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1422U -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1422U
CN204051422U CN201420373682.6U CN201420373682U CN204051422U CN 204051422 U CN204051422 U CN 204051422U CN 201420373682 U CN201420373682 U CN 201420373682U CN 204051422 U CN204051422 U CN 204051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spray
spray column
column tower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36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洋
耿宣
肖隽
金颖珊
吴冲
彭斌
陶爱平
沈煜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36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1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1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1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喷淋塔塔体内的下部为浆液池,浆液池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喷淋塔塔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吸收区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成第一喷淋室、烟气转向室和第二喷淋室,第一隔板从喷淋塔塔体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内,第二隔板从浆液池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的顶部;喷淋塔塔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连通的烟气进口,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连通的烟气出口;第一喷淋室和第二喷淋室内均设有喷淋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喷淋塔的结构形式不同,且具有低建设投资、低运行费用,高脱硫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塔,特别是一种适用于300MW以上大型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属于脱硫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十二五”以来,针对灰霾等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电力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尤其是2013年以来,国家对燃煤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2013年14号),要求重点控制区域(19个省的47个城市)新建燃煤机组自2013年4月1日起全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20、50、100mg/m3;对于现役机组,位于重点控制区主城区的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非主城区的在“十三五”期间执行特别排放限值。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国家的要求,电力行业加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治理力度,切实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是实现燃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但从长期看,随着电煤消耗比重的逐步提高,随着其他行业燃煤污染的有效治理,燃煤电厂仍将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大户。
从全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要求看,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将是长期的趋严过程。此外,伴随灰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对燃煤电厂提出了特别要求。如,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2017年底前,所有新建、在建火电机组必须采用烟气清洁排放技术,现有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基本完成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要求,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5、35、50mg/m3。部分发电集团从自身发展角度亦提出了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污染物(或为达到燃机标准水平)的口号,并针对性开展了相关的路线研究和工程示范。燃煤机组如果达到燃机的排放水平,就二氧化硫一项的脱除效率已接近99%甚至达到99.5%,现有的普通喷淋空塔技术难以达到。特别是超过6层喷淋层时大容量高扬程循环泵,我国的装备选型困难,且运行能耗较高,所以为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脱硫效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脱硫吸收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它与现有喷淋塔的结构形式不同,且具有低建设投资、低运行费用,高脱硫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喷淋塔塔体内的下部为浆液池,浆液池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喷淋塔塔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吸收区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成第一喷淋室、烟气转向室和第二喷淋室,第一隔板从喷淋塔塔体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内,第二隔板从浆液池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的顶部;喷淋塔塔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连通的烟气进口,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连通的烟气出口;第一喷淋室和第二喷淋室内均设有喷淋层。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第二喷淋室内的喷淋层的上方还设有除雾器。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设置。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所述喷淋塔塔体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所述第一喷淋室的顶部转角处设有第一导流板,烟气转向室的顶部转角和底部转角处均设有第二导流板;第一隔板的上方和第二隔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导流板。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采用平板或弧形板。
前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中,烟气进口位于喷淋塔塔体的中下部,烟气出口位于喷淋塔塔体的上部。
上述的顶部和底部分別是指某一物体的最上和最下的部分;而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是为了对同一件物体内部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区分,同时其也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所属位置关系的通常理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脱硫塔取代了传统的两个脱硫塔,有效降低了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布置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以及导流板,使脱硫系统运行时系统阻力小,没有独立设置两塔所需复杂的联络烟道,烟气流程短。与传统脱硫塔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直径较大,浆液池的高度较小,但容积很大,有助于延长石灰石的停留时间,提高利用率,同时减少氣化风机的压头,节省运行费用,喷淋塔的建造费用也较低。
经反复实验证实,本使用新型的二氧化硫脱除效率可达99%以上,可以将燃煤机组的二氧化硫排放达到燃机排放水平,实现二氧化硫近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淋塔塔体截面为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淋塔塔体截面为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喷淋室和烟气转向室内设有平板状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喷淋室和烟气转向室内设有弧形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喷淋塔塔体,2-浆液池,3-吸收区,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一喷淋室,7-烟气转向室,8-第二喷淋室,9-烟气进口,10-烟气出口,11-喷淋层,12-除雾器,13-第一导流板,14-第二导流板,15-第三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1,喷淋塔塔体1内的下部为浆液池2,浆液池2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3,喷淋塔塔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吸收区3被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成第一喷淋室6、烟气转向室7和第二喷淋室8,第一隔板4从喷淋塔塔体1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2内,第二隔板5从浆液池2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1的顶部;喷淋塔塔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6连通的烟气进口9,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8连通的烟气出口10;第一喷淋室6和第二喷淋室8内均设有喷淋层11。第二喷淋室8内的喷淋层11的上方还设有除雾器12。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相互平行设置。烟气进口9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中下部,烟气出口10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上部。
如图2所示,所述喷淋塔塔体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1,喷淋塔塔体1内的下部为浆液池2,浆液池2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3,喷淋塔塔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吸收区3被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成第一喷淋室6、烟气转向室7和第二喷淋室8,第一隔板4从喷淋塔塔体1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2内,第二隔板5从浆液池2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1的顶部;喷淋塔塔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6连通的烟气进口9,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8连通的烟气出口10;第一喷淋室6和第二喷淋室8内均设有喷淋层11。第二喷淋室8内的喷淋层11的上方还设有除雾器12。所述第一喷淋室6的顶部转角处设有第一导流板13,烟气转向室7的顶部转角和底部转角处均设有第二导流板14,第一隔板4的上方和第二隔板5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导流板15。
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采用平板。烟气进口9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中下部,烟气出口10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上部。
如图3所示,喷淋塔塔体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1,喷淋塔塔体1内的下部为浆液池2,浆液池2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3,喷淋塔塔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吸收区3被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成第一喷淋室6、烟气转向室7和第二喷淋室8,第一隔板4从喷淋塔塔体1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2内,第二隔板5从浆液池2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1的顶部;喷淋塔塔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6连通的烟气进口9,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8连通的烟气出口10;第一喷淋室6和第二喷淋室8内均设有喷淋层11。第二喷淋室8内的喷淋层11的上方还设有除雾器12。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喷淋室6的顶部转角处设有第一导流板13,烟气转向室7的顶部转角和底部转角处均设有第二导流板14,第一隔板4的上方和第二隔板5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导流板15。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采用弧形板。烟气进口9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中下部,烟气出口10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上部。
如图2所示,喷淋塔塔体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来自锅炉的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从位于喷淋塔塔体1上的烟气进口9以10m/s~15m/s的流速进入,然后向上以3.5m/s~3.8m/s的流速通过第一喷淋室6,与该区域内的喷淋层11喷出的石膏浆液逆流发生接触,烟气的温度降低,湿度增加,通过第一喷淋室6的烟气已经冷却,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然后通过第一隔板上部开口进入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之间的烟气转向室7,烟气在这里转弯向下运动,以8m/s~10m/s的流速流过,之后进入第二喷淋室8,并与第二喷淋室8内的喷淋层11逆流接触,在烟气与喷淋出的石膏浆液接触的过程中,二氣化硫在这里被进一步吸收到石膏浆液中,这一区域内经洗涤的烟气进入除雾器12,除去烟气中夹带的石膏浆液,最后洁净的烟气从烟气出口10流出。通过设置两块隔板成功实现烟气与喷淋浆液的双逆流接触,有利于提高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成功实现了两台吸收塔合二为一的集约化设计理念。

