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0945U -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0945U
CN203980945U CN201320283975.0U CN201320283975U CN203980945U CN 203980945 U CN203980945 U CN 203980945U CN 201320283975 U CN201320283975 U CN 201320283975U CN 203980945 U CN203980945 U CN 203980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device
cooling tower
noise
ventilation
bl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39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旗力
聂峰
童佳君
陆瑛
何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839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0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0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09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及包含其的大型通风冷却塔系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通风冷却塔的通风降噪屏障装置,包括由上自下连接的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和任选的基座,其中,所述屏障装置的各元件的高度比例符合下式: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基座=3-5:2-5:2-3。本实用新型兼顾隔声与通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有降噪通风要求的各种场合或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可适用于发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通风降噪屏障。 
背景技术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是发电厂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噪声是发电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发电厂投运后,距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1m处的噪声一般在80dB(A)以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大,对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污染的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靠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或自然风力形成的空气对流作用进行通风,以达到冷却循环水的目的。冷却塔噪声主要是冷却后的水滴下落冲击水池水面产生的淋水噪声。此外,水滴落在回收池、淋水板及支柱等表面上也会产生噪声。这些噪声主要通过位于冷却塔底部的进风口传出。 
我国现有的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冷却塔内部设置落水消能装置,以避免落水对水池的直接冲击。该方法可直接减小淋水噪声,在小型试验中,其降噪效果较好。但落水消能装置需要安装于冷却塔内部,可能会对冷却塔的效能产生影响,而且装置维护与老化后的更换工作也较难实现。 
其二是在冷却塔外部设置隔声、消声装置,如隔声屏障、消声导流装置等。该方法是在传播途径上实现对冷却塔噪声的控制。优点是不用对冷却塔设备本身采取措施,降噪效果也较好,缺点是容易影响冷却塔的进风效果。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良好隔声效果,又不影响冷却塔或其他噪音产生源头的通风的降噪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声效果明显,且兼具通风散热效果的降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所述的屏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连接的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和任选的基座,其中,所述屏障装置的各元件的高度比例符合下式: 
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基座=3-5:2-5:2-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可设为平板型或圆弧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的屏板采用彩钢板,内部填充防潮离心玻璃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通风元件包括百叶构件或通孔构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通孔构件包括蜂窝状通孔构件、矩阵通孔构件或圆形通孔构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百叶构件的百叶噪声源端低于非噪声源端,其中所述百叶与水平线的角度为20-60度,优选30-45度;和/或 
所述通孔构件的通孔为水平方向。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百叶构件为机翼形叶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机翼型叶片互相平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通风元件内部设有微穿孔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机翼形叶片内部设微穿孔板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隔声元件的顶端为折板型,即顶端向噪声源可调地倾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隔声元件顶端的高度占所述隔声元件高度的1/5-1/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隔声元件顶端的倾斜角度为20-60度,优选30-45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噪声源包括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机力通风冷却塔、空调室外机组、或高架道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之间还设有连接多个相同屏障装置的可分离的连接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可根据噪声源的大小,通过连接件连接不同数量的屏障装置,从而形成连续的屏障墙。