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0965U - 转向管柱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0965U
CN204020965U CN201420393434.8U CN201420393434U CN204020965U CN 204020965 U CN204020965 U CN 204020965U CN 201420393434 U CN201420393434 U CN 201420393434U CN 204020965 U CN204020965 U CN 204020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ide plate
fixed support
pilot sleev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34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吉龙·马修
陈溢钢
李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934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0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导向套筒、固定支架和驱动手柄,固定支架上部设置开口槽,开口槽内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固定部件连接的滑块,固定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侧板,驱动手柄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连接;每块侧板上形成有用于螺栓穿过配合的侧板滑槽孔,且螺栓能够沿着侧板滑槽孔滑动;导向套筒上设置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支架通孔,调节支架通过穿过支架通孔的螺栓支撑连接在安装空间内;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侧板配合以阻挡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相对转动的止翻转部件,止翻转部件位于固定支架的外部,并与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其在溃缩时阻挡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相对转动,实现良好的溃缩效果。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导向套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管柱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上端连接方向盘,下端通过中间轴连接到转向机。
如图1-4所示,导向套筒1′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为了限制导向套筒翻转,现有的固定支架2′的两侧的侧板2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凸起肋部,分别为上凸起肋部23′和下凸起肋部22′。在导向套筒1′的下侧设置有调节支架11′,在调节支架11′上形成有挡板12′。
导向套筒1′合适地转动轨迹为A,由于设置了上述上凸起肋部23′和下凸起肋部22′,当导向套筒1′如图3所示,进行顺时针翻转时,其挡板12′的下部被下凸起肋部22′顶住;当导向套筒1′如图4所示,进行逆时针翻转时,其挡板12′的上部被上凸起肋部23′顶住。如此设置导致导向套筒1′的翻转轨迹不能达要求,并且在内部设置上下凸起肋部,还需要考虑上述上下凸起肋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其与导向套筒1′之间的配合关系,来对其进行定位,结构复杂,不利于安装。
另外,在汽车转向管柱溃缩时,上述上凸起肋部23′和下凸起肋部22′不能阻挡导向套筒1′与固定支架2′之间的相对转动,溃缩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转向管柱总成,其能够在溃缩时阻挡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良好的溃缩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导向套筒、固定支架和驱动手柄,所述固定支架上部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固定部件连接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驱动手柄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每块所述侧板上形成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配合的侧板滑槽孔,且所述螺栓能够沿着所述侧板滑槽孔滑动;所述导向套筒上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支架通孔,所述调节支架通过穿过所述支架通孔的所述螺栓支撑连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侧板配合以阻挡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转动的止翻转部件,所述止翻转部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部,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止翻转部件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导向套筒的方向延伸,并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块所述止翻转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筒上还设置有溃缩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手柄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驱动手柄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松紧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凸轮,两个所述凸轮上相向设置有相应配合的齿牙和齿槽,其中一个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手柄上,另一个所述凸轮安装在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滑槽孔倾斜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滑槽孔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调节支架上设置止翻转部件,用于与所述侧板配合以阻挡导向套筒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当转向管柱总成溃缩时,其固定支架上的滑块从开口槽中滑出,固定支架移动并以螺栓为轴转动,直至被止翻转部件挡住,从而使固定支架与导向套筒相对固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仅在导向套筒所在的方向上溃缩移动,提高了溃缩效果。
