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9313U -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9313U
CN204069313U CN201420379447.XU CN201420379447U CN204069313U CN 204069313 U CN204069313 U CN 204069313U CN 201420379447 U CN201420379447 U CN 201420379447U CN 204069313 U CN204069313 U CN 204069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form
vibration unit
vibrating elements
elastic suspended
described vib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94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filed Critical SHENGYA ELECTRONIC CO Ltd NINGBO
Priority to CN2014203794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9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9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9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包括:振动元件;弹性悬边;以及框架,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且所述弹性悬边在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多个互相间隔地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着环形排列,并使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所述弹性悬边将所述振动元件的运动方向限制在轴向上。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适合于制作扬声器或被动振动板。

Description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的波浪形振动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音效装置,例如扬声器,一般包括扬声器框架,由所述扬声器框架支撑的振膜,与所述振膜耦联的一音圈,以及一磁回单元以与所述音圈电磁感应,从而驱使所述振膜振动,从而再现声音。特别地,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开口处,其中当电磁地诱导所述音圈往复运动时,相应地驱动了所述振膜振动。但是,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是不受控制的,从而所述振膜不能再现好的声音音质。为了得到较好的声音音质,所述振膜应以均匀的振幅仅在一个方向上往复地运动。例如,当所述振膜被水平地安置时,所述振膜应该仅在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往复地运动,而所述振膜的向上的位移应该与所述振膜的向下的位移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现有的振膜还无法做到只沿着其轴向方向运动,而是在沿着轴向运动时会产生偏移晃动,导致产生的声音不纯净。如图1所示是一种典型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其可以作为扬声器的振动系统,以连接于音圈从而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声音,或者其也可以作为被动振动单元,经由气压的变化由其他喇叭系统带动而振动产生辅助音效。如图中所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扬声器的振动单元包括中间的振动块1,位于振动块1周围的悬边2,以及外部框架3。其中悬边2是呈拱形,并且与振动块1共轴。然而,这种传统的振动单元,在一个振动周期中,悬边2还是不能起到将振动块1的振动方向限制在其轴向方向上。因为,振动块1在偏离轴向方向运动时,悬边2本身没有产生相应的拉力阻止振动块1的偏移,而是振动块1的偏移力传递至悬边2与外部框架3的连接处时才得到缓解。也就是说,悬边2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止振动块1的偏移。
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是在悬边2和外部框架3之间设置多个加强肋4,这些加强肋4起到定位的作用,以防止振动块1偏移轴向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当产生偏移时,偏移力会传递到这些加强肋4,而及时地被抵消。然而,如图3中所示,在这种振动单元的一个剖面上,可以看出,这种加强肋4与振动块1和外部框架3都是线接触,这样当振动块1沿着轴向运动时,其轴向运动的拉扯力也会很快地传递至加强肋4,并且进一步很快地传递至外部框架3,这样实际上振动块1的轴向运动也受到加强肋4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这种加强肋4起到一定的防止偏移的作用,但是也使振动块1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即振动单元的冲程也减少,这样就会影响整个振动单元的冲程,使音质效果不佳,特别是低音音质。
另外,为了得到更好的音质效果,特别是低音效果,振动单元或振膜的冲程需要尽可能大,而传统的音效装置中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制作大尺寸的振动单元或振膜尺寸,从而使现有的音效装置不够小巧。而对于许多含有音效装置的小巧型产品来说,例如,平板电视,移动手机,手提电脑,希望使用的所述声音装置尽可能地既平又薄,从而使其小巧型产品能维持独特的设计以及外形。体积大的音效装置不适合设计于这些小巧型产品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中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包括振动元件、框架、以及位于所述振动元件周围所述框架内的弹性悬边,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的中心轴的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从而有效地防止所述振动元件在沿着中心轴方向振动时产生晃动和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所述弹性悬边包括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的多个限位肋,以由多个所述限位肋在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高低起伏状悬边,从而起到限位并且防止偏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各个所述限位肋与所述框架之间的连接是点连接,并且各个所述限位肋截面呈三角形,从而既达到稳固连接的效果,又能有效防止所述振动元件的晃动和偏移,并且不会影响所述振动元件的轴向位移,以保证所述振动元件产生的音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所述弹性悬边包括沿着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形成的多个波形限位段,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周边方向形成波浪形,从而这些限位段起到限制所述振动元件径向偏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在传统振动单元中,悬边沿径向截面上形成拱形或波形,而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是沿着所述振动元件中心轴的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从而在所述振动元件在偏离其中心轴沿某一径向方向位移时,周围的波形限位段形成的波浪形结构有效地阻止这种径向偏移,从而将所述振动元件的位移限制在轴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传统振动单元中的波形悬边,其波纹是沿着振动元件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导致传统振动单元中的悬边不能起到对偏移力的缓冲抵消作用,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悬边中,可以及时有效地提供抵消作用,防止所述振动元件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所述弹性悬边可以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多个互相间隔地并且沿着环形排列的凹槽,从而使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一系列凹凸结构,这种凹凸结构可以形成波浪形,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振动元件的进一步的径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所述弹性悬边可以使用胶水与所述振动元件及所述框架粘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弹性悬边在形成时,其弹性材料可以同时包覆在所述振动元件上,从而其制作方法容易,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可以用于制作喇叭或提供协助音效的被动振动板,并且能改善音质效果,特别是低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小尺寸和小体积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就能达到较大的冲程,较佳的音质效果,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可以应用于小巧型数字产品如平板电视,移动手机,手提电脑中。