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8450U -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8450U
CN204068450U CN201420430471.1U CN201420430471U CN204068450U CN 204068450 U CN204068450 U CN 204068450U CN 201420430471 U CN201420430471 U CN 201420430471U CN 204068450 U CN204068450 U CN 204068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air
main
arc plate
c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04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颖卿
韩占飞
李剑雄
汪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04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8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8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8450U/zh
Priority to JP2017525664A priority patent/JP6422577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5/082374 priority patent/WO2016015532A1/zh
Priority to US15/328,564 priority patent/US10404122B2/en
Priority to EP15826537.1A priority patent/EP3176911B1/en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分块定子包括:多个主绕组和付绕组,每个主绕组和付绕组均包括分块铁芯及绕线架,主绕组和付绕组的绕线架上分别绕设主绕线和付绕线,主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绕组和多个第二主绕组,第一主绕组通过一根主绕线单独绕制、且第二主绕组通过一根主绕线连续绕制,付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付绕组和/或至少两个第二付绕组,第一付绕组通过一根付绕线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第二付绕组通过一根付绕线连续缠绕;多个缠线针;和接线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块定子,通过将付绕组连续绕线、主绕组的至少一个单独绕线而其余连续绕线,形成较少的出线点,从而可以占用较少面积的接线板,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家用电器的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块定子和具有所述分块定子的电机、以及具有所述电机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分块电机是主、付绕组分开绕线,最后以接线板将主、付绕组连接起来,4极电机一般情况有12个出线头,是圆型接线板连接,这样接头较多,出现虚焊的机会就多,对焊接质量有较大影响,同时连接板面积较大,增加了成本,同时面积较大影响了空气的流动性,电机温升较高,影响电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块定子,所述分块定子减少了绕组出现点、减小焊接虚焊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分块定子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电机的家用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分块定子,包括:多个主绕组和多个付绕组,每个所述主绕组和付绕组均包括分块铁芯及设置于所述分块铁芯上的绕线架,所述主绕组和付绕组的分块铁芯沿周向交错地分布且互相连接以形成环形形状,所述主绕组和所述付绕组的绕线架上分别绕设有主绕线和付绕线,所述多个主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绕组和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每个所述第一主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主绕线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主绕线连续绕制,所述付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付绕组和/或至少两个第二付绕组,每个所述第一付绕组通过所述一根付绕线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付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付绕线连续缠绕;多个缠线针,所述多个缠线针分别设在多个绕线架上以分别引出相应的主绕线或付绕线的线头;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安装在连接成环形形状的所述多个主绕组和多个付绕组上,所述缠线针的上端穿过所述接线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通过将付绕组连续绕线、主绕组的至少一个单独绕线而其余连续绕线,从而形成较少的出线点,从而可以占用较少面积的接线板,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绕组包括四个、所述付绕组包括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绕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主绕组且其余均为所述第二主绕组,所述付绕组包括一个第一付绕组且其余均为第二付绕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绕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主绕组且其余均为所述第二主绕组,所述付绕组只包括多个所述第二付绕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缠线针包括:两个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一缠线针设在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绕线架上;两个第二缠线针,所述两个第二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主绕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的绕线架上;两个第三缠线针,所述两个第三缠线针分别设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付绕组的绕线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绕线架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所述上内弧板通过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上外弧板的径向内侧,所述上内弧板的顶部两端设有绕线柱,且所述上框架的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开中空的第一插线柱;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包括下外弧板和下内弧板,所述下内弧板通过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下外弧板的径向内侧,所述下框架的下外弧板和下内弧板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开的中空的第二插线柱;其中所述上框架插接在所述下框架的顶部,且相应的所述分块铁芯套设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配合处;其中,所述两个第一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绕线架的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内;所述两个第二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主绕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的绕线架的上内弧板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内;所述两个第三缠线针分别设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付绕组的下框架的下内弧板底部的第二插线柱内,其中所述付绕组和所述主绕组分别交错排列连接后,所述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