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7898U -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7898U
CN204057898U CN201420381524.5U CN201420381524U CN204057898U CN 204057898 U CN204057898 U CN 204057898U CN 201420381524 U CN201420381524 U CN 201420381524U CN 204057898 U CN204057898 U CN 204057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lutter
wheel
flutter
vertical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15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新
姚运春
曹英杰
高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15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7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7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78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左后转向轮和右后转向轮分别位于车厢左、右侧后端,左前上转向轮和左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前端,右前上转向轮和右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前端;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曳引轮位于横向第二转向轮的下方且轴线与平行于横向转向轮轴线;钢丝绳从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出向上绕过横向第二转向轮后向右进入右前上转向轮,再绕过右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右后转向轮,再向前进入右前下转向轮,然后向左进入左前上转向轮,再向后进入左后转向轮,向前进入左前下转向轮,向右进入横向第一转向轮后向下进入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该系统采用一根钢丝绳先后绕过车厢左侧和右侧,保证左右侧同步牵引,不会发生篷杆倾斜偏移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车,特别涉及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用于牵引篷布展开或折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运输物品的车辆以及工程车辆等在行进过程中需要遮蔽,防止污物泼洒或粉尘弥漫,因此希望在车厢的顶部安装篷布。目前市场上用于防尘的措施大多是通过硬顶顶开启,即两块与车厢长度等长,宽度是车厢宽度一半左右的钢板,通过铰链的连接方式将两块钢板固定在车厢两侧,在装货时,两块钢板放下使两块钢板分别与车厢两外侧板贴合,货物装满后,再将两块钢板翻起,盖在已经装满货物的车厢上,然而这种方式防尘效果非常不好,美观性也极差,也很难实现自动化。
少数带有篷布的车厢采用篷杆支撑篷布,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篷杆,篷杆大多为倒U形,两端分别支撑在车厢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的篷杆和篷布不利于装车,装车前,希望篷布被折叠至车厢前部;装车完毕后,希望篷布展开将车厢罩住。通常的做法是,将篷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滑块上,滑块分别支撑在导轨上,通过钢丝绳牵引两末端滑块同步移动使末端篷杆移动,从而逐级将篷杆拉出,使篷布逐渐遮蔽车厢。
每根篷杆的两端需要由钢丝绳同步牵引移动,将篷布展开或折叠。现有篷车采取车厢两侧分别由各自的钢丝绳系统进行牵引,即车厢左侧的钢丝绳由左侧绳轮组驱动,车厢右侧的钢丝绳由右侧绳轮组驱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两侧钢丝绳移动距离的误差,引起篷杆两端移动距离的差异,造成篷杆及篷布运动的偏移,而且动力输入到两侧钢丝绳也相对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可以保证车厢两侧的钢丝绳移动距离同步。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包括以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侧绳轮组及右侧绳轮组,还包括安装于车厢前端面上的钢丝绳曳引装置、横向第一转向轮和横向第二转向轮,所述左侧绳轮组包括左后转向轮、左前上转向轮和左前下转向轮,所述右侧绳轮组包括右后转向轮、右前上转向轮和右前下转向轮;所述左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后端,所述右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后端,所述左后转向轮与所述右后转向轮共轴线且轴线沿车厢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左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前端,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右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前端;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位于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的右侧且两者的轴线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所述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曳引轮位于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的下方且轴线也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从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出向上绕过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后向右进入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再绕过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所述右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右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右前下转向轮,绕过所述右前下转向轮后向左进入所述左前上转向轮,绕过左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所述左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左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左前下转向轮,绕过左前下转向轮后向右进入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绕过横向第一转向轮向下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从主曳引轮右侧绳槽出的钢丝绳依次绕过横向第二转向轮、右前上转向轮、右后转向轮、右前下转向轮、左前上转向轮、左后转向轮、左前下转向轮和横向第一转向轮,再从横向第一转向轮回