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5495U -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5495U
CN204025495U CN201420402803.5U CN201420402803U CN204025495U CN 204025495 U CN204025495 U CN 204025495U CN 201420402803 U CN201420402803 U CN 201420402803U CN 204025495 U CN204025495 U CN 204025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amper
tower
cylindrical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2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蔚
徐乐
田雅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402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5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5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54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由圆柱形箱体、支座、进排液口、远传液位计和自动控制阀门构成;圆柱形箱体与支座通过粘接固定;支座与垫板通过螺栓连接,垫板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设置于箱体顶部,排液口设置于箱体底部;远传液位计安装在液面的设定位置;自动控制阀门安装在排液管与进液管上;阻尼器呈对称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起到了塔器发生共振时的防振措施,通过增加塔体的阻尼,使塔体振幅迅速衰减,减少塔顶共振时的振幅,从而降低共振对塔器造成的破坏。

Description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器防振阻尼器,尤其是风诱导振动下的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的开发设计。
背景技术
塔器是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作为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极大。因此,保证塔器安全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塔器的长径比比较大。因此,在运行期间,塔体不仅承受重力和操作压力等载荷,还会受到风载荷的很大影响。安装在室外的塔器,在风载荷作用下将产生两个方向的振动。一种是顺风向的振动,即塔的振动方向与风向平行;另一种是横风向振动,即振动方向垂直于风向,又称横风向振动或诱导振动。随着塔高的不断增加,塔器受风载荷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较大的风载荷将诱导塔器振动。当振动频率与塔器的自振频率相当时会发生共振,导致设备破坏,造成严重后果。故塔器的防振技术有很大研究价值。
塔器防振的措施主要有三种,增大自振周期、采用扰流装置和增大阻尼比。对塔器来说,增大自振周期可能会破坏原有工艺条件,增加制造成本;由于平台、梯子等附件的存在,安装轴向翅片或螺旋型翅片等扰流装置并不适用于所有塔设备;通过增设减振器来增大阻尼比则是一个较为简便实用的方法,在烟囱或高耸建筑物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塔器防振方法主要为增设翅片和挡板等扰流构件,对于防风振减振器的研究仍很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的是塔器发生共振时的防振措施,通过增加塔体的阻尼,使塔体振幅迅速衰减,减少塔顶共振时的振幅,从而降低共振对塔器造成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由圆柱形箱体3、支座2、进排液口5和6、远传液位计12和自动控制阀门9构成;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1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远传液位计12安装在液面的设定位置;自动控制阀门9安装在排液管10与进液管8上;阻尼器个数可选用4个、6个和10个,呈对称排列。
优选圆柱形箱体与支座同为有机玻璃材料。
阻尼器安装在塔体顶部;优选阻尼器安装高度大于2/3塔高。
优选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不含阻尼器质量)之比μ为1.7%~2.3%。
优选圆柱形箱体的高度为1.5倍液高,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
优选箱体内液体晃动频率与塔体一阶固有频率之比为0.9~1.1。
当塔顶没有冷凝器时,需加设进排水管道。无法加设进排水管道时,可撤去进排液口,但需要定期检查箱体液位。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阻尼器。液体阻尼器的作用原理是:塔器在风荷载作用下发生振动时,阻尼器中的液体会随之一起运动,并引起表面波浪,这种水和波浪对箱壁的压力就构成了对塔体的减振力。通过适当调整水箱中液体的质量和晃动频率,能使液体阻尼器减振力达到最大。该减振力使得阻尼器与塔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增大了塔体阻尼比。在JB4710-2005中有塔顶一阶振幅yT1计算公式如下:其中yT1为塔顶振幅,CL为升力系数,D为塔器外径,为一阶临界风速,H为塔高,ρ为空气密度,λ1为计算系数,ζ为塔体阻尼比,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由上式可以看出,塔体阻尼比ζ与塔顶振幅yT1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塔体阻尼比越大,塔顶振幅yT1就越小。
安装圆柱液体阻尼器后,塔器的运动可用如下方程来描述:
M x · · + C x · + Kx = F ( t ) - F TLD
其中:
F TLD = rρg ∫ 0 2 π ∫ 0 h r ( h r - z ) dzdθ
式中:M—塔器的质量;
C—塔器的阻尼;
K—塔器的刚度;
F(t)—作用在塔器上的风载荷;
FTLD—圆柱液体液体阻尼器中水和波浪运动所产生的减振力;
—塔器的加速度;
—塔器的速度;
x—塔器的位移;
r—圆柱箱体的半径;
ρ—液体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hr—圆柱形容器侧壁面处的波浪高度;
z—圆柱箱体液面以下高度
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即用计算机建立塔器和圆柱液体阻尼器的模型,并将风载荷加载在塔模型上,模拟塔在风中的振动,最后提取塔顶振幅yT1。通过比较塔体安装阻尼器后塔顶振幅yT1与塔顶原始振幅yT1得到减振效果。对于既有液体又有固体的圆柱液体阻尼器,利用了WORKBENCH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即流体域与固体域的数据双向交换。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在每一个耦合时间步内,固体与液体的计算结果,如塔器位移x、减振力FTLD等相互交换,从而得到耦合计算结果。模拟计算时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将风载荷以面压力的形式加载在塔器表面使塔体振动,计算软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液体施加在箱体壁面上的减震力FTLD,并传递到塔体上,在风载荷和液体减振力FTLD共同作用下,计算得到塔顶振幅yT1。模拟完成后,制作塔器和阻尼器模型进行实验。施加力使塔器振动,通过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塔顶振幅yT1,通过动态测试分析仪收集实验数据,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记液体晃动频率与塔体一阶固有频率之比为频率比。通过调节圆柱箱体的半径r与充液高度h,可改变液体的晃动频率,从而改变频率比。当液体晃动频率与塔体一阶固有频率之比小于1时,随着频率比的增加,阻尼比增加,减振效果变好。当频率比为1时,箱体内液体的运动与塔体的运动呈现π/2的相位差,减振力FTLD最大,减振效果最好。当频率比大于1时,随着频率比的增加,阻尼比减少,减振效果变差。为了保证减振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应设置频率比为1,以获得最优减振效果。
