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0511U -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0511U
CN204000511U CN201420476663.6U CN201420476663U CN204000511U CN 204000511 U CN204000511 U CN 204000511U CN 201420476663 U CN201420476663 U CN 201420476663U CN 204000511 U CN204000511 U CN 204000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rack lifting
lifting appliance
main body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66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雷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66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0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0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0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其包括连接在作业车车架上的牵引梁(1),该牵引梁(1)连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连接拉杆(2),该拉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还连接提升油缸(3),该提升油缸(3)的另一端也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还装有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其特征在于:牵引梁(1)的一端通过耳座Ⅰ(5)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牵引梁(1)的另一端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排提升装置能够将轨排提起较高的高度,且能够自动跨越钢轨连接鱼尾板并且能够连续不间断地沿着钢轨前进并且不间断提起轨排。该装置能够有效调整轨排水平、超高等参数;辅助轨排安装、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排提升装置,属于铁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铁路线路道床进行淸筛作业或对线路路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提起轨排以减小作业阻力或便于不可拆分的道床挖掘装置进入轨排下方进行作业。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连续提起轨道,提起高度较高,并且能够适应有缝线路的轨排提升装置。
申请号为201010121865.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筛轨道道碴的清筛机,其包括动力车、作业车、筛分车、抛碴车四车连挂、依次布置,其中动力车上有碴斗A和新碴输送装置;其抛碴车上有抛碴输送装置;其作业车包括凸型机架、与机架连接的提轨装置,边坡挖掘机构悬挂与机架中间凸起部位下方,边坡挖掘机构和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一输送系统,挖掘链一端伸入机架的凸起下方,另一端置于机架一端上方,在导槽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二输送系统,该发明既能进行全断面挖掘又能进行边坡挖掘,但其提轨装置提起轨排的高度不够高,不能自动跨越鱼尾板并连续不断地提起轨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缺陷加以改进,提供一种能够提起轨排高度较高的,能够自动跨越钢轨连接鱼尾板并且能够连续不间断地沿着钢轨前进并且不间断提起轨排的轨排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规定:平行于铁路钢轨的方向为纵向,垂直于铁路钢轨的方向为横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向;远离两钢轨之间中心线的方向为外侧,靠近两钢轨之间中心线的方向为内侧。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其包括连接在作业车车架上的牵引梁,该牵引梁连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上方连接拉杆,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上方还连接提升油缸,该提升油缸的另一端也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还装有夹钳装置Ⅰ和夹钳装置Ⅱ。
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梁的一端通过耳座Ⅰ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所述牵引梁的另一端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侧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梁是滑套结构,该牵引梁包括外滑套和嵌装在该外滑套中的内滑套,该内滑套与所述油缸的伸缩端连接,该外滑套与所述油缸的固定端连接,从而在所述油缸伸缩时带动所述牵引梁伸长或缩短,所述油缸改变所述牵引梁的长度,推动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绕其与所述提升油缸铰接点旋转,使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保持水平或根据施工需要俯、仰一定角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梁的外滑套通过所述耳座Ⅰ铰接在作业车的车架下部,所述牵引梁的内滑套连接在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