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2253U -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2253U
CN203972253U CN201420459455.5U CN201420459455U CN203972253U CN 203972253 U CN203972253 U CN 203972253U CN 201420459455 U CN201420459455 U CN 201420459455U CN 203972253 U CN203972253 U CN 203972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face
brush
moto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94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594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2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2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22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喷淋装置以及干燥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嘴组件、刷子组件以及第一外壳;喷嘴组件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前端面上均布多个喷淋孔;刷子组件包括框架以及刷子组,刷子组包括多个刷子单件,刷子单件与框架的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设置;干燥装置包括接送部件、干燥部件以及第二外壳;干燥部件包括干燥箱体、传动链条以及干燥器;传动链条设置在干燥箱体内,干燥器与干燥箱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精简;全密封操作,降低环境污染;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独特设计,工件上的涂料层均匀,能完成对工件高效率、高质量喷涂;干燥部件能实现快速干燥涂料层,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喷涂干燥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道的喷涂大部分是采用手工刷,对施工者身体危害大,喷涂效率低(日产约为2000-4000米),涂料浪费大,且刷涂料的质量不高,生产的原料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均很高,生产效率低。管道喷上涂料后基本上是采用自然风干,时间长(约需要1-2天),且受场地限制(雨天不能施工),降低生产效率。
经过技术人员不断地探索,也有发明出新的喷涂和干燥装置,比如:《油管自动喷漆-干燥晾床的设计》,祁涛等,石油机械,2004年第32卷第8期,公开了一种油管的自动喷漆-干燥装置,该装置能很好地消除手工刷漆的不均匀,同时能很好地将油管进行干燥,但是,设备整体庞大,既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同时又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生产成本高。因此,发明一种设备精简、耗能低、环保、生产效率高的管道喷涂和干燥设备具体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精简、成本低、涂覆产品质量高以及生产效率高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喷涂装置以及干燥装置;
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喷嘴组件、刷子组件以及第一外壳,所述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沿工件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喷嘴组件包括支架、第二电机以及涂料箱,所述支架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且其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架包括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所述前端面以及所述后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25°-75°,所述前端面上均布6-18个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后端面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均为20°-30°;所述喷淋孔与所述涂料箱连通,所述涂料箱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与外界涂料存储装置连通;
所述刷子组件包括框架、刷子组以及第三电机,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通孔均同轴心设置,且所述框架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刷子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刷子组包括至少2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接送部件、干燥部件以及第二外壳,所述接送部件以及所述干燥部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所述接送部件包括N段接送板,N大于等于2;第一段接送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面连接;所述接送板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前方;后一段接送板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的末端相距1.0-10mm设置;
所述干燥部件包括干燥箱体、传动链条以及干燥器,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所述干燥箱体的内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干燥箱体连通;所述干燥箱体设置在所述接送板的一侧,所述接送板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工件从所述接送板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上的推送部件;所述传动链条与第四电机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所述前端面以及所述后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所述前端面上均布12个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后端面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25°;所述涂料箱内设有液位控制器。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刷子组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3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包括沿垂直于工件前进方向设置的两个并列设置的刷子,所述刷子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45°。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接送板为3段,后一段接送板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的末端相距5mm设置;所述推送部件为并列设置的2-6个机械推手。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传动链条为并列等间距设置的2根链条,且每根链条上对应设有数量大于等于2的定位块,一根链条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为工件外径的0.6-0.95倍。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干燥器包括燃烧炉、进气管以及抽风管,所述燃烧炉包括热气供应室以及设置其下方的燃烧室,所述热气供应室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其内部的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干燥箱体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抽风管通过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以及进气管连通。