二缠线针和第三缠线针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与接线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外弧板和所述下外弧板在上下方向上平齐,且所述上内弧板和所述下内弧板在上下方向上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块所述分块铁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主绕组的分块铁芯的第一定位部与其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的分块铁芯的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且其第二定位部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分块铁芯的第一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二缠线针和第三缠线针在周向上位于所述接线板的180度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绕组的所述分块铁芯的顶端与和其相邻的付绕组的分块铁芯底端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板形成为半圆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减少了绕组的出线点,减少焊接虚焊的可能性,降低成本,提高电机散热面积,避免了温度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设在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铁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块定子,所述分块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外且所述转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分块定子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采用分块定子,提高了绕线效率和生产效率,且操作可靠,由此提高了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家用电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的付绕组的连线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付绕组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的主绕组的连线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主绕组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中接线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分块定子100;主绕组A;付绕组B;
分块铁芯1;第一定位部11;第二定位部12;
主绕线10a;主绕线出线头101a;付绕线10b;付绕线出线头101b;绕线架2;
上框架21;上外弧板211;上内弧板212;第一插线柱214;绕线柱215;
下框架22;下外弧板221;下内弧板222;第二插线柱224;
第一缠线针3a;第二缠线针3b;第三缠线针3c;
接线板4;
主跨江线5a;付跨江线5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分块定子,所述分块定子例如可用于单相电容异步电机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100,包括:多个主绕组A和多个付绕组B、多个缠线针、和接线板4。如图1-图4所示,每个主绕组A和付绕组B均包括分块铁芯1及设置于分块铁芯1上的绕线架2,主绕组A和付绕组B的分块铁芯1沿周向交错地分布且互相连接以形成环形形状,从而使多个分块铁芯1拼合成整个定子铁芯。
主绕组A的绕线架2上绕设有主绕线10a,主绕组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绕组A1和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A2,每个第一主绕组A1均通过一根主绕线10a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第二第二主绕组A2依次通过一根主绕线10a连续绕制,如图3和图4所示,付绕组B的绕线架2上绕设有付绕线10b,付绕组B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付绕组(图未示出)和/或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B2,每个第一付绕组均通过一根付绕线10b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第二付绕组B2依次通过一根付绕线10b连续缠绕。
主绕组A的分块铁芯1的顶端与和其相邻的付绕组B的分块铁芯1的底端平齐。
多个主绕组A的绕线架2和付绕组B的绕线架2沿周向交错地分布以使付绕组B和主绕组A分别交错排列连接以组成环形形状且使每个主绕线架11a的顶部表面和与其相邻的付绕线架11b的底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多个缠线针分别设在多个绕线架2上以分别引出相应的主绕线10a或付绕线10b的线头,接线板4安装在连接成环形形状的多个主绕组A和多个付绕组B上,缠线针的上端穿过接线板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100,通过将付绕组连续绕线、主绕组的至少一个单独绕线而其余连续绕线,从而形成较少的出线点,从而可以占用较少面积的接线板,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
如图1-图5的实施例中,主绕组A包括四个、付绕组B包括四个,四个主绕组A和四个付绕组B分别交错设置。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以及图1-图5中,均显示了四个主绕组A和四个付绕组B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更少或者更多个主绕组A和付绕组B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绕组A包括一个第一主绕组A1且其余均为第二主绕组A2,付绕组B包括一个第一付绕组且其余均为第二付绕组B2(图未示出)。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主绕组A包括一个第一主绕组A1且其余均为第二主绕组A2,付绕组只包括多个第二付绕组B2,而不包括第一付绕组,在如图1-图5所示的示例中,主绕组A包括一个第一主绕组A1且三个第二主绕组A2,其中一个第一主绕组A1单独绕制、三个第二主绕组A2依次连续绕制,付绕组B包括四个连续绕制的第二付绕组B2。在下面也均以此种绕制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分块定子进行描述。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应了解,其余类似的绕制情况例如上述主绕组和付绕组的多种绕制情况的排列组合等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缠线针3包括:两个第一缠线针3a、两个第二缠线针3b、两个第三缠线针3c,第一缠线针3a设在第一主绕组A1的绕线架2上,两个第二缠线针3b分别设在第二主绕组A2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A2的绕线架2上,两个第三缠线针3c分别设在其中相邻两个第二付绕组B2的绕线架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绕线架2包括:上框架21和下框架22,上框架21包括上外弧板211和上内弧板212,上内弧板212通过第一连接部213设在上外弧板211的径向内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径向“内侧”指的是沿连接架3的径向方向向内的一侧,相应地,“外侧”指的是沿连接架3的径向方向向外的一侧。上内弧板212的顶部两端设有绕线柱215,从而方便多个第二主绕组A2之间的跨江线5a的缠绕、以及第二付绕组B2之间的跨江线5b的缠绕。上框架21的上外弧板211和上内弧板212的顶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开中空的第一插线柱214。
下框架22包括下外弧板221和下内弧板222,下内弧板222通过第二连接部(图未示出)设在下外弧板221的径向内侧,下框架22的下外弧板221和下内弧板222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开的中空的第二插线柱224。其中上框架21插接在下框架22的顶部,且相应的分块铁芯1套设在上框架21和下框架22的配合处。