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以及
一框架,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所述弹性悬边包括多个波形限位段,其中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以将所述振动元件的运动方向限制在轴向上从而防止所述振动元件的晃动和偏移。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波形限位段之间形成凹槽,从而形成所述波浪形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垂直地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倾斜地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振动元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内缘呈大致正弦波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振动元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内缘形状选自正弦波形、方波形、三角波形和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外缘是沿着圆周方向的弧线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外缘呈大致正弦波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外缘是沿着圆周方向的弧线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外缘形状选自正弦波形、方波形、三角波形和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振动元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振动元件连接端包括两部分,并且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的两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框架连接端包括两部分,并且所述框架连接端连接端的两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框架连接端互相连接并形成环线状外缘,并且所述环状外缘与所述振动元件共轴。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的两部分之间形成的夹角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波峰位置低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部分或全部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波峰位置高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的中心呈对称地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是圆形,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径向方向设置,从而形成辐射状的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数量是2-100个,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的波纹高度是1-50mm。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的尺寸是0.0005-0.2平方米。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包括一振动加重块,以及包覆在所述振动加重块的一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材料与所述弹性悬边的材料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元件粘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用于连接一音圈,所述音圈耦联于一磁回系统,从而组装成一扬声器。
优选地,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作为一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内的气压的变化,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被驱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优选地,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肩并肩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同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以及
一框架,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所述弹性悬边包括多组连接肋,其中各组所述连接肋包括至少一顶侧连接肋和至少一底侧连接肋,所述顶侧连接肋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的顶侧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邻近所述顶侧连接肋的所述底侧连接肋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的底侧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其中相邻所述连接肋之间形成一弧形连接段,从而使得所述弹性悬边在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波浪形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凹槽,从而形成所述波浪形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连接肋与所述连接段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连接肋与所述连接段由相同的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组所述连接肋包括一顶侧连接肋和一底侧连接肋,并且使与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的所述弹性悬边的内缘的截面形成大致正弦波形。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组所述连接肋包括两顶侧连接肋和两底侧连接肋,两所述底侧连接肋分别位于所述顶侧连接肋的两侧,并且使与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的所述弹性悬边的内缘的截面形状选自正弦波形、方波形、三角波形和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顶侧连接肋垂直地或倾斜地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底侧连接肋垂直地或倾斜地从所述振动元件的外周表面向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与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连接的所述弹性悬边的框架连接端形成环线状外缘,并且所述环状外缘与所述振动元件共轴。