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5951U -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5951U
CN204005951U CN201420413704.7U CN201420413704U CN204005951U CN 204005951 U CN204005951 U CN 204005951U CN 201420413704 U CN201420413704 U CN 201420413704U CN 204005951 U CN204005951 U CN 20400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ng opening
furnace wall
airduct
eddy current
au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37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137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5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5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炉壁、鼓风机和绞龙,绞龙设置于炉壁的中上部,炉壁的周围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风管,风管的上端封闭,下端与鼓风机相连通,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沿着风管的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二通风口沿着风管的另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交错设置,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沿着炉壁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炉膛内产生双重涡流旋风,能够使燃烧的生物质燃料得到全方位的氧气供给,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达到极限,大幅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锅炉大多数是燃煤或天然气,煤或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煤的燃烧是造成煤烟型污染、硫酸型酸雨和温室气体效应的主因,清洁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当务之急。生物质燃料是一种以植物及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木屑、锯末、棉籽壳等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的颗粒,便于燃烧,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来源广泛。生物质燃料既可再生循环利用,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其燃烧后的二氧化硫、氮化物几乎零排放,且残留灰分极少。
传统固定式炉排的生物质颗粒和压块锅炉燃烧采用的是用引风机抽风,也有增加鼓风机在炉排下鼓风的方式燃烧,这种燃烧炉排需要一定的空隙以满足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的补氧,燃料不能结焦也不能将固定式炉排全部覆盖,否则会出现冒黑烟,如果长时间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炉膛熄灭。正常使用时间久了炉壁会结一层厚厚的焦油块,影响锅炉的热量吸收,大大降低锅炉的热效率。
中国专利号ZL201220110475.2,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月16日,实用新型名称为:旋风式锅炉,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旋风式锅炉,包括炉壁、鼓风机和颗粒进料绞龙,颗粒进料绞龙连接在炉壁中部以上,炉壁下端设有炉门和出灰口,顶部连接有烟气排放管,靠近底部有炉排,所述炉排下方沿炉壁设有炉壁风道,炉壁风道上方贴着炉壁设有与炉壁风道相通的两个以上顶部封闭的风管,风管竖直放置并穿过炉排,从锅炉内部往炉壁方向看去,所述风管在轴线的同一侧开有通风孔,使通风孔吹出的风在炉膛内形成涡流。该申请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料燃烧不充分、锅炉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发现,炉排中部的燃料燃烧并没有想象中充分,该锅炉形成的涡流主要在锅炉的炉壁附近,导致锅炉中部供氧并不充分,燃料燃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物质燃烧锅炉氧气供给不全面、燃料燃烧不充分、生产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独特的风管结构实现了在炉膛内产生双重涡流旋风,能够使燃烧的生物质燃料得到全方位的氧气供给,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达到极限,大幅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包括炉壁、鼓风机和绞龙,所述的绞龙设置于炉壁的中上部,所述的鼓风机设于炉壁的下部,所述的炉壁的下部还设置有炉门和出灰口,所述的炉门和出灰口之间设置有炉排,所述的炉壁的周围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风管,所述的风管的上端封闭,下端与鼓风机相连通,所述的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的第一通风口沿着风管的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的第二通风口沿着风管的另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交错设置,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沿着炉壁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风管沿着炉壁均匀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炉壁的中部设置有吹撒口,所述的吹撒口位于绞龙的入料口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绞龙的末端设置有进料阀,所述的绞龙的始端外围设有轴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炉壁的周围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风管,风管的上端封闭,下端与鼓风机相连通,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沿着风管的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二通风口沿着风管的另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交错设置,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沿着炉壁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在炉膛内产生双重涡流旋风,能够使燃烧的生物质燃料得到全方位的氧气供给,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达到极限,大幅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风管沿着炉壁均匀设置,使得产生的双重涡流旋风更加强烈,烟气在炉壁上的停留时间长,使得炉膛的温度更高,且双重涡流旋风冲刷炉壁,炉壁不易结焦油块,保证了锅炉的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炉壁的中部设置有吹撒口,吹撒口位于绞龙的入料口下方,使得由绞龙进入的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在炉排上抛撒均匀,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炉灰堵塞炉排,有利于出灰口出灰;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绞龙的末端设置有进料阀,绞龙的始端外围设有轴套,绞龙运行稳定,进料量易于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炉壁;2、风管;3、炉门;4、出灰口;5、鼓风口;6、鼓风机;7、绞龙;8、轴套;9、进料阀;10、入料口;11、吹撒口;12、炉排;201、第一通风口;202、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包括炉壁1、鼓风机6和绞龙7,鼓风机6设于炉壁1的下部,并与锅炉的鼓风口5相连接,炉壁1的下部还设置有炉门3和出灰口4,炉门3用于观察炉膛内燃料的燃烧情况,出灰口4用于清理燃料的灰烬;炉门3和出灰口4之间设置有炉排12,炉排12用于堆置燃料,并使燃料有效燃烧;绞龙7(又称为螺旋输料器)设置于炉壁1的中上部,用于向炉膛内输送颗粒状生物质燃料,为了使得由绞龙7进入的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在炉排12上抛撒均匀,