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2266U -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2266U
CN204072266U CN201420557644.6U CN201420557644U CN204072266U CN 204072266 U CN204072266 U CN 204072266U CN 201420557644 U CN201420557644 U CN 201420557644U CN 204072266 U CN204072266 U CN 204072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water
drainage device
medical multifunctional
fill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76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伟平
孟长伟
王永滨
周冰燕
刘书娜
李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576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2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2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22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芯和套设在内芯顶部的穿刺针鞘,所述穿刺针鞘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鞘组成,所述内芯的内腔一体设有充水腔,充水腔与内腔不连通内芯外固定套设有水囊,水囊与充水腔连通,充水腔与外界连通,内芯顶部设有孔,孔与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调节阀可以简单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或积气的速度和流量,采用水囊做内固定,托板做外固定,不仅对穿刺针头固定牢固,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或积气是胸部外科常见有创操作之一,胸腔穿刺的并发症有胸膜反应、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和空气栓塞等。造成上述并发症的原因分述如下:血胸多由于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气胸可由于胶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所致,也可因穿刺过程中患者剧烈咳嗽肺组织表面被穿刺针划伤所致;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穿刺针接触胸膜可引起胸膜反应,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和头昏等不适。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有必然因素,但现有技术的胸腔穿刺针设计上的缺陷也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现有技术的胸腔穿刺器械由穿刺针头和其尾部连接的橡胶管组成;胸腔穿刺针的针头为尖头斜面,在穿刺过程中,这种穿刺针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以下损伤:第一,穿刺针头有损伤肋间血管造成大出血的风险。第二,穿刺针尖端有损伤肺组织造成气胸的风险。第三,针尖锋利,易刺激胸膜而产生胸膜反应。第四,在遇到患者胸腔积液包裹局限时,操作者需要反复调整穿刺针的深浅和方向,调整时,穿刺针更容易刺激胸膜而引发胸膜反应。第五,穿刺针上端容易产生摆动或被橡胶管拉动,导致针头移位或针头前端的针孔因移位被阻塞而影响抽液,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不仅对穿刺针头固定牢固,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芯和套设在内芯顶部的穿刺针鞘,所述穿刺针鞘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鞘组成,所述内芯的内腔一体设有充水腔,充水腔与内腔不连通内芯外固定套设有水囊,水囊与充水腔连通,充水腔与外界连通,内芯顶部设有孔,孔与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内芯底部设有调节阀,调节阀的调节转轮轮面设有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的内芯顶部为曲面,底部与引流接头连接,水囊位于孔的下方,两者间距为2-3cm。
优选的,所述的充水腔通过充水接头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两半鞘榫接或粘接组成穿刺针鞘,穿刺针鞘的长度为0.8-2.5cm。
优选的,内芯上还套设有托板,托板上端设有不干胶粘膜,不干胶粘膜表面设有防粘膜。
优选的,托板位于充水接头和穿刺针鞘之间的内芯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芯外壁上设有荧光层。
工作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并穿刺抽得气体或液体(如术前胸片和超声以证实诊断者,可省略以上步骤);然后在穿刺点以皮肤切开一个约3mm的小口,取已经置入内芯的穿刺针鞘从这个小切口直接垂直刺入胸腔,刺入的深度可以局麻针为衡量(因为在局麻的时候已经明确知道大概刺多深可进入胸腔),当放置有内芯的穿刺针鞘进入胸腔后,即可推送暴漏在穿刺针鞘外部的内芯使其继续沿穿刺针鞘送入胸腔,边送内芯边退出穿刺针鞘于体外,保证水囊在胸腔内,然后直接将穿刺针鞘分成两个半鞘并与内芯分离。内芯充分置入胸腔后,取约2-5ml生理盐水(可术前衡量多少盐水合适)通过充水接头注起充水腔,进而进入水囊,然后将内芯轻轻往外拔,将充水后的水囊卡在内壁层胸腔膜上而固定住内芯,最后调整托板与胸壁的相对距离,将防粘膜与不干胶粘膜分离,并使不干胶粘膜与患者胸壁皮肤接触以固定内芯。将引流接头与引流装置连接,旋转调节转轮,保证胸腔积液或积气可以通过孔进入内腔,最后通过调节阀进入引流装置内,引流完毕后,旋转调节轮,实现调节阀对内芯内腔的密闭,引流装置的积液、积气无法通过调节阀进入内腔,进而进入胸腔内。采用水囊做内固定,托板做外固定,不仅对内芯固定牢固,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光线微弱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内芯外壁的荧光层,能够将穿刺针鞘和内芯准确区别,并且可准确掌握内芯进入的深度。减少了意外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调节阀可以简单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或积气的速度和流量,采用水囊做内固定,托板做外固定,不仅对穿刺针头固定牢固,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穿刺针鞘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穿刺针鞘的半鞘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芯2和套设在内芯2顶部的穿刺针鞘1,穿刺针鞘1的长度为0.8-2.5cm,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鞘榫接或粘接组成,所述内芯2的内腔4一体设有充水腔5,充水腔5与内腔4不连通,内芯2外固定套设有水囊6,水囊6与充水腔5连通,充水腔5通过充水接头7与外界连通,内芯2顶部设有孔3,孔3与内腔4连通,水囊6位于孔3的下方,两者间距为2-3cm。所述的内芯2顶部为曲面,内芯2底部设有调节阀11并与引流接头12连接,调节阀11的调节转轮轮面设有磨砂层。位于充水接头7和穿刺针鞘1之间的内芯2上还套设有托板8,托板8上端设有不干胶粘膜9,不干胶粘膜9表面设有防粘膜10。内芯2外壁上设有荧光层。