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至少2根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外壁上设有至少2个与其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圆形管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以及第四阀门与所述涂料箱连通,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以及所述框架上。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后端面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沿工件前进的方向,所述输送链条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后方。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且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喷涂装置之间;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至少2个定位单件,所述定位单件与第五电机连接。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加热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集喷涂和干燥功能一体化,整体装置结构精简,整个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通过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使得喷涂和干燥整个工艺过程为全密封操作,降低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喷嘴组件,对工件同时起到导向和喷涂功能,且喷淋孔能实现对工件的外周表面同时进行喷涂,工件喷涂效果好;刷子组件的独特设计使得工件喷涂均匀,且不会造成刷子上滞留过多涂料而造成涂料的浪费,工件上的喷涂厚度均匀,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接送部件的独特设计有利于喷涂后的工件减缓速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同时能不会对工件上的喷涂层造成破坏,相邻接送板之间位置的设置能很好地对涂料进行回收利用;干燥部件独有的设有使得喷涂后工件能迅速进行干燥,最大化维持涂料层的原有性能,提高工件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前端面和后端面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在前进进入喷涂装置时,前端面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而后端面上均布12个喷淋孔,且其方位的设置合理,使得喷涂能全面喷涂在工件的表面上,涂料层非常的均匀,且喷淋孔在喷涂过程中不会造成堵塞,提高生产效率;涂料箱内设有液位控制器,便于控制涂料箱内的涂料过少而造成的喷涂不合格的情况发生,也能控制特殊涂料箱内的涂料过多的情况,保证喷涂工序地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中刷子组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3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包括沿垂直于工件前进方向设置的两个并列设置的刷子,所述刷子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45°,采用三个刷子单件组成环形,能很好地对喷涂后的工件进行刷匀,同时刷子采用一定角度设计,避免了刷子中因累积大量的涂料而造成的涂刷不均匀以及涂料的浪费,达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中接送板为3段,后一段接送板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的末端相距5mm设置,3段接送板的设计能适合现实中不同规格的工件,且相邻两端接送板之间设有5mm的间距,便于将多余的且脱离工件表面的涂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所述推送部件为并列设置的2-6个机械推手,采用多个并列设置的机械手将工件从接送部件转移至传动链条上,工件受力均匀,其表面的涂料层不会被破坏,且能实现工件的平稳转移,提高产品的质量。
(5)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链条为并列等间距设置的2根链条,且每根链条上对应设有数量大于等于2的定位块,一根链条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为工件外径的0.6-0.95倍,2根链条即能实现工件的平稳转移,且定位块的设计能很好地将工件进行定位,便于多个工件在干燥箱体中整齐排列,充分利用干燥箱体的有效容量,提高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干燥器包括燃烧炉、进气管以及抽风管,所述燃烧炉包括热气供应室以及设置其下方的燃烧室,所述热气供应室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其内部的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干燥箱体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抽风管通过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以及进气管连通,由热气供应室提供的热气进入干燥箱体中进行加热干燥工件,同时干燥箱体内的混合气体不断地经抽风管抽出,一部分进行燃烧后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另一部分进入进气管循环使用,对热能进行循环利用,节省能源;加热控制器可以根据干燥箱体中的温度对热气供应室中热气温度进行调整,提高干燥效率;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很好地控制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实现工件的快速干燥,提高产品的质量。
(7)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至少2根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外壁上设有至少2个与其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圆形管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以及第四阀门与所述涂料箱连通,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以及所述框架上,采用开孔的圆形管能很好地将清洗液引入至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的内部对其进行清洗,从而降低喷淋孔被堵塞或者部分被堵塞以及刷子上沉积过多涂料的概率,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多根圆形管的设计还能实现对其他部件的清洗或者在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的内部同时设置多根圆形管对其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以及加快清洗速度。
(8)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输送装置,实现工件自动向前运动依次进行喷涂和干燥过程,操作方便。
(9)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定位装置,将工件在进行喷涂前进行很好地定位,确保工件能顺利进入喷涂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10)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加热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去除外壳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喷涂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喷嘴组件与支撑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刷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接送板的结构示意图;
