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1207U - 马达以及泵 - Google Patents

马达以及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1207U
CN204061207U CN201420185065.3U CN201420185065U CN204061207U CN 204061207 U CN204061207 U CN 204061207U CN 201420185065 U CN201420185065 U CN 201420185065U CN 204061207 U CN204061207 U CN 204061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tor
central axis
circuit board
haunche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50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良太
田中雅人
岩崎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12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以及泵,马达包括旋转部、静止部以及将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轴承机构。旋转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和叶轮。转子磁铁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叶轮配置于转子磁铁的下侧。静止部包括壳体、定子以及马达框架。壳体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在壳体内侧配置转子磁铁。定子在壳体的筒部的外侧包围转子磁铁的周围。马达框架是填充于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筒部的径向外侧的树脂。马达框架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突起部,突起部具有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的多个突起构件。壳体的上表面中的除了突起部以外的整个非突起区域是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

Description

马达以及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以及泵。
背景技术
以往,在热水器用的泵中使用通过有盖圆筒状的壳体将转子磁铁与定子隔离的马达。转子磁铁与叶轮连接,且配置在壳体的内侧。环状的定子在壳体的外侧包围转子磁铁的周围。并且,在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筒部的径向外侧填充树脂,从而密封定子。即通过树脂模制形成覆盖定子的马达框架。由此,保护定子不受流经泵内的液体影响。
在日本公开公报2008-754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马达,其在隔板(壳体)的圆筒状部位的底部(盖部)的非接水面设置防脱落用突起,该防脱落用突起埋设于模制树脂从而防止该隔板从该模制树脂浮起。在日本公开公报2008-109848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使用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树脂模制的方案。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散热性和吸振性优良,能够吸收电枢的振动并促进线圈产生的热量的散发。
但是,在上述结构的马达中,由于在界面存在气体以及材料的不同等原因,很难确保壳体的盖部与马达框架之间的紧密性。因此,导致盖部与马达框架之间出现间隙。这种情况下,在马达驱动时,因切换定子的线圈中的通电方向而引起盖部振动。而且,如果盖部以切换频率共振的话,会产生很大噪音。虽然可以考虑像日本公开公报2008-75462号公报那样,在壳体的盖部设置防脱落用突起,但是不能够充分地抑制盖部的振动。并且,存在因防脱落用突起的形状而引起在形成马达框架时不能够稳定地向盖部的整个上表面供给树脂的情况。为了确保马达的稳定的品质,在形成马达框架时稳定地向盖部的整个上表面供给树脂是很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大幅抑制马达驱动时的壳体的盖部的振动,且在形成马达框架时稳定地向盖部的整个上表面供给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马达包括旋转部、静止部以及轴承机构,轴承机构将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旋转。旋转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和叶轮。转子磁铁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叶轮配置于转子磁铁的下侧。静止部包括壳体、定子以及马达框架。壳体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在壳体内侧配置转子磁铁。定子在壳体的筒部的外侧包围转子磁铁的周围。马达框架是填充于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筒部的径向外侧的树脂。马达框架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突起部。突起部具有多个突起构件,多个突起构件在径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壳体的上表面中的除了突起部以外的整个非突起区域是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各突起构件的形状呈点状或者呈沿与上表面平行的一个方向延伸的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马达还具有电路板。电路板在壳体的上侧沿上表面扩展,且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树脂覆盖。在突起部的上端与电路板之间设置微小间隙,微小间隙中也存在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多个突起构件间的间隙的宽度的最小值比微小间隙的宽度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在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电子元件,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电子元件与非突起区域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多个突起构件包括第一突起构件以及第二突起构件。第一突起构件在上表面配置于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上表面的外缘,离中心轴线更近。第二突起构件在上表面配置于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中心轴线,离所述外缘更近。第一突起构件与第二突起构件在径向上的位置不同。连接第一突起构件的中心和中心轴线的线段与连接第二突起构件的中心和中心轴线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90度以上且180度以下。电子元件配置于第一突起构件与第二突起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马达还具有电路板。