其中,如图1-图5所示,两个第一缠线针3a分别设在第一主绕组A1的绕线架2的上外弧板211和上内弧板212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214内;两个第二缠线针3b分别设在第二主绕组A2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A2的绕线架2的上内弧板212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214内;两个第三缠线针3c分别设在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二付绕组B的下框架22的下内弧板222底部的第二插线柱224内。另外,付绕组B和主绕组A分别交错排列连接后,第一缠线针3a、第二缠线针3b和第三缠线针3c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与接线板4连接。
也就是说,主绕组A的第一缠线针3a和第二缠线针3b与绕线柱215是同向的,而付绕组B的第三缠线针5c则与绕线柱22是反向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分块定子中,主绕组A的绕线架2与付绕组B的绕线架2是反向设置的。将付绕组B的第三缠线针5c与绕线柱215设置在不同侧的好处是,一方面便于接线板4的布线,另一方面,由于付绕组B是由多条付绕线绕制成线圈的,因此付绕组B之间的过桥线也是多根,由此,可以避免当将线头焊接至第三缠线针5c时,熔化的焊锡掉落在过桥线上,将多根过桥线连接在一起造成短路。
优选地,如图1-图5所示,上外弧板211和下外弧板221在上下方向上平齐,且上内弧板212和下内弧板222在上下方向上平齐。由此结构整齐且可可靠地固定分块铁芯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块分块铁芯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其中一个主绕组的第一定位部11与其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第二定位部12相互配合定位,且其第二定位部12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第一定位部11相互配合定位。可选地,第一定位部11形成为从分块铁芯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突出部,且第二定位部12为从分块铁芯1的另一端向内凹入形成的凹入部。由此,使得多个分块铁芯1在装配好之后可在周向上平滑过渡,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设置。
可选地,第一缠线针3a、第二缠线针3b和第三缠线针3c在周向上位于接线板4的180度范围内。进一步可选地,接线板4形成为半圆环形。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分块定子的出线方式。
如图1和图2,多个付绕组B2的付绕线10b通过绕线机(图未示出)连续绕线,相邻两个第二付绕组B2之间的跨江线5b是挂在绕线柱215上的,如图6所示,线头和线尾缠绕在位于跨江线5b的相反侧的缠线针3c上,形成两个出线头(三档速度两个抽头,加上一头一尾共4个出线头,单速2个出线头),如图3和图4,一个第一主绕组A1单独绕线,形成两个出线头,三个第二主绕组A2连续绕线,形成两个出线头,三个第二主绕组A2支架的跨江线5a挂在绕线柱215上,主绕线10a的线头线尾缠绕在位于跨江线5a同侧的缠线针3b上,即,主绕组A共具有四个出线头。如图5所示,主绕组A和付绕组B相向插入之后,出线头在同一个平面焊接后形成一个完整定子,然后用半圆环形接线板如图7连接成一个分块定子总成。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块定子,减少了绕组的出线点,减少焊接虚焊的可能性,降低成本,提高电机散热面积,避免了温度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图未示出)和分块定子,其中分块定子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描述的分块定子。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设在转子轴上的转子铁芯。分块定子套设在转子组件外且转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分块定子可转动。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其他构成例如转子铁芯和转子轴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块定子,提高了绕线效率和生产效率,且操作可靠,由此提高了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家用电器,例如变速风扇等,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主绕组和多个付绕组,每个所述主绕组和付绕组均包括分块铁芯及设置于所述分块铁芯上的绕线架,所述主绕组和付绕组的分块铁芯沿周向交错地分布且互相连接以形成环形形状,所述主绕组和所述付绕组的绕线架上分别绕设有主绕线和付绕线,所述多个主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绕组和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每个所述第一主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主绕线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第二主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主绕线连续绕制,所述付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付绕组和/或至少两个第二付绕组,每个所述第一付绕组通过所述一根付绕线单独绕制、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付绕组通过一根所述付绕线连续缠绕;
多个缠线针,所述多个缠线针分别设在多个绕线架上以分别引出相应的主绕线或付绕线的线头;
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安装在连接成环形形状的所述多个主绕组和多个付绕组上,所述缠线针的上端穿过所述接线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包括四个、所述付绕组包括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主绕组且其余均为所述第二主绕组,所述付绕组包括一个第一付绕组且其余均为第二付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主绕组且其余均为所述第二主绕组,所述付绕组只包括多个所述第二付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缠线针包括:
两个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一缠线针设在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绕线架上;
两个第二缠线针,所述两个第二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主绕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的绕线架上;
两个第三缠线针,所述两个第三缠线针分别设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付绕组的绕线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绕线架包括:
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所述上内弧板通过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上外弧板的径向内侧,所述上内弧板的顶部两端设有绕线柱,且所述上框架的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开中空的第一插线柱;
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包括下外弧板和下内弧板,所述下内弧板通过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下外弧板的径向内侧,所述下框架的下外弧板和下内弧板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开的中空的第二插线柱;
其中所述上框架插接在所述下框架的顶部,且相应的所述分块铁芯套设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配合处;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绕线架的上外弧板和上内弧板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内;所述两个第二缠线针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主绕组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第二主绕组的绕线架的上内弧板的顶部的第一插线柱内;所述两个第三缠线针分别设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付绕组的下框架的下内弧板底部的第二插线柱内,