Claims (7)

1.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塔体(1),其特征在于:喷淋塔塔体(1)内的下部为浆液池(2),浆液池(2)上方的区域为吸收区(3),喷淋塔塔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吸收区(3)被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成第一喷淋室(6)、烟气转向室(7)和第二喷淋室(8),第一隔板(4)从喷淋塔塔体(1)内的上部延伸到浆液池(2)内,第二隔板(5)从浆液池(2)的上方延伸至喷淋塔塔体(1)的顶部;喷淋塔塔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喷淋室(6)连通的烟气进口(9),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喷淋室(8)连通的烟气出口(10);第一喷淋室(6)和第二喷淋室(8)内均设有喷淋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第二喷淋室(8)内的喷淋层(11)的上方还设有除雾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塔体(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室(6)的顶部转角处设有第一导流板(13),烟气转向室(7)的顶部转角和底部转角处均设有第二导流板(14);第一隔板(4)的上方和第二隔板(5)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导流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流板(13)和第二导流板(14)采用平板或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烟气进口(9)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中下部,烟气出口(10)位于喷淋塔塔体(1)的上部。
CN201420373682.6U 2014-07-08 2014-07-08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Active CN204051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682.6U CN204051422U (zh) 2014-07-08 2014-07-08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682.6U CN204051422U (zh) 2014-07-08 2014-07-08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1422U true CN204051422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3682.6U Active CN204051422U (zh) 2014-07-08 2014-07-08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142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6471A (zh) * 2014-07-08 2014-10-15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CN107261992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叶汉华 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硫〔so2〕催化脱硫生产及工艺流程中的棱形催化塔和催化塔内设施的设计
CN108854487A (zh) * 2018-09-06 2018-11-2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砷烷/磷烷废气处理装置及砷烷/磷烷废气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6471A (zh) * 2014-07-08 2014-10-15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CN107261992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叶汉华 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硫〔so2〕催化脱硫生产及工艺流程中的棱形催化塔和催化塔内设施的设计
CN108854487A (zh) * 2018-09-06 2018-11-2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砷烷/磷烷废气处理装置及砷烷/磷烷废气处理方法
CN108854487B (zh) * 2018-09-06 2024-03-22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砷烷/磷烷废气处理装置及砷烷/磷烷废气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3151U (zh) 一种多级喷淋高效湿法烟气脱硫协同脱汞一体化装置
CN204911218U (zh) 单塔双区循环吸收脱硫系统
CN204469527U (zh) 串联双塔湿法脱硫装置
CN205127723U (zh) 一种高效双级分区喷淋脱硫塔
CN204051422U (zh)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CN104096471A (zh) 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
CN204637975U (zh) 烟气脱硫增效装置
CN103055684B (zh) 利用天然碱有效脱除烟气三氧化硫的装置及工艺
CN202555129U (zh) 一种半干法-湿法协同脱硫设备
CN105233657A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深度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4911183U (zh) 单塔双区循环集液盘
CN201389423Y (zh)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塔
CN203043838U (zh) 利用天然碱有效脱除烟气三氧化硫的装置
CN202207546U (zh) 减少湿法烟气脱硫耗水的装置
CN103463961A (zh) 气流均布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CN203494395U (zh) 双pH值控制循环脱硫系统
CN202860367U (zh) 活性焦烟气吸附塔的气流分布装置
CN101927125A (zh) 双回路吸收塔
CN204768238U (zh) 双介质双循环脱硫除尘装置
CN202751952U (zh) 混合催化的脱硝装置
CN201050795Y (zh) 分仓式烟气脱硫吸收塔
CN102101012A (zh) 烟气预脱硫系统
CN207153466U (zh) 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
CN201930714U (zh) 烟气预脱硫系统
CN105299674A (zh) 一种多功能烟气节能减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60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Automobile Museum Road, No. 6, Ying Kun century A block, floor 11

Patentee after: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60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Automobile Museum Road, No. 6, Ying Kun century A block, floor 11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