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2920U -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2920U
CN204002920U CN201420373695.3U CN201420373695U CN204002920U CN 204002920 U CN204002920 U CN 204002920U CN 201420373695 U CN201420373695 U CN 201420373695U CN 204002920 U CN204002920 U CN 204002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resistance
triode
comparato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36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陈
代红英
王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4203736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2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2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29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平行的轨道(4),其特征在于:该轨道(4)截面成“山”形,左右两边是输送管道(6),钢质枕木(1)内开有空心通道(3)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通,相邻两根钢质枕木(1)之间设置有一个传输柜(8),所述传输柜(8)内设有轨间管道(9),轨间管道(9)连通所述空心通道(3)。该方案的显著效果是,利用矿井内都具备的轨道进行搭设抽水和送风系统,能时刻对矿井底部是否有积液进行检测,当有积液时立刻自动开启抽水泵,并将信号向外传输,依次开启抽水泵,进行及时的排水,反应时间短节省时间。

Description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轨道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运输是目前我国各种矿山井下运输的主要方式。几乎所有的矿井都带有铁轨,轨道运输的主要设备有轨道、矿车、牵引设备和辅助机械设备等。铺设轨道是为了减小车辆运行的阻力,方便运输井内物品。为了节省木材,目前矿山已经推广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或金属轨枕。根据计算,每铺一公里单轨线路就可节约木材30~40m3。钢筋混凝土轨枕或金属轨枕的优点是:强度大,坚固耐磨,稳定性好;使用时间长,维修费用少;不怕矿坑水的腐蚀;取材和制造均方便。其缺点是弹性差。但在轨底与轨枕之间放置橡胶块,便可以克服缺点。
地下水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我国是煤矿水害的多发国家,水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井下作业打穿地下含水层。2.打穿蓄水较多的溶洞。3.地面水的侵入,如洪水、地面河流、蓄水较多的坑洞等。4.打穿已废弃的封闭的巷道采煤工作面。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当遇到水害时,往往需要发现并报警后,人工搬运大型器械,从矿井外,逐步向内抽水。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时间耽搁较长,营救不及时;只有灾后救援,无法提前预防;搬运麻烦,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在铁轨中发现积水后,能在第一时间自动抽水的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平行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该轨道截面成“山”形,其中间为滚轮滑轨,左右两边是输送管道,每根所述轨道两端的枕木为钢质枕木,钢质枕木内开有空心通道与所述输送管道相通,相邻两根钢质枕木之间设置有一个传输柜,传输柜分为风机传输柜和气压监测传输柜两种,沿轨道布置时,每两个风机传输柜之间间隔有N个气压监测传输柜,所述传输柜内设有轨间管道,轨间管道连通所述空心通道;
所述轨间管道的井上端与井上方向的轨道相通,轨间管道的井下端与井下方向的轨道相通,该井下端安装有总阀,轨间管道的中部由送风管道和抽水管道并连组成;
其中抽水管道中安装有抽水泵,抽水管道上连接有开口朝下的抽水管,抽水管中安装有抽水阀,所述抽水管旁还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风机传输柜的送风管道中安装有送风阀和中继风机,气压监测传输柜安装有送风阀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总阀、送风阀、抽水阀、液位检测装置、抽水泵连接在控制电路上,控制电路由抽水控制电路和送风监测电路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使实心枕木变为空心钢质枕木,其空心部分作为抽水的通道,轨道也带有抽水的通道,且设有液体检测装置,当检测到有液体积聚时,立刻启动抽水泵,进行抽水作业。主动检测,自动在第一时间抽水,不用人为搬运抽水机械,节省人力物力。
其次,在正常状况下,可借助本系统向矿井内送风,通过对管道内空气压力的检测,自动实现本系统的自检,便于系统维护。
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是电容接近开关SW,所述总阀和送风阀是常开电磁阀,抽水阀是常闭电磁阀,所述抽水泵是直流抽水泵,中继风机是直流风机。
采用上述结构,电容式接近开关检测液体精确,灵敏,且绝缘安全;抽水泵为直流方便矿下电力供给;抽水电磁阀通常情况下是关闭的当需要抽水时,才将相应抽水管的抽水电磁阀打开。
所述抽水控制电路包括电容接近开关SW、比较器U1、三极管D1、继电器JK1、总阀的控制线圈,其中电容接近开关SW一端经电阻R1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2接地;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3接电源VCC,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4接地;比较器U1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的集电极串并联继电器JK1的线圈后电源VCC,继电器JK1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所述总阀供电回路中,还串接在抽水阀供电回路中。
通过此电路,由电容式接近开关SW即液体检测装置来控制继电器JK1的通断,从而控制本级传输柜中抽水电磁阀的打开和总阀的关闭。
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三极管D3的基极,三极管D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6、电阻R7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的公共端连接有三极管D4的基极,三极管D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串继电器JK2的线圈后接地,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抽水泵电机M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还串接在送风阀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闭开关串接在中继风机的供电回路中。
相邻传输柜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的所述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为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井上一级控制电路设置有放大器U2,该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入端VIN1,与井下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10接地,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有电阻R9,放大器U2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3的基极,该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经电容C2接地。
通过此电路,实现整条铁轨之中的联动,后一级信号往前一级传输,当后一级出现漏水时,后一级的抽水泵启动,信号同时传给前一级,前一级收到信号后,也控制抽水泵启动,由一级传一级直至井口。动力大,传输速度快,不会因为距离远而衰减。
