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6210U - 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6210U
CN204046210U CN201420363108.2U CN201420363108U CN204046210U CN 204046210 U CN204046210 U CN 204046210U CN 201420363108 U CN201420363108 U CN 201420363108U CN 204046210 U CN204046210 U CN 204046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onboard charger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pole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31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惠
林进田
廖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unzan Electronic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31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6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6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6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正电极、负电极以及电源输出端口;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设在该壳体侧壁的负极边槽以及设在该壳体底端的通孔,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装设在壳体的顶端;所述负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负极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正电极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正电极底端穿过所述通孔凸出所述壳体外,并在外力作用下向所述壳体内移动,同时推动所述负电极移动,使得该负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负极边槽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从而与外部电极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实用,组成负电极的两个负极弹片能够常态收缩在车载充电器内部,解决车载充电器以及汽车充电口容易磨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充电器,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多媒体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MP3、PDA等电子产品,正渐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移动多媒体设备都配备有充电器,而这些充电器均需要插接在市电插座上进行充电,因此限制了充电的场所,致使移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者外出或旅游时只能多携带几块备用电池或者寻找到可插接市电的场所再进行充电。
近些年出现的车载充电器是一种直流输入型的充电器,它的充电插头设计成点烟器插头结构,将车载充电器插在汽车点烟器插座上与汽车所用的电池直接连接而获取电力,使移动多媒体设备能利用汽车电源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多媒体设备的充电场所。但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充电极片都凸出车载充电器壳体表面,在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上时凸出的极片依靠汽车点烟器插座内壁的挤压收缩后才能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内,对车载充电器和汽车点烟器插座造成磨损,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轻巧实用,极片能够常态收缩的车载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以及汽车充电口易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正电极、负电极以及电源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设在该壳体侧壁的负极边槽以及设在该壳体底端的通孔,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装设在壳体的顶端;
所述负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负极边槽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正电极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正电极底端穿过所述通孔凸出所述壳体外,并在外力作用下向所述壳体内移动,同时推动所述负电极移动,使得该负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负极边槽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
具体的,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电源输出端口以及伸缩组件;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内嵌安装在壳体上端,所述伸缩组件装设在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正电极、负电极相抵接;
所述正电极的一端抵靠在伸缩组件上、另一端穿过壳体底端的通孔凸出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负极边槽,所述负电极一端抵接在所述伸缩组件上、且至少一部分延伸至负极边槽的内侧;
所述伸缩组件在所述正电极受外力作用上移时,推动与该伸缩组件相抵接的所述负电极使该负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负极边槽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与外部电极连接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与负电极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充气器本体上且所述负电极至少一部分与该限位块相接触。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外壳和上盖相互扣合形成内腔结构,车载充电器的组成部件都安装在该内腔中。
所述正电极端部设置有对所述正电极在所述通孔进行限位的限位折边。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限位块内,另一端与所述正电极连接的活动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柱之间的伸缩弹簧,按压所述正电极克服该伸缩弹簧的弹力,所述正电极可向所述壳体内部收缩一定距离,进而带动所述伸缩组件在壳体内移动。