将止翻转部件设置在调节支架上并位于固定支架的外部,使其与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为导向套筒可以翻转活动的空间。当操作驱动手柄移动螺栓在侧板滑槽孔内滑动时,可以驱使导向套筒翻转,并带动调节支架和止翻转部件翻转,当止翻转部件与侧板接触后,将阻挡导向套筒继续翻转;反向操作原理相同。由于,仅有一个点阻挡导向套筒翻转,可以使其翻转轨迹不受另外的阻挡件限制,满足要求,同时由于将止翻转部件设置在调节支架上并位于固定支架的外部,使其更加容易加工,并便于安装。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阻挡导向套筒翻转,并能够在溃缩时阻挡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之间相对转动,实现良好的溃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配合的爆炸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向套筒配合在固定支架内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导向套筒顺时针翻转被下凸起肋部挡住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导向套筒逆时针翻转被上凸起肋部挡住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配合的爆炸图;
图7为驱动手柄、螺栓、凸轮构件、轴承及连接螺母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导向套筒配合在固定支架内的示意图;
图9为导向套筒翻转被止翻转部件挡住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导向套筒;       2′-固定支架;     11′-调节支架;
12′-挡板;          21′-侧板;        22′-下凸起肋部;
23′-上凸起肋部;
100-转向管柱总成;   1-导向套筒;       11-转向轴;
12-溃缩支架;        121-连接管;       13-调节支架;
131-支架通孔;       132-止翻转部件;   2-固定支架;
21-侧板;            22-侧板滑槽孔;    23-安装空间;
24-开口槽;          3-驱动手柄;       4-螺栓;
5-弹簧;             6-滑板;           61-滑板通孔;
7-凸轮;             71-齿牙;          72-齿槽;
8-螺母;             9-轴承;           1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5-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总成100,包括导向套筒1、固定支架2和驱动手柄3,固定支架2上部设置开口槽24,开口槽24内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固定部件连接的滑块6,固定支架2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侧板21,两块侧板2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23,驱动手柄3通过螺栓4与固定支架2连接。
其中,每块侧板21上形成有用于螺栓4穿过配合的侧板滑槽孔22,且螺栓4能够沿着侧板滑槽22孔滑动,导向套筒1上设置有调节支架13,调节支架13上设置有支架通孔131,调节支架13通过穿过支架通孔131的螺栓4支撑连接在安装空间23内。
调节支架1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侧板21配合以阻挡导向套筒1与固定支架2相对转动的止翻转部件132,止翻转部件132位于固定支架2的外部,并与固定支架2之间形成有间隙10。
即,该转向管柱总成100主要由导向套筒1、固定支架2和驱动手柄3和螺栓4组成,驱动手柄3和导向套筒1都通过螺栓4与固定支架2连接。
在固定支架2的顶部设置开口槽24,其一端开口,并在开口槽24内部配置滑板6,滑板6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从开口槽24的开口处滑出。滑板6上设置有滑板通孔61,连接时,通过连接件、螺栓或螺钉穿过滑板通孔61,将滑板6固定连接在外部固定部件上,例如车架横梁等等部位,从而将固定支架2固定。当车辆遭受撞击时,由于滑板6固定连接在外部固定部件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滑板6从开口槽24的开口处滑出,转向轴带动固定支架2沿轴向溃缩,保护驾驶员安全。
固定支架2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两块侧板21,在两块侧板2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23,安装时,将导向套筒1安装在该安装空间23内。
在每块侧板21上设置有侧板滑槽孔22,用于与螺栓4配合,该螺栓4用于将驱动手柄3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并且该螺栓4可以沿着侧板滑槽孔22滑动,以调整支撑在其上面的导向套筒1移动调整位置或驱动导向套筒1进行翻转。可以将侧板滑槽孔22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稍大于螺栓4的直径。
导向套筒1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支架13,在调节支架13上设置有支架通孔131,调节支架13位于安装空间23内,螺栓4穿过该支架通孔131,并将调节支架13支撑连接在安装空间23内。该处所指的支撑连接,是指调节支架13连接在螺栓4上,并由螺栓4支撑在安装空间23内。
组装时,将螺栓4的一端与驱动手柄3的上端连接,将螺栓4的另一端顺次穿过一侧的侧板滑槽孔22、支架通孔131和另一侧的侧板滑槽孔22之后,再通过螺母9固定。