所述送风监测电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A1,压力传感器A1输入端分别接电源VCC和地,该压力传感器A1第一输出端接放大器U3正向输入端,压力传感器A1第二输出端接放大器U4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1接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2接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和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之间通过滑动变阻器R20相连,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3接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4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16接地,放大器U5输出端经电阻R17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输出端还接比较器U6反向输入端,比较器U6正向输入端经电阻R18接电源VCC,经电阻R19接地;比较器U6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1的集电极串继电器JK3的线圈接电源VCC,继电器JK3的常开开关串在总阀和灯泡LAMP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3的常开开关和继电器JK1的常开开关并联后连接总阀。
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15的正极,D15的负极接三极管D13的基极,三极管D1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1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6、电阻R27接地;
相邻传输柜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的所述电阻R26和电阻R27的公共端为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井上一级控制电路设置有比较器U7,该比较器U7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入端VIN2,与井下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连接,比较器U7的反向输入端接比较电压,比较器U7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13的基极。
出现管路漏气后,报警信号逐级上传到井口,当报警信号传递到风机传输柜时,可临时关闭风机传输柜的中继风机。
所述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信号输出端都连接有射频发射器,透水信号输入端VIN1、漏气信号输入端VIN2都连接有射频接收器。
所述钢质枕木上端开有一组定位孔与所述输送管道相通,定位孔处设置有弹簧挡块,该弹簧挡块经弹簧与所述输送管道相连接,弹簧推动弹簧挡块封闭住所述定位孔;
所述输送管道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立管上端与输送管道相通,立管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推板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轨间管道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立管上端与轨间管道相通,立管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推板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所述定位孔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使钢质枕木和输送管道、轨间管道紧密对接,且未插入轨道前,钢质枕木可以密闭完好。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利用矿井内都具备的轨道进行搭设抽水系统,隐蔽不占空间,高效利用轨道系统,能时刻对矿井底部是否有积液进行检测,当有积液时立刻自动开启抽水泵,并将信号向外传输,依次开启抽水泵,进行及时的排水,反应时间短,不用人为搬运抽水设备,节省时间。
在正常状况下,可借助本系统向矿井内送风,通过对管道内空气压力的检测,自动实现本系统的自检,便于系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传输柜、钢质枕木及轨道的装配关系图;
图2为气压监测传输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机传输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部分定位孔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抽水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7为送风监测电路的原理图;
图8为总阀(2a)供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平行的轨道4,该轨道4截面成“山”形,其中间为滚轮滑轨,左右两边是输送管道6,每根所述轨道4两端的枕木为钢质枕木1,钢质枕木1内开有空心通道3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通,相邻两根钢质枕木1之间设置有一个传输柜8,传输柜8分为风机传输柜和气压监测传输柜两种,沿轨道4布置时,每两个风机传输柜之间间隔有N个气压监测传输柜,所述传输柜8内设有轨间管道9,轨间管道9连通所述空心通道3;
所述轨间管道9的井上端与井上方向的轨道4相通,轨间管道9的井下端与井下方向的轨道4相通,该井下端安装有总阀2a,轨间管道9的中部由送风管道9a和抽水管道9b并连组成;
其中抽水管道9b中安装有抽水泵5b,抽水管道9b上连接有开口朝下的抽水管11,抽水管11中安装有抽水阀2c,所述抽水管11旁还设有液位检测装置14;
风机传输柜的送风管道9a中安装有送风阀2b和中继风机5a,气压监测传输柜安装有送风阀2b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总阀2a、送风阀2b、抽水阀2c、液位检测装置14、抽水泵5b连接在控制电路13上,控制电路13由抽水控制电路和送风监测电路组成。
如图6、7、8所示,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4是电容接近开关SW,所述总阀2a和送风阀2b是常开电磁阀,抽水阀2c是常闭电磁阀,所述抽水泵5b是直流抽水泵,中继风机5a是直流风机。
所述抽水控制电路包括电容接近开关SW、比较器U1、三极管D1、继电器JK1、总阀2a的控制线圈,其中电容接近开关SW一端经电阻R1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2接地;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3接电源VCC,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4接地;比较器U1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的集电极串并联继电器JK1的线圈后电源VCC,继电器JK1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所述总阀2a供电回路中,还串接在抽水阀2c供电回路中。
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三极管D3的基极,三极管D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6、电阻R7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的公共端连接有三极管D4的基极,三极管D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串继电器JK2的线圈后接地,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抽水泵电机M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还串接在送风阀2b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闭开关串接在中继风机5a的供电回路中,还串接在抽水泵5b的供电回路中。