外侧的外滑套Ⅰ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梁的外滑套包括三角形结构的套筒,该三角形结构的一个端点处焊接有垂直于该端点的对边的套筒Ⅰ,该套筒Ⅰ外侧上部连接所述油缸的一端,该套筒Ⅰ内嵌装所述内滑套,该内滑套连接所述油缸的另一端,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外两个端点分别通过所述耳座Ⅰ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下方,所述牵引梁通过所述内滑套铰接在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外侧的外滑套Ⅰ的中部,所述牵引梁与外滑套Ⅰ包括一个铰接点,所述牵引梁为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提供纵向牵引拉力,通过作业车车架提供的动力牵引整个轨排提升装置沿轨排方向移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耳座Ⅱ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上,在作业时起稳定框架作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有两个铰接点,拉杆除提供纵向牵引拉力外,所述拉杆的两个铰接点与所述牵引梁的一个铰接点使整个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形成三点固定的稳定结构,从而消除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横向移动轨排时产生的横向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梁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绕所述销轴旋转以改变抬起的轨排与道床平面的夹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是,所述拉杆铰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外侧的外滑套Ⅰ的两端,在轨排纵向平面上,所述拉杆与所述牵引梁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平行四边形结构确保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正常升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提升油缸的一端通过耳座Ⅲ铰接在所述作业车车架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销轴铰接于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上,通过提升油缸的伸缩,可使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上下移动以改变被提升的轨排的高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提升油缸在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包括外滑套,该外滑套的滑槽内安装滑板,该滑板的中心通过销轴Ⅲ铰接在框架上,框架两端安装所述夹钳装置Ⅰ和所述夹钳装置Ⅱ,框架下方中部安装拨道轮,所述外滑套和所述滑板之间连接油缸Ⅰ,作业时油缸Ⅰ的伸缩带动滑板和框架相对于所述外滑套横向移动,拨道轮对轨排进行拨道,在通过曲线轨道时,框架绕销轴Ⅲ旋转以适应所述曲线轨道的曲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钳装置Ⅰ和夹钳装置Ⅱ分别在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前后两侧对称安装,从而夹持轨排的两股钢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框架的前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所述夹钳装置Ⅰ,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框架的后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所述夹钳装置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钳装置Ⅰ和夹钳装置Ⅱ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钳装置Ⅰ包括框架Ⅰ,该框架Ⅰ的侧面Ⅰ装有异形油缸,并通过该异形油缸将所述框架Ⅰ连接至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框架侧面,所述框架Ⅰ上与所述侧面Ⅰ相对的一个侧面为侧面Ⅱ,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上方两侧均包括凸出的耳部,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两侧相对应的凸出的耳部之间分别嵌装销轴Ⅰ和销轴Ⅱ,该销轴Ⅰ连接夹钳Ⅱ,所述销轴Ⅱ连接夹钳Ⅰ,夹钳Ⅰ和夹钳Ⅱ之间连接夹钳油缸,该夹钳油缸的伸缩促使夹钳Ⅰ和夹钳Ⅱ张开或闭合,以便夹持钢轨,所述夹钳Ⅰ和夹钳Ⅱ之间还安装压轨轮,当压轨轮压着钢轨时,夹钳油缸动作,使夹钳装置夹持钢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钳Ⅰ和夹钳Ⅱ均包括夹钳臂,该夹钳臂连接夹钳轮,该夹钳轮通过中心轴嵌装在所述夹钳臂下部,所述夹钳轮用于夹持钢轨头部,且夹钳轮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从而当作业车车架走行时,夹钳轮在绕其中心轴转动,实现对钢轨的连续夹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钳Ⅰ的夹钳轮上方中部连接一个夹钳臂,所述夹钳Ⅱ的上方两侧连接两个夹钳臂,所述夹钳Ⅰ的一个夹钳臂穿过所述夹钳Ⅱ的两个夹钳臂之间的间隙安装至所述销轴Ⅱ,所述夹钳Ⅰ与所述夹钳Ⅱ交叉安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压轨轮位于侧面Ⅱ一侧的中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异形油缸也称作异型油缸,该异形油缸的作用是使所述框架Ⅰ相对于