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是圆形,各个所述连接肋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径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包括一振动加重块,以及包覆在所述振动加重块的一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材料与所述弹性悬边的材料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元件粘接在一起。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用于连接一音圈,所述音圈耦联于一磁回系统,从而组装成一扬声器。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作为一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内的气压的变化,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被驱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肩并肩地设置。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同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单元,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
一框架;以及
多个限位肋,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且各个所述限位肋向外凸起地延伸于所述弹性悬边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沿着各个所述限位肋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各个所述限位肋与所述框架的内周表面形成点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成波形或拱形。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在一侧形成环状凹槽,各个所述限位肋形成于所述弹性悬边的另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限位肋呈片状或条状。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各个所述限位肋沿着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呈三角形。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多个所述限位肋将所述弹性悬边隔成多个悬边段,相邻两所述限位肋和对应的相邻两所述限位肋之间的所述悬边段形成一凹槽。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限位肋由相同的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限位肋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形状是圆形,各个所述限位肋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径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振动单元中,多个所述限位肋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的中心呈对称地排列。
优选地,上述振动单元用于连接一音圈,所述音圈耦联于一磁回系统,从而组装成一扬声器。
优选地,上述振动单元作为一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内的气压的变化,所述振动单元被驱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优选地,上述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肩并肩地设置。
优选地,上述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同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以及
一框架;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且所述弹性悬边在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多个互相间隔地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着环形排列,并使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所述弹性悬边将所述振动元件的运动方向限制在轴向上。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多个所述凹槽呈辐射状地排列。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多个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的中心呈对称地排列。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包括多个弧形连接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悬边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凹槽的数量是2-100个。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的外缘呈环线形,并且与所述振动元件共轴。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所述弹性悬边的外缘的形状选自环状正弦波形、环状方波形、环状三角波形和环状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中,述弹性悬边的内缘的形状选自环状正弦波形、环状方波形、环状三角波形和环状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用于连接一音圈,所述音圈耦联于一磁回系统,从而组装成一扬声器。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作为一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内的气压的变化,所述振动单元被驱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肩并肩地设置。
优选地,上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同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扬声器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改进的扬声器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5A是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B是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6中E-E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应用于制作扬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应用于制作的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应用于制作被动振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制作的被动振动板使用在音箱上时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G-G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16中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是图20中K-K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26是图24中L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7是图24中M-M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3至图5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其包括位于中间的振动元件10,位于所述振动元件10周围的弹性悬边20,以及位于所述弹性悬边20周围的框架30。