1-输送装置,11-输送链条,2-喷涂装置,21-喷嘴组件,211-支架,2111-第二通孔,2112-喷淋孔,2113-凹槽,212-第二电机,213-涂料箱,214-支撑件,22-刷子组件,221-框架,2211-第三通孔,222-刷子组,223-第三电机,23-第一外壳,3-干燥装置,31-接送部件,311-接送板,3111-输油槽,312-推送部件,313-第六电机,32-干燥部件,321-干燥箱体,322-传动链条,323-干燥器,3231-燃烧炉,3232-进气管,3233-抽风管,4-清洗装置,5-定位装置,51-定位单件,52-第五电机,6-包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喷涂装置2、干燥装置3、清洗装置4、定位装置5、包装装置6以及控制器,详见图1、图2以及图3,整体装置精简。
所述喷涂装置2包括喷嘴组件21、刷子组件22以及第一外壳23,详见图3,所述定位装置5、喷嘴组件21以及刷子组件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内,所述定位装置5位于所述输送装置1与所述喷涂装置2之间,且其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至少2个定位单件51,所述定位单件51与第五电机52连接,沿工件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外壳2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第一通孔,通过第五电机52给定位单件51提供动力,带动工件不断地向前运动从而达到顺利进入喷涂工序;第一通孔的设置便于工件进入喷涂工序。
所述喷嘴组件21包括支架211、第二电机212以及涂料箱213,所述支架211通过支撑件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内,且其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2111,便于工件顺利通过喷嘴组件21,从而实现工件的喷涂工序。
所述支架211包括前端面a、后端面b、喷淋孔2112以及凹槽2113,详见图4,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211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所述前端面a在平面上的投影a’以及所述后端面b在平面上的投影b’与水平面c在平面上的投影c’之间的夹角A均为25°-75°,最好是45°,前端面和后端面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在前进进入喷涂装置时,前端面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所述喷淋孔2112的数量为6-18个,最好是12个,且均布在所述前端面a上;所述喷淋孔2112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d与所述后端面b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b’之间的夹角B均为20°-30°,最好是25°,其方位的设置合理,使得喷涂能全面喷涂在工件的表面上,涂料层非常的均匀,且喷淋孔在喷涂过程中不会造成堵塞,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凹槽2113设置在所述支架211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件214的上端与所述凹槽2113相匹配,所述支撑件214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的底部内壁上,方便支架的安装或者拆卸;最好还设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211两侧的限位方板以及与所述限位方板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上盖上的凸形台,关闭上盖时,凸形台和限位方板卡紧,从而起到协助固定支架211的目的,稳定性好。
所述喷淋孔2112与所述涂料箱213连通,所述涂料箱213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12与外界涂料存储装置连通,且所述涂料箱213内设有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的设计,便于控制涂料箱内的涂料过少而造成的喷涂不合格的情况发生,也能控制特殊涂料箱内的涂料过多的情况,保证喷涂工序正常进行,确保喷涂过程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所述刷子组件22包括框架221、刷子组222以及第三电机223,所述框架22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三通孔2211,所述第三通孔2211、第二通孔2111以及第一通孔均同轴心设置,且所述框架221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的内壁上;所述刷子组222设置在所述框架221上,所述刷子组222包括至少2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最好是3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22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30°-60°,最好是45°,详见图6,采用三个刷子单件组成环形,能很好地对喷涂后的工件进行刷匀,同时刷子采用一定角度设计,避免了刷子中因累积大量的涂料而造成的涂刷不均匀以及涂料的浪费,达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所述框架221与所述第三电机223连接,由第三电机223带动整个刷子组件22沿第三通孔2211的中心轴线进行转动,实现将工件上的涂料层进行刷匀。
所述干燥装置3包括接送部件31、干燥部件32以及第二外壳,所述接送部件31以及所述干燥部件3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实现密闭干燥,降低环境污染。
所述接送部件31包括N段接送板311,N大于等于2,最好是3段,满足现实中不同规格的工件,且所述接送板311的底部上表面上设有输油槽3111,详见图7;第一段接送板31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3的后端面连接;所述接送板311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前方;后一段接送板311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311的末端相距1.0-10mm设置,最好是5mm,输油槽3111结合相邻两段接送板311之间设有5mm的间隙,便于将多余的且脱离工件表面的涂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干燥部件32包括干燥箱体321、传动链条322以及干燥器323,所述传动链条322设置在所述干燥箱体321的内部,所述干燥器323与所述干燥箱体321连通;所述干燥箱体321设置在所述接送板311的一侧,所述接送板3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工件从所述接送板311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322上的推送部件312,所述推送部件312为并列设置的2-6个机械推手,最好是机械推手的数量和传动链条322中的链条数量相同,所述机械推手均与第六电机313连接;所述传动链条322与第四电机连接,第四电机为传动链条322提供动力,且使得传动链条322带动工件运动的方向与工件在所述接送部件31上的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传动链条322为并列等间距设置的2根链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根数的链条,能实现平稳传送工件即可。每根链条上对应设有数量大于等于2的定位块,一根链条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为工件外径的0.6-0.95倍,所述定位块可以设计成半圆状的卡槽或者其他结构,能很好地将工件进行定位,便于多个工件在干燥箱体中整齐排列,充分利用干燥箱体的有效容量,提高生产效率。