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可以使框架Ⅰ上下移动,从而适应轨排的曲线变化及通过鱼尾板后重新夹持钢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框架Ⅰ关于所述侧面Ⅰ的竖向中心线呈轴对称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油缸受安装在夹持油缸缸头的行程开关控制,从而在需要时夹持或松开钢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排提升装置的工作方式是:使用时将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安装在作业车的车架上,并置于道床处理装置的前方或后方,工作时,所述提升油缸将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下放至压轨轮与钢轨上部接触,此时,夹钳装置Ⅰ和夹钳装置Ⅱ的夹钳轮在行程开关及夹持油缸控制下将钢轨的头部夹持,所述提升油缸缩回将钢轨提起,作业车不断走行过程中,所述牵引梁和所述拉杆为所述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提供纵向的牵引力,所述夹钳轮在随车架走行的过程中绕其中心轴转动,从而使所述夹钳轮与所述钢轨之间产生滚动摩擦,而非滑动摩擦,以此降低钢轨和夹钳轮之间的摩擦损耗,且保证钢轨被连续提起;在过有缝线路鱼尾板时,夹钳装置Ⅰ松开钢轨,而夹钳装置Ⅱ仍然夹持钢轨,直至夹钳装置Ⅰ通过鱼尾板后,异形油缸升起或下降,调节夹钳装置Ⅰ与钢轨的位置,待夹钳装置Ⅰ的夹钳轮位于钢轨头部下方时,再次将钢轨夹持,待夹钳装置Ⅱ移动至鱼尾板位置时,采用与上述夹钳装置Ⅰ相同的动作通过鱼尾板。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调整和适应轨排通过弯道,具有前后抬头功能以及横向移动轨排的功能。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排提升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排提升装置能够将轨排提起较高的高度,且能够自动跨越钢轨连接鱼尾板并且能够连续不间断地沿着钢轨前进并且不间断提起轨排。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铁路道床处理机械沿线路不间断作业的要求。达到减小作业阻力;避让道床处理作业装置;调整轨排水平、超高等技术参数;辅助轨排安装、定位等功能,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轨排提升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的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夹钳装置Ⅰ或夹钳装置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 牵引梁 2拉杆 3 提升油缸 4 主体 5 耳座Ⅰ 6耳座Ⅱ
7耳座Ⅲ 8油缸 9 销轴 10外滑套 11 油缸Ⅰ
12 滑板 13 销轴Ⅲ 14 框架 15 夹钳装置Ⅰ 16 拨道轮
17 夹钳装置Ⅱ 18 夹钳Ⅰ 19夹持油缸 20 销轴Ⅰ 21 框架Ⅰ
22 异形油缸 23销轴Ⅱ 24夹钳Ⅱ 25压轨轮 26车架
27 轨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分别详细描述按照本实用新型侧切挖掘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1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轨排提升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轨排提升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的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夹钳装置Ⅰ或夹钳装置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轨排提升装置包括连接在作业车车架26上的牵引梁1,该牵引梁1连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连接拉杆2,该拉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还连接提升油缸3,该提升油缸3的另一端也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还装有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
本实施例中,牵引梁1的一端通过耳座Ⅰ5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牵引梁1的另一端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牵引梁1是滑套结构,该牵引梁1包括外滑套和嵌装在该外滑套中的内滑套,该内滑套与油缸8的伸缩端连接,该外滑套与油缸8的固定端连接,从而在油缸8伸缩时带动牵引梁1伸长或缩短,油缸8改变牵引梁1的长度,推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绕其与提升油缸3铰接点旋转,使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保持水平或根据施工需要俯、仰一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牵引梁1的外滑套通过耳座Ⅰ5铰接在作业车的车架下部,牵引梁1的内滑套连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上。
本实施例中,牵引梁1的外滑套包括三角形结构的套筒,该三角形结构的一个端点处焊接有垂直于该端点的对边的套筒Ⅰ,该套筒Ⅰ外侧上部连接油缸8的一端,该套筒Ⅰ内嵌装所述内滑套,该内滑套连接油缸8的另一端,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外两个端点分别通过耳座Ⅰ5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下方,牵引梁1通过所述内滑套铰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的中部,牵引梁1与外滑套Ⅰ10包括一个铰接点,牵引梁1为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提供纵向牵引拉力,通过作业车车架提供的动力牵引整个轨排提升装置沿轨排27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拉杆2的一端通过耳座Ⅱ6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销轴9铰接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在作业时起稳定框架作用。