也就是说,所述弹性悬边20,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和所述框架30之间,以限制所述振动元件的振动。所述振动元件10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元件10是椭圆形。所述弹性悬边20也相应地在所述振动元件10周围形成大致椭圆形。所述框架30可以是各种形状,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还包括多个限位肋40,多个所述限位肋40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和所述框架30之间,从而所述振动元件10和所述框架30之间形成高低起伏的结构。所述限位肋40用于限位作用,以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偏离其中心轴的位移。更具体地说,当所述振动元件10将要偏离其中心轴而产生偏移时,对应的所述限位肋40产生反向的拉力,以抵消引起所述振动元件10产生偏移的偏移力。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限位肋40可以是沿着与对应的所述振动元件10的外周表面和对应的所述框架30的内周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如图3中所示,也可以是沿着所述振动单元10的径向方向设置,或者倾斜地设置。这种排列方式可以产生相应的沿着这些方向的拉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所述振动元件沿着这些方向产生偏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限位肋40可以均匀地排列在所述振动元件10的周围,并且可以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10的中心呈对称地布置。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中所示,这些限位肋40包括左侧限位肋401和右侧限位肋402。当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上下放置并且正常工作时,所述振动元件10沿着轴向上下运动,当所述振动元件10想要向左偏移时,会立即受到所述右侧限位肋402向右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进一步向左偏移。反之,当所述振动元件10想要向右偏移时,会立即受到所述左侧限位肋401向左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进一步向右偏移。这样,所述弹性悬边20和所述限位肋40能够有效地将所述振动元件10的振动方向限制在沿着轴向的上下方向上。
所述弹性悬边20可以是具有图1中所示的结构,其与所述振动元件10同轴地设置,并且沿着所述振动元件10的径向上,其截面形成波浪形或拱形,如图5B所示,从而沿着所述振动元件10的中心轴可以形成环状凸纹。值得一提的是,各个所述限位肋40从所述弹性悬边20凸起地设置,以在所述振动元件10的圆周方向上形成高低起伏结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波浪形”可以不是严格的类似水形成的波浪形状,而是可以在所述振动元件10的周围形成有褶皱结构或类似瓦棱纸结构。
如图3中所示,多个所述限位肋40实质上将所述弹性悬边20隔成多个悬边段201。所述限位肋40的数量不受限制,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在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8个所述限位肋40将所述弹性悬边20分隔成8个所述悬边段201。各个所述限位肋40也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可以与所述弹性悬边20由同样的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弹性悬边20由同样的材料制成时,多个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弹性悬边20可以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个注塑步骤中使用一个成型模具注入预定的弹性材料,从而同时制作带有多个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弹性悬边20的组合体。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型过程中,所述预定的弹性材料也可以包覆在所述振动元件10上,从而形成一弹性包覆层12。也就是说,所述振动元件10可以包括内部的振动加重块11和外部的弹性包覆层1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悬边20和所述限位肋40也可以利用常规方法通过胶水与所述框架30和所述振动元件10粘接。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5B所示,所述弹性悬边20的拱形结构可以形成一环状凹槽202。各个所述限位肋40可以向外凸起地设置在所述弹性悬边20两侧,或者只设置在所述弹性悬边10的一侧。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各个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环状凹槽202位于所述弹性悬边20的两侧,也就是说,各个所述限位肋40不延伸进入所述环状凹槽202,而只是延伸在所述弹性悬边10的一侧,如图5B所示,其凸起地延伸在所述弹性悬边10的上侧。而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肋40之间形成凹槽203,从而所述弹性悬边20和所述限位肋40在所述振动元件10的周围形成了高低起伏的结构。
如图3和图5A所示,各个所述限位肋40截面可以呈三角形、也可以梯形、菱形等,从而既能起到稳固地定位连接作用,又能不防碍所述振动元件10的轴向运动。更具体地,在图3和图5A中所示的例子中,各个所述限位肋40呈片状,并且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限位肋40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一底边与所述振动元件10连接,三角形的一顶点与所述框架30连接,或者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一底边与所述框架30连接,三角形的一顶点与所述振动元件10连接。
优选地,各个所述限位肋40包括振动元件连接端41和框架连接端42。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41与所述振动元件10的外周表面101是线连接,也即是所述限位肋40的三角形的底边与与所述振动元件10的外周表面101相接触并且连接。所述框架连接端42与所述框架30的内周表面301是点连接,也即是所述限位肋40的三角形的顶点与所述框架30的内周表面301相接触并且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限位肋40的截面形成的三角形可以是任意三角形的形状,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并且可以形成正三角形。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三角形各个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在图5A中所示的例子中,各个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弹性悬边20相连接的部分可以是呈弧线形。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使得所述限位肋40与所述振动元件10的连接强度大于与所述框架30的连接强度。从而在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产生偏移的同时,使推动所述振动元件10沿轴向运动的推力不至于很快地传递到所述框架30,而使所述振动元件10的冲程即轴向位移不受到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所述框架30对所述限位肋40施加的将所述振动元件10拉回其初始位置的拉力不至于快速传递至所述振动元件10,而是尽量使所述振动元件10达到最大轴向位移。也即是说,不能使所述限位肋40刚开始从中间的初始位置开始轴向位移时,就马上受到带自所述框架30的回复力的作用而缩短轴向位移。
也就是说,如图2A和2B中所示,加强肋4与振动块1和外部框架3都是线连接,截面呈大致矩形,这样加强肋4两端通过与振动块1和外部框架3的连接结构一样,从而具有相同的连接强度。这样,外部框架3和加强肋4起到的拉回振动块1的拉力可以实时地作用到振动块1上,而导致振动块1的轴向位移也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加强肋4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少振动块1的偏移的作用,但同时却对振动块1的冲程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而本实用新型使各个所述限位肋40一端与所述框架30形成点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振动元件10形成线连接,既能起到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的晃动和偏移,又能不影响所述振动元件10的轴向位移。