最好是在第一段所述接送板311上设有第一触动开关,使得工件整体运动至接送板311上时,立即能够触碰到所述第一触动开关;带动机械推手进行动作的第六电机313与所述第一触碰开关相连,使得第一触碰开关一旦启动,第六电机313带动机械推手动作将工件整体由所述接送板311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322上;所述接送部件31与所述干燥部件32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下方设有能使工件由所述接送板311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322上的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上设有第二触碰开关,使得工件从所述接送板311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322上时能够触动所述第二触碰开关;所述第二触碰开关与带动传动链条322向前运行的第四电机连接,当第二触碰开关一旦启动,第四电机带动传动链条322向前运动一格(一格即为同一根传动链条322上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即下一个工件与上一个工件按照定位块设定的位置并列排列),充分利用干燥箱体的有效容量,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干燥器323包括燃烧炉3231、进气管3232以及抽风管3233,所述燃烧炉3231包括热气供应室以及设置其下方的燃烧室,所述热气供应室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气管3232连通,且其内部的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干燥箱体321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抽风管3233通过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以及进气管3232连通,由热气供应室提供的热气进入干燥箱体中进行加热干燥工件,同时干燥箱体内的混合气体不断地经抽风管抽出,一部分进行燃烧后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另一部分进入进气管循环使用,对热能进行循环利用,节省能源;加热控制器可以根据干燥箱体中的温度对热气供应室中热气温度进行调整,提高干燥效率;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很好地控制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实现工件的快速干燥,提高产品的质量。
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至少2根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外壁上设有至少2个与其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圆形管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12以及第四阀门与所述涂料箱213连通,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211以及所述框架221上,采用开孔的圆形管能很好地将清洗液引入至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的内部对其进行清洗,从而降低喷淋孔被堵塞或者部分被堵塞以及刷子上沉积过多涂料的概率,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多根圆形管的设计还能实现对其他部件的清洗或者在喷嘴组件以及刷子组件的内部同时设置多根圆形管对其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以及加快清洗速度。
所述输送装置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3后端面连接,其末端连接工件生产线;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输送链条11,所述输送链条11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沿工件前进的方向,所述输送链条1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后方,通过第一电机为所述输送链条11提供前进的动力,使得工件能顺利地从输送装置1进入喷涂装置2,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直接在所述喷涂装置2侧面安装存储架,直接通过人工或者其他自动控制方式将工件送入输送装置1上,再由输送装置1输送工件至喷涂装置2中进行喷涂,适用于不同工况,实用性强。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212、第三电机223、第四电机、第五电机52、加热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实现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在进行管道喷涂干燥时与现有技术的比较如表1:
表1现有技术与本实用新型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的比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装置(2)以及干燥装置(3);
所述喷涂装置(2)包括喷嘴组件(21)、刷子组件(22)以及第一外壳(23),所述喷嘴组件(21)以及刷子组件(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内;沿工件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外壳(2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喷嘴组件(21)包括支架(211)、第二电机(212)以及涂料箱(213),所述支架(211)通过支撑件(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内,且其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二通孔(2111);所述支架(211)包括前端面(a)以及后端面(b),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211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所述前端面(a)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a’)以及所述后端面(b)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b’)与水平面(c)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c’)之间的夹角(A)均为25°-75°,所述前端面(a)上均布6-18个喷淋孔(2112),所述喷淋孔(2112)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d)与所述后端面(b)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e)之间的夹角(B)均为20°-30°;所述喷淋孔(2112)与所述涂料箱(213)连通,所述涂料箱(213)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12)与外界涂料存储装置连通;
所述刷子组件(22)包括框架(221)、刷子组(222)以及第三电机(223),所述框架(22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工件通过的第三通孔(2211),所述第三通孔(2211)、第二通孔(2111)以及第一通孔均同轴心设置,且所述框架(221)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的内壁上;所述刷子组(222)设置在所述框架(221)上,所述刷子组(222)包括至少2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22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框架(221)与所述第三电机(223)连接;
所述干燥装置(3)包括接送部件(31)、干燥部件(32)以及第二外壳,所述接送部件(31)以及所述干燥部件(3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所述接送部件(31)包括N段接送板(311),N大于等于2;第一段接送板(31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3)的后端面连接;所述接送板(311)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前方;后一段接送板(311)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311)的末端相距1.0-10mm设置;
