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9600U -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9600U
CN203999600U CN201420428915.8U CN201420428915U CN203999600U CN 203999600 U CN203999600 U CN 203999600U CN 201420428915 U CN201420428915 U CN 201420428915U CN 203999600 U CN203999600 U CN 203999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vessel
carbonic acid
discharge tube
gas dischar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89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LANBAO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LANBAO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LANBAO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LANBAO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289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9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9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96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主要解决目前螺旋藻养殖中二氧化碳与培养液混合装置难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均匀混合的问题,气体释放管位于混合容器底部三分之一高度处,气体释放管的管壁沿轴向均匀分布圆形通孔,混合容器的末端面上部设有混合液输出管口,培养液输入管连接阀门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混合容器圆柱侧面顶部,电动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减速器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混合容器进气端的圆形端面进气口的上方,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实现连接,螺旋桨通过焊接的方式沿转轴轴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在二氧化碳与培养液混合过程中通过对营养液的充分搅动,从而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属于螺旋藻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螺旋藻是多细胞藻体,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殖方式,可直接分裂。
大池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是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定时测定记录气温、水温、pH、OD值,清除杂物,定时开关搅拌器。藻种池和大池一般都要求装搅拌器。搅拌不仅可以使藻池中营养物质分布均匀,避免池中深浅层藻体受光不匀带来的光伤害和光饥饿现象,同时还能排除过多的O2,减少因氧饱和而产生的光合抑制作用。注意控制PH在10左右,方法是增加NaHCO3,增添或更换新鲜培养液,增加CO2的供给等。注意控制温度,最适培养温度为25-35℃。目前螺旋藻养殖过程中二氧化碳与培养液的混合通常采用中部设置气体释放管的混合装置来实现气体和培养液的混合,该种方式由于气体释放管处于中部,释放的二氧化碳难以充分与营养液混合,从而导致混合装置底部的营养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很低,难以满足螺旋藻养殖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螺旋藻养殖中二氧化碳与培养液混合装置难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均匀混合的问题,设计了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结构包括:气体输入管、法兰、培养液输入管、阀门、混合单元、气体释放管、混合容器、法兰、混合液输出管口、输出管、法兰、电动机、减速器、转轴、螺旋桨;混合单元由混合容器和气体释放管组成,所述混合容器为圆柱形筒结构组成,所述气体释放管轴向位于混合容器底部,气体释放管位于混合容器底部三分之一垂直高度处,气体释放管为空心管结构,其管壁沿轴向均匀分布圆形通孔,气体释放管一端与混合容器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气体释放管另一端伸出混合容器端面,气体释放管伸出的一端通过端部的法兰与气体输入管端部的法兰借助螺栓实现连接,混合容器的末端面上部设有混合液输出管口,培养液输入管连接阀门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混合容器圆柱侧面顶部,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减速器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混合容器进气端的圆形端面进气口的上方,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实现连接,螺旋桨通过焊接的方式沿转轴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培养液输入管与气体释放管的进气端相对于混合容器处于同一侧。
所述气体释放管的轴向与混合容器轴线的几何关系为平行。
所述气体释放管的进气端圆周面与混合容器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
所述混合液输出管口通过端部的法兰与输出管端部的法兰借助螺栓实现连接。
所述混合液输出管口与混合容器的末端面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在二氧化碳与培养液混合过程中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底部释放,从而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混合效果。
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1气体输入管、11法兰、2培养液输入管、21阀门、3混合单元、31气体释放管、32混合容器、33法兰、34混合液输出管口、4输出管、41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结构包括:气体输入管1、法兰11、培养液输入管2、阀门21、混合单元3、气体释放管31、混合容器32、法兰33、混合液输出管口34、输出管4、法兰41;混合单元3由混合容器32和气体释放管31组成,所述混合容器32为圆柱形筒结构组成,所述气体释放管31轴向位于混合容器32底部,气体释放管31位于混合容器32底部三分之一垂直高度处,气体释放管31为空心管结构,其管壁沿轴向均匀分布圆形通孔,气体释放管31一端与混合容器32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气体释放管31另一端伸出混合容器32端面,气体释放管31伸出的一端通过端部的法兰33与气体输入管1端部的法兰11借助螺栓实现连接,混合容器32的末端面上部设有混合液输出管口34,培养液输入管2连接阀门21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混合容器32圆柱侧面顶部;所述电动机5输出轴与减速器6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