如图6至图1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其包括振动元件10A,围绕在所述振动元件10A周围的弹性悬边20A,以及框架30A。所述弹性悬边20A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A和所述框架30A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悬边20A在所述振动元件10A周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弹性悬边20A包括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波形限位段21A,从而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在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周围形成波浪形结构。而图1中的悬边2只是在振动块1的径向上形成有拱形或波形结构,从而不能有效地起到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偏移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用于限位作用,以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A偏离其中心轴X的位移。更具体地说,当所述振动元件10A将要偏离其中心轴X而产生某个方向的偏移时,对应的所述波形限位段21A产生相反方向的拉力,以抵消引起所述振动元件10A产生偏移的偏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波形限位段21A可以均匀地排列在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周围,并且可以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中心呈对称地布置。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6中所示,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包括左侧波形限位段21A和右侧波形限位段21A。当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上下放置并且正常工作时,所述振动元件10A沿着X轴向上下运动,当所述振动元件10A想要沿着图6中所示的Y轴向左偏移时,会立即受到所述右侧波形限位段21A向右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A进一步向左偏移。反之,当所述振动元件10A想要沿着图6中所示的Y轴向右偏移时,会立即受到所述左侧波形限位段21A向左的反向拉力,从而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A进一步向右偏移。这样,所述弹性悬边20A能够有效地将所述振动元件10A的振动方向限制在沿着X轴的上下方向上。
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包括振动元件连接端211A和框架连接端212A。如图8中所示,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211A在沿着圆周方向的截面上可以呈波形,并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外周表面101A连接。而所述框架连接端212A是一外缘,其连接至所述框架30A的内周表面301A。更具体地,作为更详细的说明,如图8中所示,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211A可以具有两下侧连接位点2111A和2112A,和上侧连接位点2113A。所述两下侧连接位点2111A和2112A与上侧连接位点2113A之间的连线可以形成三角形。而分别从所述两下侧连接位点2111A和2112A以及上侧连接位点2113A向所述框架30A的内周表面301A延伸得到的三个连接位点2121A、2122A和2123A,这三个连接位点2121A、2122A和2123A都形成在所述框架连接端212A上,而这三个连接位点2121A、2122A和2123A之间的连线是沿着所述框架内周表面延伸并呈弧形线段。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具有内缘和外缘,其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外周表面101A相连接的内缘呈波形,或称为拱形,所述波形限位段21A与所述框架30A的内周表面301A相连接的外缘沿着所述框架30A的内周表面301A延伸并呈弧形,并且位于垂直于所述振动元件中心轴X的同一平面上。
也可以说,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的振动元件连接端211A分成两部分,所述两部分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角度。形成的所述角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波浪形结构能够阻止所述振动元件10A产生偏移,并且使推动所述振动元件10A沿轴向运动的推力不至于很快地传递到所述框架30A,而使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冲程即轴向位移不受到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所述框架30A对所述波形限位段21A施加的将所述振动元件10A拉回其初始位置的拉力不至于快速传递至所述振动元件10,而是尽量使所述振动元件10A达到最大轴向位移。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波形限位段21A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连接强度大于与所述框架30A的连接强度,即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内缘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连接结构呈三角形,更稳固,从而比外缘与所述框架30之间的连接更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其连接方式也可以相反。即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外缘与所述框架30A的连接结构呈三角形,而外缘与所述振动元件10A之间的连接是位于同一平面的弧形,而不是高低起伏状。
另外,相邻的两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之间形成了凹槽203A,从而沿着所述振动元件10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一系列互相间隔地设置的凹槽203A,从而形成了波浪形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的波形限位段可以在一个注塑步骤中使用一个成型模具注入预定的弹性材料而一体地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型过程中,所述预定的弹性材料也可以包覆在所述振动元件10A上,从而形成一弹性包覆层12A。也就是说,所述振动元件10A可以包括内部的振动加重块11A和外部的弹性包覆层12A,如图9中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悬边20A也可以利用常规方法通过胶水与所述框架30A和所述振动元件10A粘接。
