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9806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9806U
CN204009806U CN201420297491.6U CN201420297491U CN204009806U CN 204009806 U CN204009806 U CN 204009806U CN 201420297491 U CN201420297491 U CN 201420297491U CN 204009806 U CN204009806 U CN 204009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ubstrate
conductive layer
contact pane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74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鋐
刘昱廷
李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ONG OPTOELECTRONICS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ONG OPTOELECTRONIC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ONG OPTOELECTRONICS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ONG OPTOELECTRONIC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74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9806U/zh
Priority to TW103219185U priority patent/TWM497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9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98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触控面板包括盖板、基板、第一导电层及一框体。第一导电层是设置于该基板之朝向该盖板的表面上或背向该盖板的表面上。其中,至少一框体是设置在该盖板与该基板的边缘,亚于该框体上涂布粘结剂,藉此固定该盖板与该基板,使该触控面板之内部之厚度均匀,并降低触控面板之成本。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触控面板(Touch Panel)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相机、电子书、MP3播放器等携带式电子产品,或是应用于操作控制设备的显示屏幕。因此,于先前技术中已经发展出多种触控面板之结构,例如GFF(Glass-Film-Film)、G1F(Glass-Film)、GG(Glass-Glass)等等。基本上每一种触控面板皆利用盖板、导电层与基板等材料所组装制成。然而不论是何种触控面板之结构,于先前技术中各个材料之间是利用固态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或是液态光学胶(LiquidOpticai Clear Adhesive,LOCA)整面进行贴合。但不论是固态光学胶或是液态光学胶的价格都较为昂贵。另外,固态光学胶在贴合的过程中容易于各层的间隔之间产生气泡,所以需要成本昂贵的脱泡机进行脱除气泡之流程,以去除多余产生的气泡。而液态光学胶容易造成胶层不均匀或需要再利用其他设备进行印刷,这些额外的制程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因此,有必要创作出一种触控面板,以解决先前技术之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将框体结合框胶取代光学胶,以降低触控面板之成本。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板;一基板;一第一导电层,是设置于该基板之朝向该盖板的表面上或背向该盖板的表面上;以及至少一框体,是设置在该盖板与该基板的周边,其中于该框体上设置粘结剂,藉此固定该盖板与该基板。
进一步的,该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之朝向该盖板之表面上,并与该盖板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该第一导电层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之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
进一步的,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导电层,是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之表面上,该第二导电层包括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之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其中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是彼此垂直;及一光学薄膜,是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且直接接触于该第一导电层及该该第一导电层,并电性隔绝该第一导电层及该第二导电层。该光学薄膜之厚度为50至200μm之间。
进一步的,其中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群组,其中任一第一轴向电极群组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导电单元及复数沿第一方向延伸之第一电接线,每两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由任一第一电接线电性连接,且不同之该复数之第一电接线之表面是分别设置复数之绝缘块;以及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群组,其中任一第二轴向电极群组包括复数之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及复数沿第二方向延伸之第二电接线,每两相邻的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由任一第二电接线电性连接,且该复数之第二电接线是分别横跨过对应之该复数之绝缘块之表面,并与该复数之第一电接线彼此电性隔绝,其中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进一步的,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U字形,该框体卡住该盖板与该基板,且至少于该框体与该盖板及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进一步的,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L字形,该框体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的表面上,且至少于该框体与该盖板及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进一步的,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阶梯状,该框体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的表面上,且至少于该宽体与该盖板、该光学薄膜级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进一步的,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装饰薄膜,是设置于该盖板之背向该基板的表面,其中该装饰薄膜具有至少一遮蔽区域,该遮蔽区域至少对应于该边框设置。
进一步的,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载板、一设置于该载板上的一导电屏蔽层及一光学薄膜,皆是设置于该基板之与该盖板相反的一表面上,该载板是设置于该基板之与该盖板相反的一表面,该导电屏蔽层是设置于该基板与该载板板之间,该光学薄膜位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导电屏蔽层之间并直接接触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导电屏蔽层,且藉该框体固定该载板、该基板、该光学薄膜与该盖板。该光学薄膜之厚度为小于200μm之间。
进一步的,该光学薄膜是为一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一聚乙烯膜、一聚碳酸酯膜、、一三醋酸纤维膜、一聚环烃膜或一聚苯乙烯膜。