电路板在壳体的上侧沿上表面扩展,且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树脂覆盖。马达框架的侧面在比电路板靠下侧的位置具有浇口痕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马达框架具有从上表面向上方贯通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通孔位于上表面的中央,突起部位于通孔的径向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马达包括旋转部、静止部以及轴承机构,轴承机构将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旋转。旋转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和叶轮。转子磁铁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叶轮配置于转子磁铁的下侧。静止部包括壳体、定子以及马达框架。壳体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在壳体内侧配置转子磁铁。定子在壳体的筒部的外侧包围转子磁铁的周围。马达框架是填充于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筒部的径向外侧的树脂。马达框架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突起部。突起部具有至少一个线状突起构件,线状突起构件的两端在径向上的位置不同。壳体的上表面中的除了突起部以外的整个非突起区域是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马达还具有电路板。电路板在壳体的上侧沿上表面扩展,且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树脂覆盖。马达框架的侧面在比电路板靠下侧的位置具有浇口痕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另一实施方式,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离浇口痕迹最远的突起部的一点和中心轴线的线段与连接浇口痕迹和中心轴线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18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马达框架具有从上表面向上方贯通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通孔位于上表面的中央,突起部位于通孔的径向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泵包括马达以及泵外壳,泵外壳具有:流入口,其用于流入来自外部的流体;流出口,其用于流体向外部流出;以及泵室,在该泵室配置马达的叶轮,该泵室使来自流入口的流体向流出口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泵用于热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马达,能够大幅抑制马达驱动时的壳体的盖部的振动,且在形成马达框架时稳定地向盖部的整个上表面供给树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泵的俯视图。
图2是泵的纵剖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静止部的图。
图4是表示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泵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壳体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被组装到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泵1的俯视图,图2是泵1在图1中的箭头A-A位置的纵剖视图。泵1例如用于热水器。泵1包括马达12和泵外壳11。泵外壳11包括下外壳部111、上外壳部112和隔板113。隔板113配置于下外壳部111与上外壳部112之间。在图1的下外壳部111形成供来自外部的液体流入的流入口114以及供液体向外部流出的流出口115。图2的上外壳部112与隔板113共同形成流入口114与流出口115之间的液体的流路。在该流路中设置泵室116。在上外壳部112固定作为马达12的一部分的壳体5。壳体5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且覆盖泵室116的上方。
马达12包括旋转部3、静止部2和将旋转部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的轴承机构4。旋转部3包括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筒状保持部31、转子磁铁32和叶轮33。转子磁铁32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转子磁铁32中插入筒状保持部31,从而将转子磁铁32固定在筒状保持部31的外周面上。叶轮33配置于转子磁铁32的下侧。筒状保持部31与叶轮33由树脂形成为一个部件。转子磁铁32配置在壳体5的内侧,叶轮33配置于泵室116中。叶轮33包括筒状部331和设置于筒状部331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332。多个叶片332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以在泵室116内产生液体流。由此,从流入口114流入泵1内的液体流向流出口115。
轴承机构4包括轴41和被轴41插入其中的套筒42。套筒42被插入在筒状保持部31中,从而被固定于旋转部3。在壳体5的盖部51的下表面设置沿中心轴线J1延伸的筒状的轴固定部53。轴41的上部被压入轴固定部53中,从而相对于静止部2被固定。在轴固定部53的下端与套筒42的上端之间配置垫片43。在下外壳部111设置向泵室116内突出的筒状突出部117。筒状突出部117的上部配置于叶轮33的筒状部331内。轴41的下部被压入筒状突出部117中,从而相对于下外壳部111被固定。在筒状突出部117的上端与套筒42的下端之间配置垫片44。通过这些垫片43、44,来在轴向上支承套筒42。
静止部2包括壳体5、定子21和马达框架22。壳体5包括盖部51、筒部52和凸缘部50。凸缘部50相对于上外壳部112被固定。环状的定子21在壳体5的筒部52的外侧包围转子磁铁32的周围。定子21固定于筒部52的外周面。定子21包括定子铁芯211、多个线圈212和绝缘件213。定子铁芯211由层叠钢板形成。绝缘件213覆盖定子铁芯211中的被线圈212的导线缠绕的部分,从而使线圈212与定子铁芯211绝缘。定子21的形状不一定必须为环状,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在壳体5的上侧设置沿盖部51的上表面511扩展的电路板23。来自线圈212的引出线经由未图示的引脚连接于电路板23。由此,定子21与电路板23电连接。绝缘件213包括比线圈212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14。突出部214与电路板23接触。马达框架22是填充于壳体5的盖部51的上侧以及筒部52的径向外侧的树脂,对定子21以及电路板23进行密封。在马达12驱动时,在转子磁铁32与定子21之间产生旋转力。由此,旋转部3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例如,转子磁铁32的极数是八,定子21的齿槽数是十二。这种情况下,在旋转部3旋转一周的期间,进行二十四次线圈中的通电方向的切换、即转换。