减速器6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混合容器32进气端的圆形端面进气口的上方,减速器6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7实现连接,螺旋桨8通过焊接的方式沿转轴7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培养液输入管2与气体释放管31的进气端相对于混合容器32处于同一侧;所述气体释放管31的轴线与混合容器32轴线的几何关系为平行;所述气体释放管31的进气端圆周面与混合容器32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所述混合液输出管口34通过端部的法兰与输出管4端部的法兰41借助螺栓实现连接;所述混合液输出管口34与混合容器32的末端面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使用时,将二氧化碳借助气体输入管1进入气体释放管31内部,借助气体释放管31圆周面上的圆形通孔二氧化碳释放到混合装置内腔,此时开启阀门21,培养液流经培养液输入管2进入混合容器32内部并充满空腔,待培养液充满后二氧化碳会由底部上升,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二氧化碳与培养液的混合,由于二氧化碳是从底部往顶部上升,增大了二氧化碳的停留时间从而改善了培养液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效果,混合后的培养液通过混合液输出管34流入输出管4进行螺旋藻的培养环节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是一种优选的方案,明显的,该实施例可作其它改动,如:
气体释放管31的管壁沿轴向均匀分布方形通孔,上述改动后的方案虽不如本实施例的优越,却也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结构包括:气体输入管(1)、法兰(11)、培养液输入管(2)、阀门(21)、混合单元(3)、气体释放管(31)、混合容器(32)、法兰(33)、混合液输出管口(34)、输出管(4)、法兰(41);其特征是:混合单元(3)由混合容器(32)和气体释放管(31)组成,所述混合容器(32)为圆柱形筒结构组成,所述气体释放管(31)轴向位于混合容器(32)底部,气体释放管(31)位于混合容器(32)底部三分之一垂直高度处,气体释放管(31)为空心管结构,其管壁沿轴向均匀分布圆形通孔,气体释放管(31)一端与混合容器(32)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气体释放管(31)另一端伸出混合容器(32)端面,气体释放管(31)伸出的一端通过端部的法兰(33)与气体输入管(1)端部的法兰(11)借助螺栓实现连接,混合容器(32)的末端面上部设有混合液输出管口(34),培养液输入管(2)连接阀门(21)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混合容器(32)圆柱侧面顶部,所述电动机(5)输出轴与减速器(6)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减速器(6)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混合容器(32)进气端的圆形端面进气口的上方,减速器(6)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7)实现连接,螺旋桨(8)通过焊接的方式沿转轴(7)轴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培养液输入管(2)与气体释放管(31)的进气端相对于混合容器(32)处于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气体释放管(31)的轴线与混合容器(32)轴线的几何关系为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气体释放管(31)的进气端圆周面与混合容器(32)端面通过焊接实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混合液输出管(34)口通过端部的法兰与输出管(4)端部的法兰(41)借助螺栓实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混合液输出管口(34)与混合容器(32)的末端面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CN201420428915.8U 2014-07-31 2014-07-31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99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915.8U CN20399960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915.8U CN20399960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9600U true CN20399960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891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9960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9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031A (zh) * 2021-08-03 2021-10-29 鄂尔多斯市琢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螺旋藻培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031A (zh) * 2021-08-03 2021-10-29 鄂尔多斯市琢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螺旋藻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2915B (zh) 一种培养光合细菌的高效光生物反应器
CN105316217B (zh) 人工光源微藻养殖装备
EP2524962A1 (en) Algae culture system
CN204918587U (zh) 一种固态发酵罐
CN204058466U (zh) 固态发酵罐
CN101463321A (zh) 大池养殖螺旋藻二氧化碳的布气方法及装置
CN203999600U (zh) 二氧化碳养殖螺旋藻混合装置
KR101418297B1 (ko) 미세조류 반응장치 및 배양방법
CN208667697U (zh) 一种生物质新能源发酵装置
KR101654559B1 (ko) 세포 배양장치
CN204369892U (zh) 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螺旋藻养殖装置
CN203668408U (zh) 可控集箱式厌氧发酵装置
CN204369891U (zh) 一种螺旋藻养殖装置
CN104745472A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罐
CN205368378U (zh) 微藻培养装置
CN208995408U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用发酵装置
CN203741308U (zh) 一种液态食醋发酵罐
CN207405098U (zh) 一种蔬菜秸秆发酵搅拌罐
CN207828285U (zh) 一种沼气池搅拌装置
CN205347258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CN108484230A (zh) 一种水泡粪便发酵塔
CN206467213U (zh) 一种果醋发酵罐以及果醋生产装置
CN205347421U (zh) 一种螺旋藻养殖装置
CN208378739U (zh) 一种水泡粪便发酵塔
CN203329638U (zh) 一种加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