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7622U -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47622U CN204047622U CN201420416725.4U CN201420416725U CN204047622U CN 204047622 U CN204047622 U CN 204047622U CN 201420416725 U CN201420416725 U CN 201420416725U CN 204047622 U CN204047622 U CN 2040476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ylla paramamosain
- cultivation
- culturing jar
- experimental provisio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养殖架,养殖架为多层结构;养殖缸,养殖缸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养殖缸设置在养殖架内的层板上;养殖盒,养殖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养殖盒设置在养殖缸内;通过溢水孔依次连通的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设置在养殖架的底部;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养殖缸底部的出水孔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物理过滤箱连通;以及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养殖缸的上部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单个体养殖拟穴青蟹,即可防止拟穴青蟹逃逸,又可避免拟穴青蟹群体养殖过程中的相互残杀,且可减少人工操作对实验拟穴青蟹仔蟹的惊扰,提供拟穴青蟹的养殖存活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蟹类养殖实验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流水养殖拟穴青蟹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又称蝤蛑。拟穴青蟹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颇受国内外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的海水经济蟹类,2012年养殖产量达13万吨。目前养殖拟穴青蟹所用的饲料主要以小杂鱼、小虾和贝类等天然饵料为主,而对于拟穴青蟹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较少,因此急需通过养殖实验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拟穴青蟹人工配合饲料研制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对于拟穴青蟹等具有相互攻击性的生物来说,群养会造成互相残杀,尤其是在其蜕壳的时候,更是司空见惯;其次由于拟穴青蟹的活动能力较强,一般的养殖实验设施容易造成拟穴青蟹的逃逸,从而影响实验的顺利进展;同时一般的养殖实验装置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水循环,残饵和蟹的排泄物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导致水质恶化,造成水体污染,工作人员通常只是在日常养殖管理中采取吸污和换水的方式。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劳动力的成本,而且也容易引起实验拟穴青蟹的应激反应,对拟穴青蟹的存活率和生长性状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最终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简单、廉价高效、可避免拟穴青蟹养殖过程中相残和逃逸并改善养殖环境水质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养殖架,所述养殖架为多层结构;养殖缸,所述养殖缸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养殖缸设置在所述养殖架内的层板上;养殖盒,所述养殖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养殖盒设置在所述养殖缸内;通过溢水孔依次连通的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所述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设置在所述养殖架的底部;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缸底部的出水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物理过滤箱连通;以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缸的上部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养殖盒包括:盒体;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上部,在所述盖板上设有投饵口;以及裂口,所述裂口分布与所述盒体的侧面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裂口的尺寸小于所投饵料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投饵口的形状为漏斗形。
优选的,在所述盒体的底部与所述养殖缸底部内壁之间还设有搁板。
优选的,所述养殖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养殖缸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养殖盒的材质为塑料。
优选的,所述层板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优选的,在所述蓄水箱内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单个体养殖拟穴青蟹,即可防止拟穴青蟹逃逸,又可避免拟穴青蟹群体养殖过程中的相互残杀,且可减少人工操作对实验拟穴青蟹仔蟹的惊扰,提供拟穴青蟹的养殖存活率;同时能进行良好的流水循环,有利于排掉养殖缸和养殖盒中残余饵料和拟穴青蟹粪便,使养殖缸和养殖盒内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可提供同批次实验拟穴青蟹相同的养殖水环境,可避免不同的水环境所造成的实验误差;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搬运方便、节省劳力、成本较低,易于在拟穴青蟹营养实验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养殖盒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养殖架 2-进水管 3-养殖缸
4-养殖盒 5-出水孔 6-出水管
7-水泵 8-蓄水箱 9-生物过滤箱
10-溢水孔 11-物理过滤箱 12-盖板
13-投饵口 14-裂口 15-搁板
16-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利用不锈钢材质组合制成支架,再将钢化玻璃的层板16搁置于支架上,一并组成养殖架1,在养殖架1最下端安放1个物理过滤箱11、1个生物过滤箱9和1个蓄水箱8,在养殖架1中,分2层安放4个由钢化玻璃所制的、敞口的养殖缸3,在养殖缸3上端设有进水管2,在养殖缸3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水管6相连的出水孔5,在养殖缸3内各放置4个塑料所制的养殖盒4,在养殖盒4内均放入1只拟穴青蟹进行养殖实验,养殖盒4的四侧和底部具有镂空的裂口14,裂口14的尺寸大小均小于所投饵料的粒径,拟穴青蟹的残饵和粪便可通过裂口14随水流排除出养殖盒4,养殖盒4的上端具有盖板12,以防止养殖的拟穴青蟹攀爬外逃,盖板12上设置有漏斗形的投料口13,使饵料通过投料口13投入养殖盒,供拟穴青蟹摄食,养殖盒4和养殖缸3底部之间放置搁板15,使养殖盒4和养殖缸3底部保留有一定空间,蓄水箱8中安置有水泵7,水泵7将养殖用水泵入进水管2,流入养殖缸3内,养殖缸3内的养殖用水再经由出水孔5流入出水管6,汇入物理过滤箱11内,经过滤后,通过溢水孔10,再进入生物过滤箱9过滤,最后重新汇入蓄水箱8,继续进行循环水养殖拟穴青蟹。
本实用新型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单个体养殖拟穴青蟹,即可防止拟穴青蟹逃逸,又可避免拟穴青蟹群体养殖过程中的相互残杀,且可减少人工操作对实验拟穴青蟹仔蟹的惊扰,提供拟穴青蟹的养殖存活率;同时能进行良好的流水循环,有利于排掉养殖缸和养殖盒中残余饵料和拟穴青蟹粪便,使养殖缸和养殖盒内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可提供同批次实验拟穴青蟹相同的养殖水环境,可避免不同的水环境所造成的实验误差;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搬运方便、节省劳力、成本较低,易于在拟穴青蟹营养实验中推广使用。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架,所述养殖架为多层结构;
养殖缸,所述养殖缸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养殖缸设置在所述养殖架内的层板上;