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新型专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导电层上之电极之第一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导电层上之电极之第二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导电层上之电极之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三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四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五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六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七实施方式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说明书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仅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是,对于本说明书的图式而言,触控面板的上方较接近使用者,而下方则较远离使用者。
以下请先一并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a可包括盖板21、基板22及第一导电层31。盖板21是作为触控面板10a之外层结构,用以保护其下的基板22及第一导电层31结构,基板22则用以设置第一导电层31。且本实用新型之任一实施方式中,盖板21及基板22可为具透明材料之硬质基板或可挠式基板,可利用一玻璃材质或一塑料材质所制成,例如其材料可为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polyallylate)、聚碳酸酯(PC)、玻璃或其类似物,且盖板21及基板22可为平面形状、曲面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第一导电层31可设置于基板22的上表面221或下表面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31是设置于基板22的上表面221上,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导电层31材料可包含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镉锡、氧化铝锌、氧化铟锌锡、氧化锌(zinc oxide)、氧化镉、氧化铪、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镓锌镁、氧化铟镓镁、氧化铟镓铝、奈米金属或石墨烯等。
就如同图2A所示,在此请同时参考图2A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导电层上之电极之第一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第一导电层31a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31a包括复数条之平行的第一轴向电极311,以供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而复数条之第一轴向电极311沿着第一方向F1延伸并间隔设置彼此电性绝缘。
至少一框体51a,是设置在盖板21与基板22的周边,且至少于该框体51a与盖板21及基板2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52,藉此固定盖板21与基板22。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剖面结构为U字形的框体51a卡住盖板21与基板22的周边以框住整体的触控面板10a,并在框体51a与盖板21之上表面211、基板22的下表面222及盖板21与基板22四周外侧接触的位置涂布粘结剂52,藉此固定触控面板10a之结构。另外,根据触控面板10a的整体结构设计需求,框体51a的剖面结构形状可以为L字形、阶梯形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框体51a结合粘结剂52使得盖板21及基板22固定,以取代先前技术之正面光学胶,使触控面板成本降低。又因为框体51a与粘结剂52是设置于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域,不需要采用高透明度的材料,选材范围广;且因框体51a与粘结剂52是设置于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域,不存在固态光学胶产生气泡影响外观的问题;及不存在液态光学胶涂布不均匀造成的面光学均匀性问题。
接着请参考图2B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导电层上之电极之第二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层31b的电极图形。第一导电层31b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群组312及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群组313。任一个第一轴向电极群组312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导电单元312a及复数沿第一方向F1延伸之第一电接线312b,也就是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312a都由任一个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第一电接线312b电性连接,且不同之第一电接线312b之表面分别设置复数之绝缘块314。同样地,任一个第二轴向电极群组313包括复数之第二轴向导电单元313a及复数沿第二方向F2延伸之第二电接线313b,其中第一方向F1与第二方向F2是彼此垂直。当中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轴向导电单元313a是藉由任一个第二电接线313b电性连接,且复数之第二电接线313b是分别横跨过所对应的复数之绝缘块314之表面,如此一来,复数之第二电接线313b是与复数之第一电接线312b彼此垂直且电性隔绝。藉此,当使用者利用手指或触控笔当物品接近时,第一轴向导电单元312a或是第二轴向导电单元313a是感应用户之触控,而进一步产生相对应的坐标信号。以图2B为例,第一轴向导电单元312a可以得到感应水平轴向的坐标信号,第二轴向导电单元313a则可以得到感应垂直轴向的坐标信号。由于上述第一导电层31、31a或31b之作用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所要改进之重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原理。
接着请参考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b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b除了包括盖板21、基板22、第一导电层31之外,更包括了第二导电层32及绝缘层25。绝缘层25由氧化硅或者聚酰亚胺形成的,是设置与第一导电层31上方。第二导电层32是设置于绝缘层25之上方,且第二导电层32包括沿着一第二方向F2延伸之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321。
就如同图3A所示,在此请同时参考图3A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导电层上之电极之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第一导电层31a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31a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311,以供使用者之触控操作。而该些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311皆沿着第一方向F1延伸并彼此间隔设置。
于本第二导电层32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层32包括沿着第二方向F2延伸之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321,且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321是类似于图2A中第一导电层31a之第一轴向电极311之排列方式,惟当中第一方向F1及第二方向F2是彼此垂直,也就是第一轴向电极311及第二轴向电极321可以分别代表垂直轴向及水平轴向的信号,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绝缘层25是设置于第一导电层31及第二导电层32之间,用以电性隔绝第一导电层31及第二导电层32,使两者之间不会互相导通。藉此,当使用者利用手指或触控笔当物品接近时,第一导电层31及第二导电层32上的第一轴向电极311及第二轴向电极321是感应使用者之触控,而进一步产生相对应的坐标信号。
