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1826U -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1826U
CN204011826U CN201420273511.6U CN201420273511U CN204011826U CN 204011826 U CN204011826 U CN 204011826U CN 201420273511 U CN201420273511 U CN 201420273511U CN 204011826 U CN204011826 U CN 20401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passage
soft arranging
arranging wire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735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735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18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收容通道,其侧面还设置有止退弹片,导电端子的一端伸入第二绝缘本体内与软排线的端子实现电连接。软排线沿着收容通道伸入第一绝缘本体中,当软排线移动一定距离时,开设在软排线上的卡口与第一绝缘本体侧面的止退弹片相匹配,将软排线准确地定位。同时止退弹片还可以防止软排线轻易地从收容通道中脱离。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插设于第二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并与插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软排线的端子电连接,第一绝缘本体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可收容至少两根软排线,以满足占用空间更小同时传输通道更多的要求。

Description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电子组件之间进行电子信号传输的载体主要由各种线束组成,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加,各电子组件之间的电子信号传输的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在同一接口要求电子信号传输也相应的加大,这样就需要同一接口有更多的传输通道。但同时又对位置空间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将接口设定成双排或多排。
传统的双层或多层传输连接结构主要为电子线束连接器定位,包括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多个金属端子及多根电子线。其制作过程通常为:板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将金属端子包裹;将金属端子依需要长度进行裁断并与电子线的端子铆压;将铆压后的电子线插入线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内,此过程需进行传输通道的位置确认;对插完电子线的线束进行包扎束线。以上过程中电子线插入线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中时,由于连接器本身结构细小,容易导致定位不准,造成接触端易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定位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一种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用于收容软排线的金手指端,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相对两侧面设置有止退弹片,所述止退弹片与开设在所述软排线上的卡口相匹配以卡住所述软排线;
第二绝缘本体,为具有一开口端的盒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
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软排线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并与另一软排线的端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退弹片包括连接部及弹片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所述弹片部悬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退弹片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止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侧面,另外两个所述止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侧面的相对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止退弹片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其中一所述收容通道远离另一所述收容通道的侧壁上,位于两个收容通道的侧壁上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反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开设有凹槽的侧壁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上,所述挡板部分伸出于所述侧壁并与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形成一导正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弹性卡钩包括根部及位于所述根部一端的卡钩部,所述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卡钩部的朝向与所述软排线插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挂台,所述挂台与所述弹性卡钩的卡钩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牢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钩部一体成型,所述根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形成呈U型的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远离所述软排线的一端呈斜面设置。
上述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软排线沿着收容通道伸入第一绝缘本体中,当软排线移动一定距离时,开设在软排线上的卡口与第一绝缘本体侧面的止退弹片相匹配,将软排线准确地定位。同时止退弹片还可以防止软排线轻易地从收容通道中脱离。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插设于第二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并与插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软排线的端子电连接,第一绝缘本体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可收容至少两根软排线,以满足占用空间更小同时传输通道更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连接有软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视图;
图6为图4中B-B视图;
图7为图1中软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二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上设置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每一收容通道用于收容一软排线的金手指端,软排线的金手指端包括多个端子。至少两个收容通道沿第一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绝缘本体,且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分别与软排线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10,其中,以第一绝缘本体100设置两个收容通道110为例进行说明。两个收容通道110沿第一绝缘本体1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用于收容两根软排线20。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上还可以设置贯穿其长度方向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收容通道,以收容更多的软排线。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第一绝缘本体100上的相对两侧面设置有止退弹片120,止退弹片120与开设在软排线20上的卡口21相匹配以卡住软排线20。止退弹片120包括连接部121及弹片部122,连接部121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0上,弹片部122悬设于连接部121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弹片部122设有与软排线20伸入收容通道110方向呈钝角的斜面,当软排线20逐渐进入收容通道110中时,弹片部122卡入卡口21中,将软排线20准确地定位。同时,斜面抵在卡口21的侧壁上,防止软排线20轻易地从收容通道110中脱离。
请参阅图3,止退弹片1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止退弹片120中两两分布于第一绝缘本体100的两相对侧面,具体地,四个止退弹片120中其中两个止退弹片120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0的一侧面,另外两个止退弹片120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0的另一相对侧面。其中,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0同一侧面的两个止退弹片120相对设置,两个止退弹片120分别卡入两根软排线20的卡口21中。
请参阅图3及图7,收容通道110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11,凹槽111用于模具补强。具体地,凹槽111开设于其中一收容通道110远离另一收容通道110的侧壁上,位于两个收容通道110的侧壁上的凹槽111开口朝向相反方向。每个收容通道110的侧壁上的凹槽111数量为两个,间隔排列在侧壁上。第一绝缘本体100的位于两个收容通道110之间的侧壁的长度大于第一绝缘本体100开设有凹槽111的侧壁的长度。