记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不含阻尼器质量)之比为质量比μ。通过实验与模拟计算发现,当质量比μ大于2%时,阻尼器箱体半径过大,实际应用中会占用过大的空间;当质量比μ小于2%时,减振效果不理想,故设定阻尼器最优质量比μ为1.7%~2.3%。
液体阻尼器安装在塔器外部,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四个液体阻尼器为一组,呈90°排列,如图3所示。四箱体液体阻尼器结构如图4所示。
六个液体阻尼器为一组,呈60°排列,如图5所示。六箱体液体阻尼器结构如图6所示。
十个液体阻尼器为一组,分两层,呈72°排列,如图7所示。十箱体液体阻尼器结构如图8所示。
箱体进液、排液装置具体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在实际运用中,考虑到在无风季节减轻阻尼器对塔体造成的额外质量负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进、排液方案:
化工塔器的顶部一般均设有冷凝器11,以冷凝塔顶的气相。故箱体进液口5与塔顶冷凝器11的进水口相连,并通过自动阀9进行控制。在大风季节开启自动阀9,监测远传液位计12使液面达到设定值,起到减振的效果。箱体排液口6与塔顶冷凝器11的排水口相连,并通过自动阀9进行控制。在无风季节开启自动阀9,排空箱体3内的液体。若塔顶没有冷凝器11,则需加设进液管8与排液管10,如果无法实现管道的安装,可撤去进排液口5和6,但需要定期检查箱体液位。
在选择阻尼器个数时可根据以下原则选择:
1、若现场安装位置较小,则选用四个一组的液体阻尼器。若空间较富裕,可选择六个或十个一组的液体阻尼器;
2、若通过计算发现,选择四个一组的液体阻尼器,箱体半径超过了塔体半径,则选择六个或十个一组的阻尼器以减少箱体半径。
圆柱液体阻尼器的减振效果随着箱体个数的增加变好。在质量比μ在2%附近、频率比为1的条件下,箱体个数为4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5.5倍,此时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1%。箱体个数为6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5.9倍,此时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3%。箱体个数为10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6.5倍,此时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5%。
附图说明
图1箱体、支座、塔体具体连接方式;
图2箱体进液、排液装置具体安装方式;
图3四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安装位置简图;
图4四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图;
图5六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安装位置简图;
图6六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图;
图7十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安装位置简图;
图8十箱体圆柱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图。
其中:1-塔体,2-支座,3-水箱,4-液体,5-进液口,6-排液口,7-垫板,8-进液管,9-自动控制阀门,10-排液管,11-塔顶冷凝器,12-远传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圆柱液体阻尼器由圆柱形箱体3、支座2、进排液口5和6、远传液位计12、自动控制阀门9构成,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如图1所示;远传液位计12安装在液面的设定高度处;自动控制阀门9安装在进液管8与排液管10上,如图2所示。在大风季节,开启自动控制阀门9,使液体达到设定高度以获得最好的减振效果。在无风季节,开启自动控制阀门9使箱体3中液体排出,减少阻尼器对塔体的附加载荷。
当箱体中液面晃动的频率与塔体一阶固有频率一致时,液体的运动与塔体的运动呈现π/2的相位差,此时液体提供的减振力FTLD最大,减振效果最好。所以需设定箱体尺寸以满足频率比为1的要求。
在确定塔体质量m、阻尼器个数n、质量比μ、液体密度ρ后,对应任意塔体的一阶固有频率f
圆柱水箱的半径r、充液高度h可由下列方程解出:
f = 1 2 π 1.841 g r tanh ( 1.841 h r )
r 2 h = mμ πnp
对应于任意一座塔,在知道了塔体的一阶固有频率f后,就可以通过上述两个公式确定圆柱水箱的底面半径r以及充液高度h。且箱体的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
实例1
本实施例的圆柱液体阻尼器为四箱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质量比μ为2.3%,设置频率比为1。在获得塔体自身质量m和塔体一阶固有频率f后,根据质量比和频率比两个条件由公式计算出箱体半径r和充液高度h。设置箱体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将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1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由实验验证,此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5.5倍,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1%。利用ANSYS与CFX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根据实验模型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其中塔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碳钢一致,圆柱箱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有机玻璃一致;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圆柱箱体的尺寸r和充液高度h满足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2.3%、频率比为1的条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塔顶振幅yT1可减少约81%。
实例2
