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30024U -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30024U CN204030024U CN201420368941.6U CN201420368941U CN204030024U CN 204030024 U CN204030024 U CN 204030024U CN 201420368941 U CN201420368941 U CN 201420368941U CN 204030024 U CN204030024 U CN 204030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groove
- strut
- face plate
- returning face
- right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包括左夹线槽、右夹线槽、销钉和撑杆,左、右夹线槽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销钉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右夹线槽内侧;所述左夹线槽上设有撑杆转轴,右夹线槽上设有撑杆顶柱,所述撑杆通过撑杆转轴转动连接,且撑杆靠近右夹线槽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上,其中,还包括由调节螺栓、翻转板和翻转板转轴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左夹线槽底部通过翻转板转轴铰接,所述调节螺栓设于右夹线槽底部,且调节螺栓左侧露出右夹线槽的部分顶靠在翻转板上;所述翻转板底部设有配重,顶部设有绝缘绳;所述左夹线槽顶部设有引流线。该线夹使用方便,挂设成功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接地线是在线路和变电施工时将设备可靠接地,以防止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重合闸时触电的安全工器具,主要包括导线端线夹、引流线、接地固定端三个部件。接地端线夹和接地固定端材质均为硬质良导体(铜、铝合金等),之间通过引流线连接,引流线应由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积不准小于25mm2,以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此外,根据操作方式的差异,不同型式会有绝缘操作杆、绝缘绳索、操作绳索等配套部件。
使用电力接地线时应先将接地固定端固定在可靠的接地导体上,然后将线夹固定至需接地设备的合适位置(一般为裸露的导线),两端均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拆除电力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操作杆或专用的绝缘绳索,人体不准碰触未接地的导线。以上安全要求衍生出以下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① 如何使移动线夹,使之靠近、远离导线?
② 线夹应通过何种方式与导线形成、解除连接?
电力接地线有多种型式,但根据解决以上文二个技术问题方式的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移动线夹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绝缘操作杆式和抛扔式。
绝缘操作杆式:将线夹安装在绝缘操作杆端头,通过使用绝缘操作杆移动线夹,下表列出了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绝缘子操作杆需要加长,愈加笨重,使用难度随之增大,且部分电压等级禁止使用绝缘操作杆,因此该类型仅适用于低压设备。
表1、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抛扔式:将线夹与绝缘绳索相连,通过远距离抛扔的方式移动线夹。该方式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也较绝缘操作杆类轻便实用,但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抛扔距离随之增加,绝缘绳索也需加长,从而降低抛扔命中率,同样不利于操作。
根据线夹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入式、回拉式和翻转式。
直入式:如图1所示:线夹主体由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撑杆5及弹簧7组成,并在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的后侧分别安装引流线9和绝缘绳8。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通过销钉6固定,可在一定范围转动。在左夹线槽1上安装撑杆5,撑杆5可绕撑杆转轴4旋转,撑杆5前端有齿,撑住被安装在右夹线槽2上的撑杆顶柱3,使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形成朝前的开口,形似鸭嘴。当导线进入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形成的开口后,使导线撞击撑杆5,撑杆5绕撑杆转轴4顺时针转动,使撑杆顶柱3失去支撑。撑杆顶柱3失去撑杆5的支撑后,右夹线槽2在弹簧7的作用下绕销钉6逆时针转动,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闭合,咬住导线,并与导线形成接触良好的可靠连接。需要拆除时直接使用绝缘绳8将线夹回拉,由于开口朝前,力度合适即可使之挣脱导线,解除连接。其优点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缺点为使用抛扔方式时命中率较低。
回拉式:线夹主体由钩爪和操作装置组成,钩爪开口朝后,需移动至导线外侧,通过回拉的方式与导线连接,在与抛扔式配合使用时,为便于拆除,其闭合装置只能使用人工操作,需增加操作绳索。其优点为使用抛扔方式时命中率高,缺点为结构复杂,绳索较多(引流线、绝缘绳索、操作绳索),易纠缠,操作不便。
翻转式:其思路是综合直入式和回拉式的优点,线夹本体由左、右线槽、弹簧、撑杆和控制装置组成,在抛扔时开口朝后,命中率高,连接时使用撑杆控制左、右线槽闭合,拆除时通过控制装置使线夹翻转,开口朝前,力度合适即可使之挣脱导线,解除连接,操作方便,目前已知有两种较为成熟的实现方案A和B。