图3是放大表示静止部2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壳体5的俯视图。在壳体5的盖部51的上表面511设置突起部6。突起部6包括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和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各突起构件61、62从上表面511向上方突出。上表面511上的多个突起构件61、62相互独立。将上表面511中的除了突起部6、即所有的突起构件61、62以外的区域512称为“非突起区域512”时,整个非突起区域512是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非突起区域512是平坦的。
内侧突起构件61配置在盖部51的上表面511中的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上表面511的外缘,离中心轴线J1更近。即内侧突起构件61配置在上表面511的中央附近。外侧突起构件62配置在上表面511中的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中心轴线J1,离该外缘更近。像这样,突起部6包括径向位置彼此不同的多个突起构件61、62。各突起构件61、62的形状为圆柱。因此,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即俯视时的各突起构件61、62的形状为圆形、呈点状。俯视时的各突起构件61、62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四边形等多边形或者在圆形的外周上排列形成有微小突起的形状等。这些情况下,也能够将突起构件61、62的形状视为点状。
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在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即在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突起构件62的所有组合中,中心间距大致恒定。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内侧突起构件61的中心间距与外侧突起构件62的中心间距大致相等。
将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和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中的一个内侧突起构件61与一个外侧突起构件62的各组合称为“突起构件对”。并且,将连接各突起构件对的内侧突起构件61的中心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与连接该突起构件对的外侧突起构件62的中心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所形成的角度称为“突起构件对角”。在图4的突起部6中,多个突起构件对中的最小的突起构件对角θ1是90度。多个突起构件对中的最大的突起构件对角θ2是180度。像这样,连接任意的内侧突起构件61的中心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与连接任意的外侧突起构件62的中心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90度以上且180度以下。因此,可以说在盖部51的上表面511,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和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配置在夹着中心轴线J1而互为相反侧的区域。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与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之间的区域占非突起区域512的大部分。
在图3的电路板23的下表面设置规定的电子元件231。电子元件231配置在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与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之间。在图4中用两点划线表示电子元件231。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电子元件231与非突起区域512重叠。优选电子元件231只与非突起区域512重叠。也可以在突起构件61、62中形成避免与电子元件231干涉的台阶、即一部分高度低的部位。这种情况下,在俯视时电子元件231的大部分与非突起区域512重叠,电子元件231的一部分与突起部6的一部分重叠。
如图3所示,多个内侧突起构件61和多个外侧突起构件6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大致恒定。在突起构件61、62的上端与电路板23之间设置微小间隙221。在马达框架22中,微小间隙221中也存在树脂。微小间隙221的宽度与多个突起构件61、62的突起构件间的间隙的宽度相比非常小。换言之,多个突起构件61、62的突起构件间的间隙的宽度的最小值也比微小间隙221的宽度大。
马达框架22包括从壳体5的盖部51的上表面511向上方贯通的通孔222。通孔222位于上表面511的大致中央。即沿上下方向观察时,通孔222形成于与图2的轴41重叠的位置。在图3的电路板23中,在与通孔222重叠的位置形成开口232。因此,通孔222不会被电路板23封堵。通孔222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向上方逐渐增大。内侧突起构件61与通孔222相邻。
马达框架22例如由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进行成型。在马达框架22成型时,环状的定子21被配置在壳体5的筒部52的周围。并且,电路板23被配置在壳体5的盖部51的上侧。将壳体5、定子21以及电路板23配置在规定的模具的内部,并向模具内供给树脂。这时,模具的浇口配置在中心轴线J1方向上的定子21所在的位置。模具的浇口被设置在连接形成图4中的最大的突起构件对角θ2的突起构件对的内侧突起构件61和外侧突起构件62的线上,并且是这样的位置:比起离外侧突起构件62,离内侧突起构件61更近。在图4中,用标注符号A1的箭头表示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模具的浇口相对于壳体5而被配置的位置。
向模具内供给树脂之后,在盖部51的上表面511的外缘部中的靠近浇口的位置,电路板23的下侧比电路板23的上侧先流入树脂。因此,在该位置电路板23被向上方推压。电路板23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被固定于绝缘件213的多个突出部214。由此,电路板23不会过度倾斜。
之后,在上表面511的外缘部中的离浇口最远的位置,电路板23的上侧比电路板23的下侧先流入树脂。因此,在该位置电路板23被向下方按压。上述突起构件对的外侧突起构件62配置在该位置。因此,该位置的电路板23不会向下方大幅弯曲。在使用上述模具而形成的马达框架22的侧面中,比电路板23靠下侧的位置存在浇口痕迹。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上述突起构件对的外侧突起构件62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与连接浇口痕迹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180度。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通过在电路板23被树脂下压的位置设置外侧突起构件62,能够抑制电路板23的弯曲。