本实施例的圆柱液体阻尼器为六箱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设置质量比μ为2.1%,设置频率比为1。在获得塔体自身质量m和塔体一阶固有频率f后,根据质量比和频率比两个条件由公式计算出箱体半径r和充液高度h。设置箱体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将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由实验验证,此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5.9倍,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3%。利用ANSYS与CFX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根据实验模型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其中塔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碳钢一致,圆柱箱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有机玻璃一致;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圆柱箱体的尺寸r和充液高度h满足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2.1%、频率比为1的条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塔顶振幅yT1可减少约83%。
实例3
本实施例的圆柱液体阻尼器为十箱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设置质量比μ为1.9%,设置频率比为1。在获得塔体自身质量m和塔体一阶固有频率f后,根据质量比和频率比两个条件由公式计算出箱体半径r和充液高度h。设置箱体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将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由实验验证,此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6.5倍,塔顶振幅yT1可减少85%。利用ANSYS与CFX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根据实验模型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其中塔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碳钢一致,圆柱箱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有机玻璃一致;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圆柱箱体的尺寸r和充液高度h满足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1.9%、频率比为1的条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塔顶振幅yT1可减少约85%。
实例4
本实施例的圆柱液体阻尼器为四箱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质量比μ为1.7%,设置频率比为0.9。在获得塔体自身质量m和塔体一阶固有频率f后,根据质量比和频率比两个条件由公式计算出箱体半径r和充液高度h。设置箱体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将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1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由实验验证,此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4.8倍,塔顶振幅yT1可减少79%。利用ANSYS与CFX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根据实验模型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其中塔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碳钢一致,圆柱箱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有机玻璃一致;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圆柱箱体的尺寸r和充液高度h满足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1.7%、频率比为0.9的条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塔顶振幅yT1可减少约79%。
实例5
本实施例的圆柱液体阻尼器为十箱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设置质量比μ为2.3%,设置频率比为1.1。在获得塔体自身质量m和塔体一阶固有频率f后,根据质量比和频率比两个条件由公式计算出箱体半径r和充液高度h。设置箱体高度H=1.5h以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将阻尼器安装在塔体1顶部。圆柱形箱体3与支座2同为有机玻璃制作,通过粘接固定;支座2与垫板7通过螺栓连接,垫板7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5设置于箱体3顶部,排液口6设置于箱体3底部。由实验验证,此时塔体阻尼比变为原来的3.6倍,塔顶振幅yT1可减少72%。利用ANSYS与CFX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根据实验模型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固体部分在ANSYS软件中计算,采用SOLID单元建立塔体及圆柱液体阻尼器固体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其中塔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碳钢一致,圆柱箱体的单元材料参数与有机玻璃一致;流体部分在CFX软件中通过流体单元建立空气和水的流体域来模拟。圆柱箱体的尺寸r和充液高度h满足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2.3%、频率比为1.1的条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塔顶振幅yT1可减少约72%。

Claims (10)

1.一种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由圆柱形箱体、支座、进排液口、远传液位计和自动控制阀门构成;圆柱形箱体与支座通过粘接固定;支座与垫板通过螺栓连接,垫板焊接在塔体上;进液口设置于箱体顶部,排液口设置于箱体底部;远传液位计安装在液面的设定位置;自动控制阀门安装在排液管与进液管上;阻尼器呈对称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阻尼器个数选用4个、6个或10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圆柱形箱体与支座同为有机玻璃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阻尼器安装在塔体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阻尼器总质量与塔体自身质量之比为1.7%~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圆柱形箱体的高度为1.5倍液高,保证液面有充足的晃动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箱体内液体晃动频率与塔体一阶固有频率之比为0.9~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塔顶没有冷凝器时,需加设进排水管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无法加设进排水管道时,撤去进排液口,但需要定期检查箱体液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液体阻尼器,其特征是阻尼器安装高度最低不得小于2/3塔高。