由于螺栓4可以沿着侧板滑槽孔22滑动,在通过驱动手柄3驱动螺栓4沿着侧板滑槽孔22滑动滑动时,螺栓4依次带动调节支架13和导向套筒1上下摆动或翻转。
为了保证在溃缩时,阻挡导向套筒1与固定支架2相对转动,在调节支架13上设置止翻转部件132,止翻转部件132位于固定支架2的外部,用于与侧板21配合以阻挡固定支架2相对于导向套筒1转动。具体为当转向管柱总成100溃缩时,其固定支架2上的滑块6从开口槽24中滑出,固定支架2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以螺栓4为轴转动,直至被止翻转部件132挡住,从而使固定支架2与导向套筒1相对固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仅在导向套筒1所在的轴线方向上溃缩移动,提高了溃缩效果。
止翻转部件132位于固定支架2的外部,并与固定支架2之间形成有间隙10,还可以对导向套筒1的翻转进行限制。即,止翻转部件132设置在调节支架13上,在导向套筒1的轴线方向上,止翻转部件132位于固定支架2的外侧,以与侧板21配合止挡。为了使得导向套筒1能够翻转,并能够确定其翻转角度,在止翻转部件132与固定支架2之间设置有间隙10,该间隙10也即为导向套筒1的翻转空间。
止翻转部件132可以为设置在调节支架13上凸起设置,并能够与侧板21配合以阻挡导向套筒1翻转的任何形式的板或凸起部。优选地,该止翻转部件132为止挡板。
结合图8-9所示,该止翻转部件132具有如下两种作用:
第一种作用为,当转向管柱总成100溃缩时,止翻转部件132阻挡与滑板6脱离的固定支架2转动,阻止固定支架2相对于导向套筒1转动,使两者仅在导向套筒1所在的轴线方向上溃缩移动,提高了溃缩效果。
第二种作用为,可操作驱动手柄3移动螺栓4在侧板滑槽孔22内滑动,驱使调节支架13和导向套筒1翻转,并带动止翻转部件132翻转移动,当止翻转部件132与侧板21接触后,将阻挡导向套筒1继续翻转;反向操作原理相同。由于,其仅有一个点阻挡导向套筒1翻转,可以使其翻转轨迹不受另外的阻挡件限制,满足要求。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阻挡导向套筒翻转,并能够在溃缩时阻挡导向套筒与固定支架之间相对转动,实现良好的溃缩效果。
较佳地,如图5-6所示,止翻转部件132的端部朝向远离导向套筒1的方向延伸,并伸出于侧板21的外侧。止翻转部件132的端部可以水平、倾斜向下或倾斜向上延伸,其延伸方向朝向远离导向套筒1的方向,使其端部伸出于侧板21的外侧,保证其能够与侧板21配合止挡导向套筒1翻转。
较佳地,如图5-6所示,在调节支架1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块止翻转部件132。每侧的止翻转部件132相应地与同侧的侧板21配合,以提高阻挡翻转效果。
较佳地,如图5所示,导向套筒1上还设置有溃缩支架12。导向套筒1中设置有转向轴11,其用于与方向盘连接,导向套筒1的后端(即与连接方向盘的一端相反的一端)设置有溃缩支架12,溃缩支架12在遭受外力作用下,会溃缩缓冲冲击力。溃缩支架12上设置连接管121,连接管121通过穿过其通孔的螺栓或连接件连接在内支架上,以固定导向套筒1的下端。当车辆遭受撞击时,溃缩支架12溃缩,以缓冲冲击力,保护驾驶员安全。
较佳地,如图5和图7所示,驱动手柄3和固定支架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之间松紧的凸轮构件,凸轮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凸轮7,两个凸轮7上相向设置有相应配合的齿牙71和齿槽72,其中一个凸轮7固定安装在驱动手柄3上,另一个凸轮7安装在侧板21上。
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之间设置有凸轮构件,用于调整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之间松紧。
该凸轮构件包括两个凸轮7,或一个凸轮7和一个用于与凸轮7配合的凸轮盘。其中一个凸轮7固定安装在驱动手柄3的上端,另一个凸轮7或凸轮盘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靠近驱动手柄3侧的侧板21上。为了实现调整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之间松紧,在两个凸轮7上分别设置有齿牙71和齿槽72。
两个凸轮7相向设置,即一个凸轮7上设置有齿牙71、齿槽72的一面与另一个凸轮7上设置有齿牙71、齿槽72的一面相对。
两个凸轮7上设置有齿牙71和齿槽72能够相应配合,即一个凸轮7上的齿牙71能够配合在另一个凸轮7的齿槽72内,也能够配合在另一个凸轮7的齿牙71上。
当固定在驱动手柄3上的凸轮7上的齿牙71配合在安装在侧板21上的凸轮7的齿槽72内时,使得驱动手柄3侧至连接螺母5侧的距离最小,此时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的侧板21之间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移动驱动手柄3带动螺栓4在侧板滑槽孔111内移动至所需位置。
当固定在驱动手柄3上的凸轮7上的齿牙71配合在安装在侧板21上的凸轮7的齿牙71上时,使得驱动手柄3侧至连接螺母5侧的距离最大,此时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的侧板21之间处于夹紧状态,此时螺栓4被固定在侧板滑槽孔111内,不能移动。
可以通过转动驱动手柄3实现驱动手柄3与固定支架2之间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的切换,便于操作。上述两个凸轮7可以将一个作为凸轮件,另一个作为凸轮盘配合使用。
较佳地,如图6所示,侧板滑槽孔22倾斜地设置在侧板21上。侧板滑槽孔22设置在侧板21上,并倾斜设置,以在螺栓4移动时,减小位于螺栓4上的导向套筒1的转动幅度,避免导向套筒1转动幅度过大,造成损坏。并由于螺栓4倾斜从下往上移动,可以使得导向套筒1轻度转动,以调整位置。
较佳地,如图6所示,侧板滑槽孔22呈弧形。即侧板滑槽孔22为弧形的孔,可以使位于其内的螺栓4的移动轨迹呈弧形,利于使得导向套筒1转动,以调整位置。
较佳地,如图5所示,在固定支架2与调节支架13之间连接有弹簧5。通过在固定支架2与调节支架13之间连接弹簧5,可以有助于驱动导向套筒1转动角度或复位。
上述固定支架2的一端设置连接孔,在调节支架13的一端设置连接孔,并将弹簧5倾斜地连接在两者之间,以起到上述助于驱动导向套筒1转动角度或复位作用。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导向套筒、固定支架和驱动手柄,所述固定支架上部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固定部件连接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驱动手柄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板上形成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配合的侧板滑槽孔,且所述螺栓能够沿着所述侧板滑槽孔滑动;
