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2656U -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2656U
CN204012656U CN201420341871.5U CN201420341871U CN204012656U CN 204012656 U CN204012656 U CN 204012656U CN 201420341871 U CN201420341871 U CN 201420341871U CN 204012656 U CN204012656 U CN 204012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nch igbt
resistance
triode
thermal
t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18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UANFENG TECH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YUAN HAIL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YUAN HAIL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YUAN HAIL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18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2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2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26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构成检测电路,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和第三电阻构成迟滞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构建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利用开关管进行迟滞控制,达到过温保护的目的。该过温保护电路功耗低、检测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的过温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手机、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电子设备的功能越多越强大,系统的功耗越大,同时电子设备的发热量越大,导致设备内部的温度增大,为了避免温度过高造成设备损坏而设有过温保护电路。目前的过温保护电路功耗较大,对温度的检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的过温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用于感应芯片的温度,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作为所述过温保护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所述过温保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构建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利用开关管进行迟滞控制,达到过温保护的目的。该过温保护电路功耗低、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1、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2、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3、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2、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3、第一反相器IV1、第二反相器IV2和直流电源(+Vcc),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用于感应芯片的温度,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并作为过温保护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Ur,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1的漏极、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1的栅极、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2的栅极、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3的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2的漏极、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的栅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的漏极连接,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3的漏极同时与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2的漏极、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2的栅极、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3的栅极连接,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3的漏极同时与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的漏极、第一反相器IV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反相器IV1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IV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Vcc)的正极同时与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1的源极、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2的源极、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3的源极、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Vcc)的负极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的源极、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2的源极、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3的源极连接,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IV2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过温保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Uo。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过温保护电路,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构成检测电路,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和第三电阻R3构成迟滞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Q2的电压具有负温度系数,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电压具有正温度系数,构建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当芯片温度很低时,流过第一三极管Q1的电流比流过第二三极管Q2的电流大,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的栅极的电压低,过温保护电路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关断,系统正常工作。当芯片温度过高时,流过第一三极管Q1的电流比过流第二三极管Q2的电流小,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P4的栅极的电压高,过温保护电路输出高电平,此时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N1导通,系统不工作。

Claims (1)

1.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用于感应芯片的温度,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作为所述过温保护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P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所述过温保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CN201420341871.5U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2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1871.5U CN204012656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1871.5U CN204012656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2656U true CN204012656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187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2656U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26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092A (zh) * 2015-01-29 2015-06-03 电子科技大学 宽电源电压的过温迟滞保护电路
CN104993454A (zh) * 2015-06-29 2015-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过温保护电路
CN109347063A (zh) * 2018-11-30 2019-02-15 武汉精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过热检测保护电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092A (zh) * 2015-01-29 2015-06-03 电子科技大学 宽电源电压的过温迟滞保护电路
CN104679092B (zh) * 2015-01-29 2016-04-06 电子科技大学 宽电源电压的过温迟滞保护电路
CN104993454A (zh) * 2015-06-29 2015-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过温保护电路
CN104993454B (zh) * 2015-06-29 2018-12-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过温保护电路
CN109347063A (zh) * 2018-11-30 2019-02-15 武汉精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过热检测保护电路
CN109347063B (zh) * 2018-11-30 2024-03-15 武汉精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过热检测保护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2656U (zh)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CN104993454A (zh) 过温保护电路
CN203881841U (zh) 过电流检测电路、负载开关及便携式设备
CN104184111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地线取电的过压保护电路
CN106786462B (zh) 一种运放开关型过压保护电路
CN203983951U (zh) 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高精度过温保护电路
CN204009654U (zh) 用于线性稳压器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04180331U (zh) 一种led电源的保护电路
CN203279292U (zh) 一种双回路限流驱动电路
CN203933394U (zh) 供电电路用dc升压装置
CN204794047U (zh) 晶闸管过压保护电路和电磁加热的电器
CN204376382U (zh) 用于led高压灯带的保护电路
CN207265891U (zh) 低功耗ac‑dc转换开关电路
CN204497758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限流模块
CN204190367U (zh) 一种新型过流保护电路
CN201733130U (zh) 一种电源管理模块电路
CN206237302U (zh) 缓启电路、ret模块及基站天线
CN206992953U (zh) 电流可调的同步整流开关电源
CN204595664U (zh) 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电流源装置
CN204302846U (zh) 串联型恒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
CN205070966U (zh) 用于钢体加工设备的电磁吸盘开关电路
CN204578363U (zh) 一种用于光伏控制器的双向电子开关及驱动电路
CN203504144U (zh) 一种漏电采样电路
CN204333931U (zh) 一种变频空调及其智能功率模块过流保护调整电路
CN103973150B (zh) 电流型逆变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4

Address after: 518100,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fourth industrial estate, 4 factory building, Hui Mingsheng Industrial Park, three or four,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YUYUANFENG TECH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636350 Taiping Road, Wanyuan Town, Wanyuan City, Sichuan, Dazhou

Patentee before: WANYUAN HAILV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