如图3所示,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拉杆2,拉杆2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有两个铰接点,拉杆2除提供纵向牵引拉力外,拉杆2的两个铰接点与牵引梁1的一个铰接点使整个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形成三点固定的稳定结构,从而消除轨排提升装置主体横向移动轨排27时产生的横向力。
本实施例中,牵引梁1通过油缸8的伸缩带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绕销轴9旋转以改变抬起的轨排27与道床平面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拉杆2 铰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的两端,在轨排27纵向平面上,拉杆2与牵引梁1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平行四边形结构确保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正常升降。
本实施例中,提升油缸3的一端通过耳座Ⅲ7铰接在所述作业车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销轴9铰接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通过提升油缸3的伸缩,可使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下移动以改变被提升的轨排27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提升油缸3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
本实施例中,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包括外滑套10,该外滑套10的滑槽内安装滑板12,该滑板12的中心通过销轴Ⅲ13铰接在框架14上,框架14两端安装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框架14下方中部安装拨道轮16,外滑套10和滑板12之间连接油缸Ⅰ11,作业时油缸Ⅰ11的伸缩带动滑板12和框架14相对于外滑套10横向移动,拨道轮16对轨排27进行拨道,在通过曲线轨道时,框架14绕销轴Ⅲ13旋转以适应所述曲线轨道的曲率。
本实施例中,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分别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前后两侧对称安装,从而夹持轨排27的两股钢轨。
本实施例中,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的前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夹钳装置Ⅰ15,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的后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夹钳装置Ⅱ1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夹钳装置Ⅱ17包括框架Ⅰ21,该框架Ⅰ21的侧面Ⅰ装有异形油缸22,并通过该异形油缸22将框架Ⅰ21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侧面,框架Ⅰ21上与所述侧面Ⅰ相对的一个侧面为侧面Ⅱ,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上方两侧均包括凸出的耳部,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两侧相对应的凸出的耳部之间分别嵌装销轴Ⅰ20和销轴Ⅱ23,该销轴Ⅰ20连接夹钳Ⅱ24,销轴Ⅱ23连接夹钳Ⅰ18,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之间连接夹钳油缸19,该夹钳油缸19的伸缩促使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张开或闭合,以便夹持钢轨,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之间还安装压轨轮25,当压轨轮25压着钢轨时,夹钳油缸动作,使夹钳装置夹持钢轨。
本实施例中,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均包括夹钳臂,该夹钳臂连接夹钳轮,该夹钳轮通过中心轴嵌装在所述夹钳臂下部,所述夹钳轮用于夹持钢轨头部,且夹钳轮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从而当作业车车架走行时,夹钳轮在绕其中心轴转动,实现对钢轨的连续夹持。
本实施例中,夹钳Ⅰ18的夹钳轮上方中部连接一个夹钳臂,夹钳Ⅱ24的上方两侧连接两个夹钳臂,夹钳Ⅰ18的一个夹钳臂穿过夹钳Ⅱ24的两个夹钳臂之间的间隙安装至销轴Ⅱ23,夹钳Ⅰ18与夹钳Ⅱ24交叉安装。
本实施例中,压轨轮25位于侧面Ⅱ一侧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异形油缸22也称作异型油缸,该异形油缸22的作用是使框架Ⅰ21相对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可以使框架Ⅰ21上下移动,从而适应轨排27的曲线变化及通过鱼尾板后重新夹持钢轨。
本实施例中,框架Ⅰ21关于所述侧面Ⅰ的竖向中心线呈轴对称结构。
本实施例中,夹持油缸19受安装在夹持油缸19缸头的行程开关控制,从而在需要时夹持或松开钢轨。