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在成型时树脂固化的过程中易产生气体的性质。因此,在将壳体5作为嵌件零件进行嵌件成型时,由树脂产生的气体残留在树脂与壳体5之间。在图3的静止部2中,由于在马达框架22与壳体5之间存在产生的气体以及马达框架22与壳体5的材料的不同等原因,很难确保壳体5的盖部51与马达框架22之间的紧密性。因此,存在盖部51与马达框架22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马达12驱动时,由于定子21的线圈212的转换而引起盖部51振动。对此,在壳体5的上表面511设置突起部6,突起部6包括径向位置彼此不同的多个突起构件61、62。由此,在马达框架22成型时,由于树脂包围突起构件61、62的周围,因此马达框架22与壳体5的紧密性增强。能够大幅抑制壳体5的盖部51的振动。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泵1驱动时的噪音。
在此,假设有在盖部51的上表面511设置环状的突起构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非突起区域的一部分独立在环状的突起构件内。因此,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存在该突起构件妨碍向环状突起构件内的区域供给树脂的隐患。
对此,在图3的静止部2中,壳体5的上表面511中的整个非突起区域512是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由此,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能够稳定地向盖部51的整个上表面511供给树脂。并且,由于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各突起构件61、62的形状呈点状,因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向盖部51的整个上表面511供给树脂。
并且,采用在突起部6的上端与电路板23之间设置微小间隙221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能够通过突起部6限制电路板23的向下方的弯曲。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电子元件231与非突起区域512重叠,由此能够避免电子元件231与突起部6的干涉。在马达框架22的侧面中的比电路板23靠下侧的位置形成浇口痕迹。像这样,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通过从模具的侧方填充树脂来抑制电路板23的变形。
在静止部2中,马达框架22包括通孔222。由此,能够抑制在马达框架22与盖部51之间积存由树脂产生的气体。其结果为能够防止盖部51大幅弯曲。通孔222位于盖部51的上表面511的中央,突起部6位于通孔222的径向外侧。因此,在易成为振幅最大的盖部51的中央附近,盖部51的振动被限制,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盖部51的振动。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泵1的壳体5a的俯视图。图5的壳体5a与图4的壳体5相比突起部的结构不同。其它的结构与图4的壳体5的结构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
突起部6a包括在盖部51的上表面511沿与上表面51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突起构件63。连接各线状突起构件63的中心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与线状突起构件63形成的角度大致是0度。即多个线状突起构件63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各线状突起构件63的一端被配置在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上表面511的外缘,离中心轴线J1更近。即线状突起构件63的一端配置在上表面511的中央附近。线状突起构件63的另一端在上表面511配置在这样的位置:比起离中心轴线J1,离该外缘更近。像这样,在突起部6a的各线状突起构件63中,两端的径向位置不同。
在包括壳体5a的静止部2中,与图3的静止部2同样地设置马达框架22。马达框架22是覆盖定子21和电路板23的树脂。在马达框架22的侧面的比电路板23靠下侧的位置存在浇口痕迹。在图5中,用标注符号A1的箭头表示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模具的浇口相对于壳体5被配置的位置。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离浇口痕迹最远的线状突起构件63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与连接浇口痕迹和中心轴线J1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180度。因此,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能够防止电路板23在上表面511的外缘部中的离浇口最远的位置向下方弯曲。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静止部2中,设置于壳体5a的上表面511的突起部6a包括两端的径向位置不同的多个线状突起构件63。由此,能够大幅抑制马达12驱动时的壳体5a的盖部51的振动,从而能够降低泵1的噪音。并且,壳体5a的上表面511中的整个非突起区域512是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由此,能够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稳定地向盖部51的整个上表面511供给树脂。
由于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各突起构件63的形状呈线状,因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向盖部51的整个上表面511供给树脂。即使在壳体5a中,多个线状突起构件63间的间隙的宽度的最小值也比突起部6a的上端与电路板23之间的微小间隙221的宽度大。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向盖部51的整个上表面511供给树脂。
并且,能够通过接近电路板23的下表面的突起部6a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限制电路板23的弯曲。在马达框架22的侧面的比电路板23靠下侧的位置形成浇口痕迹。像这样,在形成马达框架22时,通过从模具侧方填充树脂来抑制电路板23的变形。
由于马达框架22包括通孔222,因此能够抑制在马达框架22与盖部51之间积存由树脂产生的气体。其结果为能够防止盖部51大幅弯曲。通孔222位于盖部51的上表面511的中央,突起部6a位于通孔222的径向外侧。因此,能够在易成为振幅最大的盖部51的中央附近限制盖部51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盖部51的振动。
在上述泵1中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也可以适当地改变突起部6、6a的突起构件61~63的位置、形状以及个数。例如在图6的壳体5b中,分别在上表面511的比中心轴线J1靠右侧和左侧的区域各配置两个线状突起构件63。这两个线状突起构件63的间隔随着远离形成马达框架22时的模具浇口、即用箭头A1表示的位置而增大。在壳体中,点状的突起构件和线状的突起构件也可以并存。并且,也可以设置有其他形状的突起构件。
为了容易地制作壳体5、5a,优选突起部6、6a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在上下方向上是恒定的或者朝向上方逐渐减小。像这样,由于突起部6、6a不具有根切形状,因此无需使用滑动模具等,从而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制作壳体5、5a。