所述活动柱上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伸缩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环形凸起的上侧,所述环形凸起的下侧与所述正电极的限位折边相贴合,所述活动柱与正电极过盈连接,两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
所述负电极包括两个负极弹片,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负极弹片至少一部分与该导向斜面相接触,所述负极弹片一端固设在所述活动柱的环形台阶上,所述负极弹片的另一端倾斜延伸到所述壳体的负极边槽内侧。
当所述正电极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伸缩弹簧的弹力向所述壳体内收缩上移时,所述负极弹片固定端跟随所述活动柱的轨迹向上移动,所述负极弹片活动端在所述限位块的限位导向作用下凸出所述壳体的负极边槽与外部电极接触连通。
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内,在车载充电器完全插入到汽车点烟器插座内之前,即所述正电极触碰汽车点烟器插座底部电极之前,所述负极弹片收缩隐藏在车载充电器的负极边槽内,不会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发生接触和摩擦,能够将车载充电顺利地插入到汽车点烟器底座上;所述正电极接触到汽车点烟器底座的底部电极,车载充电器继续插入汽车点烟器底座,所述正电极受压克服所述伸缩弹簧的弹力向车载壳体内收缩,所述活动柱在正电极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负极弹片固定端跟随所述活动柱的轨迹向上移动,所述负极弹片活动端在所述限位块的限位导向作用下凸出所述壳体的负极边槽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负电极接触连通,车内电源向车载充电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实用,负极弹片能够常态收缩在车载充电器内部,只有在使用时才伸出车载充电器与外部电极接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以及汽车充电口容易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非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非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Ⅰ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Ⅱ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Ⅲ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电源输出端口2、限位块6、正电极4、负电极3以及设置在限位块6与正电极4之间的伸缩组件5;
参照图3、图4,壳体1包括外壳11和上盖12,外壳11和上盖12相互扣合形成内腔结构;优选的,参照图5,上盖12下侧设置有倒钩121,外壳11上端设置有两个与倒钩121相对应的倒扣111,上盖12的倒钩121与外壳11的倒扣111相互扣合在一起,构成结构稳定的车载壳体1,车载充电器的主要部件都装设在有上盖12和外壳11构成的车载壳体1内。
外壳11侧部设有指示车载充电器工作状态的的LED灯,通过LED灯可以直观地了解车载充电器是否插接到位以及当前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1、图2,车载充电器的电源输出端口2装设在壳体1顶端,电源输出端口2为平行内嵌安装在壳体1内,上盖12上开设有与电源输出端口2相对应的开口,电源输出端口2为多个标准USB接口,优选的,数量为两个。
参照图6、图7,壳体1上对称设置有负极边槽,壳体1底端开设有用于穿设正电极4的通孔;限位块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限位块6上设置有导向斜面,为伸缩组件5、正电极4、负电极3的运动提供支撑与导向。
正电极4活动设置在壳体1底端的通孔内并与伸缩组件5相连接,即正电极4可通过在通孔内滑动来改变正电极4在壳体1内的长度与位置,优选的,正电极4为下端为密闭圆弧面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空心圆柱的外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正电极4上端部设置有对正电极4在通孔进行限位的限位折边,限位折边卡在壳体1的内壁面,限制正电极4在壳体1内的行程;
伸缩组件5包括一端套设在限位块6内,另一端与正电极4连接的活动柱51以及设置在限位块6与活动柱51之间处于压缩状态的伸缩弹簧52,限位块6上开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设置有台阶,伸缩弹簧52的一端抵接在台阶上,活动柱51上凸设有环形凸起511,伸缩弹簧52另一端抵接在环形凸起511的上侧,环形凸起511的下侧与正电极4的限位折边相贴合,活动柱51与正电极4过盈连接,两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按压正电极4克服伸缩弹簧52的弹力,正电极4在壳体1内部收缩一定距离。
负电极3内嵌安装在壳体1的负极边槽内侧,负电极3包括两个负极弹片,负极弹片一端抵接在活动柱51的环形台阶上,负极弹片的另一端倾斜延伸到壳体1的负极边槽内侧,负极弹片依靠自身弹力至少一部分与限位块6的导向斜面相接触,伸缩组件5在壳体1内沿中心轴向上移动时,负极弹片跟随活动柱51向上移动的同时负极弹片的自由端在活动柱51和限位块6的导向斜面的作用下突出壳体1,从而与外部电极连接导通。
当车载充电器插入充电口后,正电极4克服伸缩弹簧52的弹力向壳体1内收缩,优选的,正电极4向壳体1内收缩1.5mm;活动柱51在正电极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最终与一端凸设在限位块6中心通孔内的连接杆7接触导通车载充电器的内部电路,负极弹片固定端跟随活动柱51的轨迹向上移动,负极弹片活动端在限位块6的限位导向作用下凸出壳体1的负极边槽与外部电极接触连通,进行充电,优选的,负极弹片凸出壳体1的长度为1.5mm。
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内,在车载充电器完全插入到汽车点烟器插座内之前,即正电极4触碰汽车点烟器插座底部电极之前,负极弹片收缩隐藏在车载充电器的负极边槽内,不会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发生接触和摩擦,能够将车载充电顺利地插入到汽车点烟器底座上;正电极4接触到汽车点烟器底座的底部电极,车载充电器继续插入汽车点烟器底座,正电极4受压克服伸缩弹簧52的弹力向车载壳体1内收缩,活动柱51在正电极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负极弹片固定端跟随活动柱51的轨迹向上移动,负极弹片活动端在限位块6的限位导向作用下凸出壳体1的负极边槽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负电极接触连通,车内电源向车载充电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实用,负极弹片能够常态收缩在车载充电器内部,只有在使用时才伸出车载充电器与外部电极接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以及汽车充电口容易磨损的问题,增加了车载充电器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实用,负极弹片能够常态收缩在车载充电器内部,只有在使用时才伸出车载充电器与外部电极接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以及汽车充电口容易磨损的问题,增加了车载充电器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正电极、负电极以及电源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设在该壳体侧壁的负极边槽以及设在该壳体底端的通孔,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装设在壳体的顶端; 