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采用一根钢丝绳先后绕过车厢的左侧和右侧,由于同一根钢丝绳的移动距离必然相同,因此车厢左右两侧钢丝绳的移动距离也必然相同,由该钢丝绳驱动的篷杆两端也必然保证移动距离相同,因此不会发生篷杆倾斜偏移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左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右前下转向轮的绳槽中心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相互连接的转向轮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可以防止钢丝绳发生脱槽,保证钢丝绳运转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绕包在所述左后转向轮和所述右后转向轮上的四根钢丝绳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可以保证左侧和右侧共四根钢丝绳沿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前进,减小钢丝绳沿程的摩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与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之间设有竖向第一转向轮和竖向第二转向轮,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与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之间设有竖向第三转向轮和竖向第四转向轮;所述竖向第一转向轮、竖向第二转向轮、竖向第三转向轮和竖向第四转向轮的轴线均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的绳槽后依次绕过所述竖向第一转向轮和所述竖向第二转向轮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的绳槽后依次绕过所述竖向第三转向轮和所述竖向第四转向轮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竖向第一转向轮、竖向第二转向轮、竖向第三转向轮和竖向第四转向轮可以调节主曳引轮和横向第一转向轮、横向第二转向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以更方便地根据车厢前端的情况选择钢丝绳曳引装置的安装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绳曳引装置包括电机安装座和固定在电机安装座后端面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安装座为C形槽钢,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前端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座盖板,所述安装座盖板的后端面与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前端面合围而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小双联轮和大双联轮,所述小双联轮和大双联轮均由连为一体且共轴的齿轮和绳轮组成,所述小双联轮固定在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大双联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大双联轮轴上,所述大双联轮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电机安装座和安装座盖板上,所述小双联轮的小齿轮与所述大双联轮的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大双联轮的大绳轮作为所述主曳引轮。小双联轮和大双联轮置于安装座盖板和电机安装座之间的空间中,顺着C形槽钢的长度方向摆放,非常紧凑,占据空间小;小双联轮设有共轴的小齿轮和小绳轮,大双联轮设有共轴的大齿轮和大绳轮,小齿轮和小绳轮由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直接驱动,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传递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绳从所述小双联轮的小绳轮的上部向右进入小绳轮的绳槽,绕过所述小绳轮后从所述主曳引轮的顶部向左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使得钢丝绳在大绳轮上的包角很大,大绳轮作为主曳引轮牵引钢丝绳,小绳轮一方面起到张紧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轮,作为辅助曳引轮也起到牵引钢丝绳的作用,防止钢丝绳打滑,可靠耐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盖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设有光孔,所述滑块的右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光孔和所述螺纹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光孔中插接有光杆,所述螺纹孔中旋接有螺纹杆,所述光杆和螺纹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顶板上,所述光杆和螺纹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底板上,所述固定座顶板和所述固定座底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厢上。固定座保持不动,滑块的光孔在光杆上滑行起到导向的作用,随着螺纹杆的旋转,滑块将沿着光杆和螺纹杆上下移动,使得整个曳引装置相对于车厢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起到调整钢丝绳松紧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篷布钢绳驱动系统的走向图。
图2为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立体图。
图7为安装篷布曳引装置的固定座的主视图。
图中:1.电机安装座;2.安装座盖板;3.电机驱动机构;4.小双联轮;5.大双联轮;6.滑块;6a.光孔;6b.螺纹孔;7.固定座;7a.固定座螺栓孔;7b.固定座顶板;7c.固定座底板;8.光杆;9.螺纹杆;10.钢丝绳;11.竖向第四转向轮;12.竖向第三转向轮;13.横向第二转向轮;14. 右前上转向轮;15. 右后转向轮;16.右前下转向轮;17.左前上转向轮;18.左后转向轮;19.左前下转向轮;20.横向第一转向轮;21.竖向第一转向轮;22.竖向第二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包括以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侧绳轮组及右侧绳轮组,还包括安装于车厢前端面上的钢丝绳曳引装置、横向第一转向轮20和横向第二转向轮13。左侧绳轮组包括左后转向轮18、左前上转向轮17和左前下转向轮19,右侧绳轮组包括右后转向轮15、右前上转向轮14和右前下转向轮16。左后转向轮18位于车厢左侧后端,右后转向轮15位于车厢右侧后端,左后转向轮18与右后转向轮15共轴线且轴线沿车厢宽度方向延伸;左前上转向轮17和左前下转向轮19位于车厢左侧前端,右前上转向轮14和右前下转向轮16位于车厢右侧前端。
横向第二转向轮13位于横向第一转向轮20的右侧且两者的轴线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曳引轮位于横向第二转向轮13的下方且轴线也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10从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出向上绕过横向第二转向轮13后向右进入右前上转向轮14,再绕过右前上转向轮14向后进入右后转向轮15,绕过右后转向轮15向前进入右前下转向轮16,绕过右前下转向轮16后向左进入左前上转向轮17,绕过左前上转向轮17向后进入左后转向轮18,绕过左后转向轮18向前进入左前下转向轮19,绕过左前下转向轮19后向右进入横向第一转向轮20,绕过横向第一转向轮20向下进入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
