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6766U - 一种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6766U
CN204006766U CN201420435866.0U CN201420435866U CN204006766U CN 204006766 U CN204006766 U CN 204006766U CN 201420435866 U CN201420435866 U CN 201420435866U CN 204006766 U CN204006766 U CN 204006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water
refrigerant
cylindrical shell
refrigeration system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5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霞
万清友
陈佳骏
尚钰琳
金石
周洪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5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6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6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6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和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制冷介质通道、循环水通道、制冷介质进口管、制冷介质出口管、循环水进口管、以及循环水出口管,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与所述压缩机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与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热接触,且所述循环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进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管。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可以回收余热,使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的制冷系统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大件,冷凝器的作用是将经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成高压液体,在冷凝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在常规的制冷系统中未充分利用,造成了热量的大量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和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制冷介质通道、循环水通道、制冷介质进口管、制冷介质出口管、循环水进口管、循环水出口管,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与所述压缩机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与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热接触,且所述循环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进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两端的两个封头,所述两个封头分别设置有所述制冷介质进口和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所述筒体作为所述循环水通道,多根换热管经过所述筒体且两端穿过所述两个封头,作为所述制冷介质通道,所述筒体上设置所述循环水进口管和所述循环水出口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中固定焊接有管板,所述多根换热管穿过所述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管板进行焊接,所述换热管的总截面积大于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的截面积和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的截面积。换热管的数量是可变的,根据系统中制冷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的管径来设计换热管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水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循环水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中平行设置多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由拉杆固定在所述筒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采用304不锈钢无缝钢管,所述筒体采用20#无缝钢管,所述封头采用Q245R钢板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冷介质的进口管路上安装有一个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根据制冷介质的温度打开或关闭循环水的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筒体的最低处设置一个排污口。该排污口用来定期清理壳层中的污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鞍座。
本实用新型将管壳式换热器的制冷介质通道融入传统的制冷系统结构中,通过循环水通道和制冷介质通道的热量交换,充分利用余热加热循环水,形成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制冷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1,压缩机12和蒸发式冷凝器14和节流阀15,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管壳式换热器13,管壳式换热器13一端与压缩机12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管壳式换热器13的另一端与蒸发式冷凝器14管路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管壳式换热器13具有制冷介质通道28、循环水通道29、制冷介质进口管210a、制冷介质出口管210b、循环水进口管213、以及循环水出口管214。其中,制冷介质进口管210a与压缩机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制冷介质出口管210b与蒸发式冷凝器管路连接。制冷介质通道28的一端连接制冷介质进口管210a,制冷介质通道28的另一端连接制冷介质出口管210b。循环水通道29与制冷介质通道28热接触,且循环水通道29的一端连接循环水进口管213,循环水通道29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水出口管21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管壳式换热器13可包括筒体23和设于筒体23两端的封头21。两个封头21分别设置有制冷介质进口管210a和制冷介质出口管210b。筒体23作为循环水通道29。多根换热管26经过筒体23且两端穿过两个封头21,作为制冷介质通道28。筒体23上设置循环水进口管213和循环水出口管21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筒体23中固定焊接有管板22,多根换热管26穿过管板2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换热管26与管板22进行焊接,换热管26的总截面积大于制冷介质进口管210a的截面积和制冷介质出口管210b的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循环水进口管213设置于筒体23的下部,循环水出口管214设置于筒体23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筒体23中平行设置多块折流板25,折流板25由拉杆24固定在筒体23中。如图2所示,折流板25之间箭头所指方向为循环水在筒体23中的流动方向,折流板增强了循环水在筒体23内流动的湍流程度,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它还起到支撑换热管26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换热管26采用304不锈钢无缝钢管,筒体23采用20#无缝钢管,封头21采用Q245R钢板制成。采用上述材料,进一步加强了管壳式换热器13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制冷介质的进口管210a上安装有一个测温装置212,测温装置212根据制冷介质的温度打开或关闭循环水的通路。通常,当进口管路上的制冷介质温度高于45℃时,连接于循环水进口管213的电磁阀将自动打开进行生活水用水的水循环;当机房停机时或检测到的进口温度低于45℃,电磁阀将自动关闭水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在筒体的最低处设置一个排污口211。排污口211是为了排放介质中的杂质而设,工艺介质一般都会混有不同程度的杂质,排污口211视介质的清洁程度定期排放,排污可选用丝堵或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在筒体23的底部安装有鞍座27。该鞍座27方便整个管壳式换热器13的安装,可以直接固定在地基上。
在传统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排气管路中温度为70℃左右的制冷介质所含热量完全可以再利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中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制循环水,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浪费,使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大型的制冷机房中,其热量要大于20万大卡。余热回收用来加热生活用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每平方米的换热量可以达到3.5KW,使能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制冷介质通道和循环水通道,将制冷介质进口管与压缩机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制冷介质出口管与蒸发式冷凝器管路连接,充分利用制冷介质余热来加热循环水,具有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节约能源,使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和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制冷介质通道、循环水通道、制冷介质进口管、制冷介质出口管、循环水进口管、以及循环水出口管,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与所述压缩机排放制冷介质的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管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与所述制冷介质通道热接触,且所述循环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进口管,所述循环水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两端的两个封头,所述两个封头分别设置有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和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所述筒体作为所述循环水通道,多根换热管经过所述筒体且两端穿过所述两个封头,作为所述制冷介质通道,所述筒体上设置所述循环水进口管和所述循环水出口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固定焊接有管板,所述多根换热管穿过所述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管板进行焊接,所述换热管的总截面积大于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的截面积和所述制冷介质出口管的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循环水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平行设置多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由拉杆固定在所述筒体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304不锈钢无缝钢管,所述筒体采用20#无缝钢管,所述封头采用Q245R钢板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介质进口管上安装有一个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根据制冷介质的温度打开或关闭循环水的通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最低处设置一个排污口。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鞍座。
CN201420435866.0U 2014-08-04 2014-08-04 一种制冷系统 Active CN204006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5866.0U CN204006766U (zh) 2014-08-04 2014-08-04 一种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5866.0U CN204006766U (zh) 2014-08-04 2014-08-04 一种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6766U true CN204006766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5866.0U Active CN204006766U (zh) 2014-08-04 2014-08-04 一种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6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9103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上海理工大学 移动式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9103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上海理工大学 移动式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2481B (zh) 烟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和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CN201917064U (zh) 一种热水机
CN202792528U (zh) 一种水冷式蒸发器及淋浴废热水余热回收式热泵热水器
CN202008153U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02329298U (zh) 一种简易高效的制冷系统热回收装置
CN102538516A (zh)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03671912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104913672A (zh) 一种箱型管壳式换热器
CN104390495A (zh) 一种过冷式冷凝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CN2828706Y (zh) 涡旋型套管换热器
CN20400676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3413884U (zh) 一种新型高效壳管式水冷凝器
CN205536536U (zh) 改良了蒸发器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0464865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真空锅炉
CN201803524U (zh) 用于油田污水废热回收的中高温热泵装置
CN203240955U (zh) 用于热泵的胶球清洗装置
CN202823120U (zh) 一种冷干机组合式换热器
CN202442617U (zh)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CN202382487U (zh) 水源热泵机组用同轴套管换热器
CN202692762U (zh) 一种低阻力降的蒸发式冷却装置
CN201803533U (zh) 一种壳管式降膜冷凝器
CN203249439U (zh) 蒸发式冷凝器
CN204313673U (zh) 螺旋螺纹缠绕式换热器
CN203421995U (zh) 矩形全焊接u形管式热网加热器
CN201688732U (zh) 高效节能椭圆多回程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