在图5的壳体5a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线状突起构件63。由于突起部6a包括两端的径向位置不同的至少一个线状突起构件63,因此能够大幅抑制马达12驱动时的壳体5a的盖部51的振动。线状突起构件63不一定必须呈直线状,也可以呈曲线状。
在静止部2中,马达框架22也可以只覆盖定子21的一部分。即马达框架22覆盖定子21的至少一部分。同样地,马达框架22也可以只覆盖电路板23的一部分。即马达框架22覆盖定子21的至少一部分和电路板23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马达12的设计,也可以将套筒固定于静止部2,将轴固定于旋转部3。这种情况下,轴41与旋转部3一同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
泵1可以用于除热水器以外的带有液体移送的装置。并且被泵1驱动而流动的流体也可以是气体。
只要不相互矛盾,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的结构进行组合。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于具有马达的各种泵。而且,也能够利用于除泵以外而被使用的马达。

Claims (16)

1.一种马达,其包括: 
旋转部,其具有转子磁铁和叶轮,所述转子磁铁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所述叶轮配置于所述转子磁铁的下侧,且所述旋转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静止部;以及 
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 
所述静止部包括: 
壳体,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在该壳体的内侧配置所述转子磁铁; 
定子,其在所述壳体的筒部的外侧包围所述转子磁铁的周围;以及 
马达框架,其是填充于所述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所述筒部的径向外侧的树脂,且所述马达框架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具有多个突起构件,所述多个突起构件在所述径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突起部以外的整个非突起区域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各突起构件的形状呈点状或者呈沿与所述上表面平行的一个方向延伸的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壳体的上侧沿所述上表面扩展,且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所述树脂覆盖, 
在所述突起部的上端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中也存在所述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起构件间的间隙的宽度的最小值比所述微小间隙的宽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电子元件, 
沿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非突起区域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起构件包括: 
第一突起构件,其在所述上表面配置于这样的位置:比起离所述上表面的外缘,离所述中心轴线更近;以及 
第二突起构件,其在所述上表面配置于这样的位置:比起离所述中心轴线,离所述外缘更近, 
所述第一突起构件与所述第二突起构件在所述径向上的位置不同, 
连接所述第一突起构件的中心和所述中心轴线的线段与连接所述第二突起构件的中心和所述中心轴线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90度以上且180度以下, 
所述电子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突起构件与所述第二突起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壳体的上侧沿所述上表面扩展,且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所述树脂覆盖, 
所述马达框架的侧面在比所述电路板靠下侧的位置具有浇口痕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框架具有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贯通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中央, 
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通孔的所述径向外侧。 
10.一种马达,其包括: 
旋转部,其具有转子磁铁和叶轮,所述转子磁铁呈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所述叶轮配置于所述转子磁铁的下侧,且所述旋转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静止部;以及 
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 
所述静止部包括: 
壳体,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在该壳体的内侧配置所述转子磁铁; 
定子,其在所述壳体的筒部的外侧包围所述转子磁铁的周围;以及 
马达框架,其是填充于所述壳体的盖部的上侧以及所述筒部的径向外侧的树脂,且所述马达框架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具有至少一个线状突起构件,所述线状突起构件的两端在所述径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突起部以外的整个非突起区域是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扩展的一个连续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壳体的上侧沿所述上表面扩展,且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一同被所述树脂覆盖, 
所述马达框架的侧面在比所述电路板靠下侧的位置具有浇口痕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离所述浇口痕迹最远的所述突起部的一点和所述中心轴线的线段与连接所述浇口痕迹和所述中心轴线的线段形成的角度是18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框架具有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贯通的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中央, 
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通孔的所述径向外侧。 
15.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或者10所述的马达;以及 
泵外壳, 
所述泵外壳具有: 
流入口,其用于流入来自外部的流体; 
流出口,其用于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以及 