所述负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负极边槽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正电极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正电极底端穿过所述通孔凸出所述壳体外,并在外力作用下向所述壳体内移动,同时推动所述负电极移动,使得该负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负极边槽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正电极、负电极相抵接的伸缩组件; 
所述负电极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负极边槽的内侧; 
所述伸缩组件跟随所述正电极运动,推动与该伸缩组件相抵接的所述负电极运动使该负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负极边槽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与负电极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负电极至少一部分与该限位块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外壳和上盖相互扣合形成内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端部设置有对所述正电极在所述通孔中进行限位的限位折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限位块内,另一端与所述正电极连接的的活动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柱之间的伸缩弹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上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伸缩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环形凸起的上侧,所述环形凸起的下 侧与所述正电极的限位折边相贴合,所述活动柱与正电极过盈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包括两个负极弹片,所述负极弹片一端固设在所述活动柱上,所述负极弹片的另一端倾斜延伸到所述壳体的负极边槽内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负极弹片至少一部分与该导向斜面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部设有指示车载充电器工作状态的的LED灯。 
CN201420363108.2U 2014-07-02 2014-07-02 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04046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108.2U CN204046210U (zh) 2014-07-02 2014-07-02 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108.2U CN204046210U (zh) 2014-07-02 2014-07-02 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6210U true CN204046210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3108.2U Active CN204046210U (zh) 2014-07-02 2014-07-02 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6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767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卢爱宜 一种带可伸缩接触头的车载取电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US10277047B2 (en) 2016-08-31 2019-04-30 Wenjie Li Multi-function car-mounted charg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767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卢爱宜 一种带可伸缩接触头的车载取电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5449767B (zh) * 2015-12-21 2018-05-08 卢爱宜 一种带可伸缩接触头的车载取电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US10277047B2 (en) 2016-08-31 2019-04-30 Wenjie Li Multi-function car-mounted charg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8593U (zh) 一种可变为有线耳机的蓝牙耳机
CN205863965U (zh) 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CN204046210U (zh) 车载充电器
CN204706929U (zh) 一种无触点金属车载充电器
CN201242044Y (zh) 一种充电手电筒
CN207928128U (zh) 一种分体镜子
CN20771982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CN203951204U (zh) 便携式多功能电源适配器
CN203261099U (zh) 移动电源
CN203549430U (zh) 多功能手电筒
CN203218945U (zh) 一种可移动无线充电器
CN20151498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N104654037A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CN204143384U (zh) 一种多功能触控笔
CN203841117U (zh) 电子烟
CN103486612A (zh) Usb充电打火机装置
CN203896489U (zh) 蓝牙耳机及其充电座
CN20594608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麦克风
CN202651841U (zh) 一种移动式储备电源
CN206164169U (zh) 车载蓝牙耳机续航座
CN204615420U (zh) 一种安全电蚊拍电路
CN206332490U (zh) 移动充电装置
CN206949763U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
CN205882779U (zh) 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
CN204360338U (zh) 一种多功能触控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18

Address after: Huang Town Tian Xin Cun butterfly road 523000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No. 9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Qunzan Electronic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Fuhai Fuhai Avenue Industrial Park area C building C3

Patentee before: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