接着请参考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三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c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c除了包括盖板21、基板22、第一导电层31之外,也包括第二导电层32及一光学薄膜41。第二导电层32同样设置于基板22之上方,且形成于盖板21上。其中光学薄膜41位于盖板21与基板22之间,框体51a结合粘结剂52使得盖板21及基板22固定,以取代先前技术之正面光学胶,使触控面板成本降低。第二导电层32包括沿着第二方向F2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之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321,其中第一方向F1及第二方向F2是彼此垂直。于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薄膜41是直接接触于第一导电层31及第二导电层32,并电性隔绝该第一导电层31及该第二导电层32。藉此,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正交排列且彼此部份重迭,可于触控装置10c中形成一电容数组。当以触控物例如手指触碰触控装置10c时,可根据此电容数组上各区域之电容变化进行侦测,以达到触控感应与定位的效果。该光学薄膜41是为透明之薄膜,例如可为一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膜、一聚乙烯(PE)膜、一聚碳酸酯(PC)膜、一三醋酸纤维(TAC)膜、一聚环烃(COP)膜或一聚苯乙烯(PS)膜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光学薄膜41之材质或厚度可随着不同的触控面板10a之规格或需求而做改变。另,根据电容公式,电容正比于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之间的距离。而光学薄膜41的厚度等于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之间的距离,换而言之,电容正比于光学薄膜41的厚度。为保证触控面板10c正常操作,光学薄膜41的厚度较佳为50至200μm之间。理由是:当光学薄膜41的厚度低于50μm时,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形成的电容数组产生的电容值过大,即触控面板10c的触控灵敏度过大容易出现误操作状况;而当光学薄膜41的厚度大于200μm时,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形成的电容数组产生的电容值过小,即触控面板10c的触控灵敏度过小容易出现延迟操作状况。触控面板10c的尺寸越大,为保证触控灵敏度,光学薄膜41的厚度会越小。于此触控面板10c之结构下,光学薄膜41亦可以达到使触控面板10c内部之厚度均匀之目的,即能保证触控面板10g内部之每个位置的第一导电层31与第二导电层32的距离相同,从而保证触控面板10c的面导电性相同,
接着请参考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四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d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盖板21与基板22之尺寸不一致,同时框体51b剖面结构之形状是配合盖板21与基板22之规格,而形成类似L字形之形状。该框体设置于该盖板21的下表面212并且至少于框体51b与盖板21及基板22接触的位置涂布粘结剂52,藉此固定盖板21与基板22。在本实施例中,粘结剂52的设置位置是对应于框体51与盖板21的下表面212及基板22的下表面222相接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考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五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e与第三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盖板21、基板22及光学薄膜41之尺寸皆不一致,具体来说,盖板21的尺寸大于光学薄膜41,光学薄膜41的尺寸大于基板22因此框体51c的形状是形成类似阶梯状。该框体51设置于该盖板21的下表面212并且至少于框体51c与盖板21、基板22及光学薄膜41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52,藉此固定盖板21、基板22及光学薄膜41。
接着请参考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六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f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f除了包括盖板21、基板22、第一导电层31之外,更包括一装饰薄膜24。装饰薄膜24是设置于盖板21之上方且设置于框体51a的上方。装饰薄膜24具有遮蔽区域241,藉此可以遮蔽住触控面板10d之部分不可视之区域,例如框体51a、框胶52及触控面板10d内部之布线区域(图中并未标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此外,于图5中遮蔽区域241是位于装饰薄膜24之边缘,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遮蔽区域241可以设置于装饰薄膜24的任何位置,遮蔽区域241也可以为特殊的造型图案。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也可以采用遮光层来替代装饰薄膜24以遮蔽住触控面板10f之部分不可视之区域。
并须注意的是,由于框体51a、51b、51c或框胶52是设置于触控面板10a、10b或10c之外围不可视之区域,因此框体51a、51b、51c或框胶52并不限定一定要透明之材质制成。为了降低成本,框体51a、51b、51c或框胶52也可以由不透明或半透明之材质制成。
接着请参考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触控面板之第七实施方式之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七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g包括盖板21、基板22、第一导电层31、框体51a及粘结剂52之外,更包括一导电屏蔽层26、一载板23及一光学薄膜41。盖板21是设置与基板22的上表面,第一导电层31是设置于基板22的下表面222,导电屏蔽层26是设置于载板23的上表面231,其中光学薄膜41直接接触第一导电层31与导电屏蔽层26,以电性隔绝第一导电层31与导电屏蔽层26。框体51a,是设置在盖板21、基板22、光学薄膜41、载板23的周边,且至少于该框体51a与盖板21、基板22、光学薄膜41及载板23相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52,藉此盖板21、基板22、光学薄膜41及载板23。导电屏蔽层26一般选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镉锡、氧化铝锌、氧化铟锌锡、氧化锌(zinc oxide)、氧化镉、氧化铪、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镓锌镁、氧化铟镓镁、氧化铟镓铝、奈米金属或石墨烯等,以藉由导电的方式以屏蔽触控面板10g与液晶显示屏幕(图未示)之间的电信信号干扰。而其中光学薄膜41设置于该屏蔽层26与该基板22之间,藉此达到使触控面板10h内部之厚度均匀的目的。并须注意的是,导电屏蔽层26也可以适用于上述触控面板10a、10b、10c、10d、10e到10f其中任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导电屏蔽层26的使用。载板23的材质一般为塑料材质,例如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polyallylate)、聚碳酸酯(PC)等。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触控面板10g的光穿透性,光学薄膜41的厚度小于200μm。
由上述的说明可之,不论是何种触控面板10a、10b、10c、10d、10e、10f或10g的架构,皆可由框体结合粘结剂替代整面光学胶实现触控面板固定,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良率。同时起电性绝缘作用的光学薄膜41也不限定仅能用于上述所示的触控面板10c、10e或10g,亦不限定仅能用于电容式之触控面板。只要能于触控面板内部由框体结合粘结剂替代整面光学胶实现达到固定的效果,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
一基板;