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大型通风冷却塔系统,所述的系统包含大型通风冷却塔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通风降噪屏障装置,所述的屏障装置设于所述大型通风冷却塔的底部通风口外围,且所述的屏障装置高于所述通风口高度的20%-100%,更佳地,40%-6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与所述通风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通风口高度的100-200%,更佳地,100%-1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平行或基本平行地设于所述大型通风冷却塔的底部通风口外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互相连接,并以所述的冷却塔为中心,呈圆弧状排列于所述冷却塔的外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屏障装置互相连接,且以冷却塔为中心,呈360°环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通风降噪屏障中一种优选的屏障侧视图及进风风向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隔声元件和通风元件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百叶构件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通风降噪屏障结构中,隔声元件和百叶构件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2—隔声元件,3—通风元件,4—基座,31—机翼型叶片,51—上进风风向,52—下进风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通过广泛的研究,首次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型通风冷却塔的通风降噪装置,尤其是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自上而下连接的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和任选的基座,其中通风元件采用半开放式的百叶结构或通孔结构,且百叶或通孔自冷却塔端至背离冷却塔端呈由低至高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的组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塔滴水噪音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还可以通过屏障装置的组合调整隔声的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其他需要控制噪音的场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可替换使用,为本领域常用吸声板材结构,通常,所述的微穿孔板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在板厚度小于1.0mm薄板上穿以孔径小于1.0mm的微孔,穿孔率在1%-5%之间,背 面留有一定厚度(如5-20cm)的空气层。空气层内部填充任何吸声材料。 
如本文所用,术语“机翼型叶片"为结构类似飞机机翼形状的消声叶片,其截面一边采用直线型,另一边采用弧形,并尽量采取流线型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气流的阻力。 
通风元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通风元件为半开放通风构件,可以包括任意的具有气流导引作用的半开放通风构件。通常,可用于本发明的通风元件包括百叶构件或通孔构件,其中,所述的通孔构件包括蜂窝状通孔构件、矩阵通孔构件或圆形通孔构件,其通孔的排列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状。 
一种优选的通风元件为百叶构件,所述的百叶构件具有机翼型叶片,其截面一边采用直线型,另一边采用弧形。其中,弧形的凸面优选面朝向下方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百叶构件的百叶或通孔构件的通孔方向为水平,或一端倾斜,以利于非噪音端的气流通过百叶或通孔通入噪音端。优选的,对于百叶的平面或通孔的开口方向而言,其噪声源端低于非噪声源端,其中的角度通常为20-60度,优选为30-45度。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元件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具有防潮特性的彩钢板、合金板等,优选内部设有微穿孔板或其他微孔结构的材料,从而具有吸声降噪、防潮防变形的功能。 
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一般可根据需要降噪场所、空隙面积进行计算或设计。通常,可用于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的高度范围为2-20m,宽度范围一般为100-500m。此外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的外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弧形或平板状,或可根据需要降噪的不同场合改变其外形。 
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的各元件比例可满足下式: 
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基座=3-5:2-5:2-3。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的各元件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局部场所的降噪通风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降噪屏障装置还设有隔声元件和任选的基座。 
其中,所述隔声元件为折板型,顶端向噪声源可调地倾斜,可增加隔声元 件的有效高度并能相应地将气流引导向冷却塔,以增加隔声效果和通风效果。 
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隔声元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声屏障,其材料可选自金属、玻璃、或其他高分子材料或其组合。优选的,屏板采用彩钢板,内部填充防潮离心玻璃棉。 
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还在其底部任选地设有基座,且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基座可以为任何能将本实用新型屏障固定于地面或是其他表面的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还可以直接将位于隔声元件下方的通风元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直接固定于地面或其他表面。 
此外,单个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还可以通过可分离的连接件互相连接,从而形成连续的屏障墙,并通过调整屏障墙的宽度达到各种不同场所的隔声需要。 
应用 
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降噪、隔音、通风的场合,从而达到隔离噪声源并降低噪声源周围温度的效果。通常,常用的噪声源包括发电厂中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大型工业设备引擎机组、机力通风冷却塔、空调室外机机组、城市高架、轨道道路等,尤其是接近居民区、学校或其他需要降噪的场合或区域。 
当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应用于大型通风冷却塔尤其是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时,可将屏障装置设于大型通风冷却塔的底部通风口外围。屏障装置的高度和与冷却塔之间的距离设置可根据冷却塔的高度、所需的通风量、以及降噪需要量进行调节。通常,所述的屏障装置高于所述通风口高度的20%-100%,更佳地,40%-60%;屏障装置与所述通风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通风口高度的100-200%,更佳地,100%-150%。 