本实施例中,夹钳装置Ⅰ15与夹钳装置Ⅱ17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夹钳装置Ⅰ15的框架与异形油缸之间的连接板长度比夹钳装置Ⅱ17的框架21与异形油缸22之间的连接板长度更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排提升装置的工作方式是:使用时将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安装在作业车的车架上,并置于道床处理装置的前方或后方,工作时,提升油缸3将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下放至压轨轮25与钢轨上部接触,此时,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的夹钳轮在行程开关及夹持油缸19控制下将钢轨的头部夹持,提升油缸3缩回将钢轨提起,作业车不断走行过程中,牵引梁1和拉杆2为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提供纵向的牵引力,所述夹钳轮在随车架走行的过程中绕其中心轴转动,从而使所述夹钳轮与所述钢轨之间产生滚动摩擦,而非滑动摩擦,以此降低钢轨和夹钳轮之间的摩擦损耗,且保证钢轨被连续提起;在过有缝线路鱼尾板时,夹钳装置Ⅰ15松开钢轨,而夹钳装置Ⅱ17仍然夹持钢轨,直至夹钳装置Ⅰ15通过鱼尾板后,异形油缸22升起或下降,调节夹钳装置Ⅰ15与钢轨的位置,待夹钳装置Ⅰ15的夹钳轮位于钢轨头部下方时,再次将钢轨夹持,待夹钳装置Ⅱ17移动至鱼尾板位置时,采用与上述夹钳装置Ⅰ15相同的动作通过鱼尾板。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调整和适应轨排27通过弯道,具有前后抬头功能以及横向移动轨排27的功能。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轨排提升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轨排提升装置能够将轨排27提起较高的高度,且能够自动跨越钢轨连接鱼尾板并且能够连续不间断地沿着钢轨前进并且不间断提起轨排27。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铁路道床处理机械沿线路不间断作业的要求。达到减小作业阻力;避让道床处理作业装置;调整轨排水平、超高等技术参数;辅助轨排安装、定位等功能,其工作效率高。

Claims (17)

1.一种轨排提升装置,其包括连接在作业车车架(26)上的牵引梁(1),该牵引梁(1)连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该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连接拉杆(2),该拉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26),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方还连接提升油缸(3),该提升油缸(3)的另一端也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26),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还装有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 其特征在于:牵引梁(1)的一端通过耳座Ⅰ(5)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26),牵引梁(1)的另一端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梁(1)是滑套结构,该牵引梁(1)包括外滑套和嵌装在该外滑套中的内滑套,该内滑套与油缸(8)的伸缩端连接,该外滑套与油缸(8)的固定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梁(1)的外滑套通过耳座Ⅰ(5)铰接在作业车的车架(26)下部,牵引梁(1)的内滑套连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梁(1)的外滑套包括三角形结构的套筒,该三角形结构的一个端点处焊接有垂直于该端点的对边的套筒Ⅰ,该套筒Ⅰ外侧上部连接油缸(8)的一端,该套筒Ⅰ内嵌装所述内滑套,该内滑套连接油缸(8)的另一端,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外两个端点分别通过耳座Ⅰ(5)连接至作业车的车架下方,牵引梁(1)通过所述内滑套铰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的中部,牵引梁(1)与外滑套Ⅰ(10)包括一个铰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2)的一端通过耳座Ⅱ(6)铰接在车架(26)上,另一端通过销轴(9)铰接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拉杆(2),拉杆(2)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有两个铰接点,拉杆(2)的两个铰接点与牵引梁(1)的一个铰接点使整个所述轨排提升装置形成三点固定的稳定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2)铰接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外侧的外滑套Ⅰ(10)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油缸(3)的一端通过耳座Ⅲ(7)铰接在作业车车架(26)上,另一端通过销轴(9)铰接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油缸(3)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包括外滑套(10),该外滑套(10)的滑槽内安装滑板(12),该滑板(12)的中心通过销轴Ⅲ(13)铰接在框架(14)上,框架(14)两端安装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框架(14)下方中部安装拨道轮(16),外滑套(10)和滑板(12)之间连接油缸Ⅰ(1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夹钳装置Ⅰ(15)和夹钳装置Ⅱ(17)分别在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前后两侧对称安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的前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夹钳装置Ⅰ(15),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的后方两侧边角处各安装一个夹钳装置Ⅱ(17)。