相邻传输柜8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13的所述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为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井上一级控制电路13设置有放大器U2,该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入端VIN1,与井下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10接地,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有电阻R9,放大器U2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3的基极,该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经电容C2接地。
所述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有射频发射器,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有射频接收器。
所述送风监测电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A1,压力传感器A1输入端分别接电源VCC和地,该压力传感器A1第一输出端接放大器U3正向输入端,压力传感器A1第二输出端接放大器U4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1接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2接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和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之间通过滑动变阻器R20相连,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3接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4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16接地,放大器U5输出端经电阻R17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输出端还接比较器U6反向输入端,比较器U6正向输入端经电阻R18接电源VCC,经电阻R19接地;比较器U6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1的集电极串继电器JK3的线圈接电源VCC,继电器JK3的常开开关串在总阀2a和灯泡LAMP的供电回路中;
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15的正极,D15的负极接三极管D13的基极,三极管D1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1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6、电阻R27接地;
相邻传输柜8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13的所述电阻R26和电阻R27的公共端为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井上一级控制电路13设置有比较器U7,该比较器U7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入端VIN2,与井下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连接,比较器U7的反向输入端接比较电压,比较器U7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13的基极。
如图4、5所示,所述钢质枕木1上端开有一组定位孔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通,定位孔处设置有弹簧挡块,该弹簧挡块经弹簧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连接,弹簧推动弹簧挡块封闭住所述定位孔;
所述输送管道6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7、立管7上端与输送管道6相通,立管7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15,推板15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轨间管道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7、立管7上端与轨间管道相通,立管7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15,推板15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所述定位孔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正常状态下轨道与井口的风机连接,并开动沿途各个中继风机,把风送入轨道的最深处,此时,各中继风机工作,各送风阀打开,各总阀打开。各水泵关闭,抽水阀关闭。
当某一段轨道或轨间管道9泄漏,在其最近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丢失,控制本级的总阀关闭,指示灯报警,并上传漏气信息。
当某一段矿井积水,液位传感器工作,控制本级的总阀关闭,本级水泵和抽水阀打开,为保护中继风机,关闭各级送风阀,指示灯报警,并上传积水信息,此时,井口的轨道切换到主抽水泵上,主抽水泵工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平行的轨道(4),其特征在于:该轨道(4)截面成“山”形,其中间为滚轮滑轨,左右两边是输送管道(6),每根所述轨道(4)两端的枕木为钢质枕木(1),钢质枕木(1)内开有空心通道(3)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通,相邻两根钢质枕木(1)之间设置有一个传输柜(8),传输柜(8)分为风机传输柜和气压监测传输柜两种,沿轨道(4)布置时,每两个风机传输柜之间间隔有N个气压监测传输柜,所述传输柜(8)内设有轨间管道(9),轨间管道(9)连通所述空心通道(3);
所述轨间管道(9)的井上端与井上方向的轨道(4)相通,轨间管道(9)的井下端与井下方向的轨道(4)相通,该井下端安装有总阀(2a),轨间管道(9)的中部由送风管道(9a)和抽水管道(9b)并连组成;
其中抽水管道(9b)中安装有抽水泵(5b),抽水管道(9b)上连接有开口朝下的抽水管(11),抽水管(11)中安装有抽水阀(2c),所述抽水管(11)旁还设有液位检测装置(14);
风机传输柜的送风管道(9a)中安装有送风阀(2b)和中继风机(5a),气压监测传输柜安装有送风阀(2b)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总阀(2a)、送风阀(2b)、抽水阀(2c)、液位检测装置(14)、抽水泵(5b)连接在控制电路(13)上,控制电路(13)由抽水控制电路和送风监测电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4)是电容接近开关SW,所述总阀(2a)和送风阀(2b)是常开电磁阀,抽水阀(2c)是常闭电磁阀,所述抽水泵(5b)是直流抽水泵,中继风机(5a)是直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控制电路包括电容接近开关SW、比较器U1、三极管D1、继电器JK1、总阀(2a)的控制线圈,其中电容接近开关SW一端经电阻R1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比较器U1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2接地;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3接电源VCC,比较器U1反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4接地;比较器U1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的集电极串并联继电器JK1的线圈后电源VCC,继电器JK1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所述总阀(2a)供电回路中,还串接在抽水阀(2c)供电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三极管D3的基极,三极管D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6、电阻R7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的公共端连接有三极管D4的基极,三极管D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串继电器JK2的线圈后接地,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抽水泵电机M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开开关还串接在送风阀(2b)的