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3766U -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3766U
CN204023766U CN201420475530.7U CN201420475530U CN204023766U CN 204023766 U CN204023766 U CN 204023766U CN 201420475530 U CN201420475530 U CN 201420475530U CN 204023766 U CN204023766 U CN 204023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glue lid
grate
described glue
drai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55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55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3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3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376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该系统包括井箅、胶盖系统、弹性旋转轴;其中,胶盖系统包括胶盖本体和胶盖凸起,胶盖系统通过弹性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井箅一端的箅子边框上,胶盖凸起位于箅子横向条之间的透水缝内,胶盖凸起与井箅条之间存在缝隙。本实用新型能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调节透水缝隙宽度和透水面积,自动提升排水性能,有效阻挡杂物进入雨水井,保证管道系统排水效果,降低疏通清理雨水井和管道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及雨水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背景技术
井箅子是道路桥梁排水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一般安装在路面或桥面的雨水口上,目的是通过井箅子透水缝隙排除路面或桥面的积水,常用产品的材质为铸铁材质或复合材料。由于井箅子主要功能是排水,从排水需求而言,透水缝隙越宽越好,但如果透水缝隙过宽,可能影响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综合考虑排水和道路通行的需要,井箅子的透水缝宽度一般在20—30毫米之间。
透水缝宽度为20—30毫米的井箅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路面杂物通过缝隙掉进雨水井,进入与雨水井连接的排水管道的问题,最终导致雨水井排水不畅和管道系统的堵塞。另外,在清理路面杂物过程中,常常出现人为地将垃圾杂物透过雨水井箅扫入雨水口的不规范操作,更加剧了上述问题。
如果减小井箅子的透水缝宽度,增大杂物透过箅子的透水缝的难度,将能有效缓解上述杂物进入雨水井的问题。但如果井箅子的透水缝宽度过小,在下大雨需要尽快排水时,又可能影响排水速度。所以需要在保证井箅子排水能力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杂物易进入雨水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由于杂物透过雨水箅子造成的管道堵塞问题,同时不影响井箅子透水缝隙的排水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包括井箅、胶盖系统、弹性旋转轴;其中,
所述胶盖系统包括胶盖本体和胶盖凸起;
所述胶盖系统通过弹性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井箅一端的箅子边框上;
所述胶盖本体位于所述井箅下方,所述胶盖凸起位于所述井箅的箅子横向条之间的透水缝内;
所述胶盖凸起与所述井箅条之间存在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凸起与井箅条之间的缝隙宽度优选范围为3~1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凸起为中空的箱体结构,胶盖凸起的顶面有一排或两排可供雨水流入和流出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凸起顶面的孔与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的最小距离为0.5~1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本体为与胶盖凸起内部连通的中空箱体结构,所述胶盖本体的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有多个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本体的出水孔与胶盖本体顶面的距离优选0.3~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胶盖系统上部与/或内部渗入水后,所述胶盖系统在弹性旋转轴的弹力作用下旋转至胶盖与井箅面成一定角度的位置,当含水总重量降低为所述胶盖系统无水干重重量的1.2倍时,所述胶盖系统在弹性旋转轴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胶盖与井箅面平行的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调节透水缝隙宽度和透水面积,自动提升排水性能。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挡杂物进入雨水井,保证管道系统排水效果,降低疏通清理雨水井和管道系统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无需电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箅子与胶盖系统组合系统的左视图,胶盖系统向下翻转30°;
图2为箅子与胶盖系统组合系统的平面图;
图3为箅子与胶盖系统组合系统的纵剖面图;
图4为胶盖凸起顶部有孔的胶盖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胶盖本体有出水孔的胶盖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00井篦、200胶盖系统、300弹性旋转轴、101箅子横向条、102箅子纵向条、103箅子边框、201胶盖本体、202胶盖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主要包井箅子100、胶盖系统200、弹性旋转轴300,所述井箅子100包括箅子纵向条101、箅子横向条102和箅子边框103,所述胶盖系统200包括胶盖本体201和胶盖凸起202,所述胶盖凸起202位于所述井箅100的箅子横向条102之间的透水缝内且与箅子条之间存在缝隙,所述胶盖系统200通过弹性旋转轴300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井箅100一端的箅子边框103上。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胶盖凸起202为中空的箱体结构,顶面有一排或两排可供雨水流入和流出的孔,所述胶盖凸起顶面孔与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的最小距离为0.5~1厘米。下雨时,雨水通过胶盖凸起202顶面的孔流入胶盖凸起箱体内,胶盖系统200的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胶盖系统200沿弹性旋转轴300旋转,使得胶盖系统200与井箅100之间的透水面积增大;旋转开启状态时,胶盖凸起202内部的积水可以通过其位置较低的孔流出,当排水需求较大时,胶盖凸起202内不断有雨水进入和流出,使其保持在旋转开启的状态;当排水需求小时,胶盖凸起202中水的流出量会高于水的流入量,因此,胶盖凸起202中的水不断减少,胶盖系统的重量不断降低,当含水总重量降低为所述胶盖系统无水干重重量的1.2倍时,胶盖系统200在弹性旋转轴300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胶盖与井箅面平行的初始位置。