图12至图15是本实用新型这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其结构与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所述波形限位段21A形成波纹的高度。如图9中所示,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的波峰位置可以低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外表面102A,并且可以低于所述框架30A的外表面302A。而如图15中所示,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A’的波峰位置可以高于所述振动元件10A的外表面102A,并且可以高于所述框架30A的外表面302A。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制得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共振频率是5–200赫兹,所述弹性悬边20A材料可以是任何热固性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并且具有适宜的硬度,例如肖氏硬度5-85A。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的波纹高度:1–50mm,波纹数量:2–100个。所制得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的尺寸可以是0.0005–0.2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具体数值只作为举例,而并不受到具体限制,在实际实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也适合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制得的波浪形振动单元。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可以用作扬声器1000A的振动系统,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的所述振动元件10A与音圈110A连接,所述音圈110A与磁回系统120A电磁感应,从而在所述扬声器1000A中输入音频信号时,所述音圈110A在所述磁回系统120A的磁场中来回运动,从而驱动所述振动元件10A来回振动以产生声音。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弹性悬边20A藉由其波浪形结构将所述振动元件10A的运动限制在轴向方向上,从而使产生的音效更纯净。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可以用作扬声器1000A’的被动振动板。具体地,扬声器1000A’可以包括主振动喇叭1100A’,以及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所述主振动喇叭1100A’可以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产生声音。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与所述主振动喇叭1100A’共用一振动腔1200A’,当主振动喇叭1100A’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1200A’气压的变化,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也被驱动而振动产生辅助音效,从而改善音质,特别是加强了低音效果。
所述主振动喇叭1100A’可以是传统的喇叭结构,也可以是由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制成的喇叭或扬声器。所述扬声器1000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主振动喇叭1100A’和一个或多个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并且所述主振动喇叭1100A’和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可以肩并肩地设置,如图11A中所示,也可以共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所述扬声器1000A和所述扬声器1000A’的被动振动板都使用了这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其他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也可以应用于制作所述扬声器1000A和所述扬声器1000A’的被动振动板。
如图16至图19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B,其包括振动元件10B,围绕在所述振动元件10B周围的弹性悬边20B,以及框架30B。所述弹性悬边20B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B和所述框架30B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悬边20B在所述振动元件10B周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弹性悬边20B包括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波形限位段21B,从而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B在所述振动元件10B的周围形成波浪形结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B与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A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B的两端,即将振动元件连接端211B和框架连接端212B的结构是一样的。即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B的内缘和外缘都可以是波形或拱形结构。如图18中所示,上侧顶点和下侧两底点互相连接后可以形成三角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元件10B呈圆形。多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B可以沿着所述振动元件10B的径向设置,从而形成辐射状的多个径向波形限位段21B。也就是说,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B的波纹延伸所在的直线可以都穿过所述振动元件的圆心,从而均匀地辐射状地排布。多个所述径向波形限位段21B在径向上限制所述振动元件10B的位置,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B沿着某个径向偏移,从而只能沿着轴向运动。
如图20至图2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C,类似地,其包括振动元件10C,围绕在所述振动元件10C周围的弹性悬边20C,以及框架30C。所述弹性悬边20C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C和所述框架30C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悬边20C在所述振动元件10C周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弹性悬边20C包括多组连接肋22C。各组连接肋22包括至少一顶侧连接肋221C,以及邻近所述顶侧连接肋221C的至少一底侧连接肋222C。所述弹性悬边20C还包括延伸在邻近的连接肋22C(221C,22C)之间分别延伸的连接段23C。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侧连接肋221C从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外周表面101C的顶侧向所述框架30C的内周表面301C延伸,邻近底侧连接肋222C从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外周表面101C的底侧向所述框架30C的内周表面301C延伸。所述顶侧连接肋221C和所述底侧连接肋222C之间形成弧形连接段23C。
所述连接肋22C这种交替地从所述振动元件10C的顶侧和底侧朝向所述框架30C延伸的布置方式,使得所述弹性悬边20C在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周围形成了波浪形结构。类似地,多个凹槽203C也形成在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周围。
所述连接肋22C与所述连接段23C可以是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同样的材料制成。当所述连接肋22C与所述连接段23C由同样的材料制成时,所述弹性悬边20C可以通过在模具中注入一种弹性材料而使所述连接肋22C与所述连接段23C一体成形,从而得到类似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B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振动元件10C也可以是圆形,这样这些所述连接肋22C沿着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径向设置,从而形成多个径向连接肋22C,以起到限位防止所述振动元件10C的径向偏移的作用。