左前上转向轮17和右前下转向轮16的绳槽中心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各相邻的转向轮均顺畅连接。绕包在左后转向轮18和右后转向轮15上的四根钢丝绳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以保证左侧和右侧共四根钢丝绳沿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前进,减小钢丝绳沿程的摩擦。
横向第一转向轮20与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之间可以设有竖向第一转向轮21和竖向第二转向轮22,横向第二转向轮13与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之间可以设有竖向第三转向轮12和竖向第四转向轮11;竖向第一转向轮21、竖向第二转向轮22、竖向第三转向轮12和竖向第四转向轮11的轴线均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10绕过横向第一转向轮20的绳槽后依次绕过竖向第一转向轮21和竖向第二转向轮22进入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钢丝绳10绕过横向第二转向轮13的绳槽后依次绕过竖向第三转向轮12和竖向第四转向轮11进入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竖向第一转向轮21、竖向第二转向轮22、竖向第三转向轮12和竖向第四转向轮11可以调节主曳引轮和横向第一转向轮20、横向第二转向轮13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以更方便地根据车厢前端的情况选择钢丝绳曳引装置的安装位置。
从主曳引轮右侧绳槽出的钢丝绳10依次绕过竖向第四转向轮11、竖向第三转向轮12、横向第二转向轮13、右前上转向轮14、右后转向轮15、右前下转向轮16、左前上转向轮17、左后转向轮18、左前下转向轮19、横向第一转向轮20、竖向第一转向轮21和竖向第二转向轮22,再从竖向第二转向轮22回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采用一根钢丝绳先后绕过车厢的左侧和右侧,由于同一根钢丝绳的移动距离必然相同,因此车厢左右两侧钢丝绳的移动距离也必然相同,由该钢丝绳驱动的篷杆两端也必然保证移动距离相同,因此不会发生篷杆倾斜偏移的现象。
如图2至图7所示,钢丝绳曳引装置包括电机安装座1和固定在电机安装座1后端面的电机驱动机构3,电机安装座1为C形槽钢,电机安装座1的前端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座盖板2,安装座盖板2为C形槽钢,且嵌套在电机安装座1中,安装座盖板2和电机安装座1的两竖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安装座盖板2的后端面与电机安装座1的前端面合围而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小双联轮4和大双联轮5,小双联轮4和大双联轮5均由连为一体且共轴的齿轮和绳轮组成,小双联轮4固定在电机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上,大双联轮5通过轴承固定在大双联轮轴上,大双联轮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电机安装座1和安装座盖板2上,小双联轮4的小齿轮与大双联轮5的大齿轮相啮合。小双联轮4的小齿轮齿数优选为24齿,大双联轮5的大齿轮齿数优选为37齿。
安装座盖板2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滑块6,滑块6的左侧设有光孔6a,滑块6的右侧设有螺纹孔6b,光孔6a和螺纹孔6b的轴线相互平行;光孔6a中插接有光杆8,螺纹孔6b中旋接有螺纹杆9,光杆8和螺纹杆9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顶板7b上,光杆8和螺纹杆9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底板7c上,固定座顶板7b和固定座底板7c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连接在固定座7上,固定座7通过固定座螺栓孔7a固定在车厢上。光孔6a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块6的左侧上部和滑块6的左侧下部;螺纹孔6b位于滑块6的右侧中部。
小双联轮4设有共轴的小齿轮和小绳轮,大双联轮5设有共轴的大齿轮和大绳轮,小齿轮和小绳轮由电机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直接驱动,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传递动力;大双联轮5的大绳轮作为主曳引轮,钢丝绳从小双联轮4的小绳轮的上部向右进入小绳轮的绳槽,绕过小绳轮4后从大双联轮5的大绳轮顶部向左进入大绳轮的左侧绳槽。钢丝绳在大绳轮上的包角很大,大绳轮作为主曳引轮牵引钢丝绳,小绳轮一方面起到张紧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轮,作为辅助曳引轮也起到牵引钢丝绳的作用,防止钢丝绳打滑,可靠耐久。
固定座7保持不动,滑块6的光孔6a在光杆8上滑行起到导向的作用,随着螺纹杆9的旋转,滑块6将沿着光杆8和螺纹杆9上下移动,使得整个曳引装置相对于车厢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起到调整钢丝绳松紧度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7)

1.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包括以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侧绳轮组及右侧绳轮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车厢前端面上的钢丝绳曳引装置、横向第一转向轮和横向第二转向轮,所述左侧绳轮组包括左后转向轮、左前上转向轮和左前下转向轮,所述右侧绳轮组包括右后转向轮、右前上转向轮和右前下转向轮;所述左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后端,所述右后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后端,所述左后转向轮与所述右后转向轮共轴线且轴线沿车厢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左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左侧前端,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右前下转向轮位于车厢右侧前端;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位于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的右侧且两者的轴线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所述钢丝绳曳引装置的主曳引轮位于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的下方且轴线也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钢丝绳从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出向上绕过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后向右进入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再绕过所述右