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胶盖本体201也为中空箱体结构,且与胶盖凸起202内部连通,在胶盖本体201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出水孔与胶盖本体顶面的距离优选0.3~0.5毫米,雨水可以流入胶盖本体201内,当胶盖系统200内部存水量较多时,雨水也可以从胶盖本体201的排水孔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胶盖凸起与井箅条之间的缝隙宽度优选范围3~1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胶盖系统内部渗入水后,当含水总重量降低为所述胶盖系统无水干重重量的1.2倍时,所述胶盖系统在弹性旋转轴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胶盖与井箅面平行的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在不需要排水时,井箅子透水缝隙的大部分缝隙被胶盖系统遮挡,有效阻碍杂物进入。下雨较小时,排水需求小,水可以通过井箅子横向箅子条和胶盖系统凸起之间的缝隙进入雨水井。在排水需求较大时,雨水并流到胶盖系统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雨水还可流入胶盖系统内部,当含水量增加到一定重量时,胶盖系统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整体沿其一端弹性旋转轴自动旋转开启,将箅子的透水缝隙全部露出,提高了排水效率、提升了排水性能,胶盖系统内部不断有水流入流出。
在路面积水排完后,胶盖系统蓄存的水分将会通过胶盖系统上表面或侧面的孔流出,其总重量逐渐减轻,当胶盖系统的含水量减少到一定范围时,弹性旋转轴回复原位的弹力将使其旋转回去,恢复到堵塞井箅子的正常状态。从而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调节透水缝隙宽度和透水面积,自动提升排水性能。同时,胶盖系统有效阻挡杂物进入雨水井,保证管道系统排水效果,降低疏通清理雨水井和管道系统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箅、胶盖系统、弹性旋转轴;其中,
所述胶盖系统包括胶盖本体和胶盖凸起;
所述胶盖系统通过弹性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井箅一端的箅子边框上;
所述胶盖本体位于所述井箅下方,所述胶盖凸起位于所述井箅的箅子横向条之间的透水缝内;
所述胶盖凸起与所述井箅条之间存在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凸起与井箅条之间的缝隙宽度优选范围为3~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凸起为中空的箱体结构,胶盖凸起的顶面有一排或两排可供雨水流入和流出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凸起顶面的孔与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的最小距离为0.5~1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本体为与胶盖凸起内部连通的中空箱体结构,所述胶盖本体的旋转轴安装端的相对端面有多个出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本体的出水孔与胶盖本体顶面的距离优选0.3~0.5毫米。
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盖系统上部与/或内部渗入水后,所述胶盖系统在弹性旋转轴的弹力作用下旋转至胶盖与井箅面成一定角度的位置,当含水总重量降低为所述胶盖系统无水干重重量的1.2倍时,所述胶盖系统在弹性旋转轴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胶盖与井箅面平行的初始位置。
CN201420475530.7U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3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530.7U CN204023766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530.7U CN204023766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3766U true CN204023766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5530.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3766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37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244A (zh) * 2014-08-21 2014-12-03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N111287302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华侨大学 一种栅格交错智能排水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244A (zh) * 2014-08-21 2014-12-03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N104179244B (zh) * 2014-08-21 2015-10-28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N111287302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华侨大学 一种栅格交错智能排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9244B (zh)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N2075826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
CN205314224U (zh)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CN204023766U (zh) 一种自动调节进水量雨水井箅复合系统
CN103290916B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冲刷径流处理的下凹式绿地
CN206902888U (zh) 一种流量自调节式公路路面排水井
CN104501329A (zh) 一种适用于高层楼房的降温及除尘系统
CN104775282A (zh) 一种自动去除线屑的线屑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洗衣机
CN213268198U (zh) 一种庭院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装置
CN204959682U (zh) 一种区域内河涌水位降低及内涝防治设施
CN207538153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KR101081582B1 (ko) 이물질 유입 차단용 배수로 덮개
CN206128267U (zh) 一种大排水量的雨水篦子
CN204385710U (zh) 双向开闭式拦漂装置
CN207739355U (zh)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CN207484649U (zh) 道路雨水渗滤装置
CN209129279U (zh) 建筑屋顶雨水排放收集处理系统
CN214423464U (zh) 一种屋顶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05233051U (zh) 一种具有灌溉渠的层状屋顶绿化草毯
CN208763154U (zh) 一种汛期增排的水利工程用新型雨水井
CN203475514U (zh) 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及滴灌装置
CN21995186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拦污格栅
CN219973243U (zh) 一种土地整治用具有雨水循环利用结构的生态护坡
CN209722646U (zh) 一种粉砂土路段公路排水系统
CN209030771U (zh) 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