如图24至图2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D,其包括振动元件10D,围绕在所述振动元件10D周围的弹性悬边20D,以及框架30D。所述弹性悬边20D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10D和所述框架30D之间并且在所述振动元件10D周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的波浪形振动单元100D的波浪形结构与上述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波浪形结构类似,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10D周围的多个波形限位段21D,各个所述波形限位段21D具有振动元件连接端211D和框架连接端212D。与所述振动元件10D的外周表面101D相连接的内缘即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211D没有形成尖角,如果连接各个顶点得到的图形可以是矩形。也即是说,与上述前三个实施例的波形不同,前三个实施例的波形可以形成大致正弦波形,而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波形是大致方波。可以预料到的是,上述各个顶点连接得到的图形也可以是梯形等。这些结构都能使在所述振动元件10D的周围形成凹槽203D,从而通过一系列凹凸结构,形成高低起伏状的波浪形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D也可以通过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C变换得到。即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C的所述弹性悬边20C的多组连接肋22C中,各组连接肋22包括两个相邻顶侧连接肋221C,以及邻近两个所述顶侧连接肋221C的两底侧连接肋222C时,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100D。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地,所述弹性悬边20D两端与所述振动元件10D和所述框架30D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例如图26中所示,与所述振动元件10D的外周表面101D相连接的所述波形限位段21D的内缘即所述振动元件连接端211D可以是不同线段组成的折线段,而与所述框架30D的内周表面301D相连接的所述波形限位段21D的外缘即所述框架连接端212D只形成一条线段,这样使得所述弹性悬边20D与所述振动元件10D的连接强度大于与所述框架30的连接强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3)

1.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以及
一框架;其中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并且延伸在所述振动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且所述弹性悬边在所述振动元件的周围形成多个互相间隔地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着环形排列,并使所述弹性悬边沿着所述振动元件的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结构,所述弹性悬边将所述振动元件的运动方向限制在轴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呈辐射状地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的中心呈对称地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边包括多个弧形连接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悬边的相反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是2-100个。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边的外缘呈环线形,并且与所述振动元件共轴。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边的外缘的形状选自环状正弦波形、环状方波形、环状三角波形和环状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边的内缘的形状选自环状正弦波形、环状方波形、环状三角波形和环状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结构的形状选自正弦波形、方波形、三角波形和锯齿波形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用于连接一音圈,所述音圈耦联于一磁回系统,从而组装成一扬声器。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作为一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振动时,藉由所述振动腔内的气压的变化,所述振动单元被驱动而振动,以产生辅助音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肩并肩地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浪形振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振动单元与所述主振动喇叭同轴地背对背地设置。
CN201420379447.XU 2014-01-16 2014-07-10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Active CN204069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9447.XU CN204069313U (zh) 2014-01-16 2014-07-10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7158.3 2014-01-16
CN201420027158 2014-01-16
CN201420379447.XU CN204069313U (zh) 2014-01-16 2014-07-10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9313U true CN204069313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1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9447.XU Active CN204069313U (zh) 2014-01-16 2014-07-10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93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6155A (zh) * 2017-12-31 2019-07-0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弹波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6155A (zh) * 2017-12-31 2019-07-09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弹波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6825A (zh) 一种波浪形悬边结构
EP3099083B1 (en) Diaphragm and suspension edge having elastic ribs, and speaker
US6851513B2 (en) Tangential stress reduction system in a loudspeaker suspension
CN102984631B (zh) 音效片、由音效片制成的扬声器、音箱及其制备工艺
CN207039882U (zh) 辐射器及双悬边扬声器和音箱
US7699139B2 (en) Diaphragm surround
US9398376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04796824A (zh)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的悬边结构
CN204069313U (zh)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CN204046800U (zh)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CN204231653U (zh) 一种扬声器振动单元
CN204231654U (zh) 一种波浪形振动单元
CN201426172Y (zh) 扬声器振动片
US10129650B2 (en) Vibration unit for acoustic arrangement
CN202957949U (zh) 音效片、由音效片制成的扬声器及音箱
CN204362299U (zh) 弹肋式悬边
CN204518055U (zh) 具有弹肋式悬边的鼓纸和扬声器
CN105872916A (zh) 弹肋式悬边和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12348U (zh) 一种无源辐射器及扬声器
CN202364365U (zh) 喇叭
CN202535520U (zh) 一种振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