CN201420402803.5U 2014-07-21 2014-07-21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5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803.5U CN204025495U (zh) 2014-07-21 2014-07-21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803.5U CN204025495U (zh) 2014-07-21 2014-07-21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5495U true CN204025495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28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5495U (zh) 2014-07-21 2014-07-21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54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4159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天津大学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CN105546029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泰州市凯华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带有减振座的柴油发电机及其减振控制方法
CN106777878A (zh) * 2016-11-22 2017-05-31 天津大学 一种夹套式塔器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CN115324410A (zh) * 2022-09-02 2022-11-1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钢管塔风振控制装置及钢管塔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4159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天津大学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CN105546029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泰州市凯华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带有减振座的柴油发电机及其减振控制方法
CN106777878A (zh) * 2016-11-22 2017-05-31 天津大学 一种夹套式塔器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CN106777878B (zh) * 2016-11-22 2019-07-09 天津大学 一种夹套式塔器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CN115324410A (zh) * 2022-09-02 2022-11-1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钢管塔风振控制装置及钢管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5495U (zh)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Ji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uned liquid dampers for controlling earthquake response of jacket offshore platform
Chen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a point-absorbing wave energy converter in irregular and extreme waves
Chaplin et al. Ringing of a vertical cylinder in waves
CN111537190B (zh) 一种有压高弦厚比空箱钝体绕流流激振动试验装置
CN104154159A (zh) 塔器防振用圆柱形液体阻尼器
Koh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rectangular liquid dampers under arbitrary excitations
CN106545102B (zh) 浮板型调谐液体阻尼器
CN2064482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基桩装置
CN104141352A (zh) 塔器防振用摆动式阻尼器
Tsao et al. Tuned liquid dampers with porous media
CN102507084B (zh) 一种尾流立管的时域涡激升力确定方法
WO2016210258A1 (en) Part including vibration mitigation device(s), nuclear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par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12922094A (zh) 一种调谐液体阻尼器水箱组件
CN102776835B (zh) 一种施工状态拱形钢塔的水下阻尼器
CN203977614U (zh) 塔器防振用摆动式阻尼器
CN1149582C (zh) 用排气装置相位相互作用来减轻池压
TWM606120U (zh) 減震件、諧調流體阻尼系統及消防設備
Nanda et al. Application of tuned liquid damper for controlling structural vibration due to earthquake excitations
Shang et al. Periods and energy dissipations of a novel TLD rectangular tank with angle-adjustable baffles
Konar Seismic Vibration Control of a Building by Overhead Water Tank Designed as Slender Tuned Sloshing Damper
TWI736406B (zh) 減震件、諧調流體阻尼系統及消防設備
CN106481133A (zh) 一种lcd吸振器装置
Vuruşkan et al. Simulation of fluid sloshing for decreasing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al systems
Srivastava et al. Effective Control of Response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Under Seismic Loads Using Tuned Liquid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