一第一导电层,是设置于该基板之朝向该盖板的表面上或背向该盖板的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框体,是设置在该盖板与该基板的周边,其中于该框体上设置粘结剂,藉此固定该盖板与该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之朝向该盖板之表面上,并与该盖板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之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二导电层,是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之表面上,该第二导电层包括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之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其中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是彼此垂直;及
一光学薄膜,是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且直接接触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该第一导电层,并电性隔绝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薄膜之厚度为50至20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电极群组,其中任一第一轴向电极群组包括复数之第一轴向导电单元及复数沿第一方向延伸之第一电接线,每两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由任一第一电接线电性连接,且不同之该复数之第一电接线之表面是分别设置复数之绝缘块;以及
复数之第二轴向电极群组,其中任一第二轴向电极群组包括复数之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及复数沿第二方向延伸之第二电接线,每两相邻的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由任一第二电接线电性连接,且该复数之第二电接线是分别横跨过对应之该复数之绝缘块之表面,并与该复数之第一电接线彼此电性隔绝,其中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U字形,该框体卡住该盖板与该基板,且至少于该框体与该盖板及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L字形,该框体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的表面上,且至少于该框体与该盖板及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剖面结构形状为阶梯状,该框体设置于该盖板之朝向该基板的表面上,且至少于该宽体与该盖板、该光学薄膜及该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粘结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装饰薄膜,是设置于该盖板之背向该基板的表面,其中该装饰薄膜具有至少一遮蔽区域,该遮蔽区域至少对应于该边框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载板、一设置于该载板上的一导电屏蔽层及一光学薄膜,皆是设置于该基板之与该盖板相反的一表面上,该载板是设置于该基板之与该盖板相反的一表面,该导电屏蔽层是设置于该基板与该载板板之间,该光学薄膜位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导电屏蔽层之间并直接接触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导电屏蔽层,且藉该框体固定该载板、该基板、该光学薄膜与该盖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薄膜之厚度为小于200μ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薄膜材质为一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一聚乙烯膜、一聚碳酸酯膜、一三醋酸纤维膜、一聚环烃膜或一聚苯乙烯膜。
CN201420297491.6U 2014-05-30 2014-05-30 触控面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9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7491.6U CN204009806U (zh) 2014-05-30 2014-05-30 触控面板
TW103219185U TWM497813U (zh) 2014-05-30 2014-10-30 觸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7491.6U CN204009806U (zh) 2014-05-30 2014-05-30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9806U true CN204009806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749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9806U (zh) 2014-05-30 2014-05-30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9806U (zh)
TW (1) TWM497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369A (zh) * 2015-03-23 2016-11-23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1102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369A (zh) * 2015-03-23 2016-11-23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7813U (zh) 2015-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5981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92391B (zh) 触控显示器、触控面板与其制造方法
CN202711219U (zh)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CN102279687B (zh) 触控面板与其应用的触控式显示装置
KR101376887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108415630B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68201A (zh) 触摸显示基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04302939U (zh) 触摸屏、触摸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5138191A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85235A (zh) 具触控功能的偏光结构
CN104536633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365521A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937581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166475A (zh) 一种柔性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器件
CN203397317U (zh) 触控显示装置
TWI409684B (zh) 電容式觸控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2262468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阅读装置
CN104991677A (zh)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4035621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4009806U (zh) 触控面板
CN104820308B (zh)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2855045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5721703U (zh) 一种高灵敏度新型手机触摸屏
CN104076991A (zh) 一种触摸屏、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CN102736809A (zh) 可加速反应时间与防止干扰的触屏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