方案A:如图2所示,中国专利201320167952公开了一种提拉式接地线线夹,包括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销钉6和撑杆5,左夹线槽1和右夹线槽2通过销钉6转动连接,所述销钉6上套设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右夹线槽内侧;所述左夹线槽1上设有撑杆转轴4,右夹线槽2上设有撑杆顶柱3,所述撑杆5通过撑杆转轴4转动连接,且撑杆5靠近右夹线槽2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3上;其引流线9和操作绳10分别安装在左夹线槽1的顶部和底部,抛扔时牵引引流线9,使线夹开口朝后,拆除时牵引操作绳10,使线夹翻转,开口朝前。该方案存在如下缺点:使用引流线、操作绳索装、拆电力接地线,违反相关安全规定,存在安全隐患。如将引流线、操作绳索替换为绝缘绳索,则绳索较多(一根引流线、二根绝缘绳索),易纠缠,操作不便。
方案B:如图3所示,赵延华等公开了一种接地线(一种新型接地线的构造与应用[C] // 第三届(2012)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包括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销钉6和撑杆5,左夹线槽1和右夹线槽2通过销钉6转动连接,所述销钉6上套设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右夹线槽内侧;所述左夹线槽1上设有撑杆转轴4,右夹线槽2上设有撑杆顶柱3,所述撑杆5通过撑杆转轴4转动连接,且撑杆5靠近右夹线槽2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3上;其将引流线9安装在左夹线槽1的顶部,绝缘绳8安装在左夹线槽1的底部,又使安装在左夹线槽1顶部的挂钩12和绑扎在绝缘绳8上的挂环11相连,在左夹线槽1的顶部形成新的承力点,并在左夹线槽1的底部安装配重13,使线夹整体重心降低,呈开口朝后的状态。挂设成功后绝缘绳8不受力,挂环11可轻易松脱挂钩12,使左夹线槽1的底部成为承力点,线夹翻转,开口朝前。该方案的缺点是:挂环11与挂钩12的连接并不可靠,在抛扔过程中容易松脱,使线夹翻转,挂设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该线夹挂设成功率高,易操作且易拆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包括左夹线槽、右夹线槽、销钉和撑杆,左夹线槽和右夹线槽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销钉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右夹线槽内侧;所述左夹线槽上设有撑杆转轴,右夹线槽上设有撑杆顶柱,所述撑杆通过撑杆转轴转动连接,且撑杆靠近右夹线槽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上,其中,还包括由调节螺栓、翻转板和翻转板转轴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左夹线槽底部通过翻转板转轴铰接,所述调节螺栓设于右夹线槽底部,且调节螺栓左侧露出右夹线槽的部分顶靠在翻转板上;所述翻转板底部设有配重,顶部设有绝缘绳;所述左夹线槽顶部设有引流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线线夹,左夹线槽、右夹线槽通过销钉固定,可在一定范围转动。在左夹线槽上安装撑杆,撑杆可绕撑杆转轴旋转;撑杆前端有齿,撑住被安装在右夹线槽上的撑杆顶柱,使左夹线槽、右夹线槽形成开口。翻转板是一块曲板,其底部与左夹线槽的底部通过翻转板转轴形成铰接,可在一定范围转动。当左夹线槽、右夹线槽在撑杆支撑下开口时,可调节安装在右夹线槽底部的调节螺栓顶住翻转板,限制其转动。翻转板底部安装有配重,用以使线夹整体重心下移。当使用绝缘绳提拉线夹时,左夹线槽、右夹线槽形成的开口朝后,抛扔后可轻易勾住导线,命中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在保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可对左夹线槽、右夹线槽及其上的各部件中的单个或多个进行左右对调。也可以将调节螺栓更换为其它可调节长度且具备支撑作用的部件,只要能实现其功能即可。还可以对配重进行变形、位置调整等,只要能实现使线夹整体重心下移的作用即可。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由调节螺栓、翻转板和翻转板转轴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及配重,使线夹可以与电力设备(主要指导线)连接,使之可靠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线线夹使用方便、操作可靠,挂设成功率高且易拆除。此外,接地线线夹的使用方法符合相关安全规定,无安全隐患,适用范围广。线夹不仅适用于输电设备,还适用于变电设备;不仅适用于高压设备,同样适用于低压设备;不仅适用于抛扔式,同样适用于绝缘操作杆式。
附图说明
图1为直入式电力接地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方案A所述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方案B所述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 A、B、C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包括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销钉6和撑杆5,左夹线槽1和右夹线槽2通过销钉6转动连接,所述销钉6上套设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夹线槽1和右夹线槽2的内侧;所述左夹线槽1上设有撑杆转轴4,右夹线槽2上设有撑杆顶柱3,所述撑杆5通过撑杆转轴4转动连接,且撑杆5靠近右夹线槽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3上,其中,还包括由调节螺栓14、翻转板15和翻转板转轴16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板15的底部与左夹线槽1底部通过翻转板转轴16铰接,所述调节螺栓14设于右夹线槽2底部,且调节螺栓14左侧露出右夹线槽2的部分顶靠在翻转板15上;所述翻转板15底部设有配重13,翻转板15顶部设有绝缘绳8;所述左夹线槽1顶部设有引流线9。
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线线夹的工作原理(如图4和5所示):