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所述右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右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右前下转向轮,绕过所述右前下转向轮后向左进入所述左前上转向轮,绕过左前上转向轮向后进入所述左后转向轮,绕过所述左后转向轮向前进入所述左前下转向轮,绕过左前下转向轮后向右进入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绕过横向第一转向轮向下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上转向轮和所述右前下转向轮的绳槽中心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绕包在所述左后转向轮和所述右后转向轮上的四根钢丝绳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与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之间设有竖向第一转向轮和竖向第二转向轮,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与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之间设有竖向第三转向轮和竖向第四转向轮;所述竖向第一转向轮、竖向第二转向轮、竖向第三转向轮和竖向第四转向轮的轴线均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的轴线,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横向第一转向轮的绳槽后依次绕过所述竖向第一转向轮和所述竖向第二转向轮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横向第二转向轮的绳槽后依次绕过所述竖向第三转向轮和所述竖向第四转向轮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右侧绳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曳引装置包括电机安装座和固定在电机安装座后端面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安装座为C形槽钢,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前端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座盖板,所述安装座盖板的后端面与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前端面合围而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小双联轮和大双联轮,所述小双联轮和大双联轮均由连为一体且共轴的齿轮和绳轮组成,所述小双联轮固定在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大双联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大双联轮轴上,所述大双联轮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电机安装座和安装座盖板上,所述小双联轮的小齿轮与所述大双联轮的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大双联轮的大绳轮作为所述主曳引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从所述小双联轮的小绳轮的上部向右进入小绳轮的绳槽,绕过所述小绳轮后从所述主曳引轮的顶部向左进入所述主曳引轮的左侧绳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篷布钢绳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盖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设有光孔,所述滑块的右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光孔和所述螺纹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光孔中插接有光杆,所述螺纹孔中旋接有螺纹杆,所述光杆和螺纹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顶板上,所述光杆和螺纹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底板上,所述固定座顶板和所述固定座底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厢上。
CN201420381524.5U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57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524.5U CN204057898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524.5U CN204057898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7898U true CN204057898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152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57898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7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9155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单根钢丝绳实现篷布前后推拉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9155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单根钢丝绳实现篷布前后推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7495U (zh) 一种篷布车
CN104097559A (zh) 一种带篷布的车厢
CN204057898U (zh) 一种篷布钢绳驱动系统
CN102631081A (zh) 储物箱单元及含有储物箱单元的储物柜
CN204061787U (zh) 一种车厢篷布的钢绳驱动机构
CN104652881A (zh) 多功能汽车循环停车系统
CN106639427B (zh) 一种横向移动以及横向加上纵向移动的载车板框装置
CN204055534U (zh) 一种车厢的篷布驱动装置
CN201626806U (zh) 新型提升装车机
CN211567829U (zh) 汽车仪表台屏幕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2121255U (zh) 展放导引绳的牵引装置
CN204983811U (zh) 立式车库
CN204079016U (zh) 一种隔断局部速度的电池极片蓄片机构
CN200977913Y (zh) 斜行轿梯驱动装置
CN202891097U (zh) 储物箱单元及含有储物箱单元的储物柜
CN104884845B (zh) 换档杆系统
CN202575863U (zh) 一种同步升降装置
CN202055591U (zh) 一种大型停车设备的托盘提升同步机构
CN205315623U (zh) 一种同步带高负载传动机构
CN203020159U (zh) 自动软篷覆盖系统
CN203685073U (zh) 变角猫道驱动车
CN104521626B (zh) 一种日光温室侧墙同步牵引卷被机构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CN203781576U (zh) 一种曳引式电梯的单绕式导向轮装置
CN104334933B (zh) 紧凑型换档杆系统
CN205976660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