其中所述付绕组和所述主绕组分别交错排列连接后,所述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二缠线针和第三缠线针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与接线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弧板和所述下外弧板在上下方向上平齐,且所述上内弧板和所述下内弧板在上下方向上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分块铁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主绕组的分块铁芯的第一定位部与其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的分块铁芯的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且其第二定位部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付绕组的分块铁芯的第一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线针、所述第二缠线针和第三缠线针在周向上位于所述接线板的180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的所述分块铁芯的底端与和其相邻的付绕组的分块铁芯底端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形成为半圆环形。
12.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设在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铁芯;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块定子,所述分块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外且所述转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分块定子可转动。
13.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
CN201420430471.1U 2014-07-31 2014-07-31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68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471.1U CN2040684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JP2017525664A JP6422577B2 (ja) 2014-07-31 2015-06-25 分割型固定子、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及び家電機器
PCT/CN2015/082374 WO2016015532A1 (zh) 2014-07-31 2015-06-25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US15/328,564 US10404122B2 (en) 2014-07-31 2015-06-25 Segmental stator, electric motor having the sam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EP15826537.1A EP3176911B1 (en) 2014-07-31 2015-06-25 Block stator, motor having sam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471.1U CN2040684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8450U true CN204068450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0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047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68450U (zh) 2014-07-31 2014-07-31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84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620A (zh) * 2014-07-31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WO2016015532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WO2016119474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电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620A (zh) * 2014-07-31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WO2016015532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JP2017523767A (ja) * 2014-07-31 2017-08-17 ジーディー マイディア エンバイオメント アプライアンシーズ エムエフ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fg Co.,Ltd. 分割型固定子、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及び家電機器
CN104868620B (zh) * 2014-07-31 2018-01-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US10404122B2 (en) 2014-07-31 2019-09-03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fg Co., Ltd. Segmental stator, electric motor having the sam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WO2016119474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块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3435U (zh) 用于在机器中使用的外转子电机
US8502432B2 (en) Crossover module
CN103973057A (zh) 分块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电机和家用电器
CN204068450U (zh)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CN107431401B (zh) 定子及旋转电机
CN104541437A (zh) 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CN104025425A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3973056B (zh) 分块定子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76551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4578474A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6332529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线支架
CN104810952A (zh) 用于分布卷电机的排线绝缘骨架和具有其的分布卷电机
CN104541438A (zh) 汇流条单元
CN103828197A (zh) 旋转电机的母线模块
CA2694137C (en) Electric machine, particularly asynchronous three-phase hydrogenerator
CN205811684U (zh) 一种绕组定子和定子组件
CN104868620A (zh)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家用电器
CN203554112U (zh) 分块定子及其绕线架、具有其的电机和家用电器
CN105490410A (zh) 定子组件、定子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04734388B (zh)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921266B (zh) 轴向间隙马达/发电机
CN204145092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塑封电机
CN206640424U (zh) 定子绕组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和电机
CN204633499U (zh) 用于分布卷电机的排线绝缘骨架和具有其的分布卷电机
US10348149B2 (en)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the st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