当使用绝缘绳8提拉线夹时,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形成的开口朝后,抛扔后可轻易勾住导线,命中率高。
当导线进入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形成的开口后,通过使用绝缘绳8提拉线夹,使导线撞击撑杆5,撑杆5绕撑杆转轴4顺时针转动,使撑杆顶柱3失去支撑。撑杆顶柱3失去支撑后,右夹线槽2在弹簧7的作用下绕销钉6逆时针转动,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闭合,咬住导线,并与导线形成接触良好的可靠连接(见图5中A)。
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闭合后,翻转板15失去了调节螺栓14的支撑,通过使用绝缘绳8提拉线夹,可使除绝缘绳8、翻转板15和配重13外的其余线夹构件绕被咬合的导线顺时针转动,形成左夹线槽1、右夹线槽2构成的开口朝前的状态(见图5中的B和C)。由于开口朝前,使用适当力度牵引绝缘绳8即可使线夹挣脱导线,解除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线线夹通过设置由调节螺栓14、翻转板15和翻转板转轴16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及配重13,使线夹可以与导线连接,使之可靠接地。线夹使用方便、操作可靠,挂设成功率高且易拆除,使用方法符合相关安全规定,无安全隐患,适用范围广。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
1.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包括左夹线槽、右夹线槽、销钉和撑杆,左夹线槽和右夹线槽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销钉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左、右夹线槽内侧;所述左夹线槽上设有撑杆转轴,右夹线槽上设有撑杆顶柱,所述撑杆通过撑杆转轴转动连接,且撑杆靠近右夹线槽的一端设有齿,该齿顶靠在撑杆顶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调节螺栓、翻转板和翻转板转轴组成的自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左夹线槽底部通过翻转板转轴铰接,所述调节螺栓设于右夹线槽底部,且调节螺栓左侧露出右夹线槽的部分顶靠在翻转板上;所述翻转板底部设有配重,顶部设有绝缘绳;所述左夹线槽顶部设有引流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68941.6U CN204030024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68941.6U CN204030024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30024U true CN204030024U (zh) | 2014-12-17 |
Family
ID=5206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6894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30024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30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2112A (zh) * | 2021-09-15 | 2022-01-11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的导线夹持装置 |
-
2014
- 2014-07-04 CN CN201420368941.6U patent/CN2040300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2112A (zh) * | 2021-09-15 | 2022-01-11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的导线夹持装置 |
CN113922112B (zh) * | 2021-09-15 | 2023-12-05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的导线夹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29666B (zh) | 一种接地线夹装置 | |
CN202172136U (zh) | 夹持式方母线地线夹 | |
CN203135013U (zh) | 全角度便捷式导线接地线挂接工具 | |
CN104241889A (zh) | 闭锁式导线接地线夹 | |
CN206195235U (zh) | 一种尾端电位转移棒 | |
CN203631776U (zh) | 多连动式接地线线夹 | |
CN204030024U (zh) | 一种自动翻转式电力接地线线夹 | |
CN202178408U (zh) | 直夹式螺杆压紧方母线地线夹 | |
CN202183464U (zh) | 螺杆压紧式方母线地线夹 | |
CN203242778U (zh) | 大转角塔接地线挂设专用工具 | |
CN203800478U (zh) | 水平式过流滑车 | |
CN103647164B (zh) | 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 | |
CN205656213U (zh) | 继电保护端子排防损害装置 | |
CN103166014A (zh) | 全角度便捷式导线接地线挂接工具 | |
CN204167519U (zh) | 闭锁式导线接地线夹 | |
CN104538895A (zh) | 地电位带电更换双串防污型瓷绝缘子用取销钳 | |
CN203071381U (zh) | 接地线辅助接线杆 | |
CN201478650U (zh) | 悬挂式排插 | |
CN204089122U (zh) | 一种防接地金具坠落装置 | |
CN202651398U (zh) | 主变压器出线母排专用接地线 | |
CN203932355U (zh) | 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 | |
CN203277871U (zh) | 超高压接地线滚轮结构 | |
CN207303825U (zh) | 一种带电安装驱鸟器的工具 | |
CN203911013U (zh) | 500kV输电线路地线短接线T型线夹 | |
CN203932827U (zh) | 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