为了加强所述屏障装置在冷却塔中的降噪效果,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多个屏障装置互相连接,其连接的角度可根据冷却塔周围地面的空隙调整。通常,将屏障装置互相连接,并以所述的冷却塔为中心,呈圆弧状排列于所述冷却塔的外围;优选地,可将屏障装置互相连接,且以冷却塔为中心,呈360°环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屏障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噪声,同时 良好地兼顾了冷却塔的进风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通风元件(百叶构件或通孔构件)和隔声元件的组合结构,二者的尺寸可由冷却塔或其他噪声源的噪声频率特性、所需降噪量和所需通风量决定,经济实用。 
3、本实用新型百叶构件优选采用机翼型叶片,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并且消声频率范围宽。 
4、本实用新型的百叶构件叶片内部设微穿孔板,吸声及耐潮湿性能好。 
5.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声屏障插入损失可达8-15dB(A)。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障装置由上至下连接的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和任选的基座构成,其中,所述屏障装置的各元件的高度比例符合下式: 
隔声元件:通风元件:基座=3-5:2-5:2-3,其中,所述的通风元件包括百叶构件或通孔构件,且所述百叶构件或通孔构件开口的噪声源端低于非噪声源端;和 
所述的通风元件内部设有微穿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障装置设为平板型或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构件包括蜂窝状通孔构件、矩阵通孔构件或圆形通孔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构件的百叶噪声源端低于非噪声源端,其中所述百叶与水平线的角度为20-6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构件为相互平行的机翼型叶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声元件的顶端为折板型,即顶端向噪声源可调地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障装置之间还设有连接多个相同屏障装置的可分离的连接件。 
8.一种大型通风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含大型通风冷却塔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降噪屏障装置,所述的屏障装置设于所述大型通风冷却塔的底部通风口外围,且所述的屏障装置高于所述通风口高度的20%-1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障装置与所述通风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通风口高度的100-200%。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障装置互相连接,并以所述的冷却塔为中心,呈圆弧状排列于所述冷却塔的外围。 
CN201320283975.0U 2013-05-22 2013-05-22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80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3975.0U CN203980945U (zh) 2013-05-22 2013-05-22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3975.0U CN203980945U (zh) 2013-05-22 2013-05-22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0945U true CN203980945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397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80945U (zh) 2013-05-22 2013-05-22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09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007A (zh) * 2018-08-03 2018-11-2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自动调节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CN110608098A (zh) * 2019-10-20 2019-12-24 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带有隔音型通风系统的发电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007A (zh) * 2018-08-03 2018-11-2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自动调节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CN110608098A (zh) * 2019-10-20 2019-12-24 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带有隔音型通风系统的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061B (zh) 通风泄压式声屏障模块
CN202249622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通风消声窗
CN106558302B (zh) 一种声源设备降噪方法
CN201817782U (zh) 通风泄压式声屏障模块
CN108118811B (zh) 低噪声单元式通风幕墙系统
CN203980945U (zh) 一种通风降噪屏障装置
CN101949568A (zh) 迷宫式宽频隔音消声通风器
CN201199132Y (zh) 一种机力通风冷却塔消声装置
CN103590729B (zh) 通风换气隔声窗
CN204627362U (zh) 一种通风消声单元板
CN201679416U (zh) 一种吸声通风窗体
CN204590290U (zh) 一种罗茨风机机房降噪综合结构
CN208702788U (zh) 等边楔形复合消声器
CN204006567U (zh) 一种发电层通风口减震消声装置
CN101725313B (zh) 一种多孔吸声窗体
CN209229985U (zh) 一种消声室的空调消声风道结构
CN104443348B (zh) 一种用于提高涡桨飞机防冰板声学性能的设计方法
CN203856367U (zh) 一种消声通风百叶窗
CN201866878U (zh) 迷宫式宽频隔音消声通风器
CN204103290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降噪结构
CN20371654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机房
CN102679761B (zh) 电厂冷却塔声屏障通风降噪组合系统
CN204139358U (zh) 一种可拆卸式一体隔声房
CN202171291U (zh) 室外机出风护网
CN206844366U (zh) 一种赫姆霍兹式复合声屏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