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K2的常闭开关串接在中继风机(5a)的供电回路中,还串接在抽水泵(5b)的供电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传输柜(8)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13)的所述三极管D4的发射极为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井上一级控制电路(13)设置有放大器U2,该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入端VIN1,与井下一级的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10接地,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有电阻R9,放大器U2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3的基极,该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经电容C2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有射频发射器,透水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有射频接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监测电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A1,压力传感器A1输入端分别接电源VCC和地,该压力传感器A1第一输出端接放大器U3正向输入端,压力传感器A1第二输出端接放大器U4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1接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2接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3反向输入端和放大器U4反向输入端之间通过滑动变阻器R20相连,放大器U3输出端经电阻R13接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放大器U4输出端经电阻R14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正向输入端还经电阻R16接地,放大器U5输出端经电阻R17接放大器U5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5输出端还接比较器U6反向输入端,比较器U6正向输入端经电阻R18接电源VCC,经电阻R19接地;比较器U6的输出端和三极管D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D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D11的集电极串继电器JK3的线圈接电源VCC,继电器JK3的常开开关串在总阀(2a)和灯泡LAMP的供电回路中;
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15的正极,D15的负极接三极管D13的基极,三极管D1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D13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6、电阻R27接地;
相邻传输柜(8)中,井下一级的控制电路(13)的所述电阻R26和电阻R27的公共端为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井上一级控制电路(13)设置有比较器U7,该比较器U7的正向输入端为井上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入端VIN2,与井下一级的漏气信号输出端VOUT2连接,比较器U7的反向输入端接比较电压,比较器U7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D13的基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枕木(1)上端开有一组定位孔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通,定位孔处设置有弹簧挡块,该弹簧挡块经弹簧与所述输送管道(6)相连接,弹簧推动弹簧挡块封闭住所述定位孔;
所述输送管道(6)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7)、立管(7)上端与输送管道(6)相通,立管(7)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15),推板(15)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轨间管道(9)安装有方向向下的推块机构,推块机构包括立管(7)、立管(7)上端与轨间管道(9)相通,立管(7)下端经支柱焊接有推板(15),推板(15)伸入所述定位孔后,推开所述弹簧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
CN201420373695.3U 2014-07-08 2014-07-08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2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695.3U CN204002920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695.3U CN204002920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2920U true CN20400292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36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2920U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29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056A (zh) * 2018-12-07 2019-01-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采区集中降温送风平衡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056A (zh) * 2018-12-07 2019-01-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采区集中降温送风平衡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6531B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钢制综合管廊
CN204002920U (zh) 一体化抽水送风控制系统
CN104790958A (zh) 一种用于突出煤巷的无氧抗突绿色安全高效掘进技术
CN105781613A (zh) 一种大型盾构隧道局部动态干式废水泵房
CN102705006A (zh) 采用井点降水法治理营运隧道水患的方法
CN210369044U (zh) 一种地铁与城市底下综合管廊共建的建筑结构
CN104102201B (zh) 井下透水应急控制系统
CN204002887U (zh) 井下轨道送风检测系统
CN204002921U (zh) 井下轨道智能抽水系统
CN110905061A (zh) 一种码头面初期雨水及冲洗水收集装置和收集方法
CN206647667U (zh) 一种大口径hdpe结构壁快速连接检查井
CN203201581U (zh) 一种高深直溜井高效循环通风结构
CN106481988A (zh) 一种管道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5669494U (zh)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光伏水泵装置
CN205075838U (zh) 煤矿井下轨道平地共用小车
CN210049928U (zh) 大孔径多分支采空区插管交替抽采系统
CN205314236U (zh) 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
CN208702459U (zh) 一种煤矿乏风及抽采瓦斯的负压输送系统
CN211232435U (zh) 地下油气管道风险识别系统
CN103953377A (zh) 一种高温矿井采区通风方法
CN203603967U (zh) 一种立井回风井的应急提升系统
CN205805611U (zh) 负压全自动排渣放水器
WO2019120128A1 (zh) 一种封闭式水压凿岩机工作系统
CN205823320U (zh) 一种矿井制冷机组高温冷却水热排放系统
CN220625903U (zh) 煤矿采空区治理用瓦斯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