工作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并穿刺抽得气体或液体(如术前胸片和超声以证实诊断者,可省略以上步骤);然后在穿刺点以皮肤切开一个约3mm的小口,取已经置入内芯2的穿刺针鞘1从这个小切口直接垂直刺入胸腔,刺入的深度可以局麻针为衡量(因为在局麻的时候已经明确知道大概刺多深可进入胸腔),当放置有内芯2的穿刺针鞘1进入胸腔后,即可推送暴漏在穿刺针鞘1外部的内芯2使其继续沿穿刺针鞘1送入胸腔,边送内芯2边退出穿刺针鞘1于体外,保证水囊6在胸腔内,然后直接将穿刺针鞘1分成两个半鞘并与内芯2分离。内芯2充分置入胸腔后,取约2-5ml生理盐水(可术前衡量多少盐水合适)通过充水接头7注起充水腔5,进而进入水囊6,然后将内芯2轻轻往外拔,将充水后的水囊6卡在内壁层胸腔膜上而固定住内芯2,最后调整托板8与胸壁的相对距离,将防粘膜10与不干胶粘膜9分离,并使不干胶粘膜9与患者胸壁皮肤接触以固定内芯2。将引流接头12与引流装置连接,旋转调节转轮,保证胸腔积液或积气可以通过孔3进入内腔4,最后通过调节阀11进入引流装置内,引流完毕后,旋转调节轮,实现调节阀11对内芯内腔4的密闭,引流装置的积液、积气无法通过调节阀11进入内腔4,进而进入胸腔内。采用水囊6做内固定,托板8做外固定,不仅对内芯2固定牢固,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光线微弱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内芯2外壁的荧光层,能够将穿刺针鞘1和内芯2准确区别,并且可准确掌握内芯2进入的深度,减少了意外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内芯和套设在内芯顶部的穿刺针鞘,所述穿刺针鞘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鞘组成,所述内芯的内腔一体设有充水腔,充水腔与内腔不连通内芯外固定套设有水囊,水囊与充水腔连通,充水腔与外界连通,内芯顶部设有孔,孔与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底部设有调节阀,调节阀的调节转轮轮面设有磨砂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顶部为曲面,底部与引流接头连接,水囊位于孔的下方,两者间距为2-3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水腔通过充水接头与外界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半鞘榫接或粘接组成穿刺针鞘,穿刺针鞘的长度为0.8-2.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芯上还套设有托板,托板上端设有不干胶粘膜,不干胶粘膜表面设有防粘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位于充水接头和穿刺针鞘之间的内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外壁上设有荧光层。
CN201420557644.6U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2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7644.6U CN204072266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7644.6U CN204072266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2266U true CN204072266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76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2266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2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191A (zh) * 2018-07-23 2019-01-18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用的无菌输液港辅助植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191A (zh) * 2018-07-23 2019-01-18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用的无菌输液港辅助植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1902A (zh) 一种伤口覆盖装置
CN204072266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CN201814909U (zh) 大量腹腔积液穿刺留置引流装置
CN2827280Y (zh) 多功能气囊式穿刺导引器
CN206714986U (zh) 一种穿刺减压引流装置
CN202288987U (zh) 一种腹腔镜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3507281U (zh) 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
CN206715020U (zh) 一种新型胸腔置管装置
CN203524744U (zh)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针
CN202933364U (zh) 一种穿刺针
CN202478240U (zh) 一次性使用脑脊液体外引流装置
CN206081161U (zh) 胸腔引流置入装置
CN210447156U (zh) 便携式胸腔穿刺针
US10010659B1 (en) Method of sterile collection of amniotic fluid
CN201586315U (zh) 一种腹腔穿刺置管装置
CN209203498U (zh) 一种应用于Notes技术的分级式囊肿切开刀
CN103190944A (zh) 一种一次性心包胸腔穿刺针
CN208756650U (zh) 血液透析留置扣眼针
CN203195749U (zh) 一种一次性心包胸腔穿刺针
CN203576598U (zh) 一种穿刺针
CN203710428U (zh) 一次性快速多用途体腔积液引流装置
CN206473601U (zh) 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器
CN205698027U (zh) 胸腔穿刺包
CN205697949U (zh) 胸膜腔穿刺针套管组件及胸膜腔穿刺针
CN217566235U (zh) 一种胸膜腔引流管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