泵室,在该泵室配置所述马达的所述叶轮,该泵室使来自所述流入口的所述流体向所述流出口流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用于热水器。 
CN201420185065.3U 2013-06-05 2014-04-16 马达以及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120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8654 2013-06-05
JP2013118654A JP6150115B2 (ja) 2013-06-05 2013-06-05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1207U true CN204061207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3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3057.5A Pending CN104235027A (zh) 2013-06-05 2014-04-16 马达以及泵
CN20142018506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1207U (zh) 2013-06-05 2014-04-16 马达以及泵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3057.5A Pending CN104235027A (zh) 2013-06-05 2014-04-16 马达以及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50115B2 (zh)
CN (2) CN1042350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27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泵
CN113228474A (zh) * 2019-02-13 2021-08-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9966B2 (en) 2014-12-22 2019-12-31 Eagle Industry Co., Ltd. Plain bearing and pump
GB2543751B (en) * 2015-10-21 2019-04-24 Dyson Technology Ltd Motor mount
CN105604957A (zh) * 2016-02-17 2016-05-25 广州奥姆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自吸增压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8655A (ja) * 1992-05-22 1993-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ルド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85314A (ja) * 2005-09-26 2007-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ポンプ
JP4285519B2 (ja) * 2006-09-19 2009-06-2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ポンプ
JP5641874B2 (ja) * 2010-10-28 2014-12-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JP5236031B2 (ja) * 2011-02-25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ポンプ用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ポンプ用電動機及びポンプ
JP2013024217A (ja) * 2011-07-25 2013-02-04 Nidec Sankyo Corp ポンプ装置
DE102011114191A1 (de) * 2011-09-22 2013-03-28 Eagleburgmann Germany Gmbh & Co. Kg Spalttopf für eine Magnetkupplung mit verbesserter Fluidströmung
JP6150115B2 (ja) * 2013-06-05 2017-06-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27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泵
CN113228474A (zh) * 2019-02-13 2021-08-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6644A (ja) 2014-12-15
CN104235027A (zh) 2014-12-24
JP6150115B2 (ja)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1207U (zh) 马达以及泵
CN102483074B (zh) 水泵电机及利用其的水泵
CN102758780B (zh) 离心风扇
JP6526647B2 (ja) 回転電機
CN104682646B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204304645U (zh) 一种永磁转子及其应用的直流无刷电机
EP3029812B1 (en) Electronic pump
CN103187833B (zh) 风扇马达
CN103532263B (zh) 永磁电动机
KR102312546B1 (ko) 물 펌프 및 물 펌프 제조 방법
US9948157B2 (en) Containing casing for a sta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stator assembly using said casing
CN203707914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106160294B (zh) 压缩机电机、电机定子及其电机绝缘骨架
CN102454641B (zh) 泵装置
US20150211523A1 (en)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CN102410230A (zh) 泵装置
JP2006271150A (ja) モータジェネレータの冷却構造
EP2314875A2 (en) Water circulating pump,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heat pump apparatus
CN204205764U (zh) 一种永磁转子结构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6640673A (zh) 电驱动泵
CN106712326B (zh) 电机和具有其的水泵
KR101755492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구동모터의 고정자 조립유닛
CN106555775B (zh) 叶轮、转子组件、离心泵以及电驱动泵
CN209638021U (zh) 泵装置
EP3048699B1 (en) Containing casing for a sta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stator assembly using said ca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