所述干燥部件(32)包括干燥箱体(321)、传动链条(322)以及干燥器(323),所述传动链条(322)设置在所述干燥箱体(321)的内部,所述干燥器(323)与所述干燥箱体(321)连通;所述干燥箱体(321)设置在所述接送板(311)的一侧,所述接送板(3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工件从所述接送板(311)上推送至所述传动链条(322)上的推送部件(312);所述传动链条(322)与第四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通孔(211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上,所述前端面(a)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a’)以及所述后端面(b)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b’)与水平面(c)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c’)之间的夹角(A)均为45°,所述前端面(a)上均布12个喷淋孔(2112),所述喷淋孔(2112)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d)与所述后端面(b)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e)之间的夹角(B)为25°;所述涂料箱(213)内设有液位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组(222)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3个错位排列的刷子单件,所述刷子单件包括沿垂直于工件前进方向设置的两个并列设置的刷子,所述刷子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框架(22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送板(311)为3段,后一段接送板(311)的前端与前一段接送板(311)的末端相距5mm设置;所述推送部件(312)为并列设置的2-6个机械推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322)为并列等间距设置的2根链条,且每根链条上对应设有数量大于等于2的定位块,一根链条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为工件外径的0.6-0.9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323)包括燃烧炉(3231)、进气管(3232)以及抽风管(3233),所述燃烧炉(3231)包括热气供应室以及设置其下方的燃烧室,所述热气供应室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气管(3232)连通,且其内部的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干燥箱体(321)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抽风管(3233)通过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以及进气管(323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4),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至少2根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外壁上设有至少2个与其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圆形管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12)以及第四阀门与所述涂料箱(213)连通,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211)以及所述框架(2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3)后端面连接;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输送链条(11),所述输送链条(11)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沿工件前进的方向,所述输送链条(1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正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5),所述定位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3)的内部,且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1)与所述喷涂装置(2)之间;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沿工件前进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至少2个定位单件(51),所述定位单件(51)与第五电机(5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212)、第三电机(223)、第四电机、第五电机(52)、加热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1420459455.5U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2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9455.5U CN203972253U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9455.5U CN203972253U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2253U true CN203972253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945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2253U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22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5055A (zh) * 2017-06-19 2017-10-03 安徽三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医用绷带热化喷涂机
CN108176568A (zh) * 2018-02-07 2018-06-19 重庆新渝湘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喷漆前处理生产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5055A (zh) * 2017-06-19 2017-10-03 安徽三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医用绷带热化喷涂机
CN107225055B (zh) * 2017-06-19 2019-02-22 安徽三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医用绷带热化喷涂机
CN108176568A (zh) * 2018-02-07 2018-06-19 重庆新渝湘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喷漆前处理生产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1676A (zh) 一种聚氯乙烯管的生产工艺
CN203556233U (zh) 除尘装置
CN104174564B (zh)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CN204395723U (zh) 活性炭可连续吸附再生装置
CN204448395U (zh) 一种连续式涂装生产线
CN203972253U (zh) 一种工件喷涂干燥一体化装置
CN104863714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排气装置
CN107262458A (zh) 一种炮膛激光清洗装置
CN103191887A (zh) 一种超声波清洗装置
CN201676807U (zh) 一种碳粉盒注塑件自动喷涂装置
CN103990329A (zh) 一种外喷式喷吹清灰装置
CN204730229U (zh) 烟气换热除尘装置
CN109114948A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零件快速清洗干燥的装置
CN204827672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排气装置
CN104485446A (zh) 一种新型蓄电池极板清除装置
CN203044569U (zh) 钢管在线外脱脂清洗设备
CN215597288U (zh) 一种高效传输的节能型三床蓄热氧化炉
CN103990331A (zh) 一种双喷式喷吹清灰装置及其工艺
CN202489909U (zh) 燃气节能洗碗机
CN208466790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乙酸溶液生产用脱水塔
CN203657521U (zh) 一种窑炉尾气节能减排处理设备
CN203184207U (zh) 汽配件漆层涂装一体化装置
CN203394891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清洗装置
CN207667910U (zh) 一种环保型快速喷漆装置
CN208574409U (zh) 一种复混肥生产用尾气喷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