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5659U -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5659U
CN204045659U CN201420461966.0U CN201420461966U CN204045659U CN 204045659 U CN204045659 U CN 204045659U CN 201420461966 U CN201420461966 U CN 201420461966U CN 204045659 U CN204045659 U CN 204045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llecting apparatus
battery
battery pack
gas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19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勋
杨泽文
李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JIELI SPECIAL BATTER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JIELI SPECIAL BATTER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JIELI SPECIAL BATTER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JIELI SPECIAL BATTER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619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5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5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5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多节电池(1)组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集气装置(7),集气装置(7)为一端封闭、一端设置有进气口的集气腔体,连接管路(2)将电池组的多节电池(1)的排气孔相并联后与进气口连接,将多节电池(1)排出的气体统一收集在集气装置(7)的气室(3)内。通过本申请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将电池组内所有电池的出气孔进行统一回收、转化,单节电池的性能未造成影响,同时保证了电池组整体性能的,当电池组内所有电池的压力趋于稳定并开始回落时,气室内的气体会在弹簧及密封隔板的作用下,缓慢进入每节电池内,减少了电池组内电池的离散性。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属于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在过充时,随着充电的继续进行,电池壳体内部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随着气体生成量的逐渐加大,会使电池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造成危险甚至是爆炸。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电池壳体上设置排气孔,将壳体内生成的气体排出;或在排气孔上安装安全阀,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将电池内部生成的气体排出。
虽然通过排气孔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简单的解决电池内部压力过高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过充时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有如下缺陷:1、电池内的气体在向外排出时,会有一部分反应液跟随气体一同排出,如果随气体排出的液体附着在电池的表面,有可能会造成电池的短路。2、反应液跟随气体一同排出后,电池内的反应液减少,会导致电池内反应不完全,电池的损坏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电池性能下降,同时会使电池的离散性能迅速加大。3、当在排气孔处设置安全阀时,由于在实际生产时,每节电池的内部参数并不会完全相同,而安全阀的泄放压力基本相同,因此会出现电池与安全阀不匹配的现象。4、基于上述第三条缺陷,当设置安全阀的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时,在电池自身的参数和安全阀的影响下,每节电池的实际性能会有所差异,当组成电池组之后影响电池组整体的性能。5、电池在充电时泄放出的气体为酸性气体,任其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电池组内所有电池的出气孔进行统一回收、转化,未对单节电池性能造成影响,同时保证了电池组整体性能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包括多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集气装置,集气装置为一端封闭、一端设置有进气口的集气腔体,连接管路将电池组的多节电池的排气孔相并联后与进气口连接,将多节电池排出的气体统一收集在集气装置的气室内。
优选的,所述的集气装置腔体内设有大小可自动调节的气室。
优选的,所述的集气装置腔体内安装密封隔板,密封隔板将集气装置的内腔间隔成为互不通气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所述的气室,另一部分内安装弹簧,弹簧一端连接密封隔板另一端连接集气装置腔体底面。
优选的,在所述的气室进气口一侧设置有与气室相联通的安全阀。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路为硬管或软管。
优选的,所述的集气装置的集气腔体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电池在充电时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气室进行回收和转化,没有泄漏到外部,因此每节电池以及电池组整体的性能没有下降,且不会造成电池的短路同时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2、当电池组内所有电池的压力趋于稳定并开始回落时,气室内的气体会在弹簧及密封隔板的作用下,缓慢进入每节电池内,使一个电池组内的所有电池在充电前后处于一个动态稳定的状态,减少了电池组内电池的离散性。
3、在集气装置上同时设置有安全阀,当气室内的压力过大时,安全阀将气室内的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泄放,保证了电池的充电安全性。
4、由于电池组内的每节电池的出气孔处均未设置安全阀,只在集气装置上设置有一个安全阀,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系统整体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  2、连接管路  3、气室  4、安全阀  5、密封隔板  6、弹簧  7、集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将电池组内多节电池1的出气孔同时联通的连接管路2以及与连接管路2连接的集气装置7,连接管路2可根据需要采用硬管或软管。
如图1所示,集气装置7内设置有气室3、安全阀4、密封隔板5以及弹簧6。集气装置7为两端封闭、前后等粗的腔体。密封隔板5横向设置在集气装置7的内腔将集气装置7的内腔间隔成为互不通气的左右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与连接管路2连接的气室3,另一部分内固定有弹簧6。密封隔板5与集气装置7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6连接固定。安全阀4设置在靠近连接管路  2的一侧,与气室3联通。
通过连接管路2将所有电池1的出气孔以及气室3连接之后,在连接管路2与气室3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当任意一个电池1发生过充现象之后,在电池1内部会生成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的气体经连接管路2进入气室3内。随着电池1内部生成的气体量的逐渐增多或更多数量的电池1的内部开始生成气体,连接管路2以及气室3内的压力开始逐渐增大,继而会推动密封隔板5后退,使弹簧6出现一定量的压缩形变。