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夹钳装置Ⅱ(17)包括框架Ⅰ(21),该框架Ⅰ(21)的侧面Ⅰ装有异形油缸(22),并通过该异形油缸(22)将框架Ⅰ(21)连接至轨排提升装置主体(4)的框架(14)侧面,框架Ⅰ(21)上与所述侧面Ⅰ相对的一个侧面为侧面Ⅱ,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上方两侧均包括凸出的耳部,所述侧面Ⅰ和侧面Ⅱ两侧相对应的凸出的耳部之间分别嵌装销轴Ⅰ(20)和销轴Ⅱ23),该销轴Ⅰ(20)连接夹钳Ⅱ(24),销轴Ⅱ(23)连接夹钳Ⅰ(18),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之间连接夹钳油缸(19),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之间还安装压轨轮(2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夹钳Ⅰ(18)和夹钳Ⅱ(24)均包括夹钳臂,该夹钳臂连接夹钳轮,该夹钳轮通过中心轴嵌装在所述夹钳臂下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夹钳Ⅰ(18)的夹钳轮上方中部连接一个夹钳臂,夹钳Ⅱ(24)的上方两侧连接两个夹钳臂,夹钳Ⅰ(18)的一个夹钳臂穿过夹钳Ⅱ(24)的两个夹钳臂之间的间隙安装至销轴Ⅱ(23),夹钳Ⅰ(18)与夹钳Ⅱ(24)交叉安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轨轮(25)位于所述侧面Ⅱ一侧的中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轨排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Ⅰ(21)关于所述侧面Ⅰ的竖向中心线呈轴对称结构。
CN201420476663.6U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Active CN204000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663.6U CN204000511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663.6U CN204000511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0511U true CN204000511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6663.6U Active CN204000511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0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90171A (en) Mobile rail welding machine
CN107419625B (zh) 全自动数控液压道岔捣固车
US20070199472A1 (en) Gantry crane for transporting track panels
GB2134574A (en) A conveying and clearing chain arrangement for railway track maintenance machines
JP4713017B2 (ja) 軌道更換装置
CN105350410A (zh)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CN2830485Y (zh) 自动调整宽度的道岔清筛机挖掘装置
US6862822B1 (en) Mobile railway track repair apparatus
US5926981A (en) Track work machine for excavating material from a track bed
CN104244795A (zh) 线缆致动的升降系统
CN204000502U (zh) 一种适合狭窄作业面的道砟处理机
GB2147644A (en) Travelling track tamping, levelling and lining machine
RU2428337C2 (ru) Ремонтная подвижная единица
CN204000511U (zh) 一种轨排提升装置
US9206557B2 (en) Machine for removing ballast from a track
CN105442398A (zh) 一种适合狭窄作业面的道砟处理机
CN210117620U (zh) 一种捣固车
CN1008458B (zh) 装有循环式传送链(即挖掘链)的道碴清筛机
FR2702230A1 (fr) Agencement de machines et procédé pour le bourrage par en dessous d'une voie ferrée.
CN1206410C (zh) 整治轨道用机械
CN102677555A (zh) 拾取轨道碎石道碴用的清筛设备及其投入运行的方法
CN2846474Y (zh) 一种垂直挖掘装置
CN208668182U (zh) 一种适合狭窄作业面的清筛机
CN1215223C (zh) 处理道床用的机械
CN108502746A (zh) 一种步行板铺换车的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50215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Patentee afte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Patentee before: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GROUP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

Assigno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53000001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ail panel lif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41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