养殖盒,所述养殖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养殖盒设置在所述养殖缸内;
通过溢水孔依次连通的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所述物理过滤箱、生物过滤箱及蓄水箱设置在所述养殖架的底部;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缸底部的出水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物理过滤箱连通;以及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缸的上部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包括:
盒体;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上部,在所述盖板上设有投饵口;以及
裂口,所述裂口分布与所述盒体的侧面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口的尺寸小于所投饵料的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饵口的形状为漏斗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的底部与所述养殖缸底部内壁之间还设有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缸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的材质为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箱内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16725.4U CN204047622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16725.4U CN204047622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47622U true CN204047622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18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1672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7622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47622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4129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观赏蟹小型自动饲养系统 |
CN105454128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观赏蟹小型饲养系统 |
CN107258654A (zh) * | 2017-08-01 | 2017-10-20 | 岳兴俊 | 一种养殖盒 |
CN108849664A (zh) * | 2018-09-04 | 2018-11-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青蟹仿生巢及青蟹亲本人工培育装置 |
CN109156416A (zh) * | 2018-08-28 | 2019-01-08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控温成蟹试验系统 |
CN109392795A (zh) * | 2018-12-29 | 2019-03-01 | 宁波大学 | 一种用于拟穴青蟹人工快速交配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700012A (zh) * | 2020-06-19 | 2020-09-25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提高实验室养殖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的方法 |
CN114097684A (zh) * | 2021-09-29 | 2022-03-01 | 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青蟹育种养殖装置 |
CN116391657A (zh) * | 2023-05-18 | 2023-07-07 | 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拟穴青蟹养殖装置 |
-
2014
- 2014-07-25 CN CN201420416725.4U patent/CN2040476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4129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观赏蟹小型自动饲养系统 |
CN105454128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观赏蟹小型饲养系统 |
CN107258654A (zh) * | 2017-08-01 | 2017-10-20 | 岳兴俊 | 一种养殖盒 |
CN109156416A (zh) * | 2018-08-28 | 2019-01-08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控温成蟹试验系统 |
CN108849664A (zh) * | 2018-09-04 | 2018-11-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青蟹仿生巢及青蟹亲本人工培育装置 |
CN109392795A (zh) * | 2018-12-29 | 2019-03-01 | 宁波大学 | 一种用于拟穴青蟹人工快速交配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700012A (zh) * | 2020-06-19 | 2020-09-25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提高实验室养殖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的方法 |
CN114097684A (zh) * | 2021-09-29 | 2022-03-01 | 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青蟹育种养殖装置 |
CN116391657A (zh) * | 2023-05-18 | 2023-07-07 | 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拟穴青蟹养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47622U (zh) | 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 | |
CN101869085B (zh) | 小丑鱼亲鱼流水培育高产的方法 | |
CN104012435B (zh) | 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效繁殖方法 | |
CN103444603B (zh) | 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 | |
CN104067959A (zh) | 一种提高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 |
CN205106027U (zh) | 一种适宜河蟹、小龙虾池塘套养水蛭的网箱 | |
CN109566481A (zh) | 一种大鳞鲃的养殖方法 | |
CN103734052B (zh) | 一种三疣梭子蟹延绳式单体浮筐养殖装置及方法 | |
CN109496937A (zh) | 一种小龙虾室内养殖方法 | |
CN209546605U (zh) | 一种小龙虾育苗用的高效培养装置 | |
CN204670123U (zh) | 一种智能鱼卵孵化装置 | |
CN208354342U (zh) | 一种用于水产生态养殖及捕捞的装置 | |
CN104381158B (zh) | 一种采用卵生型手段繁育幼生型牡蛎的方法 | |
CN104012456A (zh) |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 |
CN102812912B (zh) |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 |
CN202760008U (zh) |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 |
CN206994112U (zh) | 一种用于泥鳅养殖池 | |
CN103262817B (zh) | 一种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高效构建方法 | |
CN205196729U (zh) | 观赏鱼养殖装置 | |
CN209433263U (zh) | 一种节能水温控制装置 | |
CN209983358U (zh) | 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 |
CN106259141A (zh) | 一种便于分类打捞的淡水珍珠贝养殖池 | |
CN206949265U (zh) | 一种滩涂贝类与虾蟹混合养殖的海水围塘装置 | |
CN105660492A (zh) | 一种日本沼虾水族箱家系建立及苗种标准化培育的方法 | |
CN220422807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供氧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