请参阅图3及图7,第一绝缘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挡板130,挡板130设置于位于两个收容通道110之间的侧壁上。挡板130部分伸出于侧壁并与位于收容通道110之间的侧壁形成一导正槽131。当软排线20伸入收容通道110中时,软排线20的两侧分别插入导正槽131中,导正槽131进一步定位软排线20,防止软排线20随意移动。位于两个收容通道110之间的侧壁远离软排线20的一端呈斜面设置,当第一绝缘本体100与第二绝缘本体200配合时,有利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绝缘本体100插入第二绝缘本体200中。
请参阅图3,第一绝缘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弹性卡钩140。弹性卡钩140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0的顶面,弹性卡钩140包括根部141、按压部142及卡钩部143。根部141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0的顶面,卡钩部143位于根部141的一端,卡钩部143的朝向与软排线20插入第一绝缘本体100的方向相反。按压部142也设置于根部141的一端,根部141与按压部142呈U型结构连接。按压部142与卡钩部143一体成型,且在同一水平线。当按下按压部142时,因为杠杆原理,卡钩部143向上运动,有利于卡钩部143与第二绝缘本体200分离,操作方便。
请一并参阅图8,第二绝缘本体200为具有一开口端的盒体,第一绝缘本体10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绝缘本体200内。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本体200的顶面还设置有挂台210,挂台210与弹性卡钩140的卡钩部143相配合,将第一绝缘本体100牢固的连接在第二绝缘本体200上。按下弹性卡钩140的按压部142时,由于杠杆原理,卡钩部143向上运动,卡钩部143与挂台210分离,有利于分离第一绝缘本体100和第二绝缘本体200。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本体200的内上侧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一护栏230,相邻两个第一护栏230与通孔220对应,形成一半封闭的第一围栏。当第一导电端子300一端通过通孔220伸入第二绝缘本体200内部时,第一导电端子300收容于第一围栏内,有利于防止相邻两个第一导电端子300之间互相导通。同理,第二绝缘本体200的内下侧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二护栏240,相邻两个第二护栏240与内下侧面共同围成一半封闭的第二围栏。当第二导电端子400一端伸入第二绝缘本体200中时,第二导电端子400收容于第二围栏内,有利于防止相邻两个第二导电端子400之间相互导通。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300和第二导电端子400。第二绝缘本体200上与开口端相对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20,通孔220的数量与第一导电端子300的数量相对应。第一导电端子300的一端通过通孔220穿设于第二绝缘本体200。第二导电端子400的一端收容于盒体内并与另一软排线20的端子电连接。如图9所示,第一导电端子300包括第一基部310和沿第一基部310反向延伸的第一电连接部320和第二电连接部330。第一电连接部320可以与软排线20上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30可以与电路板30上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如图10所示,第二导电端子400包括第二基部410和自第二基部410中部向一侧突出的第三电连接部420和自第二基部410一端延伸的第四电连接部430。第三电连接部420可以与另一软排线20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第四电连接部430可以与电路板30的另一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上述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10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软排线20沿着收容通道110伸入第一绝缘本体100中,当软排线20移动一定距离时,开设在软排线20上的卡口21与第一绝缘本体100侧面的止退弹片120相匹配,将软排线20准确地定位。同时止退弹片120还可以防止软排线20轻易地从收容通道110中脱离。第一绝缘本体10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绝缘本体200中,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绝缘本体200并与插设于第一绝缘本体100内的软排线20的端子电连接,第一绝缘本体100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110可收容至少两根软排线20,以满足占用空间更小同时传输通道更多的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用于收容软排线的金手指端,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相对两侧面设置有止退弹片,所述止退弹片与开设在所述软排线上的卡口相匹配以卡住所述软排线;
第二绝缘本体,为具有一开口端的盒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
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软排线的端子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并与另一软排线的端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弹片包括连接部及弹片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所述弹片部悬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弹片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止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侧面,另外两个所述止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一侧面的相对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止退弹片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其中一所述收容通道远离另一所述收容通道的侧壁上,位于两个收容通道的侧壁上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反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开设有凹槽的侧壁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上,所述挡板部分伸出于所述侧壁并与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形成一导正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弹性卡钩包括根部及位于所述根部一端的卡钩部,所述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卡钩部的朝向与所述软排线插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挂台,所述挂台与所述弹性卡钩的卡钩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牢固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钩部一体成型,所述根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形成呈U型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所述收容通道之间的侧壁远离所述软排线的一端呈斜面设置。
CN201420273511.6U 2014-05-26 2014-05-26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3511.6U CN204011826U (zh) 2014-05-26 2014-05-26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3511.6U CN204011826U (zh) 2014-05-26 2014-05-26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1826U true CN204011826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1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7351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1826U (zh) 2014-05-26 2014-05-26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18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880A (zh) * 2014-05-26 2014-09-17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880A (zh) * 2014-05-26 2014-09-17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1826U (zh)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CN204011959U (zh) 电连接器
CN201075465Y (zh) 电连接器的防尘塑壳
CN104051880A (zh)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CN203466370U (zh) 一种ffc接插件
CN206461147U (zh) 一种连接器用防脱式外壳
CN205680831U (zh) 母线插接装置
CN204144477U (zh) 接线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07883940U (zh) 一种接线方便的接线盒
CN205187507U (zh) 一种汽车电器装配分线器
CN204464636U (zh) 具有防误插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6947590U (zh) 新型排线连接器结构
CN105390862B (zh) 一种带按钮的免螺钉式pcb接线端子
CN105529540B (zh) 导电线连接头及导电线的插接方法
CN203883246U (zh) 自解锁连接器
CN202121262U (zh) 通信线缆走线槽出线口
CN205122848U (zh) 便于使用的可移动插孔的便捷排插
CN216215626U (zh) 一种通信电缆施工用排线装置
CN204464549U (zh) 接线端子的改良结构
CN205016706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5197689A (zh) 一种汽车电器装配分线器
CN203456652U (zh) 一种插头
CN210779153U (zh) 一种具有良好防爬电能力的插座
CN202997113U (zh) 电连接器
CN219644379U (zh) 一种方便机柜间走线的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