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在炉壁1的中部设置有吹撒口11,吹撒口11位于绞龙7的入料口10下方,用于将燃料均匀地抛撒在炉排12上,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炉灰堵塞炉排12,有利于出灰口4出灰;炉壁1的周围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风管2,为了使双重涡流旋风更加强烈,本实施例中的风管2沿着炉壁1均匀设置,使得烟气在炉壁1上的停留时间更长,炉膛的温度更高,且双重涡流旋风冲刷炉壁1,炉壁1不易结焦油块,保证了锅炉的热效率;风管2的上端封闭,下端与鼓风机6相连通,具体地,风管2为直径29.5mm的半圆形,风管2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如图3所示),第一通风口201沿着风管2的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二通风口202沿着风管2的另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交错设置,且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均沿着炉壁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的孔径均为7.5mm,由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吹出的风在炉膛内形成双重涡流旋风,能够使燃烧的生物质燃料得到全方位的氧气供给,解决了炉排12中部的燃料供养不足的问题,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达到极限,大幅提高了锅炉的效率。本实施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绞龙7的末端设置有进料阀9,绞龙7的始端外围设有轴套8,绞龙7运行稳定,进料量易于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工作时,绞龙7旋转进料,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在入料口10的位置通过吹撒口11均匀分布于炉排12上,鼓风机6通过鼓风口5向炉腔内出入高压空气,并从风管2的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吹出,由于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均沿着炉壁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且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错位设置,因此,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吹出的风在炉腔内形成双重涡流旋风,全方位地为燃烧的燃料供氧,使燃料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利用独特的风管结构实现了在炉膛内产生双重涡流旋风,能够使燃烧的生物质燃料得到全方位的氧气供给,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达到极限,大幅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包括炉壁(1)、鼓风机(6)和绞龙(7),所述的绞龙(7)设置于炉壁(1)的中上部,所述的鼓风机(6)设于炉壁(1)的下部,所述的炉壁(1)的下部还设置有炉门(3)和出灰口(4),所述的炉门(3)和出灰口(4)之间设置有炉排(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壁(1)的周围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风管(2),所述的风管(2)的上端封闭,下端与鼓风机(6)相连通,所述的风管(2)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所述的第一通风口(201)沿着风管(2)的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的第二通风口(202)沿着风管(2)的另一条母线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的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交错设置,且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2)均沿着炉壁(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吹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2)沿着炉壁(1)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壁(1)的中部设置有吹撒口(11),所述的吹撒口(11)位于绞龙(7)的入料口(10)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龙(7)的末端设置有进料阀(9),所述的绞龙(7)的始端外围设有轴套(8)。
CN201420413704.7U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Active CN204005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704.7U CN20400595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704.7U CN20400595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5951U true CN204005951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3704.7U Active CN20400595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5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0886A (zh) * 2016-08-25 2016-11-09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头的二次旋风补氧系统
CN106196015A (zh) * 2016-08-25 2016-12-07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0886A (zh) * 2016-08-25 2016-11-09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头的二次旋风补氧系统
CN106196015A (zh) * 2016-08-25 2016-12-07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
CN106196015B (zh) * 2016-08-25 2018-03-27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8851U (zh) 一种生物质输送与干燥一体化装置
CN204005951U (zh) 一种形成双重涡流的旋风式锅炉
CN204534557U (zh) 一种基于燃气/燃油锅炉改造的生物质微米流态燃烧设备
CN204153766U (zh) 一种阶梯式进风的生物质燃料燃烧器
CN106958821A (zh) 一种资源化两部法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
CN204513354U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锅炉
CN204063000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CN206669715U (zh) 一种上燃式生物质蔬菜大棚保温炉
CN217173630U (zh) 一种应用于炭、热联产的生物质气化系统
CN203053221U (zh) 生物质燃料燃烧加热一体化装置
CN201652305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蒸汽锅炉
CN104860310B (zh) 一种用于制备膨胀石墨的生物质燃料膨胀炉
CN205261569U (zh) 双层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焚烧系统
CN205261570U (zh) 双层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焚烧炉
CN204625189U (zh) 一种用于制备膨胀石墨的生物质燃料膨胀炉
CN204902528U (zh) 粮食烘干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
CN102914150A (zh) 一种生物质与天然气两用坩埚炉
CN205831051U (zh) 一种烟叶烘烤炉房炉
CN207797007U (zh) 平层式吹出式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CN106016994A (zh) 一种智能控制生物质燃料烤房
CN203559027U (zh) 植物颗粒燃料煤气发生炉
CN205784314U (zh) 一种智能控制生物质燃料烤房
CN205245215U (zh) 生物质源燃烧系统
CN204420984U (zh) 一种生物颗粒气化燃烧机
CN211600682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防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