座椅
CN102389175A (zh) 一种防火夜光面料
CN114714686B (zh) 一种抗氧化、低热导耐高温柔性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06040873A1 (ja) 難燃性合成繊維、難燃繊維複合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布張り家具製品
JPS6314092B2 (zh)
CN213371243U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防滑型地毯
CN109823009B (zh) 一种轻便防护服面料以及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8

Address after: 201901 room b1403, building 11, No. 358, Meili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gca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36 Shanghai City, Changning District Hongqiao Road No. 1488 South Building Room 104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ANLON FIB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