由于密封隔板5后退并使弹簧6产生形变,因此气室3的体积的变大,降低了气室3内部的压力。根据上述所知,电池组内每节电池1的实际参数。性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其内部出现气体的时间也不相同,较早生成的气体会在弹簧6及密封隔板5的作用下进入还未出现气体的电池1的内部,促进其内部的反应。当结束充电后,电池组内所有电池1的压力趋于稳定并开始回落,此时气室3内的气体会在弹簧6及密封隔板5的作用下,缓慢进入每节电池1内,使一个电池组内的所有电池1在充电前后处于一个动态稳定的状态,减少了电池组内电池1的离散性。
由于电池1在充电时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气室3进行回收和转化,没有泄漏到外部,因此每节电池1以及电池组整体的性能没有下降,且不会造成电池1的短路同时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在集气装置7上同时设置有安全阀4,当气室3内的压力过大时,安全阀4将气室3内的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泄放,保证了电池的充电安全性。由于电池组内的每节电池1的出气孔处均未设置安全阀,只在集气装置7上设置有一个安全阀4,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系统整体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多节电池(1)组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集气装置(7),集气装置(7)为一端封闭、一端设置有进气口的集气腔体,连接管路(2)将电池组的多节电池(1)的排气孔相并联后与进气口连接,将多节电池(1)排出的气体统一收集在集气装置(7)的气室(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装置(7)腔体内设有大小可自动调节的气室(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装置(7)腔体内安装密封隔板(5),密封隔板(5)将集气装置(7)的内腔间隔成为互不通气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所述的气室(3),另一部分内安装弹簧(6),弹簧(6)一端连接密封隔板(5)另一端连接集气装置(7)腔体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室(3)进气口一侧设置有与气室(3)相联通的安全阀(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路(2)为硬管或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装置(7)的集气腔体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
CN201420461966.0U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Active CN204045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1966.0U CN204045659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1966.0U CN204045659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5659U true CN204045659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1966.0U Active CN204045659U (zh) 2014-08-16 2014-08-16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56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772A (zh) * 2014-08-16 2014-11-05 淄博洁力特种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CN10753411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Ttb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热失控及排气管理系统的电池组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772A (zh) * 2014-08-16 2014-11-05 淄博洁力特种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CN10753411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Ttb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热失控及排气管理系统的电池组模块
US10847772B2 (en) 2015-03-06 2020-11-24 Sterling Pbes Energy Solutions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thermal runaway and gas exhaust management system
CN107534114B (zh) * 2015-03-06 2021-01-15 斯特林Pbes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具有热失控及排气管理系统的电池组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7204B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化成装置及其方法
CN204045659U (zh)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CN205004404U (zh) 锂离子电池高温负压化成装置
CN103490036B (zh) 一种正吸式锂离子电池注液箱
CN104134772B (zh)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CN104253255A (zh) 蓄电池二次防爆装置
CN109065933A (zh) 一种集成燃料电池端板
CN207116557U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电池模组外壳
CN204952605U (zh) 一种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CN208522042U (zh) 一种集成燃料电池端板
CN108075087B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
CN203036239U (zh) 气压储能应急系统
CN202434651U (zh) 储液罐抽真空装置
CN202905904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化成用缓冲杯
CN203339264U (zh) 锂电池铝塑膜软包压紧装置
CN204391211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化成装置
CN203225286U (zh) 一种生产过程中免插管充电的蓄电池上盖
CN202888353U (zh) 用于蓄电池的阀控气塞
CN206905026U (zh) 一种沼气发电进气保护装置
CN203335330U (zh) 海底储存高压气体的系统
CN202977628U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生产除气时的吸液装置
CN20605957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抽气装置
CN201663054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单向排气阀
CN205303568U (zh) 一种安全防爆电池模块
CN202955047U (zh) 一种气压监控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