所述导向套筒上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支架通孔,所述调节支架通过穿过所述支架通孔的所述螺栓支撑连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侧板配合以阻挡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转动的止翻转部件,所述止翻转部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部,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翻转部件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导向套筒的方向延伸,并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止翻转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上还设置有溃缩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驱动手柄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松紧的凸轮构件,
所述凸轮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凸轮,两个所述凸轮上相向设置有相应配合的齿牙和齿槽,
其中一个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手柄上,另一个所述凸轮安装在所述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滑槽孔倾斜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滑槽孔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
CN201420393434.8U 2014-07-16 2014-07-16 转向管柱总成 Active CN204020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3434.8U CN204020965U (zh) 2014-07-16 2014-07-16 转向管柱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3434.8U CN204020965U (zh) 2014-07-16 2014-07-16 转向管柱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0965U true CN204020965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3434.8U Active CN204020965U (zh) 2014-07-16 2014-07-16 转向管柱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09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780A (zh) * 2014-12-18 2017-08-0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CN109291985A (zh) * 2018-10-08 2019-02-01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组件及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780A (zh) * 2014-12-18 2017-08-0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CN107000780B (zh) * 2014-12-18 2019-06-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CN109291985A (zh) * 2018-10-08 2019-02-01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组件及车辆
WO2020073799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组件及车辆
RU2767085C1 (ru) * 2018-10-08 2022-03-16 Джили Аутомобил Ресерч Институт (Нингбо) Ко., Лтд Колонка рулев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боре для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0965U (zh) 转向管柱总成
US9452652B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height of vehicle
US9493094B2 (en) Seat tilt angle control device
WO2011073776A3 (en) Steering assembly for a human-driven vehicle, and human-driven vehicle
CN203727600U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
CN104494682A (zh) 一种转向手柄式电子转向机构
CN10826995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装置
CN204077763U (zh) 转向管柱支架组件及转向管柱总成
CN209776538U (zh) 一种舵轮结构及使用该舵轮的agv
CN201492037U (zh) 座椅旋转装置
CN107059685A (zh) 一种路标指示牌固定装置
CN204061463U (zh) 一种锁扣结构
CN103398140B (zh) 一种可调阻尼装置
CN201895688U (zh) 汽车转向柱调节机构
CN209212876U (zh) 减震阀座
CN104520165B (zh) 车辆转向装置
CN103101567B (zh) 一种方向盘装置
CN203729751U (zh) 一种门窗地轨滑轮组件
CN207141183U (zh) 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01890280U (zh) 用于驾驶室翻转机构的微调装置
CN204432278U (zh) 一种利用扭杆翻转车轮的扭杆锁止装置
CN203419011U (zh) 插销式后排座椅靠背收折锁紧机构及座椅靠背
CN204937044U (zh) 一种车辆保险杆
CN203476036U (zh) 一种滑轮机构
CN204383543U (zh) 转向管柱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